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孔义卷十二    明 高攀龙 撰哀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报栢举也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

牛伤不敬也夏四月郊不时也四卜非礼五卜强也斩焉衰绖之中上僣天子之礼一举而犯三不韪焉书郊之失礼未有甚于此者也

秋齐侯卫侯伐晋

着中国之无伯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邾之事鲁至矣而鲁人利之不已何忌之学于圣门者何如哉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三卿并将伐国取地二卿并盟他国之君大夫强僣极矣三人伐而二人盟谷梁谓各盟其得也然邾田近费而季孙专国岂反无得抑季孙之与之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纳者内不受也于戚者为辄拒不得入卫也父丧而无子则孙可以承重父丧而有子则孙不可以袭尊况辄为国人所立未受灵公之命称帅师纳而蒯聩之罪著称世子而辄之不当立明矣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鐡郑师败绩

鞅师纳蒯聩之师郑师助齐人输粟范氏之师邀撃而败之也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州来吴所灭吴邑也蔡侯既许楚疆于江汝而复请迁于吴驷与猎皆非之吴人聘而以兵来故杀而放之称国以杀杀无罪也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蒯聩在戚曼姑主兵而序齐为首者不以子围父也不繋戚于卫者不以子制父也蒯聩出入称世子围戚先国夏戚不如彭城书卫春秋笔削之情见矣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夘桓宫僖宫灾

桓僖亲尽矣宫何以存季仲叔皆桓公子季友实相僖公叔仲之后皆僖所立故三家尊桓而德僖宜毁不毁而天灾之二公不言及祖等也言及则有尊卑矣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唘阳

唘阳近邾城之以防邾也

宋乐髠帅师伐曹

曹伯阳奉乐大心入萧以叛故也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放称国无罪也称人得罪于国人有罪也书大夫则无罪也盖猎与驷不附迁议蔡侯以国法放之而媚吴也

冬十月癸夘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

季氏邑近邾岂邾惟季氏之是亲而二家乗季氏新立责其背句绎之盟乎

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昭公背楚诳吴残虐大臣君道亡矣变文书盗杀

蔡公孙辰出奔吴

书盗杀蔡侯申蔡公孙辰出奔吴辰必与闻乎弑矣

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子

伐曹执邾盖齐景图伯无成宋亦有志争权矣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楚围蛮氏子赤奔晋晋听楚命诈执归之伯主执有罪者归于京师正也今曰归于楚则京师楚矣不竞至此春秋所深恶也

城西郛

备晋也

六月辛丑亳社灾

亡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以屋故灾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五年春城毗

备晋也

夏齐侯伐宋

以伐曹执邾故也

晋赵鞅帅师伐卫

以卫助范氏故假纳蒯聩为名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冬叔还如齐

吊防也

闰月齐景公

刘原父曰丧以年断者不以闰数以月断者以闰数荼以非次得立故速也

六年春城邾瑕

瑕邾邑故繋之邾未尝取于邾而遽城见鲁之迫邾也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鲜虞纳荀寅于柏人故也

吴伐陈

陈楚与也吴之入楚召陈侯不至故伐陈陈自是与吴成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陈乞将弑君而逐高国高国为国世臣从君于昏受其顾命而力不足卫上凡书奔者皆罪也

叔还防吴于柤

吴伐陈还至柤鲁惧而往防之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

不称公子诛不子也称齐阳生景公废长立少以唘乱也阳生入而陈乞弑为阳生弑也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齐景既没宋妄图伯既伐曹又侵郑报罕达之师且求诸侯也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卫不服也

夏公防吴于鄫

鄫近邾夫差至此而公往防之然邾亦吴与也防吴甫罢而即伐之此邾人所以奔告于吴而鲁遂被伐与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伐邾季氏意也益名贱之也虏服也夹阵而获其君曰获入国灭国而以其君归曰以于诸侯曰归于鲁曰来

