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谕旨

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国史馆进呈新纂明珠列传内所列郭琇纠参各欵胪采不全於核实纪载之义未合明珠在康熙年间身为大学士柄用有年乃竟不克自终渐至植党营私市恩通赂势焰熏灼物议沸腾

皇祖叠申

诫谕期得以恩礼保全而明珠不知省改致为郭琇参

奏复

念其於平定三藩时曾有赞理军务微劳不即暴示罪状然亦立予罢斥并未尝废法姑容後虽量为録用仅授内大臣之职距其身殁二十余年不复再加委任此实

皇祖恩威并用权衡纎毫不爽迥非三代以後所可几及而确核明珠罪案秖在徇利太深结交太广不能恪守官箴要不致如明代之严嵩温体仁辈窃弄威福竟敢隂排异已潜害忠良举朝侧目而莫可谁何也即如明珠以现任阁臣而郭琇即以露章胪欵抨击甚力使明珠果能如明季诸奸之箝制言路则郭琇矢口之间早已祸不旋踵即或深谋修隙亦必多方狙伺假手挤排乃郭琇因此一疏遂以鲠直受

知不及二年即由佥都御史洊擢都御史不闻明珠之党有能为之抑沮者虽其间亦曾因事论黜而我

皇祖鉴其政绩风力由闲废中擢为湖广总督後因红苗抢夺隐匿不报削籍归里其罪实由自致亦非明珠之党藉事以为报复今郭琇列传具在可考而知也至於明珠生平是非功过原不相掩我

皇祖慎持予夺之柄至公至明因物付物恭绎

圣谕仁至义尽一一适如其人之所自取即此可以窥见万一兹馆臣裒辑明珠事蹟因检阁库未获郭琇劾章似由当日

留中不下遂据馆中所存郭琇疏稿刋本撮载大凡但其间删削过多恐传之既久或疑修史者有意曲为隐讳於据事直书之旨无当也因命於明珠传中全列郭琇参本俾天下後世得喻此事本末共知我国家立纲陈纪朝宁肃清从无有宵小佥壬如前代之得以怙权干政而我

皇祖圣明英断刑赏持平实为执两用中之极则朕禀

祖训凡一切用人行政无不本此意为折衷用是剖悉原委宣谕中外仍命録载传後使定论昭然永以示传信而垂法戒焉钦此

乾隆四十年三月二十六日奉

上谕国史馆进呈所纂王鸿绪列传于左都御史郭琇劾鸿绪与高士奇招纳贿赂等案仅叙大略而郭琇原疏未经载入恐传之後世其不知鸿绪辈之罪状者妄疑一劾即去或有屈抑其知者又疑秉史笔之人意存袒护不肯显暴其短岂朕特命另修史传之意乎夫王鸿绪高士奇与明珠徐乾学诸人当时互为党援交通营纳衆所共知如郭琇所劾诸事并不为枉而我

皇祖不加穷究仅予罢退盖於明珠念其曾有襄办讨平吴逆之劳而王鸿绪高士奇诸人则因文学尚优宣力史馆是以屡下

明诏剀切晓谕曲予矜全实由我

皇祖圣德然即以诸人事蹟而论虽有交结纳贿之私亦止於暗为关照不至势焰薰灼生杀擅专如前明严嵩辈之肆奸蠧国陷害正人此亦人所共知也即如郭琇参劾明珠王鸿绪诸人後旋经

皇祖特加任用未闻有能稍事排挤者即其後郭琇於总督任内因他事罢官亦由其自取并非诸人之所能媒孽又实由我

皇祖圣明是郭琇原疏於诸人被劾欵蹟皆当据事直书不必稍为删节使天下後世晓然於王鸿绪辈之罪状如此郭琇之鲠直如此其後之自取罪戾如此并敬悉我

皇祖之仁智并用措置得中又如此既可令海内传为美谈且足令朝臣共知监戒其於世道人心甚为有益何必曲存隐讳乎其明珠本传前已降旨改修外着交该馆总裁将王鸿绪徐乾学高士奇等列传覆加核订所有郭琇等原劾诸疏悉载入传内另缮呈览其余有类此者并着一体详载以示大公而昭传信焉钦此

 

