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悬泉置管理与事务类

72.神爵四年四月丙戌、太守守属领县(悬)泉置移遮要置。(Ⅰ0309③:37)

73.五凤元年五月癸酉、太守守属光监县(悬)泉置移效谷□□□□□……(Ⅰ0309③:92)

74.神爵四年正月丙寅朔壬辰、敦煌太守快 库丞何兼行丞事、告领县(悬)泉置史光、写移书到、验问审如倚相言、为逐责(债)、遣吏将禹诣府、毋留。如律令。(A)掾邮国 卒吏寿 书佐光 给事佐赦之。(B)(Ⅱ0215③:3)

75.本始三年七月丁丑、为郡监领县(悬)泉置、亭长国敢言之莫(幕)府、谨(Ⅰ0114③:33)

76.『调史监遮要置册』

监遮要置史张禹、罢。(241简)守属解敝、今监遮要置。(242简)建昭二年三月癸巳朔丁酉、敦煌太守强 长史章 守部候修仁行丞事、告史敝、谓效谷、今调史监置如牒、书到听与从事。如律令。(243简)三月戊戌、效谷守长建 丞、谓县(悬)泉置啬夫、写移书、如律令。/掾武 卒史光 佐辅。(244简)(Ⅱ0216②:241~244)

77.建平二年六月辛酉、县(悬)泉置啬夫敝敢言之、督邮京掾治所檄曰、县(悬)泉置后所受……(Ⅱ0214①:29)

78.甘露四年七月丙午朔己酉、县(悬)泉置守丞置敢言之、乃廏啬夫张义等负御钱 失亡县官器物 当负名各如牒、谨遣廏佐世收取、七月□□唯廷以□□敢言之。(A)啬夫义、得之、佐世忠。(B)(Ⅱ0115④:87)

79.初元二年三月辛巳、县(悬)泉置丞敢言之、辛卯……(87~89C:69)

80.邮亭……(Ⅱ0314②:235)

81.置谓、写移书到、如律令……(Ⅱ0314③:34)

82.元康元年九月癸酉朔辛卯、亭长宪□□□□敢言之、廷□□□……白、薄(簿)一编、敢言之。(Ⅱ0114③:499)

83.永光三年正月丁亥朔丁未、渊泉丞光移县(悬)泉置、遣廏佐贺持传车马迎使者董君 赵君、所将客柱(住)渊泉。留禀 、今写券墨移书、受薄(簿)入、二月报、毋令谬。如律令。(Ⅰ0111②:3)

84.河南郡新成当利里干克、字子游、神爵五年正月壬戌过东。卩。(A)章曰新成丞印。(B)(87~89C:7)

85.出米一斗二升、有传、五月丙午以食金城允吾尉骆建、从者一人、人再食、西。(Ⅱ0216③:57)

86.出米一斗二升、十月乙亥、以食金城枝阳长张君夫人 奴婢三人、人一食、东。(Ⅱ0213②:112)

87.□敢言之、置移府所移丞相□。(90C:19)

88.入闰月 四月御钱万。阳朔二年四月壬申、县(悬)泉置啬夫尊受少内啬夫寿。(0210①:96)

89.入粟小石九石六斗、神爵元年十月己卯朔乙酉、县(悬)泉置廏佐长富受敦煌仓佐曹成。(Ⅰ0309③:188)

90.元康三年正月乙未朔庚戌、效谷丞□敢言之、谨移太糒薄(簿)一编、敢言之(A)/啬夫贺(B)(87~89C:3)

91.●右令史以下百二人、马百二匹、匹一斗五升、用粟十五石三斗。校尉 候 司马以□用廿一石三斗。(Ⅱ0214①:48)

92.●县(悬)泉置五凤三年九月谷出入薄(簿)(87~89C:23)

93.九月旦、见粟七千一百一十八石四斗六升少。(Ⅱ0214②:147)

94.白粱稷米六斗……(87~89C:19)

