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四 我们的“家长”

我现在要谈谈我们的“家长”。

稍稍留心中国救国运动的人,没有不知道有沈钧儒先生其人。我认识沈先生还在前年(一九三五)十二月底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的时候。我记得那时是文化界救国会开着成立大会,沈先生做主席。我那时还不知道他的年龄,也不详细知道他的生平,只看见他虽有着长须,但是健康的体格,洪亮的声音,热烈的情绪,前进的意识,都和青年没有两样。后来我因为参加救国会,和沈先生来往比较多一些,我更深深地敬爱沈先生的为人。最近因共患难,更有机会和他接近,更加深了我对于他的敬爱。他不但是我所信任的好友,我简直爱他如慈父,敬他如严师。我生平的贤师良友不少,但是能这样感动我的却不多见。我现在要很简要地介绍这位赤诚爱国的“老将”的历史。

沈先生号衡山,浙江嘉兴人,生长在苏州。七八岁时入家塾,十六岁进秀才,三十岁中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但是沈先生却忽然脱离了科举的束缚,就在这一年到日本去进法政大学求学。他三十四岁时回国,在北京办过短时期的日报,几个月后回到浙江。当时立宪运动正在发展,他便在浙江筹备地方自治,筹备咨议局,当选为副议长。同时兼任浙江的两级师范监督(即校长),鲁迅先生就在这个时候在该校教授理科。后来他加入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担任浙江教育司司长,后来辞职应选国会议员(因官吏不得应选)。袁世凯称帝,沈先生奋起反对洪宪,几为所害,回到南方。广州的护法政府成立的时候,他到广州,任参议院议员,兼总检察厅检察长。后来护法政府取消,北京政府改组,他北上重任参议院议员,兼该院秘书厅的秘书长(时在民国十一年)。后来曹锟贿选,沈先生也是激烈反对的一人。十五年回到南方,参加国民革命,组织苏浙皖三省联合会,反对孙传芳。同年冬季受蒋介石氏(这时做总司令)委任组织浙江临时省政府,中经反动的军队反攻,处境非常危险。民国十六年浙江全在国民政府统辖之下,分政务和财务委员会,分科无厅,除主席一人和秘书长一人外,其余四科的科长也由省府委员分任。沈先生当时任政务委员兼秘书长。“清党”后因误会被拘七天,到南京后因谅解恢复自由。回到上海以后,法学院因副校长潘大道被刺,聘沈先生担任该校教务长,直到现在。民国十七年起并执行律师职务,被选任上海律师公会常务委员,已有五年多了。

我们看了这样的经过事实,虽尽管说得简单,但已可看出沈先生二三十年来总是立于国家和民众的立场,作继续不断的奋斗,一直到现在还是丝毫不懈的向前迈进。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参加过护法之役,又参加过国民革命。他曾有过三反: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曹锟贿选,反对孙传芳阻碍国民革命。他在行动上实行这“三反”的过程中,冒着出生入死的危险,都在所不顾。我们一方面感到沈先生的政治经验——革命经验——的丰富,一方面感到沈先生百折不回的毅力。现在这位赤诚爱国的“老将”,又用着同样的精神,参加当前的最艰危阶段的救国运动了!我们为着民族解放的前途,要竭诚爱护我们的这位“老将”!

我觉得陶行知先生的《留别沈钧儒先生》一首诗,很能说出这个意思,我现在就把它写在这里:

(一)

老头,老头!

他是中国的大老;

他是同胞的领头。

他忘记了自己的头,

要爱护别人的头。

惟一念头,

大家出头。

(二)

老头,老头!

他是中国的大老;

他是战士的领头。

冒着敌人的炮火,

冲洗四十年的冤仇。

拚命争取,

民族自由。

(三)

老头,老头!

他是中国的大老;

他是大众的领头。

他为老百姓努力,

劳苦功高像老牛。

谁害老头?

大众报仇。

(四)

老头,老头!

他是少年的领头。

老年常与少年游,

老头没有少年愁。

虽是老头,

不像老头。

在这首诗的后面,陶先生还加有一段附注,也很值得介绍:

沈钧儒先生,六十三岁的老翁,在上海领导救国运动,亲自参加游行示威,走四五十里路,不觉疲倦。今年一二八到庙行公祭沪战无名英雄,我曾追随先生参加游行。现读《永生》,见一照片,知为公祭五卅烈士之影,前排有个老少年,仔细看来,知道是先生,回寓即想写一首诗表示敬意。但行色匆匆,诗思不定,到新加坡前一日才写成。现飞寄先生清览,并致联合战线敬礼。

这段附注里的“老少年”三字,我觉得是形容沈先生的最好的名词。沈先生这次在上海被捕之后,曾在捕房的看守所里冰冷的水门汀上静坐了一夜,——在那样令人抖颤的一个寒夜里!但是这种苦楚在他是丝毫不在乎的。自从我和沈先生同被拘捕以来,每看到他那样的从容,那样的镇静,那样的只知有国不知有自己的精神,我不由得受到了很深的感动,反顾我自己这样年青人,为着爱国受些小苦痛,真算得什么!这样一来,我的心也就安定了许多。

沈先生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很贤孝的,他们父子间的亲爱,也是令人歆羡不置的;沈先生伉俪情爱极笃,他的夫人去世以后,他于慈父之外,还要兼着慈母的职务。他的大儿子是留学德国的医生,二儿子是留学德国的土木工程师,他们两位都在国内为社会服务了;三儿子在日本学习商业管理,四儿子在德国学习电机,女儿在金陵女大学理科。以沈先生的地位,尽可以做“老太爷”享福了,但是这位“老少年”为着救国运动,宁愿含辛茹苦,抛弃他个人的一切幸福。

我们不但要学沈先生的为国牺牲的精神,还要学他的至诚的爱;他以至诚的爱爱他的子女,以至诚的爱爱他的祖国,以至诚的爱爱他的朋友,以至诚的爱爱他的同志!我深深地感觉到沈先生的全部生命都是至诚的爱造成的!