宋人围曹冬郑驷帅师救曹

曹伯奸宋是以致讨宋称人贬也苟将卑师少岂能围之乎救曹善之也

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灭曹也不书灭者曹伯好田弋任公孙彊背晋奸宋自亡其国也

吴伐我

为邾故也伐我必书四鄙不书者直造国都四竟藩屏荡然而国不足为国矣

夏齐人取讙及阐

内失邑不书君辱当讳也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以邾子故

归邾子益于邾

惧齐讨也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讙及阐

程子曰不云我田既归邾子亦归其田非以为惠也

九年春王二月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悉俘之曰取春秋之末特书取师者二所谓着其祸之大也长平之坑所由来渐矣

夏楚人伐陈

陈即吴故也

秋宋公伐郑

郑虽不义宋尽覆其师亦云防矣君又亲帅师伐之明年又伐十二年又伐十三年郑人复取宋师二国丧师皆自取之也

冬十月

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

吴人讨邾奉太子为政而后奔但书奔何以为自失国也春秋之法苟其道足以失国虽有敌国犹以自致之文书

公防呉伐齐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阳生实卒非弑也

夏宋人伐郑

晋赵鞅帅师侵齐

吴犹遭齐丧而去之晋乃乗齐丧而伐之

五月公至自伐齐

哀公防吴者五独此役与黄池致择其甚危者书之

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彄蒯聩之党必从辄而背聩故归聩入复奔矣

薛伯夷卒

秋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书救善之也犹举号夷吴而伤中国也所黜在彼所伤在此

自此春不书王见天下之无王也此春秋之所以终也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报去年防吴伐齐之役也鲁之伐自取之矣

夏陈辕颇出奔郑

春秋书辕颇之奔为人臣附上刻下托公营私之戒

五月公防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公再防吴伐齐招吴戕中国为恶大矣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滕隐公

衞世叔齐出奔宋

春秋书内外大夫奔者六十君之股肱故重而书之然春秋之末何其出奔之多也是时政在大夫各欲自专始则相猜相忌终乃相攻相逐也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田以出粟而足食赋以出军而足兵今又计田敛财以充军赋大约税畆多于什一田赋又多于税畆矣税畆私田始有征也用田赋私田又加征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昭公夫人也不言夫人讳取同姓也不薨不成薨也不不成也

公防吴于槖臯

吴徴防也

秋公防卫侯宋皇瑗于郧

宋向巢帅师伐郑

宋郑之怨于是十三嵗矣兵端虽起于郑罕达然六年之间宋四伐郑明年罕达遂取宋师逞兵不戢亦可戒哉

冬十有二月螽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夏许男成卒

公防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吴欲因鲁交中国晋欲交吴以弭兵故鲁请而二国从之以为防吴主防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勾吴之主夏盟也言及呉子者何防两伯之辞也先吴则拂经列书则冺实故曰及四夷虽大皆曰子吴僣王矣其称子正名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乗吴之出防也

于越入吴

越乗吴之不备也

秋公至自防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晋事止于此矣

葬许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

星孛东方乃东方悖乱吴争强而越灭之徴也

盗杀陈夏区夫

十有二月螽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杜元凯谓春秋感麟而作诸家因之胡文定谓春秋文成麟至则本之何休程子曰述作之意旧矣但因麟而发麟不出春秋亦必作也故谓圣人感麟始成春秋则可谓感麟始作春秋则不可

春秋孔义卷十二

猜你喜欢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第二十八·晏婴
  仲秋纪第八·吕不韦
  卷五十六【起定公十年尽十五年】·杜预
  附录四:原儒(章太炎)·胡适
  卷二十八·李明复
  卷四十五【礼器图一】·鄂尔泰
  卷二十六·严粲
  任子遗书·任不齐
  卷五百八十八·佚名
  卷九十九(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人生观的科学后序·太虚
  箴 新 僧·太虚
  卷第五十四·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稼轩词 三·辛弃疾

      ☆满江红(暮春)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  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积。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一·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赋一 ◆赋一 秋云赋(李雯) 避暑赋(彭宾) 秋望赋(并序 陈子龙) 逃暑赋(朱灏) 謇修赋(徐孚远) 整思赋(李雯) ○秋云赋(李雯) 李雯 象罔先生游于沆穴?良之野。弭节于洞庭之墟。案衍沅湘徘徊江沱。览云