95.『元康四年鶏出入簿』

出鶏一只(双)、以食长史君、一食、东。(113简)出鶏一只(双)、以食使者王君所将客、留宿、再食、东。(114简)出鶏二只(双)、以食大司农卒史田卿、往来四食、东。(115简)出鶏一只(双)、以食丞相史范卿、往来再食、东。(116简)出鶏二只(双)、以食长史君、往来四食、西。(117简)出鶏一枚、以食太医万秋、一食、东。(118简)出鶏一只(双)、以食刺史、从事吏一人、凡人、一食、东。(119简)出鶏一只(双)、以食大司农卒史冯卿、往来再食、东。(120简)出鶏一枚、以食使者王君、一食、东。(121简)入鶏二只(双)、十月辛巳、佐长富受廷。(122简)入鶏一只(双)、十月甲子、厨啬夫时受毋穷亭卒□。(123简)入鶏一只(双)、十二月壬戌、厨啬夫时受鱼离佐逢时。(124简)十月尽十二月丁卯、所置自买鶏三只(双)、直钱二百 、率只(双)八十、唯廷给。(125简) ●县(悬)泉置元康四年十月尽十二月丁卯鶏出入薄(簿)。(126简)九月毋余鶏。(127简)今毋余鶏。(128简) ●最凡鶏 四只(双)。正月尽十二月丁卯受县鶏廿八只(双)一枚、正月尽十二月丁卯置自买鶏十五只(双)一枚、直钱千二百一十五、唯廷给。(129简) ●县(悬)泉置元康四年正月尽十二月丁卯鶏出入薄(簿)。(130简)元康四年十二月甲寅朔戊辰、县(悬)泉厨啬夫时敢言之、谨移正月尽十二月丁卯鶏出入薄(簿)一编。敢言之。(131简)(Ⅰ0112③:113~131)

96.神爵二年三月丙午朔甲戌、敦煌太守快 长史布施 丞、谓县 郡库、太守行县道、传车被具多敝、坐为论、易□□□□到、遣吏迎受输敝被具、郡库相与校计、如律令。(A)掾望来 守属敞 给事令史广意 佐实昌。(B)(Ⅰ0309③:236)

97.『传马名籍』

传马一匹、 、牡、左剽、决两鼻两耳数、齿十九歳、高五尺九寸……(Ⅴ1610②:10)私财物马一匹、诫、牡、左剽、齿九歳、白背、高六尺一寸、小。补县(悬)泉置传马缺。(11简)传马一匹、诫、乘、白鼻、左剽、齿八歳、高六尺、驾、 圣、各曰全(?)廏。厶 卩。(12简) ……尺六寸、驾名曰葆 。(13简)传马一匹、 、乘、左剽、决右鼻、齿八歳、高五尺九寸半、骖、名曰黄爵(雀)。(14简)传马一匹、 、乘、左剽、八歳、高五尺八寸、中、名曰仓(苍)波、柱。(15简)传马一匹、 、乘、左剽、决两鼻、白背、齿九歳、高五尺八寸、中、名曰佳□、柱、驾。(16简)传马一匹、赤 、牡、左剽、齿八歳、高五尺八寸、驾名曰铁柱。(17简)传马一匹、  、乘、左剽、齿九歳、高五尺八寸、骖、吕戟、名曰完幸。厶 卩。(18简)私财物马一匹、 、牡、左剽、齿七歳、高五尺九寸、补县(悬)泉置传马缺。(19简)建始二年三月戊子朔庚寅、县(悬)泉廏啬夫欣敢言之、谨移传马名籍一编、敢言之。(20简)(Ⅴ1610②:11~20)

98.传马一匹、  、乘左剽、齿九歳、高五尺六寸、名曰蒙华。建昭二年十二月丙申病死、卖骨肉、受钱二百一十。(Ⅰ0111②:2)

99.效谷移建昭二年十月传马薄(簿)、出县(悬)泉马五匹、病死、卖骨肉、直钱二千七百 、校钱薄(簿)不入、解……(0116②:69)

