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 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二

积贮

康熙十七年戊午二月庚戌

上谕户部积贮系国家大计年来各路兵马需用粮饷浩繁在外总督巡抚及经管钱粮各官俱宜洁己奉公殚心稽察一应支放开销务严加核实节省方於军国有裨近见各路奏销或制备物料并不先行题明藉口军机紧急滥请销筭或不行察核重复支给又不为扣抵或朦混重领希图利己致滋糜费以及侵欺浮冒种种弊端难以枚举以後应作何禁饬尔部会同兵部工部详议具奏

康熙十八年己未六月辛未

上谕户部民生以食为天必盖藏素裕而後水旱无虞自古耕九余三藏富於民经久不匮洵国家之要务也比以连年丰稔粒米充盈小民不知储积恣其狼戾故去年山东河南一逢岁歉即以饥馑流移见告虽议蠲议赈加意抚绥而被灾之民生计难遂良由地方有司各官平日不以民食为重未行申明劝谕故也近据四方奏报雨泽沾足可望有年恐丰熟之後百姓仍前不加撙节妄行耗费着各该地方大吏督率有司晓谕小民务令力田节用多积米粟俾俯仰有资凶荒可备以副朕爱养斯民至意

康熙二十年辛酉三月庚午

上谕户部仓场侍郎等曰近闻各仓发米多杂土尘有贿者给好米经管之人种种作弊上下串通侵欺盗取者甚多此米系人生命朕一经体察务将始末澄清尔等应知此等情弊若不加严察永行杜絶是知而自取罪戾矣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七月甲寅

上谕户部各省常平等仓积贮米谷甚属要务有此积贮偶遇年谷不丰彼地人民即大有禆益虽先经奉旨通行恐有名鲜实一遇水旱议赈之时未能接济致民生艰困今将某省实心奉行某省奉行不力其逐一详察以闻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六月丙辰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自即位以来二十余年凡民间之事留心体访深知情状古人不言救荒而言备荒故三年有一年之积九年有三年之积虽间值水旱小民不致失所去岁可谓丰年设今岁不登即致饥馑总由素无积贮耳即常平一仓积米太多亦易朽烂若临时令有司捐贷则又不可纵有良法奉行不得其人终属无益苟得良有司视民如一家休戚相关始克有济耳

十二月丙辰

上谕大学士等曰闻有运盛京粮米於山海关内者又有泛海贩粜於山东者粮米所系最为紧要况今议遣防戍官军人口衆多粮糈未必足用宜下所司密咨移盛京将军副都统户部侍郎令以已意禁止之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十月辛卯

上谕户部仓厫积贮专备本地灾歉若因应赈州县无粮以他处仓米易银移赈则有粮州县反无备灾之粮倘遇凶荒其何以应且一时出粜其价必贱於赈济亦无大益其积贮不足之所可动支正供钱粮速行赈济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正月癸卯

上谕户部朕抚御区宇夙夜孜孜惟期厚民之生使渐登殷阜重念食以养民必盖藏素裕而後水旱无虞曾经特颁谕旨着各地方大吏督率有司晓谕小民务令多积米粮俾俯仰有资凶荒可备已经通行其各省徧设常平及义仓社仓劝谕捐输米谷亦有旨允行後复有旨常平等仓积谷关系最为要紧见今某省实心奉行某省奉行不力着再行各该督抚确察具奏朕於积贮一事申饬不啻再三藉令所在官司能俱体朕心实有贮积何至如直隶地方偶罹旱灾辄为补苴之术嗣後直隶各省总督巡抚及司道府州县官员务宜各遵屡次谕旨切实举行俾家有余粮仓庾充牣以副朕爱养生民至意如有仍前玩愒苟图塞责漫无积贮者将该管官员及总督巡抚一并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通行

七月癸巳

上谕户部朕抚育黎元勤思治理足民之道宜裕盖藏从来水旱靡常必丰年恒有积贮庶歉岁不忧饥馑如康熙二十七年颇称岁稔诚使民间经营撙节早为储偫何至康熙二十八年偶遇旱灾室皆悬磬总因先时无备遂至餬口维艰比蠲除正赋特发帑金分行赈济所在官司悉仰体朕怀竭力从事被灾之衆始获安全倘非拯救多方则茕黎必流移失所今霖雨时降黍苗被野刈获在即可望有秋惟恐愚民不知爱惜物力狼籍耗费祗为目前之计罔图来岁之需纵令年获屡丰亦难渐臻殷阜应行直隶各省督抚严饬地方官吏家谕户晓务俾及时积贮庶终岁所食常有余储用副朕轸念民依绸缪区画至意尔部即遵谕行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壬子