  • 梅尧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

  • 卷二·本纪第二·太祖·脱脱

        ◎太祖   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骨打,世祖第二子也。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辽道宗时有五色云气屡出东方,大若二千斛囷仓之状,司天孔致和窃谓人曰:“其下当生异人,建非常之事

  •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九·柯劭忞

      札刺亦儿台豁儿赤 塔出 阿只乃 怀都 塔孩拔都儿 阿塔海 速哥忽兰 失鲁孩 麦里 昔里吉思   札刺亦儿台豁儿,札刺亦儿氏,以氏为名,亦译为撒里塔。事太祖为宿卫。契丹人乞奴、鸫儿、喊舍等驱辽东遗民渡鸭绿江,窜据高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一·焦竑

      工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工部右侍郎藺芳傳   工部左侍郎陳壽傳   裴侍郎璉哀辭敘(王直)   通議大夫工部右侍郎寅菴羅公簡墓碑(王英)   工部右侍郎曹弘傳   工部右侍郎贈書王公永和

  • 卷五十四·谷应泰

      ○严嵩用事   嘉靖十五年冬十二月,以南京吏部尚书严嵩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时礼部选译字诸生,嵩至,即要货贿已。而苞苴过多,更高其价。御史桑乔列其状,请罢黜之。嵩乃疏辨求免,帝曰:“卿所   云‘为人臣于今日,卒

  • 第一七二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八·佚名

    二快头役朱宗具结:已撤除外馆具切结状二快头役朱宗,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蒙宪朱单:「仰除外馆,备结附案」等因,役立即迅往许厝港庄,将向设外馆撤除。合具切结状是实。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具切结状 戳记

  •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湖南巡抚臣姜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议(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浦阳人物记卷下·宋濂

    (明)宋濂 撰○文学篇文学之事自古及今以之自任者众矣然当以圣人之文为宗文之立言简竒莫如易又莫如春秋序事精严莫如仪礼又莫如檀弓又莫如书书之中又莫如禹贡又莫如顾命论议浩浩而不见其涯又莫如易之大传陈情托物莫如诗

  • ·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丁曰健

    台湾自道光十三年程前宪旋斾后,又径一十四载。督、抚大宪每遇巡阅之年,均以有事未获亲临;而地方情形,较之曩时迥不相同。凡在属吏,各羁职守,不克躬诣崇辕;虽复详禀时申,中怀莫由罄吐。幸值旄节东渡,不特东瀛父老

  • 叶应骢传·张廷玉

    叶应骢,字肃卿,鄞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和同官一起谏阻皇上南巡,被杖责三十。嘉靖初年,历官郎中。伏在朝门争辩“大礼”,再次被下狱当廷杖击。给事中潮阳陈..向来无赖。在家居住与当地知县宋元翰不能

  • 李文忠传·张廷玉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人,太祖姐姐之子。十二岁时便死去母亲,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阳谒见太祖。太祖见到李保儿,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己姓。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所学东西就

  • 卷四·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四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鲁莒兵争例僖元年公子友帅师败莒师於郦获莒拏宣四年公伐莒取向 十有一年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襄八年莒人伐我东鄙 十年莒人伐我东鄙 十有二年莒人伐我东鄙围

  • 君臣下第三十一·管仲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兆

  • 诗传诗说驳义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邶旧以衞诗为鄘衞固不可解此则以为管叔时诗以鄘为霍叔时诗以衞为衞武公以后诗凡诗中明明可据是衞诗者则皆入于衞余皆杂入鄘按汉书地理志云鄁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衞蔡叔尹之以监殷谓之三监

  • 卷五·姚炳

    <经部,诗类,诗识名解>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五 钱塘 姚炳 撰 兽部 鼠 鼠【召南行露篇】鼠具尾足如兽其属若鼬鼠鼫鼠皆出没山林与猿兔同类说文以爲穴虫者犹倮毛羽介之说盖生物通称也尔雅诸书并列兽部陆农师误读

  • 迦才净土论·迦才

    凡三卷。唐代迦才撰。又作净土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作者迦才与善导同为继承道绰之净土教而活跃于同一时代之高僧。本书乃整备道绰之安乐集,以问答之形式,叙说净土教之教法,更彰显安乐集之思想。内容系评定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