首页 / 正文

归旸传

归旸字彦温,汴梁人。将出生时,母亲梦见朝阳从东山出来,有薄云掩盖,所以取名旸。旸学习未经老师传授,而其聪敏才智超过常人。至顺元年(1330)考上进士,授予同知颍州事,去除奸害,打击强人的能力很强,人们不敢因年少而轻视他。山东盐司奉差至颍州,仗势为非作歹, 旸将他捕获投入狱中。当时州县侍奉盐司都很谨慎,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只有旸不屈服。转任大都路儒学提举,未就任。

至元五年(1335)十一月,杞县人范孟图谋不轨,伪称是诏使,到河南省杀平章月鲁帖木儿、左丞劫烈、廉访使完者不花、总管撒里麻,把那些已离职的官属召来,签署使用,以段辅为左丞,使 旸北守黄河口,旸坚决不从。范孟大怒,将他关入狱中,众人不知他们要干什么,都感不安,而旸毫无惧色。不久,范孟失败,顺从范孟的人都被办罪,只有归 旸得免。第二年,转国子博士,拜为监察御史,进朝廷致谢时,台臣奏禀皇上说:“他就是黄河抵抗贼寇的人。”帝说“:对于好事应该多做。”赐予上尊美酒。不久,辞官归故里,在汴侍奉父母,双亲去世后,在家中住了很久。

至正五年(1345)任河南廉访司佥事,巡查西京地方,对赵王府官属中贪暴者绳之以法,王三次派人去说情,不为所动。宣宁县有杀人者,牵连数十人,经审查得其实情,受牵连者全部释放。沁州平民郭仲玉,被人杀害,有司以薄察山儿抵罪, 旸得知是诬罪,跟踪索迹侦察得知杀人罪犯,山儿免死。六年,转淮东廉访司佥事,改宣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译文官。

七年,迁右司都事,顺江酋长乐孙请求归附,请立宣抚司及置郡县一十三处, 旸认为“:古人说过,鞭长莫及。假如郡县都设立了,有事不救,就辜负了来归附的意义。救之,就放下了中国的事而去侍奉外夷,徒获虚名而实受祸害。”与左丞吕思诚激烈抗辩,丞相太平笑着说道:“归都事善良憨厚如此,为何如此相抗呀?然而你将拿出什么良策?”旸说“:他们的酋长可以授宣抚,不要求他们交纳贡赋。对其使者赐以金银丝绸,遣送回去足够了。”于是依从 旸之言。京师苦于寒冷,有乞丐在丞相的马前诉苦,丞相要来一件皮服给他,又核实官藏皮服数量,全部给予贫民。旸说“:宰相之心应当是广救天下之人,皮服能有多少,而用来供给他们?不如调查饥寒者,赈济他们。”丞相领悟。云南死可伐反叛,下诏让元帅述律遵道前往说服;不久,命平章政事亦都浑率兵讨伐,虽费时很久却未见功效。二人上奏,说法不一,中书要对述律问罪, 旸说:“他们的事情未弄明白,而要办一人之罪,岂是法律所应该的么?况且一个是前往说服,一个是征讨,他们何所适从,而且也不是使者之罪。”湖广行省左丞沙班死,其子沙的刚刚任中书掾,请假奔丧,丞相以沙的有兄弟,不许, 旸说“:孝亲,是为人子的共同心情,以他有兄弟而不准假,这不是以孝治天下。”于是允假。广海瑶族人民反叛,下诏命朵儿只班率领思播杨元帅的军队讨伐, 旸说“:调换军队而将不熟悉教令,恐怕不能决胜。假如命令杨统帅他的部队,他们感于恩命,一定能自动效力,所谓以夷狄攻夷狄,有利于中国。”帝不听,后来果然无功效。

八年,升左司员外郎。中书采用 旸的意见,减少河间多征的五万担盐以有利于民。楮币不能发行流通,朝廷打算拿出楮币五百万锭换银藏入国库,旸又说不可“:富商大贾,都为自己换钞,对平民有何利益?”六月迁调参议枢密院事。当时方国珍未归附,皇帝下诏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朵儿只班讨伐,全军覆没,拘捕朵儿只班,朝廷将问罪, 旸说“:将帅战败,当然应该办罪,然而他的部队都是北方步骑兵,不熟悉水战,这等于是驱他们去死。应该招募海滨之民熟悉水利的人去擒拿。”后来国珍遣人随同朵儿只班去京师请降, 旸说:“国珍已战败我王师,又拘留我王臣,他是无力再战了,并非是真降。必须进行讨伐,以号令四方。”当时朝廷同意方的请降,后来果然如 旸所说,多次叛变。迁御史台都事,不久又任参议枢密院事,十二月,升枢密院判官。

九年正月,转河西廉访使,未上任,改任礼部尚书。不久设立端本堂,皇太子就学,召 旸为赞善。不久,转任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仍兼前述职务。旸说:“师傅应当与皇太子东西相向授书,其他随从,按等级入位,中间位置空着,以待皇上驾临,否则尊师之道不能建立。”当时众人意见不一,终于依 旸的议论。不久,因病辞职,帝派遣左司郎中赵琏赐白金、丝绸,未受。原先,旸在上都时,脱脱从甘州回朝廷,且任宰相,中书参议赵期颐、员外郎李稷,到 旸家拜访,转达脱脱之命令,嘱咐他草拟诏书,旸推辞说“:丞相将为伊、周之业,入朝任宰相的诏书,应当让词臣考虑草拟,现在嘱 旸执笔,恐怕有累于丞相的贤能。”期颐说“:假如是皇帝命你写,会怎样呢?”旸说:“事理不顺,当然也应该推辞。”期颐知道 旸是不会屈服的,只得作罢了。十年正月,迁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十二年,授予刑部尚书之职,十五年,再授刑部尚书职位,经三次转换,都以病辞退。