上谕大学士等曰去岁陕西西安等处年谷不收罔有积贮以致闾阎困苦已遣使赈济之矣今年丰歉尚未可知陕西省府州县见存米谷之数应行察明先时豫备至各省府州县皆令积贮米谷数千石则禆益黎庶者大矣可下各该督抚等令各府州县积贮米谷其所积谷数逐一缮册报部

五月辛亥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思积贮米谷最为要务倘能实有盖藏则虽遇荒歉必不至於饥馁但小民不知储备每遇丰稔之年恣意糜费一遇歉岁即坐困不支今值麦田收获之时应行各该地方官劝谕百姓令各户量力捐输积贮该州县官以输纳之人姓名数目详记册籍当秋禾收获以後亦依此例举行至春月转贷於匮乏之民俟秋月即照此数偿还备用每岁如此遵行不数年间米谷充裕纵使岁遇不登何至闾阎艰於粒食乎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辛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密云县田禾失收今年雨水甚大着速行文仓场侍郎将通州仓所贮粟米以一万石运至密云县五千石运至顺义县乘水方盛速行运到令其收贮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八月癸巳

上驻跸密云县

谕大学士等曰去岁朕见此处高粱结实者少秕者多米价腾贵高粱一斗几三百钱故将通仓米令运一万石至此处五千石至顺义县减时价发粜米价稍平一斗百钱民以不困北地寒冷米谷多至失收今河水方盛着将通仓米运至密云顺义各一万石令贮仓备用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二月辛亥

上谕大学士等曰黑龙江吉林乌喇地方频岁不登可移文盛京将军令整缮船只将盛京仓储米谷以彼地人力运五千石至莫尔浑阿敦之地积贮之又

谕曰今岁自天津海运至盛京之米已给散科尔沁贫乏之衆来岁仍当自天津运米至盛京其转运船只不必用福建浙江二省船止用天津船挽输一次可传谕侍郎陶岱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壬戌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州县俱有积贮米谷兵丁所驻沿边卫堡亦甚紧要其榆林等处卫堡俱照州县积贮之例将米谷积贮豫备着交该巡抚遵行

七月丙午户部议覆陕西巡抚巴锡疏言各卫堡

积贮米谷宜分拨沿边各堡运贮应如所请

上曰此各卫堡米谷若责令承收官员自备转运之费路远而险势必科派小民巡抚之奏户部之议皆非也其俟秋成後令该抚酌支正供买米收贮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二月庚午

上谕大学士等曰户部将曾经保举司官二员差往被水灾沿河之保定霸州固安文安大城永清开州新安等州县截留山东河南漕粮每处运致一万石以备积贮俟米价腾贵时平价粜卖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月癸酉

上谕大学士等曰黑龙江地方连岁歉收着将乌喇收贮米粮运至默尔根齐齐哈儿地方豫备若彼处有引水种田之处着能耕种之人前去教导交该部议行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乙未

上谕户部淮扬等处百姓罹於水灾未宁干止朕心时切轸念比岁以来多方优恤蠲免赈给靡不举行去年春朕亲履河工目击小民田庐皆被淹没灾黎艰於粒食益恻悯於怀爰命地方按户赈济又将截留漕粮发赈平粜俾得赡养上下两河堤岸前屡发帑金修筑去年二月面谕河工诸臣速行修治至今尚无成效复遴选廷臣同往经理无非轸念民瘼欲令黄运两河堤岸速成斯民早安生业耳念水患一日不除则百姓一日不得耕种因是深以为虑着将今年漕粮截留二十万石存贮淮扬地方备用尔部即遵谕行

七月丙辰

上谕户部国家要务莫如贵粟重农朕宵旰图治念切民生惟期年谷顺成积贮饶裕於以休养黎元咸登乐利今闻直隶各省雨泽以时秋成大熟当此丰收之时正宜以饥馑为念诚恐岁稔谷贱小民罔知爱惜粒米狼戾以致家无储积一遇岁歉遂致仳离着该督抚严饬地方有司劝谕民间撙节烦费加意积贮务使盖藏有余闾阎充裕以副朕重农敦本爱养元元至意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三月辛卯