100.入传马三匹、皆牡、受郡库。(Ⅱ0115④:13)

101.鸿嘉四年十月丁亥、临泉亭长金敢言之、谨案、亭官牛一、黒、坎、齿八歳夬(决)鼻、车一两(辆)……(Ⅰ0110①:1)

102.『传车亶(毡) (舆)簿』

……□敦煌…… ……胡完、可用。 ……乘、敝、可用。第四传车一乘、敝、可用。第五传车一乘、 完、轮笶敝尽、会 (辐)四折伤、不可用。…… 第六传车一乘、 左轴折、轮笶敝尽不可用…… 亶(毡) 一、左轴折。亶(毡) 一、左轴折。亶(毡) 一、左轴折。阳朔二年闰月壬申朔癸未、县(悬)泉置啬夫尊敢言之、谨移传车亶(毡) 薄(簿)一编、敢言之。(Ⅰ0208②:1~10)

103.五凤四年九月己巳戊子、渊泉丞贺敢言之、大司农卒史张卿所乘传车一乘、 [留]黄盖杆衣各一、 并涂一具、驾一被具、张卿乘、西付冥安、皆完、今张卿还至。(Ⅱ0114③:461)

104.县(悬)泉亭次行。)Ⅰ0110②:24) 

105.效谷县(悬)泉置啬夫光以亭行……(87~89C:1)

106.东第一封 一、驿马行。西界封书张史印、十二月廿七日甲子、昼漏上水十五刻起、徒商名。永初元年十二月廿七日、夜参下餔分尽时、县(悬)泉驿徒吾就付万年驿(A)十二月廿七日夜参下餔分尽时。(B)(ⅥF13C②:10)

107.入西 布纬书一夫、大司徒印章、诣府。纬完、赐……从事宋掾书一封、封破、诣府。(Ⅱ0114②:89)

108.入东军书一封。 纬、完、平望候上王路四门。始建国二年九月戊子、日蚤(早)食时、万年亭驿骑张同受临泉亭长阳。(A)戊子日蚤(早)食。(B)(Ⅱ0115①:59)

109.出东书八封、板檄四、杨檄三。四封太守章、一封诣左冯翊、一封诣右扶风、一封诣河东太守府、一封诣酒泉府。一封敦煌长印、诣鱼泽候。二封水长印、诣东部水。一封杨建私印、诣冥安。板檄四、太守章、一檄诣宜禾都尉、一檄诣益广候、一檄诣广校候、一檄诣屋兰候。一檄敦煌长印、诣都史张卿。一杨檄郭尊印、诣广至。【一】杨檄龙勒长印、诣都史张卿。九月丁亥日下餔时、临泉禁付石靡卒辟非。(Ⅴ1611③:308)

110.皇帝 书一封、赐敦煌太守。元平元年十一月癸丑夜几少半时、县(悬)泉驿骑传受万年驿骑广宗、到夜少半时付平望驿骑……(A)四(B)(Ⅴ1612④:11)

111.出东书四封、敦煌太守章、一诣劝农掾 一诣劝农史 一诣广至 一诣冥安 一诣渊泉。合檄一、鲍彭印、诣东道平水史杜卿。府记四、鲍彭印、一诣广至 一诣渊泉 一诣冥安 一诣宜禾都尉。元始五年四月丁未日失时、县(悬)泉置佐忠受广至廏佐车成辅。●实时遣车成辅持东。(Ⅱ0114②:294)

112.入西板檄二、冥安丞印、一诣乐掾治所、一诣府。元始四年四月戊午、县(悬)泉置佐宪受鱼离置佐敦卿、实时遣即行。(Ⅱ0214①:125)

113.出西书三封、置记二。二封诣府、一封冥安长印、一封酒泉太守章、一封毋(无)印章、诣敦煌。十二月癸酉、大农付乐望卒 。卩。(87~89C:33)

114.……八月己丑日蚤(早)食时、□相邮人青□付□土邮人……(A) ……十月丙子。(B)(87~89C:33)