十七年授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使臣催他上任, 旸抱病登车至京师,病倒于南城,当时国内多事故,旸上疏三策:一是振兴纲纪,二是挑选将才,三是审察形势。长达数千言,当时以为是老生常谈,不能用。十一月,以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辞职隐退,享用终身半俸,推辞未受。第二年,请求辞官,侨居弘州,后迁蔚州,又迁宣德,都是为了逃避兵灾。不久又抵达大同及关陕小住,又迁到解州之夏县。皇太子出巡冀宁,强行起用他,过了几个月又回到夏县。至正二十七年去世,年六十三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赵尔巽
  卷一百五十八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卷第十八·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十二·徐乾学
  卷之五百三十二·佚名
  第一八六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一四○三—一○·佚名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二五 周瘦鹃·周作人
  陆丽传·李延寿
  ●附录二·吴子光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卷三·徐一夔
  司勋部·佚名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前幕的数日后,晚间。地点 同一幕一场,现在是检查组的办公室。人 物平淑文 冯二爷 林 辉 李定国 刘常胜丁小苹 张乐仁 梁师傅 马师傅 丁翼平黄庆元 唐子明〔幕启:平淑文整理文件,拿起一件文件入会计室。

  • 哈代·徐志摩

    哈代,厌世的,不爱活的,这回再不用怨言,一个黑影蒙住他的眼?去了,他再不漏脸。八十八年不是容易过,老头活该他的受,扛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为什么放着甜的不尝暖和的座儿不坐,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辣味儿辣得口破,他是

  • 御制开国方略序·阿桂

      粤昔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徳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斯诚大圣人昭徳垂裕万世之训而非漫为谦辞也葢世之治乱犹日月之盈晦四时之周序治极必乱乱极亦必返治此守器者所宜保泰而嬗代循环所由有开剏也汤之后为武王其于处桀

  • 读礼通考卷九十四·徐乾学

    葬考十二上陵后汉书祭祀志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説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月令有先荐寝庙诗称寝庙奕奕言相通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天启元年六月辛未朔遣司礼监太监王体乾祭中霤之神○兵部右侍郎熊廷弼建议以为恢复辽左须三方布置广宁用骑步对垒于河上以形势格之而缀其全力海上督舟师乘虚入南卫以风声下之而动其人心奴必反顾而亟归巢穴则辽阳可复于

  • 稽古録卷十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景王【贵】元年【楚郏敖麋元○夏阍弑呉子余祭弟夷末立○晋平公杞出也故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呉季札聘于上国○秋齐高止出奔北燕○冬郑公孙黒将攻伯有大夫和之盟于伯有氏禆谌曰祸未歇也】二【卫襄公恶呉

  • 卷四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三      宋 苏辙 撰穣侯列传第二十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武王母号恵文后先武王死昭王母故号芉八子及昭王即位号为宣太后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

  • 第七十五卷 文苑 二·缪荃孙

    江 宁 府 二 清李 敬李敬,字圣一,其先吴县人,世居六合竹墩里。祖云鹄,有笃行,尝拾遗金还客,葬苏人之客死者,使无暴露,年八十有七卒。敬中顺治丁亥进士,授行人。考选广西道御史,多所建白。出按湖广,兵燹之后,请免租税,改折黄

  • 历年记下·姚廷遴

    “廿年一枕甚支离,回首邯郸事事非。涉世徒劳心上计,生几唯供眼中痴。已知豺虎无恩爱,未若鵾鹏有远期。极目风烟吹鬓老,觉来无限恨难追。”此余《写恨》诗也。劳心廿载,不独一事无成,抑且皆不遂意,虽气运之盛衰,亦人

  • 方信孺传·脱脱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他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到后都感到很惊讶,认为是个奇才。方信孺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补为番禺县尉。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到报案后,带领人马前往追捕。盗贼正聚在一起

  • 张献忠传·张廷玉

    张献忠,是延安卫柳树涧人。与李自成同年出生,长大后隶属于延绥镇为兵,犯法当被斩首,主将陈洪范看他相貌奇特,为他向总兵官王威请求释放,过后便逃跑了。崇祯三年(1630),陕西贼人纷纷起事,王嘉谟占据府谷,攻陷河曲。张献忠以米脂

  • 提要·尹文

    尹文子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臣〉等謹案尹文子一卷周尹文撰前有魏黄初末山陽仲長氏序稱條次撰定為上下篇文獻通考著録作二卷此本亦題大道上篇大道下篇與序文相符而通為一卷蓋後人所合併也莊子天下篇以尹文田駢並稱顔師

  • 贪爱第四十九·佚名

    小利,大利之殬言;小恡,大祸之津。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则大祸必至。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郄,日置牛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

  • 卷十六·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六安溪 李光坡 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録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疏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夫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

  • 卷七·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七    宋 王安石 撰地官二司市掌市之治敎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以量度成贾而征儥以质剂结

  •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恒呵雕阿那鋡将五百优婆塞。至舍利弗所。作礼已却坐。舍利弗为说经。大欢喜而退。复至佛所。以头面著地。叉手绕佛三匝却坐。佛问呵雕阿那鋡。若有何功德。教化五百

  • 学治臆说·汪辉祖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盗、理财,

  • 太子刷护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太子和休经皆大宝积经阿阇世王子会第三十七之异译。刷护和休皆太子之名,宝积经译为师子。太子见佛而问答,佛与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