上谕户部朕躬理几务年久深知稼穑之事念阜民之道期於有备去冬北地少雪今春雨泽微降尚未沾足诚恐蝗蝻易生有伤农事所在官吏亟宜先时预防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北地方历年积贮仓粮果否足额该督抚宜确加稽核务使廪有余储不致匮乏其一切豫备事宜须悉心讲求料理纵年岁不甚丰稔亦可赈济无虞至直隶各省见今雨泽有无多寡着该督抚即行具摺奏闻以纾朕宵旰勤民之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辛卯

上谕大学士等曰朕顷巡幸陕西閲视汾渭俱属大河直与黄河相通河南等处米谷似可由黄河转运但闻三门砥柱水势极溜船不能上朕欲亲往閲视因陕州知州奏无路径断难行走遂未果行特命三贝勒允祉同近御侍卫往视据回奏言伊等遣人乘骑涉河一道閲有神人鬼三门俱系凿石开通水从三门流出其势甚寛其流甚急古人於山上凿有曳船眼孔但未经以船试验不知可否行走前总河靳辅亦曾奏黄河通於汴河但淤垫年久若行疏导即可运粮朕至河南閲河南府居各省之中水路四达最为紧要之地应於此处储积米谷每年田亩岂能必皆丰收倘山陕等省间或收成歉薄即可将此积贮米谷修造船只由黄河挽运若到三门砥柱船不能上亦可於三门砥柱造船剥运以至山陕诚使河路疏通则商贾人民大有禆益所宜於无事之时预为筹画者也豫省每年解京漕粮二十万石有奇若将豫省三年漕粮截留备用则陕西等省虽值歉收之年将此米谷运至彼处赈济殊属有益俟明岁遣大臣往视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辛巳

上谕大学士等曰今年八九月内应拨江南省积贮仓米十万石用京口将军标下战船及松江提标战船狼山镇标战船装载着总兵官穆廷栻总管船只浙江省积贮仓米内亦拨十万石用浙江提标战船及定海镇标战船装载着总兵官吴陞总管船只俱运至广东此运米兵丁往返时或遇风势不顺行船有阻亦未可定所需口粮皆宜预备但不得动用赈济额米江南织造署内朕曾令贮米一万石如八九月间江南无动用此项米石之处即将此米石亦令一并运去着行文该督抚知之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七月辛亥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听政年久深悉民生利弊凡国家要务无时不预为筹画有奏摺人来朕皆细问咸称江南天旱江浙米价亦不甚贱今春山东河南田麦歉收交冬米必腾贵若待彼时方为料理恐不能及朕详悉思维将漕粮拨三十万石江宁府十万石苏州府八万石淮安府扬州府共五万石杭州府五万石开封府二万石着漕运总督亲身閲兑速行运至令其加谨照数收贮有此米石军民心安而米价自不至骤贵豫省漕粮该部亦应预行详议今若雨泽及时田禾丰收则此项米石由水路拨给他处亦可着议奏

十一月乙卯

上谕户部朕临御多年无时不轸念民瘼每岁於直隶各省凡雨阳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偶值一二处灾伤蠲免赈救不惜重费仓帑以苏我民困也朕思赈济灾歉以速为贵必待督抚奏报往返候命使小民嗷嗷待哺何如预备积贮於平时则所在有可恃之资而临事免转移之劳今漕挽通行仓庾充裕江浙地方年来颇有歉收州县应酌量截留漕米分贮各处江寜原留五万石今再截留十万石苏州原留八万石今再截留二万石安庆截留十万石杭州原留十万石今再截留十万石皆於本年起兑内就近截留令地方官加谨收贮至应动用之时着该督抚题请尔部即遵谕行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壬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閲今岁督抚等奏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二麦丰收乃京师麦价未见甚减京师所赖者山东河南之麦此两处俱通水路不知一年贩来几何或沿途富商大贾预行收买以致京师麦价不减亦未可定从前江南浙江所买湖广江西米数及湖广江西卖去米数该督抚俱具摺奏闻大有禆益今山东河南除陆路贩卖者无庸稽察外自水路买来麦谷数目可否照湖广江西督抚具摺奏闻之处尔等会同九卿确议具奏

