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五

  阎敬铭 张之万 鹿传霖 林绍年

  阎敬铭,字丹初,陕西朝邑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主事。咸丰九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赴鄂,总司粮台营务。累迁郎中,擢四品京堂。林翼请病,复疏荐敬铭才,授湖北按察使。同治元年,严树森继为巡抚,亦推敬铭湖北贤能第一,署布政使。以丁本生父忧归,命治丧毕赴军,未行,诏署山东盐运使,擢署巡抚,疏乞终制,不许。时山东教匪入新泰,捻、幅各匪犯邹、曲阜,降众窜阳穀、聊城。敬铭既受任,檄总兵保德等进剿,而自督军规淄川,克之。已革参将宋景诗引降众屯东昌,复叛,饬按察使丁宝桢讨之。景诗窜莘,敬铭檄军防运河,令之曰:“使一匪潜渡者,杀无赦!”而自移军博平。已而保德、宝桢连败贼唐邑马桥,克王家海,别军克甘官屯,贼遁开州。事平,再请终制,仍不许。三年,服除,实授。

  奏言抽调绿营兵练骑队,朝旨允行,令即遣散募勇。敬铭言:“东省变故频仍,乱甫定,降众未必革心。绿营废弛已久,骤裁勇易启戎心。臣不敢为节啬帑项浮词遗后患。”又言:“兵之能强,端恃将领。将领之材,亦资汲引。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倡率乡里,楚将之名遂着。前者僧格林沁奏称不宜专用南勇,启轻视朝廷之渐。老成谋国,瞻言百里。自古名将,北人为多。臣北人也,耻不知兵。以在军久,见诸军之成败利钝,必求其所以然之故。深知不求将而言兵,有兵与无兵等。今北方虽所在募勇,皆乌合耳。为将者贪婪欺饰,不知尊君亲上为何事,使握兵符,民变兵譁,后患滋大。故欲强兵必先储将。北人之智勇兼备者,推多隆阿。请饬多隆阿募北方将士,教之战阵,择其忠勇者,补授提、镇、参、游,俾绿营均成劲旅,何必更募勇丁?”时捻患炽,台臣议行团练。敬铭言:“敛乡里之财以为饷,集耕种之民以为兵,于事有害无益,不如力行坚壁清野之法。”事遂寝。

  四年,僧格林沁战殁曹州,贼势张,益趋张秋南,将犯省城。敬铭督师东昌,还军御之,增设炮划防河,贼折而东。移军兖州,贼窜丰、沛。乃檄总兵杨飞熊间道趋滕,防贼还窜。贼果入湖滨,以飞熊扼运河,不得逞,窜徐州。明年,贼入钜野,游击王心安失利。敬铭方卧疾,强起视师东平。兖沂曹济道文彬督团勇击贼,贼引去。敬铭赴济宁,会曾国藩商定分扼黄、运之议。贼复大股趋钜野、金乡,分扰运西。遣知府王成谦等要击,而自督军巡河,露宿四昼夜,贼连败,始西遁。有张积中者,结寨肥城黄崖,集众自保,以不受抚,夷之。六年,移疾归,居久之,以工部侍郎召,不起。

  光绪三年,山西大饥,奉命察视赈务。奏劾侵帑知州段鼎耀,置之法。请裁减山、陕诸省差徭,并追弹尚书恩承、童华前奉使四川过境扰累状,均下吏议。八年,起户部尚书,甫视事,以广东布政使姚觐元、荆宜施道董俊汉贿结前任司员骫法,咸劾罢之。兼署兵部。疏陈兴办新疆屯田。明年,充军机大臣、总理衙门行走,晋协办大学士。十一年,授东阁大学士,仍筦户部,赐黄马褂。自陈衰老,辞军机大臣。时上意将修圆明园,而敬铭论治以节用为本,会廷议钱法,失太后旨,因革职留任。十三年,复职,遂乞休,章四上,乃得请。十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文介。

  敬铭质朴,以洁廉自矫厉,虽贵,望之若老儒。善理财,在鄂治军需,足食足兵,佐平大难。及长户部,精校财赋,立科条,令出期必行。初直枢廷,太后颇信仗之,终以戆直早退云。

  张之万,字子青,直隶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以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咸丰二年,出督河南学政。粤贼破归德,近偪开封,之万条上防剿事宜,多允行。俄,召还,授锺郡王读。由侍读累迁内阁学士。同治元年,擢礼部侍郎,兼署工部。尝被诏偕太常寺卿许彭寿等汇辑前代帝王及垂帘事迹可法戒者上之,锡名治平宝鉴。会河南州县以苛派擅杀为御史刘毓楠奏劾,命之万往按,得实,巡抚郑元善以下降黜有差,即以之万署巡抚事。疏陈军兴财匮,请仿湖北变通漕折,言:“汴漕一石旧折银四两,今请令州县留办公费七钱,实解司库三两三钱,以二两购米实仓,馀一两充汴饷,其三钱为通省公费。”允行。

