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四 现实的教训

我半天教书,半天编辑。最初除主持月刊外,是编辑丛书,这在前面已经谈过了。前后大概替职教社编译了半打以上的丛书,都由商务出版。我自问对于职业教育并没有什么心得,这几本书只是我在职务上不得不交的卷子罢了!可是在这段时期里有一件事颇有一谈的价值的,那是参加职业指导运动。当时刘湛恩先生带着博士衔头从美国回来,他在哥伦比亚大学里研究过职业教育,职教社请他来帮忙,组织了一个职业指导股,由他来担任主任,由我用着副主任的名义襄助进行。我们共同发起了职业指导运动,接洽各校(中学)举行职业指导运动周。在这一周里叫学生填注我们特备的职业指导表,按日请专家演讲。最后由我们和青年作个别谈话。在职业指导的原理方面,由职教社同人如黄任之,杨卫玉,刘湛恩,以及客串庄泽宣诸先生等担任,我自己也夹在里面凑热闹。关于专门的各部门,如各专业的指导,便就各地请各该业的专家参加。因这件事,我和杨卫玉先生还跑了好几省的地方,在各处都接洽若干中学举行职业指导运动周。我所感到兴趣的是乘着这个机会和各地的青年谈话,并到各处观察观察社会的情形。最后我还和庄泽宣先生各人根据在各处提倡职业指导的实况,编著了两本书,加入职业教育丛书里面去。可是说来也许有些奇怪,我愈研究职业指导,愈在实际方面帮着职业指导呐喊,愈使我深刻地感觉到在现状下职业指导的效用很有限,愈使我想跳出职业指导的工作!这里面的理由说来也很简单。职业指导和教育指导是分不开的,在中国的现状下,进小学校还要经过竞争考试;中学以上的学校,你要学什么,不见得就有你所要进的学校,就是有,好的不易考,坏的不愿进;此外还有经济问题也不是空言指导所能解决的。职业指导和现实社会的职业状况当然更是分不开。在中国的现状下,谁都看出职业界是一团糟,有许多地方用人并不根据真正的材能,只靠背后的势力怎样,或是位置私人;有许多地方受着不景气的影响,虽想用人而不敢用;结果除少数例外,往往不免所用非所学,甚至于出了学校便须立即加入失业的队伍里去!在这样的状况下,我虽不敢说职业指导一点没有用处,但是不得不承认所受的限制实在太多太大了!

说句好笑的话,我在这时期里参加了职业指导运动,对于青年究竟有着什么实际的效果,我实在不敢说,可是对于我自己确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什么“指导”作用呢?使我从这里面感到惭愧,感到苦闷,感到我的思想应该由原来的“牛角尖”里面转出来!换句话说,这现实的教训使我的思想不得不转变!

我一方面在意识上虽有这样的觉悟,一方面对于我的职业指导的职务——我当时的一部分职务——仍然是很认真地干着。但是这个“干”只是“职务”上的事情,只是“毋忝职守”的“道德”在后面推动着,并不能唤起我的兴会淋漓的精神,并不能使我的全部身心陶醉在这事业里面。

但是能使我干得兴会淋漓,能使我的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竟渐渐地到来,虽则只是渐渐地到来。这是什么呢?这是民国十四年十月间创办的《生活》周刊!

我不能掠人之美,《生活》周刊并不是由我创办的。当时职教社原有一种月刊叫做《教育与职业》,专发表或讨论关于职业教育的种种问题,但是该社同人觉得月刊要每月一次,在时间上相隔得比较的久一些,只宜于发表理论或有系统的长篇事实;为传布职业教育的消息起见,有创办一种周刊的必要:这是最初创办《生活》周刊的意旨。这和以后的《生活》周刊的内容虽差得远,但最初创办时的意旨确是不过这样。这时它的意旨既是这样,所以大部分的篇幅都是登载各报上搜集下来关于职业教育的消息。除这种消息外,头上有一短篇数百字的评论,随着有一两篇一两千字的论文。《生活》这两个字的名称是杨卫玉先生想出的,第一位的主笔公推新由美国学银行学回国的王志莘先生担任。主笔的每月薪水只是四十元,在王先生当时也不过是一种兼职,他原是职教社的一位老同事,初回国后时间略闲,所以来帮帮忙。其余同人轮流帮着做做文章,我在最初也不过轮流帮助做些文章的一人而已。

猜你喜欢
  第六十九回 讨王琳屡次交兵 谏高洋连番受责·蔡东藩
   第六节 改造思想·老舍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三下·郑樵
  二八四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查缴禁书并发还书局候旨在外焚销折(附清单一)·佚名
  卷九十九中·班固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 第四十·班固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范晔
  王纮传·李百药
  李茂贞传·欧阳修
  卷九十七·杨士奇
  卷五十二·佚名
  卷九·王溥
  序·姚士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266_1 【洛阳早春】顾况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卷266_2 【步虚词(太清宫作)】顾况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

