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

郊社考【十四】

祈禳【祷疾 荣祭 祷水旱已见雩祭门臣】等谨案前史所载祈祷之义旧矣惟圣人诚与天通自天佑之祷不在文然亦有不能已者如成汤桑林之祀周公金縢之册是也今考

筞府所记皆诚敬之实意与祝史之虚文迥异故备纪于篇

崇德八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圣躬违和

命祷於盛京各庙复祷於境内各庙

顺治十三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以灾变祭告

南郊

太庙是岁三月

谕礼部朕自亲政以来夙夜氷兢罔敢怠忽务求克当天心光昭

祖德民安物阜早底治平乃近者冬雷春雪陨石雨土所在见告变匪虚生皆朕不德所致用是恐惧靡宁抚躬自责披沥悃诚冀回灾变欲昭告於

上帝

祖宗实图省改尔部择吉具奏四月乙卯祭告

南郊

太庙

世祖亲诣行礼

康熙十八年九月

圣祖仁皇帝以地震祷祀於

天坛是年七月京师地大震民居多毁屡

诏修省极意赈恤遣官祷祀至九月乙巳

谕礼部曰前以地震示警朕恐惧修省夙夜靡宁已经遣官?告

郊坛乃精诚未达迄今时复震动未巳朕心益用悚惕兹当?诚斋戒躬诣

天坛亲行祈祷尔部择期具仪来奏越五日庚戌率诸王

大臣文武官员诣

天坛行祈祷礼

二十一年二月

圣祖为

太皇太后祭星於景山

圣祖天性纯孝事

孝庄文皇后垂三十年致敬尽诚委曲周至是年以祝厘居景山斋戒祭星仍遣近御侍卫首领内监祭星三

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太皇太后圣体不豫步祷

南郊是年冬

孝庄文皇后违和

圣祖亲尝汤药席地而坐目不交?衣不解带者三十五

昼夜逮疾大渐自撰祝辞步祷

南郊祝文曰臣仰承

天佑奉事

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骤作一旬以内渐觉沉笃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治药饵徧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莫知所措窃思

天心仁爱覆帱无方矧臣眇躬夙蒙

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

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育教诲以至有成设无

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择日谨率羣臣呼吁

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昭鍳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年冀增

太皇太后数年之夀为此匍伏

坛下仰祈

洪佑不胜恳祷之至行礼读祝伏地诚恳涕泗交颐诸王

大臣等莫不感泣

三十二年以陕西荒旱

御制祭文致祭

西岳华山【互见祭山川】

谕大学士等往年山东旱曾遣尚书苏赫祷於泰山今岁陕西郡县雨泽虽布而往者数罹旱灾夫华山者关中名山也宜遣大臣祀之寻遣

皇长子允禔致祭

御制祭文曰朕惟五岳之祀载於虞书所由来远矣稽考历代旧章国有庆典必举告祭之文盖以含灵布泽能锡福於斯民故禋祀惟?礼至重焉

西岳华山之神耸峙关中照临西土比年以来秦省左右亢旱频仍百姓艰食流离转徙未有宁居田畴荒芜不能垦辟朕悯念焦劳罔间宵旰反复图惟或者因朕之不德或者有司之不肖以致雨阳失节重困吾民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者蠲租发赈屡遣大臣拯民疾苦守土巨僚亦已更置殚心竭虑以尽人事而烝民犹未臻康食朕念国家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糓蕃滋端赖雨泽顺时沾足咸藉

神功用是特遣皇长子允禔?申殷荐祗期默佑时沛甘霖俾三农常沾优渥之休庶兆姓永享丰亨之乐锡民嘉祉丕慰朕怀不益光欤朕之斯举非以媚神求福也惟敬为百姓请命爰布诚悃

神其鍳之

三十四年以灾异遣官告祭

岳镇海渎

长白山【互见祭山川】

雍正十年三月以旱祷於

风神庙

御制祝文遣官行礼是年春夏之间京师旱多风世宗命祈於

风神庙

御制风神祝文曰朕奉

天子民刻刻以雨阳时若为念乃今春三月膏雨愆期恒风示警朕心怀悚惕瞻仰焦劳思过省愆戒勉臣庶伏念节宣和气

神实专司夙彰福国之功宜切勤民之隐是用洁蠲斋祓昭告悃忱仰冀

明神默垂孚佑风威歛息澍雨均沾用观百谷之成大慰三农之望竭诚吁祷惟

神鍳之

乾隆七年定祈晴禜祭

国门及用牲於

社之礼御史徐以升请立雩坛行雩祭并请祈求晴霁亦於雩坛致祷礼部议以久雨祈晴前代皆无禜祭雩坛之礼请仿古制禜祭国门仍不止则伐鼓用牲於社【已见雩祭门】今各直省遵制行之已而直省以神位字様为请礼部议令间行禜祭则写城门之神字様得