  捻酋陈大喜犯南阳,之万亲赴汝州督师。大喜窜阜阳,勾结皖捻,一由岳城趋杨庄偪雷堰,一入张冈,总兵张曜驰击破之。团练大臣毛昶熙诸军相继至,连战皆捷,斩逆酋张凤舞,汝南肃清。之万驻军许州,既分遣诸将设防,自引军还省;而亳捻乘虚袭许,陷两寨,坐降二级留任。西捻张总愚窜邓州,蓝大顺走西坪,谋与合。张曜既败总愚重阳店,乘胜袭西坪,大顺亦败走。之万复进汝州。三年,移屯南阳,贼犯开封,还军击走之。四年,迁河道总督。僧格林沁战殁曹州,督兵大臣皆获咎。之万亦革职留任,以助防省城功,给二品顶戴。五年,移督漕运。捻入徐州,之万以里下河为财赋所出,严防清、淮及六塘河诸要地。六年,淮军获赖文光于扬州,东捻平。捷闻,赐之万花翎、头品顶戴。七年,会剿西捻,总愚溺死,东南大定。之万疏陈江北善后事宜。九年,调江苏巡抚。迁浙闽总督,以母老乞养归。

  光绪八年,起兵部尚书,调刑部。十年,入军机,兼署吏部,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十五年,授体仁阁大学士,转东阁。赐双眼花翎、紫缰。二十年,免直军机。

  之万入直凡十年,领枢密者为礼亲王世铎,治尚安静,故得无事。及日韩事棘,之万乃先罢退。又二年,以病致仕。卒,年八十七,赠太傅,谥文达。

  鹿传霖,字滋轩,直隶定兴人。父丕宗,官都匀知府,死寇难,谥壮节,传霖其第五子也。当丕宗守都匀时,叛苗麕聚城下,传霖方率健卒迎饷,闻警,驰还助城守,相持十阅月,援绝城陷。传霖投总督告父死状,大兵攻复都匀,奉父母遗骸归葬,时年甫二十,由是知名。以举人从钦差大臣胜保征捻,授同知。同治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广西知县。以督剿柳、雒土匪功,赐孔雀翎,擢桂林知府。光绪四年,调廉州。时李扬才将叛扰越南,急捕之,立散其党。旋升惠潮嘉道。擢福建按察使,调四川,迁布政使。九年,授河南巡抚,清釐州县纳粮积弊,岁增三十馀万。十一年,调陕西,引疾归。十五年,再出抚陕。值黄河西啮,将与洛通。传霖增筑石坝三十馀座,得无患。中日构衅,遣兵入卫,命兼摄西安将军。二十一年,擢四川总督。蜀故多盗,特立一军捕治之。夔、万大饥,发上游积穀,又采湖北粮米平粜。

  是时英、俄交窥西藏,藏番恃俄援,梗英画界。英嗾廓尔喀与藏构兵,而瞻对土民苦藏官苛虐,思内附。传霖以瞻对为蜀门户,瞻不化服,无以威藏番;藏番不听命,则界无时定。而英之忌俄者益急图藏,藏亡瞻必随亡,行且及于蜀。会朱窝、章谷土司争袭事起,传霖檄知府罗以礼、知县穆秉文往谕,以提督周万顺统防边各军进驻打箭炉。瞻酋仔仲则忠札霸以兵侵章谷,抗我军。传霖乘机进发,迭克诸要害。各土司詟服,率兵听调。渡雅龙江抵瞻巢,斩馘过当,尽收三瞻地,乃请归流改汉,条陈善后之策,疏十数上。会成都将军恭寿、驻藏办事大臣文海交章言其不便,达赖复疏诉于朝,廷议中变,传霖解职去。

  二十四年,召授广东巡抚,旋移江苏,摄两江总督。二十六年,拳匪乱作,传霖募三营入卫,奔及乘舆于大同。至太原,授两广总督。旋命入直军机,从幸长安。擢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兼署工部。明年,回跸,兼督办政务大臣。凡疏陈加赋括财、损民以益上者,传霖率摈勿用;而务汰冗费,去中饱,并奏罢不急之工:均报可。有诏自后宫内供需皆取给内务府,户部专掌军国大计,实传霖发之也。三十年,转吏部。三十二年,新官制成,乃退直,专治部事。寻仍入直,解部务,以尚书协办大学士。命查办归化城垦务大臣贻穀,论遣戍,参劾不职者数十人。

