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孔思晦传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资质端重,性格沉默寡言,孩童时读书已能通晓大义。稍长,拜导江张须立为师,讲求义理,对词章认为浅薄而不讲求。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以自养,即使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人家都争着聘请他做子弟的老师。大德中游京师,祭酒耶律有尚想举荐他,他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病,亲自为母亲进送汤药。居丧五天勺水不入口。

至大年间,举荐思晦任范阳儒学教谕。延..初年,调宁阳。以前两县的校官大概都因为收入微薄而不能坚守职责,可是思晦能俭省节约自养,教养有法,学生都不忍心离开他。这时孔氏族人相互议论:思晦是嫡长子且贤德,应该承袭封爵,侍奉祠事。上报政府,但无结果。仁宗在位时,很崇尚儒道,有天问孔子的后裔现在是几世了,承袭爵位的是谁?廷臣回答说“:未定。”帝亲自拿出孔氏谱牒来看说“:应该承袭封爵位的是思晦,还怀疑什么?”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由一百缗加到五百缗,并赐四品印。

泰定三年(1326),山东廉访副使王鹏南说“:承袭爵位,而官阶只四品,与规格不相称,也失去尊崇之意。”第二年,升嘉议大夫。至顺二年(1331)改赐三品印。思晦因宗祀责任重大,经常害怕不能胜任,每遇祭祀,一定恭敬谨慎。当初因战争庙遭毁坏,后来虽然经过修复,但角楼围墙未修完备,思晦竭力经营,以恢复原来的面貌。金丝堂坏了,修复一新,祭器礼服一一整饬。又因尼山是孔圣人生长之地,原有庙,后遭毁坏,百姓冒犯耕种祭田已百年了,思晦恢复祭田,并请求设置“尼山书院”,列入学官,朝廷接受了这个建议。三氏学原有田三千亩,后被豪民霸占;“子思书院”原有经营周转的钱万缗,借贷给百姓收取息钱,以供祭祀用,时间长了,都不交息钱,还要亏本钱,思晦都整理恢复原样。孔子父亲过去封为齐国公。思晦对朝廷说“:宣圣封为王,而父亲的爵位是公,希望能赞扬推重。”于是诏加封圣父为启圣王,圣母为启圣王夫人。

五代是思想混乱时代,儒家学说真伪难辨,有人冒称宣圣的后代。思晦认为“:不早辨别真伪,时间长了,更不清楚,他与我不共戴天,将他们也列于族内,而共同朝拜,可以吗?”于是会集族人,考核典故斥责他们,以后又在石头上重刻宗谱,孔氏族谱更加明确了。元统元年(1333)卒,享年六十七岁。至正中,朝廷加赠其官,赐谥号文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刘昫
  卷四百十二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四库未收书提要·杨仲良
  皇明纪略·皇甫录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卷一·王明清
  刘洁传·李延寿
  卷十八·黄训
  卷十九·赵汝愚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钱穆
  卷十六 礼十一(军礼 )·龙文彬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六·佚名
  卷第廿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许太常有孚·顾嗣立

    有孚,字可行,有壬之弟也。登进士第,历官南行台御史,同佥太常礼仪院事。鄱阳周伯琦《圭塘欸乃序》曰:中丞安阳公谢事归相州,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园,薙灌莽,刬菑翳,凿池其中,袤广以步计者千余,深八尺,形如桓圭。双洲右枕,孤岛左峙

  • 乐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乐婉」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二自《古今词话》录其词《卡算子》一首。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

  • 列传第四十八 李萧卢韦赵和·欧阳修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十五通《五经》,薛元超称之。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授监察御史。高宗击邕、岩二州叛

  • 卷二 贤明传·刘向

      卷二之一 周宣姜后  周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  宣王常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之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

  • 卷第二百八十一·胡三省

    后晋纪二〔起强圉作噩(丁酉),尽着雍阉茂(戊戌),凡二年。〕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九三七)〕1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考异曰:实录:「正月甲寅朔,乙卯日食。」十国纪纪:「蜀乙卯朔日食。」盖晋人避三朝日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庚午朔命署都指挥同知詹祥署都指挥佥事李爵茂镇各充京营参将祥神机爵五军镇緫督京城内外捕盗○辛未夜彗星渐西北行犯文昌○壬申升大理寺卿沈良才为兵部右侍郎顺天府府尹雷礼为工部右侍郎○诏复设管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成化十一年五月己酉朔擢理刑知县高安胡璘为监察御史安四川道琰陕西道○调兵科给事中萧璇为滁州判官以乞假省祭违限年久故也○免直隶镇江府秋粮五万四千八百余石镇江卫屯田子粒五千二百余石以水灾故也○庚戌升工部左侍

  • 中兴小纪卷三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三年【嵗次癸亥】春正月癸巳诏祖宗朝殿幄悉用纯防后来寖多文绣今当屏去止用绯黄二色既而知信州叶三省乞宣付史馆上未允左仆射秦桧曰此陛下盛徳事合付史馆于是桧等仰叹真所谓示敦朴以先天下者也三省

  • 陆睿传·李延寿

    陆睿,字思弼,十几岁时,袭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他生性沉静高雅好学,对地位低的文士很有礼。年龄未到二十,当时的人们就说他能当辅国重臣。他娶了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的女儿为妻,当时孝文帝还没有改去北人的姓氏,崔鉴对亲熟

  • 潮海传·宋濂

    潮海,扎刺台族人。由国子生开始当官,任靖安县达鲁花赤。至正十二年(1352),蕲、黄人民起义,潮海与县知事黄绍募民兵抵御。不久,起义军数万由武宁来攻,绍向行省救援,潮海则率兵迎战,在象湖大破义军。潮又起用进士胡斗元、涂渊、

  • 卷十 论政九·孙星衍

    《尚书大传》子曰:“古之听民者,察贫穷,哀孤独,矜寡,宥老幼,不肖无告,有过必赦,小罪勿增,大罪勿累,老弱不受刑,有过不受罚。故老而受刑谓之悖,弱而受刑谓之溇,不赦有过谓之贼,逆率过以小谓之枳。故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与其增以有罪,宁

  • 万善先资集卷一·周梦颜

      因果劝(上)  劝阅是集者(此篇是戒杀之纲领)  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只为口难言。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

  • 卷之十三·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三 穆宗壬寅长庆二年。 祖住筠州黄檗。 上堂。大众才集。祖拈拄杖一时打散。复召大众。众回首。祖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祖一日捏拳谓众曰。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

  • 卷之八·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八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赞世尊(四首)见性如虚空见佛犹梦寤见佛不见性红日笼烟雾具得通身眼佛身自呈露是为见性人不忘佛嘱付人间天上孰堪伦万亿化身不露踪四八端严百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佚名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是道家符录类典籍,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通志·艺文略》著录“三部符篆四卷”,疑即此书。今《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神符类。书中所载神符,大多出於宋以前。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

  • 皇华纪闻·王士祯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

  • 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为慈氏说咒,慈氏立誓拔苦,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