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零八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五月壬午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申。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丁亥。谕大学士等曰、从前科道内升之员、有仍令兼管科道者、条奏尽职、并无一人。言官极属紧要、此后科道内升、可即出缺、不必更令兼管。

  ○转工部左侍郎许汝霖、为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户部题、供给喇嘛商南多尔济银两、令地方官捐助。上曰、商南多尔济食用之物、若令捐助、重为地方之累。着动支正项钱粮、不必捐助。

  ○礼部议覆、五经博士程衍祀、请给程子祭田、应不准行。上曰、程子、宋之大儒、祀典不可有缺、但给与祭田或为其子孙之不肖者变鬻、则祀典仍缺。其令该巡抚藩司、善为酌处、务令程氏子孙、世世奉祀、永远无缺。

  ○调广州副都统石如璜、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戊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丑。予故江西巡抚马如龙、祭葬如例。

  ○辛卯。升内阁学士希福纳、为盛京户部侍郎。

  ○壬辰。户部题、江南赈济盱眙等三县、水灾饥民米数。上曰、前议加筑高家堰、堵塞唐埂六坝时、朕曾言、如此修筑、虽有济于下流、其上流州邑、必致冲决。今信如朕言。观此散粮之事、盱眙等三县、大被灾害、若昔议筑高家堰之日、于此处亦筑一堤、束其水势、不令泛溢、岂不甚善。该督斯时、虑不及此、卒令此等地方、悉受泛溢之水、今欲修筑、难矣。其令张鹏翮往勘以闻。

  ○癸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刑部议覆、顺天府府尹钱晋锡疏言、各省民人、有在京定罪发配、及免死减等人犯、旧例于顺天府发遣。因其中佥妻流徙、必俟该犯之妻、从本省押解至京、始行发遣、旷日稽迟、且单身女流、长途押解、易受解役之凌辱殊为可悯。请嗣后将各省民人、在京发配者、先发回本省、照各省发遣之例、佥妻解往。又流犯死于配所、妻子流离异乡、无所依赖。除不愿回籍者、听从其便外、余令地方官查明、移咨各该省州县、听本犯亲戚、领回故土、以广弘恩。请着为令。应如所请。从之。

  ○甲午。遣官祭关圣帝君。

  ○乙未。上回宫。

  ○丙申。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上谕地士等曰、御史刘子章条奏、莅外任者、毋令多带家口。所奏良是。汉人所带有限、汉军有多至数百人者、亦有令旗下闲散人随去者、允宜禁饬。其令九卿确议以闻。又谕曰、御史刘子章、又条奏、各省应设恤刑官。夫地方督抚、皆朕简任之臣。倘不堪任用、则诸事无一可委者。况督抚尚不可委任、岂恤刑小吏、反能雪其冤抑乎。若置恤刑、是徒增地方供应以累小民矣。添设官吏、全无禆益。着还其奏。

  ○戊戌。升内阁侍读学士色德里、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庚子。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坐罪禠革。命其兄之子阿拉善、袭爵。

  ○辛丑。和硕显亲王丹臻薨。遣大臣一员、侍卫十员、往奠茶酒。命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及领侍卫内大臣侯巴浑德、内务府总管都统马思喀、料理丧事。赐鞍马二匹、弓矢撒袋一副银一万两。

  ○壬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差往广东剿抚猺人都统嵩祝等疏言、臣等奉命剿抚猺人、于二月二十一日抵廉州府、勘视猺人所居山寨。即于要地、设立营垒、挑筑濠堑、将三省官兵、分营罗布。臣等仰体皇上好生之意、先为招抚、衡庆、衡祥、尤龄等、三排猺人、知官兵据其要地、无不震恐、一闻招抚、即踊跃来降。又四月初十日、军略、马荐洞、大张岭、和邵平、黎巴洞等五猺人、闻衡庆等三排受抚、亦皆率众、将前杀伤官兵之黎贵等九人。缚献投降。臣等审得黎贵等九人、杀伤官兵是实。遂于众猺人前、将黎贵等九人、即行正法。其受降大小各排户口共一万九千余名、将伊等作何安插。及此等地方设立州县之处、俱交与总督石琳等料理。下部知之。

  ○甲辰。以翰林院检讨阎锡爵、为云南乡试正考官。编修黄龙眉、为副考官。户部员外郎郝士錞、为贵州乡试正考官。吏部主事施何牧、为副考官。

  ○乙巳。上回宫。

  ○丙午。传大学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官一百四十余员至保和殿。颁赐御书有差。并御曰、寻章摘句、华丽词藻、非帝王之本务朕四十余年、惟日兢兢、未尝晷刻稍释万几、自警有始无终之诮、念兹在兹也。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历年以来、所积临摹字幅以赐卿等。

