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五 铁格子后面

我的眼镜脱去了之后,史律师先被带出,我再等了好些时候,大概在当夜五点钟左右,我也被带了出来,往监狱方面走去。我举起脚来走的时候,皮鞋总在脚跟升降着,好像什么升降机似的,怪累赘,才又恍然觉到皮鞋上已没有了皮鞋带。这倒也是生平第一次的经验,因为自从知道穿皮鞋以来,从来没有不用皮鞋带的。这样一来,皮鞋倒像了拖鞋,所不同的是拖鞋轻便而皮鞋式的拖鞋却怪沉重。下面拖着一双皮鞋式的拖鞋,上面的两只眼睛又缺少了一副眼镜,拖步出了房门,好像走进了“迷园”,四周都成了朦胧糊涂的世界。往监狱去是要走下楼梯的,更是在糊涂中瞎摸着。幸而挟持我手臂而行的那位中国巡捕倒还殷勤,转弯或下梯的时候,总是小心打着招呼帮我的忙。将到监狱门口的时候,不但重遇着史律师,并且看见章乃器先生也来了,看看他的身上,西装领上的扣子也没有了,皮鞋上的带子也没有了,他身上也罩着一件呢大衣,脚上也拖着一双皮鞋式的拖鞋!我们遇见时都不许谈话,只能点头微笑打个静默的招呼而已。我们会齐了再向前走。走到监狱里的时候,押解我们的人正和守监的人接洽,我乘隙偷问章先生:“沈先生怎样?”他回答说:“大概也被捕了!”我听了默然微叹,那样冷的深夜,我实在替他老先生担心。我一面心里这样想着,一面囚室的门已开了,便被关了进去,铁格子门下了锁。

我们三个人分住在三个囚室。我进了囚室之后,虽然已觉得疲乏,却睁开我的好像半瞎了的眼睛,四面仔细瞭望一下,看见这个囚室倒不算小,约有十来尺阔,八九尺深,一大半的地位都被一个大床铺占去了,床是用木板搭成的,好像小戏台似的,显然是预备六七个人睡的,虽则这次只是我一个人在里面。囚室里有了这样大的一个床铺,余下来的只是一条狭长的走路的地位。在房的一角,地上有个圆缽头,那大概是预备小便用的。除有一个铁格子的门,墙的高处还有一个小小的铁格窗。天花板的中央有着一盏电灯,射出暗淡的光线。床上有一条蓝布的被窝。我就把这被窝铺在床沿,把被窝的一头卷着一部分当枕头用,便和衣躺在那被窝上面。那段床沿离铁格子门很近,躺在床上看得见门外的暗淡灯光中有安南巡捕来往梭巡着。在孤寂冷静中刚刚睡着,不一会见有人来开铁格子门,把我叫醒,我一跳而起,莫名其妙,巡捕叫我跟着他走,我只得搓搓睡眼跟着走。走出了囚室的铁门,看见章先生和史律师也一同出去,经过了一个天井,转了两个弯,到了另一个监狱,形式和前一个差不多,不过在两排囚室中间的那个甬道里装有火炉。那个便装的法国人说着简单的英语,说这里可以比较温暖些。我猜想这也许是出于他们的好意,叫我们迁住在一个比较温暖的地方。但是我经这样一迁移,躺在床上却一夜睡不着。自问心境坦白,并没有什么忧虑,但不知道为什么就睡不着。后来直到小窗上透进鱼肚白,才朦胧地睡了几分钟,忽然又醒了,醒后虽仍躺在床上,从此就睡不着。等一会儿,有个安南巡捕送进两片面包,一个铅碗盛着的热茶。我看那铅碗的里边似乎积满了茶垢,没有喝的勇气;那两片面包倒是新鲜的,我便咬了两口,但因为并不想吃,所以就放在床边。

身上没有了表,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不过觉得天亮了好久,八点钟何以还不肯来!(因为听说八点钟送法院。)后来他们又把我这个“半瞎子”送到政治部的办公室里,再经一次和前一夜大同小异的问话。等待问的时候,章先生也在那里,我们想说一两句话,立刻被翻译阻止,只得默然相对。问话的时候,各人是被隔离开的。后来我被带着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到一个地方去打手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打手印,最初一念是不胜愤怒,但转念亡国奴的惨状更甚于现在的遭遇,为着参加救国而打手印,算什么!手印打后,又被带着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押回监狱里去。等一会儿又被带出来,又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到一个地方去拍照,正面拍了一张,侧面又拍一张。又重新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仍被押回监狱里去。等一会儿又被带出来,又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到一个地方去量身体,面部手臂等等。又重新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再被押回监狱里去。等一会儿又被带出来,又转了不少上上下下的楼梯,天井和走廊,再干一番打手印的把戏,据说是再须打一套送到英租界去的。我们是在这一天(廿三日)的下午三点钟左右被解往法院的。在这时以前,我这个“半瞎子”就拖着没有带子的皮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被押来押去。我觉得很有些像做猴戏,我自己被当作一只猴子玩!我继续不断地被押进押出的时候,章先生和史律师也在一起,我们的态度都很从容。

猜你喜欢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點校說明·叶隆礼
  第二十四回 武昭仪还宫夺宠 褚遂良伏阙陈忠·蔡东藩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蔡东藩
  卷二十三·商辂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尚史卷六十七·李锴
  一四四三 军机大臣奏查纪昀覆勘文津阁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六一 军机大臣奏查各书依限完竣议叙情形片·佚名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佚名
  六○○ 两广总督桂林等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傅昭传·姚思廉
  台湾四县四至陆路里数·佚名
  卷三十·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石君宝

