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朝通典卷三十

職官八

○職官八

鑾儀衞

△鑾儀衞【常衞事大臣 鑾儀使 五所冠軍使 馴象所冠軍使 旗手衞冠軍使 陪祀冠軍使 王事經歷 筆帖式】

鑾儀衞掌衞事大臣一人無定員 【 以王公滿洲蒙古武大臣管理】 鑾儀使三人 【 內二人以滿洲蒙古兼授一人以漢人漢軍兼授】 掌供奉乘輿秩序鹵簿辨其名數與其班列凡祭祀朝會時巡大閱則率所司而敬供之既事復進而藏之所屬有左右中前後五所分鑾輿馴馬擎葢弓矢旌旛幢扇手斧鉞班劍戈戟十司馴象一所分東西二司旗手一衞分左右二司 左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 【 凡滿洲員額皆以蒙古兼授各所衞同】 掌鑾輿司馴馬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閑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二人治儀正滿洲四人漢軍五人整儀尉滿洲二人漢軍八人掌乘輿輦輅之事 【 凡各所衞官制員額皆順治十一年定】  右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擎葢司弓矢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閒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滿洲三人漢軍二人整儀尉滿洲三人掌繖葢儀刀弓矢槍戟之事 中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旌節司旛幢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閒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滿洲三人漢軍二人整儀尉滿洲二人漢軍一人掌麾氅旛幢纛幟節鉞仗馬之事 前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扇手司斧鉞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閒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滿洲三人漢軍三人整儀尉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掌扇鑪瓶盂杌椅星拂御仗椶薦靜鞭及品級山之事 後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班劍司戈戟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閒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滿洲三人漢軍三人整儀尉滿洲二人掌旗幟立瓜臥瓜吾仗之事 馴象所掌所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東司西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閒散雲麾使滿洲一人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整儀尉滿洲二人掌儀象騎駕鹵簿鐃歌前部大樂 旗手衞掌衞印冠軍使滿洲一人掌衞事冠軍使漢軍一人掌左司右司司印雲麾使滿洲二人治儀正滿洲二人漢軍二人整儀尉滿洲三人掌金鉦鼓角鐃歌大樂及午門司鐘神武門鐘鼓樓直更之事乾隆七年以鼓手旗尉八十人並頭尉八人隸樂部改名署史學習音律又民尉六十人舊以內府匠役閒散人借補者亦改用旗人並隸樂部焉 陪祀冠軍使漢軍二人駕儀管理雲麾使漢軍一人治儀正漢軍三人駕庫管理整儀尉漢軍二人各以其事隸屬於尉無專領職掌品秩與各所衞同 【 謹案以上八員雖定制額缺而與七所之各有司存者不同今据現在員數另為一條次於各所衞之後】  主事滿洲一人經歷漢人一人掌章奏文移 【 員額俱康熙十六年定】  筆帖式滿洲七人漢軍三人 【 員額康熙十六年定】  鳴贊官四人掌贊鳴鞭初制以本衛官八人兼之乾隆三十七年改定於太常寺鴻臚寺贊禮郎鳴贊官內送衛選擇補用 漢人侍衛無定員乾隆十三年定制每科以武進士簡拔侍衞者派撥數員在衞行走以備差委不為額缺其陞轉仍依侍衞之例初制自順治元年置錦衣衞指揮使等官二年改為鑾儀衞四年罷指揮使置鑾儀使及副使等官五年罷鑾儀副使定鑾儀使滿洲漢人員額各二九年始以內大臣掌衞事康熙三十年省漢人鑾儀使一人所隸有軍尉旗尉民尉凡陳設鹵簿儀仗弓矢殳戟用親軍豹尾槍仗馬用護軍蒙古畫角用蒙古畫角軍奉請乘輿用旗尉擎執各項儀仗用民尉 【 由內府選充者為旗尉五城選充者為民尉】 奉輦旗尉百六十八人民尉六十人各執事旗尉二百四十六人民尉一千八百五十六人皆分隸各所 【 乾隆四十四年定凡民尉籍隸大興宛平者有缺仍以兩縣人充補其籍隸外州縣者有缺則以包衣閒散人等改補】 三旗蒙古布勒器三十人漢軍更夫四十人