  宣统嗣立,与摄政醇亲王同受遗诏,加太子少保,晋太子太保。历拜体仁阁、东阁大学士,兼经筵讲官。二年春,疾作,章四上,皆温谕慰留。七月,卒,年七十五,赠太保,谥文端。

  传霖起外吏,知民疾苦。所至廉约率下,尤恶贪吏,虽贵势不稍贳。其在军机,凡事不苟同,喜扶持善类。晚病重听,屡乞休不获,居恒郁郁云。

  林绍年,字赞虞,福建闽县人。同治十三年进士,以编修历充乡会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改御史。时议修颐和园,先是疆吏筹设海军经费,输存北洋,及园工兴,阴移其费以助工,号为“进献”。绍年极陈:“生民疲敝,当以俭化天下,使督抚爱养百姓。若诛求进献,未足以言忠。请即下诏停输,还所进奉。”得旨严饬。会以忧去,服除,补山西监察御史。疏严门禁,杜宦寺交通之渐。十九年,陕西考官丁维禔夤缘内监得试差,复疏论之。

  俄,授云南昭通府知府。边瘠难治,土目禄尔泰横暴,睚眦杀人,莫敢诉,猝捕戮之,众慑而定。期年劾罢文武吏不职者五人。调摄云南府,甫受事,安宁州盗劫货戕人于涂,州牧以总督崧蕃怒缉捕不力,妄系平民二十馀。绍年覆按,疑其枉,谒总督廷争,卒获正犯,出二十馀人者于死。崧蕃愧谢,密疏荐绍年可大用。擢迤南道,未之任,擢贵州按察使。二十六年,迁云南布政使,就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广西游匪侵滇边,遣将击却之。招抚八达河村民之陷匪者,以断贼接济,益大出兵合剿。滇境既清,乃以全力赴援广西,而蒙自土匪乘间复发,连陷临安、石屏。绍年会商总督丁振铎,檄按察使刘春霖扼通海,广南军蹑其后,不两月事平。疏言督抚同城任事非便,自请裁缺,从之。移抚贵州,而湖北、广东两巡抚旋亦议裁。印江团首吕志礼、杨鑫不相能,积十馀载,相残杀。绍年至,以兵胁之降,仍拥众不散,遂案诛之。

  绍年默察大势,非立宪不足以救亡,请预定政体以系人心,不报。三十一年,移广西。明年,内召,以侍郎充军机大臣,兼署邮传部尚书,授度支部侍郎。时黑龙江新设行省,骤擢道员段芝贵为巡抚。绍年言芝贵望轻,不称边帅任。御史赵启霖劾芝贵,因及庆亲王奕劻子载振纳贿渔色事,命大臣按验所劾,称无左证,褫启霖职,而芝贵亦由是罢。绍年言御史风闻言事,启霖无罪,争之不得,遂称疾。

  出为河南巡抚。以州县吏罄赀远宦,人地不习,无益于杜弊。请援汉、唐故事,免避本籍。部议自县丞以下,如所请行。益饬吏治,得朝贵请讬书辄焚之。两疏纠弹百馀人。调仓场侍郎。

  宣统元年,徙民政部侍郎。时奕劻握政柄,陕西巡抚恩寿与有连,总督升允劾其赃私,不报。俄,解升允职。绍年召对论其事,以为赏罚不当,则是非不明。退复具疏言之,不省。二年,充经筵讲官,署学部侍郎,改弼德院顾问大臣。以病请告。卒,年六十八,谥文直。

  论曰:同、光以后,世称军机权重,然特领班王大臣主其事耳。次者仅乃得参机务。光、宣之际,政既失驭,权乃益纷,虽当国无以为治焉。敬铭质朴,之万练达,传霖廉约,绍年劲直,其任封疆、治军旅多有绩,而立朝不复有所建树。敬铭初欲得君专国政,为势所限,终不能行其志,世尤惜之。

猜你喜欢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卷三百七·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佞幸·张廷玉
  卷十六·吴广成
  七国考卷六·董说
  ●卷二·陈康祺
  ●崇祯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三·王元稚
  第三六一禀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八·佚名
  六七七 福建巡抚富纲奏遵旨查办郡邑志书情形折·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五·马令
  张定和传·魏徵
  高丽传·欧阳修
  卷之四  國初事蹟(明)劉辰 撰·邓士龙
  怀化镇·沈从文
  (四)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孙仁孺

    第三十一齣 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垄断焉〔王驩上〕俺右师王是也。自拜今职之后。权柄独窃。富贵莫伦。举朝皆吾门下。怎耐淳于髠这油嘴。把齐人荐之我主。拜爲大夫。我想此人娬媚入时。机谋善世。若一见用。必夺我权。

