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句譬喻经爱身品第二十

昔有一国名多摩罗。去城七里有精舍。五百沙门常处其中。读经行道。有一长老比丘名摩诃卢。为人闇塞五百道人传共教之。数年之中不得一偈。众共轻之不将会同。常守精舍敕令扫除。後日国王请诸道人入宫供养。摩诃卢比丘自念言:我生世间闇塞如此。不知一偈人所薄贱。用是活为。即持绳至後园中大树下。欲自绞死。佛以道眼遥见如是,化作树神半身人现而呵之曰:咄咄比丘何为作此。摩诃卢即具陈辛苦。化神呵曰:勿得作是。且听我言:往迦叶佛时。卿作三藏沙门。有五百弟子自以多智轻慢众人。吝惜经义初不训诲。是以世世所生诸根闇钝。但当自责何为自贼。於是世尊现神光像即说偈言: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希望欲解。学正不寐,身为第一,常自勉学。利能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然後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後我自受。为恶自更,如刚钻珠。

摩诃卢比丘见佛现身光像。悲喜悚栗稽首佛足。思惟偈义即入定意。寻在佛前逮得罗汉道。自识宿命无数世事。三藏众经即贯在心。佛语摩诃卢著衣持钵就王宫食。在五百道人上坐。此诸道人是卿先世五百弟子。还为说法令得道迹。并使国王明信罪福。即受佛教。径入宫里坐於上座。众人心恚怪其所以。各护王意不敢呵谴。念其愚冥不晓。达嚫心为之疲。王便下食手自斟酌。摩诃卢即为达嚫。音如雷震清辞雨下。坐上道人惊怖自悔。皆得罗汉。为王说法莫不解释。群臣百官皆得须陀洹道。

昔佛在舍卫国有五百婆罗门。常求佛便欲诽谤之。佛三达之智普见人心。愍欲度之。其果未熟因缘未到。一切罪福欲来至时。自作因缘而迎罪福。此诸梵志宿有微福。应当得度。福德牵之自作方宜。五百梵志自共议言:当使屠儿杀生请佛及诸众僧。佛必受请赞叹屠儿。吾等便前而共讥之。於是屠儿为之请佛。佛即受请告屠儿言:果熟自堕福熟自度。屠儿还归供设饭食。佛将诸弟子到屠儿村中。至檀越舍。梵志大小皆共欢喜。今日乃得佛之便耳。若当赞檀越福德者,当以其前後杀生作罪持用讥之。佛若当说其由来之罪者,当以今日之福难之。二宜之中今日乃得佛便耳。佛到即坐行水下食。於是世尊观察众心。应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内。即以梵声说偈咒愿。

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见而为恶,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

佛说偈已,五百梵志意自开解。即前礼佛五体投地叉手白佛言:顽愚不及未达圣训。唯愿愍育得为沙门。佛即听受皆为沙门。村人大小见佛变化莫不欢欣。皆得道迹称之贤圣。无复屠儿之名。佛食毕讫即还精舍。

猜你喜欢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从谂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四卷·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佚名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万善先资集卷四·周梦颜
  菩提资粮论卷第二·龙树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澄观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弥勒经游意·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276_1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一作郢上人)】卢纶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卷276_2 【送韩都护还边】卢纶   好勇知名早,

  • ◆山阴道士刘永之(山阴集)·顾嗣立

    永之,字仲修,清江人。父应奇,知归州。永之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能文词,家富于赀。至正间,四方兵起,日与郡士杨伯谦、彭声之、梁孟敬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洪武初,征至金陵。宋学士濂称其词翰双绝,赠诗有「多少荐绅求识面,江南

  • 吴西逸·隋树森

    吴西逸,生平、居里不详。约延祐末(一三二O)前后在世。阿里西瑛作《懒云窝》成,自题[殿前欢],吴西逸及贯云石皆有和作,可知年代相近或同时。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 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