旨允行

九年五月以岁旱多风致祭

风神庙

御制祭文遣郡王行礼前三日奉

谕京师自春徂夏雨泽愆期风霾时作朕心忧惕亲制

祭文遣平郡王福彭?祷於

风神庙即於初八日敬谨举行

御制祝文曰维

神大元中精辅翊生成以吹以嘘百昌勾萌昔我

皇考作是灵宇在紫禁巽方维历有年所侧闻曩时旱魃

为灾鼓怒涨天继日以霾我

考竭诚爰命宗枝曰帛曰牲祝史致辞遂蒙

神庥骇飇为收禾黍沐泽乃亦有秋兹者雪旱於冬雨旱於春自春徂夏震雷无闻山川出云庆散於风不

惟其景乃惟其终曰予不德小民何辜无麦无禾眇眇愁予曰维百神各有攸职功在苍生乃庙而食用是陈辞祈

神之佑致是咎徵皆予之咎愿勅飞亷速收其暴油云以作雨师前导曰予不诚

明神之欺降罪于予予其敢辞屏息以待惟

神之思谨告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七 姚兴上·房玄龄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赵尔巽
  卷四百二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一·辛文房
  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蔡东藩
  谏逐客书注释·李斯
  卷之八百八十九·佚名
  卷十·张守节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十二户婚律·窦仪
  卷十·徐天麟
  ●卷之三·吕坤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蒋廷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216.张世杰死守厓山·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555_1 【校猎曲】马戴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远将射勾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卷555_2 【蛮家】

  • 洪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宣和年间,任秀州司录,岁涝发廪赈济,又邀留纲米济人,人称“洪佛子”。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金逼仕刘豫,坚拒不屈。波流放冷山,居雪窖

  •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李延寿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仓跋 张升 王崇 郭文恭 荆可 秦族 皇甫遐 张元 王颁 弟頍 杨庆 田翼 纽因 刘仕俊 翟普林 华秋 徐孝肃《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黄士衡

    话说张耳、陈余见陈胜不听其言,自立为王,知其不能成事。二人商议要离去陈地,别图事业。张耳因使陈余向陈胜请兵,往取赵地。陈胜因陈余新来归附,未敢委以兵权,乃用素识之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校尉,领兵三千前

  • ●碑传选集(三)·钱仪吉

    &middot;朱宏祚光禄大夫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朱公宏祚行状张贞曾祖志高,妣刘氏;祖仲卿,妣刘氏、继刘氏;父美先,妣姚氏。本贯:山东东昌府高唐州。公讳宏祚,字征荫,一字厚庵;姓朱

  • 邓元起传·李延寿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陽人。少年时就有胆略才干,具侠义之气,在齐朝官作到武宁太守。梁武帝起兵时,萧颖胄写信征召他,他当天就起身上路,率兵和武帝在夏口会合。齐和帝即位,委任他为广州刺史。齐中兴元年(501),任益州刺史,仍为伐

  • 卷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五食货略【五】户口丁中皇朝户口初亦有赋役其制率仍前代有分三等九则者有一条鞭徵者有丁随地派者有丁随丁派者立编审之法五年一举丁增而赋随之自康熙五十年圣祖特颁恩诏嗣後滋生人丁永不加

  • 王端毅奏议巻十·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乞休致奏状臣以迂腐无用之材仰荷列圣莫大之恩官至太子少保南京兵部尚书叅赞机务久叨厚禄愧无分寸禆补向以年老归田待尽衡门之下无复他望伏蒙皇上遣使赍勅召臣前来改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俾典铨衡恩礼极

  • 卷一、满洲初起·黄鸿寿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春二月,以满洲部努尔哈赤袭建州左卫都督,授龙虎将军。满洲先出肃慎氏,古通古斯族也。有虞氏二十五年,始通中国,献弓矢,称息慎。周初数入朝贡,又称稷慎,盖息稷与肃音转之讹也。东汉时亦称挹娄,其西南别部为扶馀

  • 齐世篇第五六·王充

    【题解】“齐世”,就是古今社会齐同。“圣人之德,前后不殊,则其治世,古今不异。上世之天,下世之天也。”“上世之民,下世之民也。”这就是《齐世篇》命名的含义。本篇的主旨在于批判汉儒尊古卑今的社会历史

  • 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八世尊,云何布施波罗蜜多实际相。云何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实际相。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而於中学。於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善现,无布施波罗蜜多际是名布施波罗蜜多实际相。无净

  • 所望于上海市参议会·太虚

    上海市的参议会为中外瞩望,大美晚报先有“要看国民党下的民治机构,先从上海市的参议会的成绩如何看起”。继之,潘公展议长谓:“上海地方究竟要他成为世界最大都市呢,还是屈居二流城市?就取决于我们”。照这点看来,上海市参议

  •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惟舍梨大黎树间。有精舍名交路庄挍。与摩呵比丘僧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泥洹。尔时佛告贤者摩目[加/心]兰。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

  •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相分第三之二论曰。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此中

  • 滇考·冯甦

    云南地方志。清冯甦撰。二卷。甦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人。顺治进士,官永昌府推官,累迁至刑部侍郎。著有《劫灰录》、《见闻随笔》、《南中集》等书。冯氏宦滇十五年,以地方兴衰治乱,为施政之鉴,故广搜诸史、方志、

  • 太白经·佚名

    太白经,撰人不详。书中引述唐李筌《阴符经注》及施肩吾颂诗,当出于唐末五代。《道藏子目引得》着录此书即施肩吾撰。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修炼金丹之道。首先讲述《黄帝九鼎神丹经》源出及传授

  • 三都赋·左思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阿阇世王问五逆罪之受果,说由功德一旦堕地狱,后为辟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