  ○戊申。夏至祭地于方泽。遣皇太子允礽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大学士等、以直隶巡抚李光地摺奏修永定河石堤进呈。上曰、朕令永定河修理石堤、特欲于此处试之、如有成效、再于南河兴工若此工无成、则大工亦不能兴。间者运送工料银两、所费不过二十万、即已底绩、今户部之帑、见存五千万、朕意欲于黄河、自徐州至清口两岸、悉筑石堤度。其费不过千万、若获成功、则永远无患、但运石稍难耳。马齐奏曰、此诚一劳永逸之计。然必待圣驾亲临、乃可定议。

  六月。辛亥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转工部右侍郎李元振、为左侍郎升左副都御史甘国枢、为工部右侍郎。

  ○九卿议、吏部右侍郎徐秉义刑部左侍郎绥色差审陕西粮盐道黄明、得商人财贿一案、失实不公、均应革职。得上□日绥色着革职。徐秉义、革去吏部右侍郎从宽仍留为翰林官。

  ○壬子。先是贵州提督李芳述等题报、清平县民邓应甲、为贼阿应等杀害、逃匿贵州苗寨、都司胡安国等、带领官兵、会同土官何瓒远往捕、各寨苗蛮、恃险拒捕、杀害官兵四人、土官何瓒远、被苗首罗尤等抢入寨内、复行杀害。得上□日、此案凶犯、如苗寨自行擒献请罪、则已、若不行献出、该督抚提镇、着即兴兵巢□刀除。至是、云南贵州总督巴锡疏言、葛彝寨苗蛮抗拒不法、臣等遵上□日、调黔省兵四千、令副将王凤等、总领进巢□刀。下兵部知之。

  ○癸丑。升正白旗副都统托合齐、为步军统领。

  ○甲寅。升参领何天培、为广州副都统。

  ○刑部等衙门议覆、差往贵州审事吏部侍郎温达疏言、查审威宁镇把总张文贵、告称守备何公珽、强娶伊父之妾、情虚。应将张文贵革职拟杖。何公珽始闻护镇印游击高鉴、详报提督李芳述、一时情急、竟将冤抑情由、填写部劄之上、后闻提督有宽释不究之意、因即谋之高鉴、混称部劄遭火烧毁。俱应革职拟杖。提督李芳述、护庇属员、不即题参、应罚俸一年。云南贵州总督巴锡、未行详审又不会同提督具题、应降一级留任、罚俸一年。巡抚王燕不行详查列名具题应罚俸半年。俱如所拟。得上□日、巴锡王燕李芳述免处分余依议。

  ○乙卯。予和硕显亲王丹臻祭葬。立碑谥曰密。

  ○以翰林院侍讲胡作梅、提督陕西学政。

  ○丙辰。兵部议覆。古北口总兵官马进良疏言、关口出入、多砍木烧炭之人、例由兵部给发关票、又造人数年貌清册、发守关官弁点验近因不行确查、以致匪类混冒、于口外地方、任意盗窃。请敕令领票头目将部领小票、并年貌册、俱编列字号、到关时、令该管官弁、照册验票、严查出入。如票内之人有逃盗者、罪坐票头。有病故者、准票头禀明守口官弁存案。其诈称病故者、日后得其原人、将票头一并从重治罪。管关官弁不行详查、有混冒放出及遗留在外匪类之人、不行查拏者、均照例议处。如口外庄头、恃其财势、容留匪类者、事发从重治罪。将此例刊刻木榜、竖于口外屯庄通衢要路、庶几人知警惕、各爱其身家、而盗源可息矣。应如所请。从之。