皇朝通典卷之三十

猜你喜欢
  ●卷三十·徐梦莘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下·佚名
  卷之七·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八十五·裴骃
  姚希得传·脱脱
  庭闻录卷五·[清]刘健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提要·毛奇龄
  选举一○·徐松
  卷八十二审断一·冯煦
  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李豋辉·周诒春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九·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九目录【起一百三十九字至一百四十六字】多丽【又一体】晁补之晁端礼【二首】王安中张纲张元干杨无咎葛立方张孝祥严仁欧良李清照詹正张翥【三首】

  • 卷四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四治道春秋元气正天端赋     【宋】黄庭坚昔仲尼陈后王敎化之本定旧史春秋之辞尊元气以书也据天端而正之编嵗书以成文必加统始次阳中之首月盖谨明时当其号令絶于衰周笔削兴于将圣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鱠高沙湖里鱼【山谷辞吏部郎之命故不持手版以趋省曹渚宫旧事曰王琳为鲔表以刺时有曰高沙老女非有意于

  •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二·食货一·宋濂

        ◎食货一   《洪范》八政,食为首而货次之,盖食货者养生之源也。民非食货则无以为生,国非食货则无以为用。是以古之善治其国者,不能无取于民,亦未尝过取于民,其大要在乎量入为出而已。《传》曰:“生财有大道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鉴录下·谢蕡

    刑部等衙门为惩大逆、罚大过、劝大功、信大义,以彰国法事。先该钦差御用监太监张永题前事。取据法人刘吉供称,内开宁府原有护衞,后因不法,革改南昌左衞。弘治十一等年,今谋反自尽宸濠袭封宁王,与今自尽宜春王拱樤,镇国将军觐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纪昀

    列传元 【四十六】○元四十六元明善虞集【盘 范梈】揭傒斯黄溍【柳贯 吴莱】张起岩欧阳元元明善虞集揭傒斯黄溍张起岩欧阳元△元明善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资颖悟绝出经学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浙东使者荐

  •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本传是袁盎和晁错的合传。袁盎在汉文帝时,深得信任,所言皆听,但到汉景帝时,却被查办,降为庶人。而在文帝时默默无闻的晁错曾数十次上书也不被采纳,到景帝时,因与之密切,却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权倾九卿,不可

  •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和同时期赵国上卿虞卿的合传。平原君以善养“士”著称,有宾客数千人,曾三任赵相。司马迁认为平原君是个“翩翩乱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的人。这的确是深

  • 王晞传·李百药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度翩翩。魏末,随同胞兄东往海隅,与邢子良交游。子良喜欢他的敏悟,向在洛陽的晞的两位哥哥写信说:“贤弟弥郎,学识深远,旷达不羁,简于造次,言必有理,吟咏情性,往往

  • 第四章 空位期:中国三头执政·辜鸿铭

    我说过,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倒台,中国文人学士失去了领袖,其实应该说,中国文人学士中的自由党失去了领袖。曾国藩死后,正如我们看到的,政权落入到两派文人学士手中,一派称之为湘军系,一派称之为淮军系。湘系是些湖南人,属于保守

  • 卷二十·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宋 高闶 撰文公四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为单伯与子叔姬故也使鲁能修其政刑则齐乱可以义讨今乃因晋以请岂非自取之乎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司马之职国兵在焉宋昭公不能其大夫而华耦为司马不

  • 提要·惠栋

    【臣】等谨按左传补注六卷国朝惠栋撰栋有周易述已觉録是书皆援引旧训以补杜预左传集解之遗本所作九经古义之一以先出别行故九经古义刋本虚列其目而无书目作四卷此本实六卷则后又有所増益也其中最典确者如隠五年则公不

  • 宗镜录卷第七十六·延寿

    夫论一期真妄生死。约事而言。还有终始不。答。第一义中。尚无生死。何有始终。顺世谛门中。随众生见。而妄说生死。如古德云。真妄相循。难穷初后者。释云。若言先妄。后真。真则。有始。若谓。先真后妄。妄由何生。

  • 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

    一名 《石涛画语录》,中国画论著。清原济(石涛,1642-约1718)著。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昭代丛书续编》本、《翠琅轩馆丛书》本、《四铜鼓斋画集》刻本等。1960年上海博物馆影印出版。原济是书画家、画学理论家,僧

  • 庄子集解·王先谦

    清王先谦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而录,取文从简,避免繁杂冗长。上自司马彪注,下至俞

  • 学术辨·陆陇其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流,中篇叙述议论王学之错误所在,弊之根由,下篇论述王

  • 大孔雀咒王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同,而华梵音声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