  • 第十五折 金牌伪召·冯梦龙

    【双调引新水令】[生戎妆,二卒随上][生]寒烟一缕随线长,对陵京转添惆怅。虽然暂喜边尘荡,只是二帝呵未还京,望燕云尚有千重障。[岳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招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卷529 ·佚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赠别文章妙,分携六见秋。 真书藏相府,循吏

  • 嵗时杂咏巻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春翦防花絶句【二首】 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是发春开无人论讶似蜂见也争来浅深依树色舒巻听人裁假令春色度经住手中开咏司农府春幡徐 勉幡糓重前经人天称往録青珪礼东甸髙旗表治粟逶迟乘旦风葱翠扬朝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六张弘靖张弘靖字元理蒲州人嘉贞之孙延赏之子以?为河南参军擢监察御史累迁户部侍郎河中节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出为太原节度使终

  • 卷下·李纲

      二十七日,宰执奏事延和殿,进呈车驾出郊诣资福寺迎奉道君仪注。耿南仲建议,欲尽屏道君左右内侍,出榜宫门,敢留者斩。先遣人搜索,然后车驾进见。余以为不若止依常法,不必如此,示之以疑。必欲过为之防,恐却有不可防者。南仲曰

  • 二百六十七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面奏胡凤(上羽下军)曹(兆页)呈报查问洛兴华被山东巡抚拘捕缘由摺·佚名

    雍正三年九月初七日 据雍正三年八月十六目管理苏州织造事务.郎中胡凤(上羽下军)、管理江宁织造事务曹(兆页)呈称:为呈报事。雍正三年七月初四日,接奉钧府清字咨文内开:住在扬州之洛与华,汝等都认识,著将以下缘由向他晓谕,此皆主

  • 孙绍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代仕官慕容氏。祖孙志进入朝廷,卒于济陽太守任上。父孙协,字文和,上党太守。孙绍少年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陰陽术数,也多有涉猎。初任校书郎,渐迁给事中,成年后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于

  • 《记丁玲女士》跋·沈从文

    两年前,我在记胡也频一篇文章里,末尾跋语上,写了那么几句话:&ldquo;这里所记的,只是这个人怎么样活到这世界上的过去生活,关于他的文章我没有提到,关于其余一切,也保留给他的朋友丁玲女士另外一个传记去说的。&rdquo;因为当时

  • 卷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四吏部十三考功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考核官吏见於诸司职掌者若京官试职有司官遇缺借除之类後事例多不同今备载之诸司职掌一凡在京六

  • 入国第五十四·管仲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

  • 迩言卷七·刘炎

    ○君臣君道莫大于建中臣道莫先于守正君道立则人心一臣道尽则民风淳大哉我孝宗之言曰人皆可以言朋党惟君相不当言朋党凡曰朋党无问其人惟公是公非之为务君道于是立矣至公之权于是独操矣大明东升羣阴自伏大君自立朋党自

  • 卷五十·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昭公九年春叔弓防楚子于陈【左传】九年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黡防楚子于陈此与宣十五年公孙归父防楚子于宋同楚子在彼鲁自使卿徃修礼致敬非楚子召之使防也许迁于夷【左传】二月庚申楚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二)·太虚

    【释 经】  甲一 叙请分  乙一 叙述证信  丙一 闻时主处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入文解释,须分段落,方显文义。中国自晋道安法师已来,皆以序、正、流通三科,诠释经文,妙能契合天竺菩萨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释此愿文大分为二:初题目、二入文。题目五字,有通有别。&ldquo;西方发愿&rdquo;是别名,&ldquo;文&rdquo;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ldquo;西方&rdquo;二字是所发,&ldquo;愿&rdquo;之一字为能发,&ldquo;发&rdquo;字具兼能所

  • 又题高氏父子八十八祖传赞序跋·德清

    又题高氏父子八十八祖传赞序跋予观高工部寓公序。考窍精详。叙次有法。其长君念祖跋。援引透切。不厌烦赜。大意俱在剖破诸宗之籓篱。使同归于圆通法海。立论至平至正。每念尼山苦县犹龙见称。慧远静修虎溪。时过古圣

  • 颜乐堂记·杨士奇

    庐陵胡则颜名其所居堂曰颜乐,其志固望希于大贤君子之地乎!间求记于余。嗟乎,其可以易言哉!夫颜之乐,极其学之所至,心与道一,而于出处动静从容安适,无往而不得,斯其所为乐也,其可以易言乎?然颜之乐,虽乐其在己者,其心盖未尝一日而忘

  • 珥笔肯綮·佚名

    本书原庋藏江西省婺源县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已故周绍泉先生曾提供夫马进先生一份影件。年承夫马先生借阅影件并嘱点校。影件原无页码,夫马先生整理标为页,并考订此书内容约编成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以后,但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