115.匣、合檄一、太守章、诣冥安。十二月戊子日下餔受……(89~89C:54)

116.入西书八、邮行。……永平十五年三月九日人定时、县(悬)泉邮孙仲受石靡邮牛羌。(ⅥF13C①:5)

117.●右七百里、定十八刻。……(87~89C:22)

118.檄一、长史夫子印、诣死者雍州牧治所。□□一封、敦煌太守章、诣死者雍牧治所。……□檄一、督邮印、诣渊泉。二月乙巳日食时、佐永受御羌归实时归行。(Ⅰ0114①:11)

119.……建平四年八月庚辰日中、佐董仁受遮要主辨李并。鱼离廏普行。(Ⅱ0114④:82)

120.永始四年四月乙未、效谷守长 敦煌左尉护谓邮书史。(Ⅱ0215②:422)

121.邮书令史记传到□(Ⅴ1210③:117)

122.戍卒龙勒寿里周生外人年卅八。(Ⅱ0214①:128)

123.转卒东郡武阳东里宫赋、甘露二年七月□□病死。(87~89C:10)

124.●县(悬)泉置神爵二年正月戍卒名藉(籍)。(Ⅰ0309⑤:54)

125.县(悬)泉置阳朔元年见徒名藉(籍)。(Ⅱ0215②:1) 

126.■右受府施刑十一人(Ⅱ0114④:16)

127.河平四年二月甲……为郡徙卒敦煌……(87~89C:25)

128.阳朔元年七月丙午朔己酉、效谷守丞何敢言之、府调甲卒五百 一人、为县两置伐 给当食者、遣丞将护无接任小吏毕、已移薄(簿)。●谨案甲卒伐 三处。守长定 守尉封逐杀人贼马并……(A)功曹  /掾赏 守令史常利。(B)(Ⅱ0112②:112)

129.丁亥、卒八十人、积。其四年养、一人……定作七十五人□……(Ⅱ0215④:47)

130.●县(悬)泉置元平元年七月兵薄(簿)。(Ⅴ1612④:18)

131.□□□□隧稾 矢百……(87~89C:50)

132.斥胡隧 广新隧 遮要隧……(Ⅱ0114③:65)

133.二月余官 干、其十完、三□□……(87~89C:60)

134.元康三年九月辛卯朔癸巳、县(悬)泉置啬夫弘敢言之、谨移铁器薄(簿)一编、敢言(A)佐禹长富(B)(87~89C:6)

135.漆式三、木式二、见。铁式、见二。其一马与失亡……卩。(87~89C:20)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刘昫
  卷下·德龄
  卷六十一·宋·蒋一葵
  路史卷四十二·罗泌
  尚史卷五十五·李锴
  谷山笔麈卷之四  相鉴·于慎行
  ◎东三省之马贼·李定夷
  江阴城守后纪·许重熙
  第二八禀光绪二年二月十五日一一二○三-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纪昀
  卷四·朱轼
  安帝纪·房玄龄
  卷三百十六·杨士奇
  胡惟庸党案考·吴晗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九·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与前场同时。地点 秦宅书房。人物 秦伯仁 顾师孟 老田哥 铁子 秦叔礼 秦仲义 顾秀才 秦老太太〔幕启:伯仁夫妇的神色都不很好。伯仁想镇定,可是不由地显出点慌恐。师孟也想镇定,可也失败了。顾师孟 告诉

  • 第二十二出 邹林会试·王世贞

    〔副末上〕闽南才望越州文。养翮凌霄已数春。海甸淸风今始顺。飞腾直上帝王城。自家是林举人家僮林相。我相公向因倭寇攻陷本郡。避难杭州。幸蒙临安邹相公重金兰之契。同移入城。寓居一所。炊爨虽分彼此。朝夕实赖

  • 白贲·隋树森

    白贲,原名征,字于易,后名贲,字无咎,号素轩。先世太原文水人,后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先为中书省郎官,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中出任忻州(今属山西省)太守, 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间为温州路