  •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二许浑江上燕别【一作赵嘏诗题作汾上宴别】云物如故乡山川异岐路年来【一作年】未归客马上春欲暮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揺鞭背花去卜居招书侣忆昨【一作意壮】未知道临川每

  • 御选明诗卷七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七十八七言律诗十一王守仁次壁间杜牧韵春山路僻问归樵为指前石迳遥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世间老去浑无赖游兴年来独未消回首孤帆又陈迹疎钟隔渚夜迢迢夜宿浮峰次谦之韵日日春山不厌寻

  • 卷二 汉高帝·王夫之

      〖一〗   有天下者而有私财,业业然守之以为固,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皆若与己不相亲,而任其盈虚。鹿桥、钜臺之愚,后世开刱之英君,皆席以为常,而贻谋不靖,非仅生长深宫、习奄人汙陋者之过也。灭人之国,入其都,彼之帑皆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冬十月。戊辰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

  • ◎古窑·李定夷

    山东德县(即德州)小西门内古二郎庙地方,近顷有人掘土,掘出古磁三彩小人。完全无缺者十数个,残者不计其数。磁瓶十数个,银铃一个,约六七两重。古钱若干,秤铊二个,铜勺一个,经深州之王某出价三四百金收买而去。后有数十人处处挖掘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三·阿桂

    壬子阿桂李侍尧奏言本月初五日海兰察明亮派奋勇官兵及屯练降番在木栅边照常放炮打石使贼人不备午刻海兰察明亮率同侍卫提镇督率弁兵直至壊墙边先将树枝草捆隔墙撩入填满沟壕然后抛掷火弹施放火箭引火焚烧其时贼人尚于

  • 郭进传·脱脱

    郭进,深州博野人。少时贫贱,为钜鹿富豪家的雇工。他身强体壮,倜傥任气,结交豪杰侠士,嗜好酒和赌博游戏。他所在的富家少年认为他是祸患,想谋划杀他。妇女竺氏暗中知道了该谋,把这事告诉了郭进,郭进于是逃到晋阳投依后汉高祖刘

  • 卷二十九·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九 嘉礼十三 乡饮酒礼 总叙 乡饮酒之礼夏殷之世无所考周制五礼之目是为嘉礼之一凡礼之所纪冠婚丧祭皆自士以上乃得行之而乡饮酒之礼达于庶民因其聚会之际与

  • 第一节 叙论·梁启超

    自世界初有人类以迄今日,国于环球上者何啻千万!问其岿然今存,能在五大洲地图占一颜色者,几何乎?曰百十而已矣。此百十国中,其能屹然强立,有左右世界之力,将来可以战胜于天演界者,几何乎?曰四五而已矣。夫同是日月,同是山川,同是方

  • 卷三十五·道世

    △法服灾第三十(此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袈裟为福田之服,如敬佛塔;泥洹僧为衬身之衣,尊之如法。衣名销瘦,取能销瘦烦恼;铠名忍辱,取能降伏众魔。亦喻莲华,不为汙泥所染;亦名幢相,不为邪众所倾。亦名田文之相,不为见者生恶;亦名救龙

  • 杂毒海卷六·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雪佛三十二相冰骨格。八十种好玉肌肤。大家瞻仰莫生厌。今日有兮明日无(标指堂)。一花擎出一如来。六出团团笑脸开。识得髑髅元是水。摩耶宫里不投胎(蒋生)。香炉规模脱得已周圆。古

  • 南诏野史·杨慎

    民族地理著作。是编取材于《白古通记》,史籍及传闻,辑录为是编。不载成书年。记事止万历十三年(1585)。二万余字。首载南诏星野、称名、古迹,六诏及其历代称名,南诏历代名宦、乡贤、名贤、源流、元明选举。其次概述历代相

  • 朝鲜史略·佚名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

  • 逸老堂诗话·俞弁

    诗话。明人俞弁撰。二卷。弁字子客,余未详。此编成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以室名名书。有明人写本, 未署撰人, 后经卢文弨、黄荛圃等人收藏、题跋,但知其姓,近人丁福保考明作者名字。内容杂记诗坛轶事,亦有考评诗句多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窥基

    亦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简称《观弥勒上生经疏》。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二卷。是对《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注疏。先以“佛成权实”、“慈氏所因”、“时分有殊”、“往生难易

  • 温室经义记·慧远

    佛典注疏。隋慧远撰。一卷。是东汉安世高译(经录一般称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简称《温室经》)的注释书。本经所说澡浴之法,即用七物,除七病,得七福。六朝至唐代信奉者多依而行,影响较大。此书判本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