    (卜儿云了)(正末云)(外末云)(正旦上了,云)吁,灵春,思量杀我也!一股鸾钗半边镜,世间多少断肠人! 【中吕】【粉蝶儿】我本是个邪祟妖魔,他那俏魂灵倒将咱着末。呵,大冈来意气相合,今日把我情肠,他肺腑都混成一个。虽隔着千里关

  • 卷八十三 晉紀五·司马光

      起屠維協洽(己未),盡上章涒灘(庚申),凡二年   孝惠皇帝元康九年(己未、二九九年)   春,正月,孟觀大破氐衆於中亭,獲齊萬年。   太子洗馬陳留江統以為戎、狄亂華,宜早絕其原,乃作徙戎論以警朝廷曰:「夫夷、蠻、戎、狄,地在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八·徐乾学

    异俗礼下倭后汉书倭人死停丧十余日家人哭泣不进酒食而等类就歌舞为乐晋书倭人死有棺无椁封土为初丧哭泣不食肉已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隋书倭国死者敛以棺椁亲宾就尸歌舞妻子兄弟以白布制服贵人三年殡于外庶人

  • 附記·彭遵泗

    江津曹立卿,府學生也,賦性端方,為鄉里所矜式。煤山之變,公聞之,北向泣血,悲憤成疾,及賊據川,懸偽職,逼勒士紳,公誓死不從,疾劇,戒子恢曰:吾家世受國恩,汝又弱冠登賢書,茲大節攸關之日,失身取義,止爭些子。吾一生自反無愧,可謂得全。爾勉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三、两部巨籍·秦翰才

    清朝每一代皇帝死后,下一代的皇帝便指派大臣,用编年体纂辑他一代的大事,叫做“实录”,写成四部,分贮北平的皇史、乾清宫、内阁和沈阳的崇漠阁。除未入关前的太祖、太宗两朝别经编纂,更有一种则称《满洲实录》外,从顺治到同

  •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直王直字行俭江西泰和人也永乐初进士改庶吉士召入内阁典密务授翰林修撰驾幸北京仁宗为皇太子监国直与杨士竒黄淮三人留辅导与修高皇帝实录进侍读洪熈初进侍读学士宣宗为皇太子进右春坊右庶子仍兼侍读学

  • 四九 山海经二·周作人

    鲁迅与《山海经》的关系可以说很是不浅。第一是这引开了他买书的门,第二是使他了解神话传说,扎下创作的根。这第二点可以拿《故事新编》来做例子,那些故事的成分不一样,结果归到讽刺,中间滑稽与神话那么的调和在一起,那是众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二 三岔口上的抉择·溥仪

    北府里的人虽然有共同的兴奋,却没有共同的想法。金梁后来在他补写的《遇变日记》里说:“盖自段、张到京后,皆空言示好,实无办法。众为所欺,以为恢复即在目前,于是事实未见,而意见已生。有主张原订条件一字不能动者,有主必还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吏部左右侍郎樊鲁璞洪武元年任汪河直隶舒城人由掾史元年任程徐浙江鄞县人故元兵部尚书元年任李廷桂河南洛阳人三年任李思迪山东歴城人三年任顾贞三年任李瑛四年任宋骐五年任宋徳润直隶泰兴人由

  • 福建省例目录·佚名

    公式例仓库例钱粮例奏销例交代例税课例解支例俸禄例养廉例捐款例平粜例社仓例户口例田宅例劝垦例当税例恤赏例兵饷例科场例盐政例钱法例铁政例船政例劝垦例当税例恤赏

  • 兵一五·徐松

    归正上【宋会要】蕃夷 光尧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按此条之前原有「蕃夷」二字,本为《永乐大典》之标题,《大典》本卷及下卷原在「蕃夷」类。:「应因金人驱拥及差取过军前官员得还者,并许依旧官职支破请给等。或已别差人,

  • 小雅·鱼藻之什·佚名

    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

  • 卷十一 泰誓下第三·孔颖达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是其戊午明日,师出以律,三申令之,重难之义。众士,百夫长已上。○令,力政反。重,直用反。长,丁丈反。已音以。上,时掌反。[疏]传“是其”至“已上”○正义曰:上篇未次而誓,故略言“大会”。中篇既次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佚名

    唐 惠英撰.胡幽贞纂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四明山大方广无生居士胡幽贞刊纂此传本花严疏主藏公门徒僧惠英。集为上下两卷。今予鄙其事外浮词芜于祥感。乃笔削以为一卷。俾有见闻于兹秘乘。生难遭想。各勉受持。西域无著

  • 雍正河南通志·田文镜

    河南地方志。清田文镜等修, 顾栋高等纂。八十卷。文镜,汉军正黄旗人。累官县丞、总督。栋高字复初、震沧,号左畬,江苏无锡人。康熙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通经史,著述甚富。明成化、嘉靖、清顺治、康熙五修其志。继康熙三十四年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智旭

    自觉圣智。第一义心。非名相之所诠。奚思议之能入。依染净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无性。因迷中体用差别。立八种识。识若空华。约悟时显理偏圆。称二无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语。唯传此心。一切

  • 维摩义记·慧远

    凡四卷或八卷。隋代慧远(523~592)撰。又称维摩义记、维摩诘所说经注、维摩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对于维摩经之文义作解释。初阐明声闻、菩萨二藏,并举出渐、顿二教之别,而判维摩经为菩萨藏顿教之法轮;次释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