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譬喻经爱身品第二十
昔有一国名多摩罗。去城七里有精舍。五百沙门常处其中。读经行道。有一长老比丘名摩诃卢。为人闇塞五百道人传共教之。数年之中不得一偈。众共轻之不将会同。常守精舍敕令扫除。後日国王请诸道人入宫供养。摩诃卢比丘自念言:我生世间闇塞如此。不知一偈人所薄贱。用是活为。即持绳至後园中大树下。欲自绞死。佛以道眼遥见如是,化作树神半身人现而呵之曰:咄咄比丘何为作此。摩诃卢即具陈辛苦。化神呵曰:勿得作是。且听我言:往迦叶佛时。卿作三藏沙门。有五百弟子自以多智轻慢众人。吝惜经义初不训诲。是以世世所生诸根闇钝。但当自责何为自贼。於是世尊现神光像即说偈言: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希望欲解。学正不寐,身为第一,常自勉学。利能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然後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後我自受。为恶自更,如刚钻珠。
摩诃卢比丘见佛现身光像。悲喜悚栗稽首佛足。思惟偈义即入定意。寻在佛前逮得罗汉道。自识宿命无数世事。三藏众经即贯在心。佛语摩诃卢著衣持钵就王宫食。在五百道人上坐。此诸道人是卿先世五百弟子。还为说法令得道迹。并使国王明信罪福。即受佛教。径入宫里坐於上座。众人心恚怪其所以。各护王意不敢呵谴。念其愚冥不晓。达嚫心为之疲。王便下食手自斟酌。摩诃卢即为达嚫。音如雷震清辞雨下。坐上道人惊怖自悔。皆得罗汉。为王说法莫不解释。群臣百官皆得须陀洹道。
昔佛在舍卫国有五百婆罗门。常求佛便欲诽谤之。佛三达之智普见人心。愍欲度之。其果未熟因缘未到。一切罪福欲来至时。自作因缘而迎罪福。此诸梵志宿有微福。应当得度。福德牵之自作方宜。五百梵志自共议言:当使屠儿杀生请佛及诸众僧。佛必受请赞叹屠儿。吾等便前而共讥之。於是屠儿为之请佛。佛即受请告屠儿言:果熟自堕福熟自度。屠儿还归供设饭食。佛将诸弟子到屠儿村中。至檀越舍。梵志大小皆共欢喜。今日乃得佛之便耳。若当赞檀越福德者,当以其前後杀生作罪持用讥之。佛若当说其由来之罪者,当以今日之福难之。二宜之中今日乃得佛便耳。佛到即坐行水下食。於是世尊观察众心。应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内。即以梵声说偈咒愿。
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见而为恶,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
佛说偈已,五百梵志意自开解。即前礼佛五体投地叉手白佛言:顽愚不及未达圣训。唯愿愍育得为沙门。佛即听受皆为沙门。村人大小见佛变化莫不欢欣。皆得道迹称之贤圣。无复屠儿之名。佛食毕讫即还精舍。
猜你喜欢 赵州和尚语录卷中·从谂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四卷·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卷五百三十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佚名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万善先资集卷四·周梦颜 菩提资粮论卷第二·龙树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澄观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弥勒经游意·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