  •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脱脱

        任颛 李参 郭申锡 傅求 张景宪 窦卞 张瑰 孙瑜 许遵 卢士宗钱象先 韩璹 杜纯 杜常 谢麟 王宗望 王吉甫   任颛,字诚之,青州寿光人。举进士,得同学究出身。至卫尉丞。上其文,乃赐第,擢盐铁判官。陕西铸康

  • 卷一百二·志第五十五·礼五等·脱脱

        ◎礼五   ○社稷 岳渎 籍田 先蚕 奏告 祈禜   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故,以次官摄。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四·杨仲良

      哲宗皇帝   变新法   元丰八年四月辛未,诏户部侍郎李定取都提举汴河堤岸司所领事,并提举京城所课利条析以闻。   五月乙末,并罢提举汴河堤岸司。元丰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初置,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改今名。   诏尚书

  • 卷五十二·杨士奇

    永乐四年三月辛卯朔 上视太学先是敕礼部臣曰朕惟孔子帝王之师帝王为生民之主孔子立生民之道三纲五常之理治天下之太经太法皆孔子明之以教万世朕 皇考太祖高皇帝膺君师亿兆之任正中夏文明之统复衣冠礼乐之旧渡江之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纪昀

    忠义传宋 【一】○宋一(臣)等谨按宋史忠义传旧为十卷内如死于金与死于元者前后错出又杂入上书言事诸臣部居未能厘然兹分凡死事 【如死 于辽及侬智高方腊之类】 死义 【如陈东欧阳澈之类】 者为一卷死于金与元者各为二卷

  • 五代后梁纪·张居正

    唐昭宣帝之后为后梁。朱温初为黄巢所署同州防御使,举州降唐,懿宗赐名全忠。全忠后弑昭宗于椒殿,立辉王柷为太子,即位为昭宣皇帝。朱全忠进封梁王,加九锡,吞噬诸镇,卒灭唐室。太祖太祖皇帝,名温,姓朱氏。初从黄巢为盗,既而降唐,赐

  • 辛丑条约·佚名

    一九〇一年九月七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议定条款大德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 穆 默大奥斯马加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 齐 干大比

  • 近思录集注卷五·江永

    【朱子曰此卷改过迁善克己复礼】濓溪先生曰君子干干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干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防深哉【朱子曰此以乹卦爻辞损益大象发明思诚之方葢干干不息者体也去恶进善者用也无体则用无

  • 无衣·佚名

    --雄纠纠的英雄气概【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1),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2)。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①王。指国

  • 自序·钱穆

    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若立门户,树壁垒,欲尊于此而绝于彼,则未见其可也。清儒以训诂考据治古籍,厥功伟矣。其谓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说非不是。惟求通古书训诂,其事不尽于字书小学,尔雅说文,音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九卷广出与六师论我无我义 广释娑罗双树缘起 广释二月十五日缘起 广释一切法性无住住义 广释涅槃无相义 广释定慧舍相奢摩他等相师子吼品之第六尔时六师周遍六城(至)唯说如来常乐我

  • 卷第一百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二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得有漏无漏。非得唯有漏。复次得善不善无记。非得唯无记。复次得

  • 慎柔五书·胡慎柔

    内科著作。明胡慎柔撰。五卷。慎柔法名住想,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幼年家贫,寄育僧舍,性喜读书,博通经史。从学于查了吾,后师周慎斋,尽得其传。归里行医,疗效显著。死前将临证手札及著述授予石震,由石震订正撰成此书。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朱鼎臣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

  • 草木传·蒲松龄

    药学普及剧本。10回。传为清蒲松龄撰,约成书于18世纪初。将中药拟人化,用简单情节串编成剧。计有栀子斗嘴,陀僧戏姑,石斛降妖,灵仙平寇,红娘卖药,金钗遗祸,番鳖造反,甘草和国等剧目。借剧中“人物”,显示药性、反畏及配伍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