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传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原本是十六国时北燕国君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逃亡去了高丽国,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飘海归顺晋。冯弘灭国之后,冯业留在番禺,到了他的孙子冯融,侍奉梁朝任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娶了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儿为妻,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梁朝委任他为本郡太守,传到冯盎已是第三代了。
隋朝仁寿初年(601),冯盎任宋康县令,潮、成等五个州的僚人反叛朝廷,冯盎快马飞驰到京都,奏请平定反叛的僚人。文帝诏令左仆射杨素与他共同讨论僚人反叛的情形势态,杨素对他感到惊奇,说:“想不到蛮荒异族中竟出现了这样的人!”文帝立即下诏命令冯盎征集长江、岭南的军队攻打反叛的僚人。平定反叛后,冯盎被委任为汉阳太守。他随从炀帝征伐辽东,迁升为左武卫大将军。
隋朝灭亡,他跑回岭南,集聚民众,自任首领,统率部众五万人。番禺、新兴的著名反叛者高法登、洗宝彻等人受林士弘的节制调度,杀戮官吏,冯盎领兵打败了他们。洗宝彻的侄子名叫洗智臣,又集聚军众与冯盎对战,冯盎率兵进讨,两军刚交锋,冯盎就脱下战袍大喊:“你们认识我吗?”敌方军众扔下武器,脱下战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队伍因而溃散。冯盎俘虏了洗宝彻、洗智臣等人,于是占据了番禺、苍梧、朱崖的地盘,自称总管。有人鼓动冯盎说“:隋朝已是末世,分崩离析、时局动荡,国内大乱;唐王虽然应运而生,但他的影响、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岭南、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明公攻克平定了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名份还未确定,请加‘南越王’名号。”
冯盎说:“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了,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都有了,人世间的富贵,像我这样的就少有了。我常常忧虑有辱先辈创下的基业,我还要自立为王吗?”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冯盎才献出他据有的地盘归顺朝廷。高祖将他原据有的地区划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个州,委任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他为越国公。委任他的儿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冯智..为东合州刺史。
后冯盎改封为耿国公。贞观初年(827),有人告发冯盎反叛,冯盎率军到本地区边境抵御。太宗诏令右武卫将军蔺谟调集江、淮的士兵准备前去征讨,魏征劝谏说“:天下刚刚平定,战乱给黎民带来的疾苦尚未平复,大规模战争之后,流行疫病正盛;况且王者的军队不应为了蛮荒异族轻易举动,战胜了它称不上威武,战胜不了它却是耻辱。而且冯盎不像天下未平定时那样攻占州县,又在边远的异族地区,如今国内已经安定,他还有何希冀?反叛尚未形成,应当以仁德去安抚他,冯盎感到忧惧,必定会自来朝见天子。”于是太宗派散骑常侍韦叔谐前往开导冯盎,冯盎便派他的儿子冯智戴入宫侍奉皇帝以示守诚不二。太宗说“:魏征一番话,胜过十万军队。”这时,蔺谟率领的军队已经出发,想以此建功,派副将回朝向皇帝禀报冯盎可以攻打的情况,太宗不准许进攻冯盎,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
贞观五年(631),冯盎进京朝见太宗,太宗设宴接待,赏赐给他非常丰厚的物品。不久,罗、窦各洞的僚人反叛,太宗诏令冯盎率领军众二万人担任进讨诸军的先锋。反叛的僚人占据险要关隘,无法攻破,冯盎手持弓弩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箭射完了,胜负就清楚了。”他连发七箭射死敌军七人,反叛者的队伍溃逃,冯盎挥兵追击,斩杀敌军首级一千余级。
太宗下诏冯智戴返回岭南省亲慰问,赏给的财物无法计算,赐给的奴婢达万人。
冯盎善于为政之道,亲自查阅财务出纳簿册文书,揭露举发隐秘的行奸作恶的人和事,深得黎民欢心。死后,朝廷赠给他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职衔。
冯盎有儿子三十人,其中冯智戴著名于时,勇敢又有谋略,能抚慰军众,拥有为他舍命效力的军士,下属的地方首领也都乐于受他统辖。他曾经随父亲冯盎到洛阳,统领本部的精锐士兵值夜守卫。隋炀帝被杀后,他率领部下逃回岭南。这时盗寇众多,五岭一线道路断绝,冯智戴沿途转战前进。到达高凉时,当地的俚族首领胁迫他充当反叛的主谋者,适逢冯盎来到,冯智戴正好和其父一道离去。后来,他入宫侍奉太宗,太宗对他加等犒劳赏赐,授予他卫尉少卿官职。
太宗听说他善长用兵,指着天上的云团问“:下面有敌军,现在可以攻打吗?”智戴回答说:“云的形状像树木,方位正在‘金’(西方);‘金’锐利、木柔软,攻打它必胜。”太宗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冯智戴的官职做到了左武卫将军。死后,赠给他洪州都督的职衔。
猜你喜欢 卷十八 本纪十八·赵尔巽 鸿猷录卷十·高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十九·陈均 卷十六·苏辙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四。·金富轼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范晔 卷四·徐天麟 221.一只眼的石人·林汉达 35.田单的火牛阵·林汉达 (四)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佚名 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