十月丁亥朔

上谕大学士等曰张伯行条奏宜立社仓前李光地为直隶巡抚时亦曾请立社仓朕谕此事言之甚易行之甚难尔姑试行後试行之果无成效仓粮库帑设官专理尚且亏空社仓所收谷石交百姓收贮寺庙亏空又何待言耶其果否可行之处尔等会同九卿详议具奏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四月乙未

上谕大学士九卿仓场侍郎等曰迩年以来通仓积米甚多着分运直隶各府州县存贮预备於民甚有裨益每府或贮万石每州县或贮数千石附近通州河道者交与仓场总督等运送其余府州县所运米石速行文直隶总督????地方官乘未雨之先挽运值此青黄不接之时於各府州县平粜亦大有益於百姓其江南浙江如有应行截留漕粮若干之处尔等一并速议具奏

丁酉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近来米价必不能如往年之贱昔大学士张英曾奏桐城县米价银一两可得三石见今四川米价亦复如此云南广西贵州米价亦不甚贵大抵户口稀少则米价自贱今太平日久生齿蕃息安能比数年前之米价乎户口殷繁固是美事然当预筹安养之策今将米石运送各处或平粜或赈济不过仅可餬口未必即能充裕张伯行曾奏於永平府设立社仓永平知府近日行之甚苦社仓之法既属难行通仓米石有余不如运送各州县为便又

谕曰见今通仓米石甚多应运送之州县即当运送去年皇庄米石俱交州县积贮但仓中未必实有其数畿南广平大名等府有水路可通应交直隶总督作何运送至密云古北口去年曾运通仓米每处各一万石亦甚易或仍交仓场总督运送尔等速议具奏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正月壬寅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京城通州仓内贮米甚多各省运至漕粮亦无亏欠在仓堆积恐致红朽杭州苏州镇江江宁淮安安庆等处俱有仓厫与水路相近江南浙江漕船想此时已过淮朕意欲将湖广江西等未过淮漕粮截留存贮此等地方仓内遇米价腾贵之年将此存贮米石或减价粜卖或行散赈则民人得沾实惠大有禆益如蠲免地丁钱粮不过於田多富户有益其无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米谷甚属紧要不可不预为备也年来丰收米价虽贱但岁岁大有岂能期必乎应将久远禆益之处预行筹画尔等将漕粮作何截留之处会同议奏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戊午

上谕户部赵宏燮奏将收贮真定顺德各州县四万石米平粜其余各州县有未贵之处亦将仓米平粜十分之三俱俟秋收後买补还项等语去年各州县收贮庄头等所交米石部内曾遣司官会同地方官粜卖其粜米银两至今尚未完缴据此各州县收贮仓米俱无实际平日积贮原为备荒而设今值青黄不接之时固应平粜但地方官亏空仓米不过粜卖数石即借此掩饰亏空究竟仓米既亏百姓何从籴买於民生并无禆益也见在存仓米谷如果足数即照该督所请粜卖倘朕遣大臣查看时州县并无米谷黎庶不得籴买将州县官即行正法该管上司从重治罪

六月壬戌

上谕大学士等曰暹罗国人言其地米甚饶裕价值亦贱二三钱银即可买稻米一石朕谕以尔等米既甚多可将米三十万石分运至福建广东宁波等处贩卖彼若果能运至於地方甚有禆益此三十万石系官运不必收税

十月辛酉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仓粮关系甚要支放米时理应一厫放毕再放一厫今闻此厫米石支领方半又向别厫支领所剩米少而所占之厫甚多又支领白米时诸王公主等属下之人不按应放之厫领米而拣厫覇占支领者有之此等断然不可理应按厫支领如厫内余米一半者即是弊端应将此彻底清查若遣他人亦未能办着和硕雍亲王带领弘昇延信孙渣齐隆科多查弼纳吴尔泰前往会同张大有查勘再从前仓内每日进厫之米止四五千石自简任富宁安以来每日进厫之米至四万石进米多则於回空粮船有益至於米色之变俱在收贮之善与否即如昭五达地方所贮米石历四十年米色照常并未霉烂今厫座有损漏者着即修理厫座如不敷用着即添造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
  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列传第六十七·刘昫
  ●卷二百三·徐梦莘
  提要·李心传
  卷一百九十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零八·佚名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六·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四·裴骃
  郭祖深传·李延寿
  胡氵荧传·张廷玉
  卷八十四·佚名
  第十八章 统一后之广西·李宗仁
  卷二十·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惇·唐圭璋