我为着中华民族解放的前途,虔诚地为我们的“家长”祝福!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张廷玉
  卷七·黄以周
  ●滿洲實錄卷五·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御题郝经续後汉书·郝经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佚名
  长庆·周绍良
  仆散端传·脱脱
  一九 外国文和外国教师·邹韬奋
  七·沈从文
  卷四·雍正
  卷二十三·佚名
  卷六十·佚名
  第七节 赋 税(上)·吕思勉
  郭崇韬·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李百药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寔之后也,世为北州着姓。父穆,州主簿。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乾弟慎。慎后临光州,启暹为长史。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

  • 五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随于本日重蒙赐宴,九族普沾,臣寅身荷天庥,感沦心髓,报称无地,恩维倘恍,不知所以。

  • 卷三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集解谯周曰以太王

  • 寿王石重繩传·薛居正

    寿王石重繧,字宏理,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很聪慧,喜好儒家经典,也精通兵法。高祖一向就很喜欢他,到登上皇位,把他从北京皇城使提升为左骁卫大将军。高祖驾临浚郊,加官检校司空,暂任东都留守。不久,邺都范延光反叛,朝廷派

  • 王朴传·欧阳修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年轻时考中进士,为校书郎,依附后汉枢密使杨..为宾客。杨..与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矛盾,王朴看到后汉刚建不久,隐帝年龄小,又懦弱无能,任用小人,杨..身为大臣,和将相的关系恶劣,王朴预感到必然发生内乱,于是离开

  • 张顺传·脱脱

    张顺,是民兵部将。襄阳被围困五年,宋朝探知襄阳西北一条河叫清泥河,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地制造轻便船一百艘,把三艘船连起来成为一舫,中间一艘船装载货物,左右两船则空底而掩盖。出重赏招募不怕死的人,得到三千人。求访将领,得

  • 耶律安抟传·脱脱

    耶律安抟,曾祖父岩木,玄祖之长子;祖父楚不鲁,为本部夷离堇。父迭里,幼年时多病,当时太祖任挞马犭戊沙里,常常加以抚养照料。神册六年(921),迭里任惕隐,随从太祖率领龙军讨伐阻卜、党项立有战功。天赞三年(924),任南院夷离堇,征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 洪武十七年九月丙申朔,应天府奏乡试中式举人廖孟瞻等二百二十九人。 上谕都督府臣曰:“朕自布衣奋迹淮甸,与群雄角逐,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皆赖尔诸将士之力,然朕每思之,当临机决胜,陈师贾勇,固

  • 圣经学规纂卷一·李塨

    学明则格物明而明亲之道可得矣故以学规附大学后焉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疏引皇氏曰:学有三时一身中时内则曰:十岁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五成童舞象是也二年中时王制曰: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

  • 卷十二·高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十二    明 高攀龙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报栢举也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牛伤不敬也夏四月郊不时也四卜非礼五卜强也斩焉衰绖之中上僣天子之礼一举而犯三

  • 目录·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类释目录    诗类卷一释天文卷二释地理卷三释山卷四释水卷五释时令卷六释祭祀卷七释官制卷八释礼器卷九释乐器卷十释兵器卷十一释农器卷十

  • 卷十七·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觧卷十七宋 蔡 卞 集觧杂觧草木緫觧 美刺緫觧草木緫觧匏可食叶苦不可食葑也菲也不能常美人之所不能常善者也荼苦也有曰如荠有曰如荼皆甚美而爲之辞也菽微而采之有以贠之筐方之筥者防诸侯以礼

  •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1)·戴圣

    ——礼乐当随时代而变化【原文】礼者,殊事合敬者也(2)。乐者,异文合爱者也(3)。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4),名与功偕(5)。故钟、鼓、管、磬、羽、蘥、干、戚(6),乐之器也;屈、伸、俯、仰、

  • 卷五·王天与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五     元 王天与 撰甘誓第二         夏书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汉孔氏曰夏啓嗣禹位伐有扈之罪朱子曰交兵曰战唐陆氏曰有扈国名京北鄠县即有扈之国

  • 大雲初分大舍健度第二十四·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大舍时微妙神通王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碍力甚深法门。戒住门。戒广王法门。戒界王法门。宝乳流法门。功德流微妙法门。

  • 拘尸那与涅槃·太虚

    ──二十九年二月在拘尸那民众欢迎会讲──这是佛涅槃的地方。当日佛陀涅槃,双树变白,人天悲泣;近千年来更是荒凉!想到这以前情形,不禁悲梗在胸,凄楚之极!但一路来承当地的民众欢迎,到此又蒙僧众、学校、市民及各领袖联合开会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佚名

    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二·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上堂唐孝廉祈遠居士請師烏鎮圓義庵上堂,師陞座云:靈機未動,十方剎海冷沉沉;智境纔彰,覿面當陽明歷歷。寸絲不挂,何妨戒定慧以薰修;不立一塵,豈礙萬象森羅而依附孤迥,迥穿過鐵壁銀山峭巍巍,透徹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