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思道传

卢思道,字子行。聪明善辩,通脱不羁。十六岁时,中山人刘松替人写碑铭,拿给卢思道看,思道读后,许多地方不懂。于是感奋读书,拜河间人邢子才为老师。后来他写诗文给刘松看,刘松也没法全部读通。于是,他喟然长叹说:“学习的益处,岂是空话!”他便向魏收借了许多奇书来读。几年之间,才学大有成就。可是他不注意自己的品行修养,喜欢轻视和侮辱别人。齐天保年间,《魏史》撰成,卢思道多方诋毁攻击,因而前后多次受到鞭打的责罚,因而落泊不被任用。

  后来左仆射杨遵彦把他举荐给朝廷,这才出仕担任司空行参军、长兼员外散骑侍郎,在中书省办事。文宣帝去世,当朝的文士各写十首挽歌,选择其中好的加以使用。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人不过能被挑选上一二首而已,只有卢思道一个人独被选用了八首。所以当时人把他称为“八米卢郎”。后来因泄露了中书省里的讲话内容,被放出担任丞相西阁祭酒。历任太子舍人、司徒录事参军。每次任职,大多受到谴责和侮辱。后来因为擅自用掉府库的钱财,被免职回家。他在蓟北时,曾经怅然感慨,写了五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当世人认为写得很好。后来又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在文林馆待诏。

  周武帝灭齐,授予仪同三司,召他前往长安。他和同辈人阳休之等几个人写《听蝉鸣篇》,卢思道所写的诗句意境清新真切,被时人所推崇。新野人庾信把同作的几篇都读遍了,对卢思道的作品深深赞叹,认为写得很美。不久,因母亲有病而回乡。正遇上同郡人祖英伯和他的堂兄祖昌期等人起兵叛乱,卢思道参预了这件事。柱国宇文神举讨平叛乱之后,按卢思道所犯的罪应当斩首,并已列在死罪名单中。宇文神举早就听见卢思道的大名,便把他领了出来,让他写了一份露布。他提笔一写而就,文不加点。宇文神举十分赞赏并宽赦了他。后来被任命为掌教上士。

  隋文帝当了丞相后,改任他为武阳太守。地位低下,不得志,便写了《孤鸿赋》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其序中称:“我五十岁日期,忽然已到,咏及生平之事,感慨极多,因而写了这篇赋,聊以自慰。”云云。

  开皇初年,因母亲年老,上表请求离职。朝廷下优诏应许了他。卢思道自恃多才,经常看不起别人,所以官运不畅。后来又写了《劳生篇》,指斥当世之事。一年多后,奉诏到郊外慰问陈国使者。不久,因母亲去世而守丧。没有多长时间,又起用为散骑侍郎,参预内史侍郎事。当时,商议设置六卿,准备任命大理卿。卢思道上奏说:“省里设有驾部,寺里留有太仆;省里有刑部,寺里任命大理卿。这分明是重畜产而轻视刑名,我认为实在不合适。”他又陈述说,殿堂当中不是杖打责罚人的地方,朝臣犯有该受杖打的罪行,请求允许他们用钱财赎罪。皇帝全都表示赞赏并采纳。当年,死于京都。皇帝十分惋惜,派使者前往吊祭。他有集二十卷,流传于世。儿子名赤松,大业年间,任河东县长。

猜你喜欢
  卷十四·浦起龙
  卷六 秦紀一·司马光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大清国里考生增多,如·雍正
  ●卷十四·陶宗仪
  ●卷十九。题名五·梁章钜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第一回 灭六国统一天下 行专制愚弱人民·黄士衡
  序·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四·佚名
  浙语三(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郑侠传·脱脱
  卷五十八·雍正
  朱兆莘·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五目録【一百十六字】贺新郎【中】刘鎭李泳戴复古宋自逊【三首】严仁【三首】赵善扛毛幵洪咨夔【二首】卢祖皋【二首】高观国刘方叔李刘韩淲【二首

  • 卷六十四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起真宗景德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庚子朔,斬殿直、泗州巡檢王文用。文用捕獲劫賊,受賊父賂,遂以其父為反告,上於本州。既而慮其事敗,乃迭喧所部將校,謀為剽劫。鞫之得實,罪當絞,特斬焉。又黜其父右領軍衛大將軍、