猜你喜欢
  晋本纪第八·欧阳修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尚史卷八十九·李锴
  第二十册 天聪三年十二月·佚名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卷十九 吴语·左丘明
  姚氏妇杨氏传·魏收
  何中、危复之传·宋濂
  陆深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明成祖迁都北京·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道绚·唐圭璋

      道绚号冲虚居士,黄铢之母。   滴滴金   梅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   醉蓬莱   力修宝学贤表宴

  • 西渡集巻上·洪炎

    宋 洪炎 撰巳酉嵗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冦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径转桥横水林深寺据山钟鱼告閴寂松竹媚孱顔避地欣有托依僧成暂闲东归路不隔片片陇云还突兀山椒寺披榛二百年刹从吾祖卜席是里僧传溪送无尽水林供不断烟嚢

  •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志   律曆志〔一〕   凡律所革,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二〕聚珍本   〔一〕 「律曆志」,司馬彪續漢書律曆志中劉昭注引袁山松書云:「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及在東觀,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則東觀漢

  • ●卷七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   起靖康二年正月十六日丙午,尽其日。   十六日丙午驾在青城进士段光远致书於金人乞回车驾。   大宋进士段光远谨斋沐裁书献於大金元帅军前仆尝读左氏春秋传有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又尝读礼

  • 卷之八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提要·阿桂

    【臣】等谨按平定两金川方略五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大学士阿桂等恭撰奏进凡御制序文纪略一卷天章八卷冠于前臣工诗文八卷附于末所纪平定两金川事自乾隆二十年六月癸亥起至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止金川自卡归命之后恩

  • 卷六十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阿克苏办事舒赫德疏奏将军兆惠等信息舒赫德奏言十月二十日酉刻将军兆惠差索伦领催阿勒丹察披甲扎奇勒图来至阿克

  • 卷第十四·佚名

    皇太后二听政真宗丧服臣寮请皇太后处分军国事表不许批答览表具之。衅祸自天。先帝厌代。攀号殒越。触地无容。虽理命之行。已闻诞告。而机务之重。岂暇亲临。遽览露章。愿遵遗旨。言念忠恪。徒增叹嘉。所请宜不许。第

  • 卷三百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

  • 授决品第七·佚名

    颰陀和菩萨问佛。少有及者天中天怛萨阿竭。乃说是三昧。诸菩萨所乐精进行。无有懈怠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般泥洹後。是三昧者,当在阎浮利内不。佛告颰陀和菩萨。我般泥洹後。是三昧者当现在四十岁其後不复现。卻後

  • 卷四百三十·佚名

    △第二分天来品第三十四之二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觉知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及馀十方无边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并馀无量有大威德诸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落莫呼洛伽人非人等。来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经律异相五十卷  从第一卷尽第二十二卷。  经律异相第一卷  摭采(上征亦反捡也经作撄非也)。  抟食(假栾反手抟食也说文从手经文从专作揣非也)。  栏楯(下唇准反汉书音义云楯亦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五·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如彼缚力性用广大。胜义力用尽漏边际。善根发生远离彼倒。如理寂静无有损减。实因义利相状鲜洁。炽盛崇修增上供养。如是聚落处处增修彼彼变易

  • 佛说十地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现前地之余  唯诸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不坏意乐转更圆满。决定意乐贤善意乐。甚深意乐不退转意乐。不休息意乐无垢意乐无边意乐求智意乐。方便与慧相应意乐皆得圆满。

  • 五代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

  • 金刚般若经旨赞·昙旷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是对《金刚经》的疏释与赞颂。本书受到唐道氤《金刚经宣演》的影响,但并不拘泥于道氤的观点,而是有所发展。共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佛说此经,为令众生拔苦得乐,悟二谛,得无住涅槃。(2

  • 金刚映·宝达

    又名《金刚经映》、《金刚经义映》。佛典注疏。唐宝达集。原著卷数不详。据《东域传灯录》,当为三卷。日本村山龙平藏本,系卷上,首尾齐全。此文是对道氤《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的注释。文章的目的是对《宣演》

  • 漆园指通·净挺

    禅宗公案众多,无不以“直指本心”为极则。明末清初的俍亭净挺禅师著有《漆园指通》二卷,以禅宗公案会通《庄子》,从而使《庄子》成为“见性成佛”的典。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