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五

二先生语五

理与心一,而人不能会之为一。

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无所不包;颜子示「不违如愚」之学于后世,有自然之和气,不言而化者也;孟子则露其才,盖亦时然一作焉。而已。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观其言,皆可以见之矣。仲尼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其迹着。

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老子曰「无为」,又曰「无为而无不为」。当有为而以无为为之,是乃有为为也。圣人作易,未尝言无为,惟曰「无思也,无为也」,此戒夫作为也;然下即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动静之理,未尝为一偏之说矣。

语圣则不异,事功则有异,「夫子贤于尧、舜」,语事功也。

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实事。一作事实。

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一作要。识体。

蹇便是处蹇之道,困便是处困之道,道无时不可行。

孟子有功于道,为万世之师,其才雄,只见雄才,便是不及孔子处。人须当学颜子,便入圣人气象。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安得天分不有私心,则一本无天分不则字。行一不义,杀一不辜,有所不为。有分毫私,便不是王者事。

订顽立心,便达得天德。

孔子尽是明快人,颜子尽岂弟,孟子尽雄辩。

孔子为中都宰,「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仁;不知而为之,不知。岂有圣人不尽仁知?

责上责下而中自恕己,岂可任职分?一本无任字,职分两字侧注。

万物无一物失所,便是天理时中。一本无时中字。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坤作成物」,是积学处;「干知大始」,是成德处。

孔子请讨田恒,当时得行,便有举义为周之意。

九二「利见大人」,九五「利见大人」。圣人固有在上者,在下者。

虽公天下事,若用私意为之,便是私。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移则不可知。上之为圣,下之为狂,在人一心念不念为进退耳。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充此便睟面盎背,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气象便见得。

天命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已则无间断先后。

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

气直养而无害,便塞乎天地之间,有少私意,即是气亏。无不义便是集义,有私意便是馁。

心具天德,心有不尽处,便是天德处未能尽,何缘知性知天?尽己心,则能尽人尽物,与天地参,赞化育,赞一本无赞字。则直养之而已。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天理鼓动万物如此。圣人循天理而欲万物同之,所以有忧患。

章,外见之物。「含章可贞」,「来章有庆」,须要反己。

敬义夹持,直上达天德自此。

舞射便见人诚。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自洒埽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

「乐莫大焉」,「乐亦在其中」,「不改其乐」,须知所乐者何事。

乾坤古无此二字,作易者特立此二字以明难明之道,「乾坤毁则无以见易」,须以意明之。以此形容天地间事。

易,圣人所以立道,穷神则无易矣。

孔子为宰则为宰,为陪臣则为陪臣,皆能发明大道。孟子必得宾师之位,然后能明其道。犹之有许大形象,然后为太山;许多水,然后为海。以此未及孔子。

夷、惠有异于圣人大成处,然行一不义,虽得天下不为,与孔子同者,以其诚一也。

颜子作得禹、稷、汤、武事功,若德则别论。

诗言天命,书言天。存心则上帝临女。

文章成功,有形象可见,只是极致事业,然所以成此事功者,即是圣也。

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

中庸言「无声无臭」,胜如释氏言「非黄非白」。一本作黄白大小。

心有所存,眸子先发见。

张兄言气,自是张兄作用,立标以明道。张兄一作横渠,后同。

干是圣人道理,坤是贤人道理。

易之有象,犹人之守礼法。

待物生,以时雨润之,使之自化。

恭而安。张兄十五年学。

猜你喜欢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佚名
  論衡校釋卷第十六·黄晖
  卷第八·朱熹
  卷三十·湛若水
  泾野子内篇卷十三·吕柟
  提要·程公说
  叙例·冯复京
  卷四·季本
  卷三百六十五·佚名
  大金刚火焰日轮仪轨分第十七·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六·念常
  五阴譬喻经·佚名
  卷十一·佚名
  卷第五十四·佚名
  银货两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序·孙元衡

    赤嵌集者,湘南使君宦台湾而作;其地有赤嵌城,因取以名集。夫台湾孤悬岛屿,原在禹贡职方之外,历代声教所不及。明季天启间,始有倭奴、荷兰屯处,商贩颇聚。继为郑成功遁踞,流亡渐集。数十年来,不过为群盗逋逃之薮。及康熙二十二年

  • 三集 三卷·钱德苍

    琵琶记赏荷(小生上)【一枝花】闲庭槐影转,深院荷香满。帘垂清昼永,怎消遣?十二栏杆无事闲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方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翠竹影摇金,冰殿帘栊映碧阴。人静昼长无个事,独沉吟,美酒金樽懒去斟。幽恨苦相寻,谁知