  • 第八十四回 召周郎东吴主战 破曹军赤壁鏖兵·蔡东藩

      却说刘备奔走途中,幸有张飞断后,始得脱难。及见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又闻糜夫人伤亡,禁不住百感交萦,潸然泪下。到了张飞驰至,报称毁桥拒敌,备失声道:“桥梁不断,曹军尚恐有伏,未敢追来,今已拆去,彼料我胆怯,必然追我,不如速走罢!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 皇太后制谕宗室亲王及中外文武群臣仰惟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开创帝业统御华夷仁宗昭皇帝继述鸿猷大敷治理承传至我 宣宗章皇帝克宽克仁万邦允怀不幸蚤弃臣民遗命于吾爰立嫡长子祁镇为 皇帝已历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闰十二月辛未朔除原任湖广道御史向程于福建道○释闲宅宗室故辅国将军奇浩男银哥金哥以隆庆元年越关奏请名封情有可原也○升易州兵备参政高文荐为山东按察使照旧管事补原任江西参议刘应峰于广西○壬申 上御文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戊午。谕内阁禁门重地。理宜严肃前因直班官兵。稽查不力闲杂人等。擅自出入叠经降旨申禁第恐日久懈生。特再行申谕。两翼前锋八旗护军各统领。严饬该官兵等随时认真查察。实力奉行不准闲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二月。丁卯。谕内阁、林肇元奏。分别举劾等语。贵州候补知府余云。焕贞丰州知州屠翰章。下江通判姚善澍、仁怀县知县许国荣、兴义县知县林品南、候补游击张廷奭、据林肇元奏称该员等实心任事。着有

  • 卷五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师古曰堵音者索隐堵韦昭音褚又音如字地名属南阳】与兄仲同

  • 吕原传·张廷玉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亲吕嗣芳,任万泉县教谕。兄吕本,任景州训导。嗣芳年老后,就养于景州,与吕本相继去世。因为家贫,吕原无法将父兄归葬故乡,只好葬于景州,时常到墓前恸哭。后来,他奉母亲南归,家境更加贫困。知府黄懋惊奇吕原

  • 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二经籍考集【别集四】明李承芳东峤集十五卷承芳字茂卿嘉鱼人弘治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明史儒林传附见陈献章传中靳贵戒庵文集二十卷贵字允遂号戒庵丹徒人弘治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僖胡

  • 十八年·佚名

    (壬申)十八年清康熙三十一年 二月2月1日○辛巳,前參判李選,卒於機張謫所。選剛厲矯刻,猜人喜事,勇於黨伐,師事宋時烈。庚申後,時烈之附勳戚而抑淸議,多選所慫慂。且於斯文事,導諛作弄,卒致乖張,士流側目,屢被彈論。己巳後,竄極邊,至

  • 乐品第三十·佚名

    忍胜则怨贼,自负则自鄙。息意则快乐,无胜无负心。若人扰乱彼,自求安乐世。遂成其怨憎,终不得解脱。善乐於爱欲,以杖加群生。於中自求安,後世不得乐。人欲得欢乐,杖不加群生。於中自求乐,後世亦得乐。乐法乐学行,慎莫行恶法。能

  •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极尊上师宗略巴造论比丘能海集戊二、此中显示道中心要之正理,即是摄持正行之方法,分别三士道修行之次第也。已一、明与中上共同之下士道。内分三科:庚一、正修下士意乐。庚二、发生意乐之量。庚三、破除邪执。庚一、正修

  •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二卷」:《无上秘要》等书引《洞真外国放品经》,皆指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经文乃高上玉帝授上相青童君,言诵音佩符之

  • 青龙传·储仁逊

    叙述刘墉之孙参劾国戚黄士功兄弟,道光帝微服私访的故事。

  • 一个母亲·沈从文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载1929年7月《新月》第2卷第5期,上海合成书局1933年9月初版,收《序》1篇。女主人公素出于少妇的任性,与幼年的朋友偷情并生下一个可爱的孩子。忠厚的丈夫对妻子的秘密浑然不觉,对贤妻娇儿

  • 来鹤亭诗·吕诚

    八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生卒年不详。昆山 (今属江苏)人。曾于园林养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园筑来鹤亭,并以名诗集。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第八卷诗内有洪武癸酉纪年。癸酉为洪武二十六年 (1393),而杨

  • 正蒙·张载

    北宋张载著,苏昞篇次,凡17篇。主要篇目有《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作于1070至1076年间,1077年始出示弟子,随后传播开来。张载以批判佛教、道教,宏扬儒学为己任,书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