      惇字谹父。“全”已见。   水龙吟   秋寿太守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斋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昼。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 ●挂枝儿·怨部六·冯梦龙

    ○假相思秃瘌痢,梳了个光光油鬓,缺嘴儿,点了个重重(的)朱唇,<鼻邕>鼻头,吹了个清清(的)箫韵,白果眼儿(把)秋波(来)卖俏,哑子说话(教)聋子(去)听,薄幸人儿说着相思也,(这)相思终欠稳。〔真相思人煞有薄幸处,薄幸人煞有真相思处,莫要一例看人。

  • 北郭集卷三·徐贲

    (明)徐贲 撰○七言古体丙午中秋与余左司王山人髙记室同过张文学宅看月商飙吹秋天如蓝出戸圆月生东南众星次第敛芒角独有桂影埀毵毵澄光无私照应徧不间污泽兼清潭冰轮轧轧上银汉玉龙左右驾两骖须臾当天蟾魄正八表洞视明

  • 卷五十一·毕沅

      ◎宋纪五十一 ∷起上章摄提格正月,尽重光单阏五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二年辽重熙十九年   春,正月,庚寅,辽僧惠鉴加检校太尉。   庚子,辽论伐夏诸将士功罪,封耶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通志卷一百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九后汉耿弇【弟国 国子秉 秉弟防 国弟子恭】铫期 王霸 祭遵【从弟彤】任光【子隗】李忠 万修 邳彤 刘植 耿纯朱祐 景丹 王梁 杜茂 马成 刘隆 傅俊 坚

  • 一五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拟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折·佚名

    一五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拟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折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蒙发下《古今图书集成》十一部,交臣拟备各省行宫陈设外,其余拟赏各省交送遗书最多之家。臣恭拟各省行宫

  • 郝杰传·张廷玉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任过御史。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隆庆元年(1567),巡视京郊地区。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减少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

  • 卷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三训谕三世宗宪皇帝谕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上谕近年来朕看内监等尚知规矩凡尊卑上下都要有礼即如王公宗室大臣皆系随列祖定天下功勲之後非比寻常之人不可轻视即内廷小阿哥前行走坐卧必当

  • 卷二百二十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三下 朱批尹继善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二十八日署理江南总督苏州巡抚【臣】尹继善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才识庸愚荷蒙 圣主深恩畀

  • 张承哲·周诒春

    张承哲 字肖竹。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州。本籍住址。福州芙蓉弄九十一号。已婚。女二。初学于福建高等学堂。及北京银行学堂。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芝加哥大学。习财政及商业。宣统三年。入本薛文尼大学。民国元年

  • 中庸章句或问通证·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章句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书大禹谟传十章诗曰矫矫虎臣是也泮水明明鲁侯克明其徳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古获反】淑问如臯陶在泮献囚【矫矫武貌】传十一章至十七章素按汉书

  • 卷一百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二   宋 卫湜 撰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敎之至也衆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隂为野土其气?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

  • 卷十二·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二宋 李明復 撰莊公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丘謝湜曰饗兩君相見之禮也饗禮在廟尚敬也夫人出饗齊侯黷禮之大也人無恥畏則無所不為故文姜初會齊侯於禚次饗齊侯於祝丘胡安國曰享者兩君

  • 清净品第七·佚名

    善业白佛言:少晓明度无极未狎习者,佛言:五阴清净道清净。道清净五阴亦清净適等无异。五阴清净一切智清净一切智清净五阴亦清净等无异。今断前亦断。今不坏前亦不坏。今正等无异。秋露子白佛言:甚深清净天中天。佛言清净。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二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五法品第六之二 五盖者。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贪欲盖者。云何贪欲。答于诸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

  • 疑仙传·佚名

    三卷。旧本题玉简 (生卒年不详)撰。玉简,一说王简,因玉王字形相似无法确定。据书中所记内容,推知玉简当为宋人,其余不详。据其序称,因不敢以神仙为名,所以才名曰 《疑仙传》。书中记录唐开元以后二十二人之事。其书语

  • 集验背疽方·李迅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