  • 卷467 ·佚名

    虞俦 夜坐书怀 看镜功名不用频,醉乡境界几由旬。 何妨走马来为问,纵未成龙亦有神。 生计一丝宁挂眼,间居百事不如人。 惊鸿亦有高飞意,姑傍花前过却春。 虞俦 夜坐书怀 梦觉谁呼小玉频,分灯魔

  • 謝靈運晉書·汤球

      武帝   咸熙二年請禪位。表曰。夫唐虞內禪。無兵戈之事。故曰文德。漢晉外禪。有翦伐之事。故曰順名。以名而言。安得不僭稱以為禪代邪。文選干寶武帝革命論注。   武帝時禁絹扇。書鈔一百三十四。   謝靈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七·徐乾学

    宋纪十七【起阏逢敦牂七月尽柔兆涒滩五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五年秋七月辛丑朔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逾月贼引去 以户部员外郎魏廷式同勾当自陜西至益州转运事廷式尝入朝奏事帝曰

  • 卷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一        宋 苏辙 撰三皇本纪太昊伏牺氏风姓始观天地之象鸟兽之文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以画八卦教民嫁娶俪皮以为礼作结防为罔罟以佃以渔豢养牺牲服牛乘马故曰伏牺亦曰包牺氏伏牺以木德王天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纪昀

    列传宋 【二十四】○宋二十四吕端毕士安【仲衍仲游】寇准吕端毕士安寇准△吕端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父琦晋兵部侍郎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仕周为直史馆 【按宋史本传作以荫补千牛备身厯国 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

  • 一二三一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遵旨交陆费墀赔办江苏二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二三一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遵旨交陆费墀赔办江苏二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恭折覆奏事。窃臣于六月二十日承准大学士和珅字寄内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云云@。钦此。并恭

  • 卷六 邻交志上三·黄遵宪

    华 夏日本明正帝正保三年丙戌,时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既三年矣。我大清龙兴东土,声威所播,先及呖谷,莫不震砻。又当德国氏执政权,方欲以文治致太平,故二百余载彼此安和,海波无警。是年八月,郑芝龙奉明唐王聿键意,赠书暨方物,乞

  • 何景明传·张廷玉

    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八岁即能做诗和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中举,这时年方十五岁。十五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最佳,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正德改元,刘瑾窃取政权。景明上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五职官考【九】直省官员总督统辖文武军民为一方保障直隶一人【兼巡抚事】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陕西甘肃一人【兼甘肃巡抚事】广东广西一人四川一人【兼巡抚事】云南贵

  • 卷之七·罗汝芳

    问《大学》宗旨。曰:“孔子此书,却被孟子一句道尽,所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子,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者也。此个孝弟慈原人人不虑而自知

  • 卷三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五秋官司寇第五之二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诘起吉反】正义郑氏康成曰典法也诘谨也书曰度作详刑以诘四方【贾疏书吕刑篇】案刑邦国即下经用三典於三等之国盖以刑邦

  • 上清金章十二篇·佚名

    《上清金章十二篇》,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二首,题作「上清金章」。道士斋醮行仪时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收录本篇

  • 画图缘小传·天花藏主人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无名氏撰;题“步月主人”。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旧刊本,书题为《新镌评点画图缘小传》,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此本当是原刊本。又有益智堂刊本,是据前者修改而成。作品讲述:两广

  • 行素斋杂记·李佳

    清继昌撰。继昌,字莲溪。汉军正黄旗人。光绪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署安徽巡抚。光绪十九年 (1892) 开始撰写此书,第二年完成初稿。以后又加以选择、校订,于1901年刊行。全书共上、下两卷,以笔记形式叙述了不少宫廷中的情况。

  • 法华灵验传·佚名

    凡二卷。高丽了圆(了因)撰。又称法华经灵验传。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本书记述古来有关法华经之灵验事迹一○七条。系抄录唐代慧详撰之弘赞法华传、南宋宗晓撰之法华经显应录、高丽真净撰之海东传弘录等三书中最奇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