  • 卷第二百五十四 唐紀七十·司马光

      起上章困敦(庚子)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壬寅)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廣明元年(庚子、八八0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榮作亂,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劉漢宏怨朝廷賞薄,甲寅,以漢宏為浙東觀察使。  

  • ●卷一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五。   起建炎二年正月十二日丁酉,尽二月十九日甲戌。   十二日丁酉金人(删此字)银术(改作尼楚赫)陷房州。   十三日戊戌金人(删此字)娄宿(改作罗索)陷长安安抚使唐重战卒总管杨宗闵运使桑景询通判曾谓提

  • 卷三十三·吴广成

      政和六年、夏雍宁三年春二月,仁多泉城降于熙河将刘法,法屠之。  童贯使刘法合熙、秦之师攻仁多泉城。守将遣使请救,乾顺命晋王察哥将兵援之。察哥闻法名不敢进,城中孤守月余,力竭出降。法受而屠之,死者三千余人。  

  • 卷八 顺帝·王夫之

      〖一〗   惜天下之不治者,曰有君无臣。诚有不世出之君矣,岂患无臣哉!所谓有君者,君在中材以上,可与为善,而庸谫之臣,无能成其美而遏其恶也,则顺帝是已。帝之废居西钟下也,顺以全生;群奸不忌,非不智也。安帝崩;不得上殿亲临

  • ●王弇州崇论卷之一·李衷纯

    太仓王世贞元美着秀水李衷纯玄白辑如皋张玉成成倩李之桢克生李之本道生李之椿大生仝阅太公论闳夭不赂纣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上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下管仲春秋论一春秋论二春秋论三春秋论四屈建去芰论季札论公孙杵臼程婴

  • 殿阁词林记卷十四·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殿策圣祖策进士多亲制策问洪武四年十八年皆然其后或命本院儒臣拟撰以进取自圣裁而用之永乐初成祖思求博闻多识之士命学士解缙采天文律厯礼乐制度拟撰为题上意士子必为所窘及得曾棨卷记诵详尽叹异以

  • 四○一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旨添设供事额缺折·佚名

    四○一 大学士于敏中等奏请旨添设供事额缺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十一日臣于敏中、臣董诰谨奏,为奏明请旨事。查办理四库全书处原设供事十二名,《荟要》处供事四名。后经臣王际华奏明不敷应用,添设十三名,不给工食,与额内供事

  • 吴隐之传·房玄龄

    吴隐之字处默,濮陽郡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吴隐之仪容丰美,善于谈论,博览文史,因是博学的儒者而著名。刚成年时便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

  • 嵗时广记卷四·陈元靓

    宋 陈元靓 撰冬礼记乡饮酒曰北方曰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管子曰冬者隂气毕下故万物成尸子曰冬为信淮南子曰冬为权权者所以权万物也权正而不失万物乃藏前汉律厯志曰大隂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冬终也物终藏

  • 卷一、满洲初起·黄鸿寿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春二月,以满洲部努尔哈赤袭建州左卫都督,授龙虎将军。满洲先出肃慎氏,古通古斯族也。有虞氏二十五年,始通中国,献弓矢,称息慎。周初数入朝贡,又称稷慎,盖息稷与肃音转之讹也。东汉时亦称挹娄,其西南别部为扶馀

  • 卷十九·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九   元 刘因 撰论语十五乡党第一节【孔子于乡党】看乡党须以心体之如何是恂恂如何是似不能言者【广】○乡党容色以有事观圣人申申夭夭以无事观圣人学者须知圣人无时无处而不然【

  • 卷八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九   宋 程公说 撰四夷附録第二狄        长狄赤狄       白狄狄北狄地之广絶蒲子北屈左右庄公传二十八年晋骊姬赂外嬖梁五与东闗嬖五使言于公曰【献公】若使大子主曲

  • 第十五章 30·辜鸿铭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有一天我白天不吃,整宿不眠,满脑子思绪万千,却毫无结果。我发现最好还是通过阅读来增长知识。”

  • 拥护品第八·佚名

    颰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见佛所说,是八菩萨皆大欢喜。持五百劫波育锦衣。持珍宝布施。持身自归供养佛。佛语阿难。是颰陀和等。於五百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辨业品第四之八因辨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论曰。诸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

  • 居竹轩诗集·成廷珪

    四卷。元成廷珪撰。廷珪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生卒年不详。杨州(今属江苏)人。好学不求仕进,唯以吟咏自娱。植竹庭院间,颇有山林意趣。因名其所为居竹轩。此集为其友人刘钦搜辑遗稿所刊。刘钦称廷珪五言诗力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