  ○戊午。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御制训饬士子文。颁发礼部。命勒石太学。其文曰、国家建立学校、原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渥也。朕临御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近复慎简学使、厘剔弊端、务期风教修明、贤才蔚起、庶几棫朴作人之意。乃比来士习未端儒教罕着、虽因内外臣工、奉行未能尽善、亦由尔诸生积锢已久、猝难改易之故也。兹特亲制训言再加警饬尔诸生其敬听之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学、学术事功、源委有叙。尔诸生幼闻庭训、长列宫墙、朝夕诵读、宁无讲究。必也躬修实践、砥砺廉隅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穷经考义勿杂荒诞之谈。取友亲师悉化骄盈之气。文章归于醇雅、毋事浮华。轨度式于规绳、最防荡轶。子衿佻达、自昔所讥、苟行止有亏虽读书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己多愆、或蜚语流言、胁制官长、或隐粮包讼、出入公门、或唆拨奸猾、欺孤凌弱、或招呼朋类、经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乡党弗齿、纵幸逃禠扑、滥窃章缝、返之于衷能无愧乎。况乎乡会科名、乃抡才大典、关系尤钜。士子果有真才实学、何患困不逢年。顾乃标榜虚名、暗通声气夤缘诡遇、罔顾身家。又或改窜乡贯、希图进取、嚣凌腾沸、网利营私、种种弊情、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贵以正。若兹厥初拜献、便已作奸犯科、则异时败检踰闲、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猷树绩、膺后先疏附之选哉。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惓惓。兹训言颁到、尔等务共体朕心、恪遵明训、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积行勤学。以图上进。国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尔身有荣、即尔祖父、亦增光宠矣、逢时得志、宁俟他求哉。若仍视为具文、玩愒勿儆毁方跃冶、暴弃自甘、则是尔等冥顽无知、终不能率教也。既负栽培、复干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为尔等宽矣。自兹以往、内而国学、外而直省乡校、凡学臣师长、皆有司铎之责者并宜传集诸生、多方董劝、以副朕怀。否则职业弗修、咎亦难逭勿谓朕言之不豫也。尔多士尚敬听之哉

  ○调江宁副都统鄂缉尔、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升协领鄂克逊为江宁副都统。

  ○己未。上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长子多罗直郡王允禔、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祯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禵。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是日启行。驻跸顺。义县三家店。

  ○谕礼部、训饬士子文、若令各府州县学宫、一体勒石、恐有不产石州县地方、或致借端扰派、应俟国子监勒石后、以搨本汇颁各省、转发所属学宫、一体遵行。

  ○转刑部右侍郎苏赫纳、为左侍郎。工部左侍郎舒辂、为刑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刑部右侍郎吴涵、为吏部右侍郎。

  ○升提督江南学政大理寺卿张泰交、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留督学任。

  ○调西安副都统西尔哈达、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升骁骑参领佛包、为西安副都统。

  ○庚申。上驻跸密云县城外。

  ○辛酉。上驻跸遥亭。

  ○壬戌。上驻跸古北口。

  ○癸亥。上率诸皇子、及善射侍卫等射。上发五矢、皆中的。

  ○御书道德仁艺四字扁额、赐翰林院。德业仁义四字扁额、赐詹事府。都俞吁咈四字扁额、赐都察院。

  ○转工部右侍郎常舒、为左侍郎。升大理寺卿恩特、为工部右侍郎。

  ○以革退吏部右侍郎仍留为翰林官徐秉议、为詹事府詹事。

  ○广东右翼总兵官刘虎、丁母忧。命回籍守制。

  ○乙丑。兵部议覆、四川提督岳昇龙疏报、四川省大凉山、小凉山野猓、向来梗化、令猓目马比必等、率众归诚、请授马比必为土千户之职、颁级印信。应如所请。从之

  ○丙寅上驻跸三岔口。

  ○升光禄寺卿张睿、为大理寺卿。

  ○河南巡抚徐潮疏言、臣奉命察审湖南宁远县民李诚廷等家被劫一案盗首关四未获。其同伙之关翰方、马德隆、应斩枭示。余黄天驷等三十八人、照原拟斩监候。陈奇震等、分别减等。逸盗关四、俟缉获另结。从之。

  ○丁卯。上驻跸偏岭

  ○己巳。以翰林院检讨高其倬、为四川乡试正考官。户部主事王璋、为副考官。编修汪倓、为广东乡试正考官。吏部主事张翔凤、为副考官。编修车鼎晋、为广西乡试正考官。行人司行人吴一蜚、为副考官。礼科给事中许志进为福建乡试正考官。大理寺左寺正索柱、为副考官。

  ○庚午。上驻跸喇嘛洞。

  ○扎赖特固山贝子纳逊故遣官致祭。

  ○乙亥上驻跸七间房。

  ○丙子赐大学士马齐御书太极图说。

  ○己卯。传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曰、昨见沿河之地、驻扎人众若遇暴雨、山水骤涨、趋避不及。伊等未经身历不及知也。且地形洼下、更多蚊蠓。尔等通行宣谕、俾各择高阜之地驻扎。嗣后凡驻扎之处、尔等应不时察之。

  ○升提督江南学政左副都御史张泰交、为刑部右侍郎。仍留督学任

  ○升大理寺卿张睿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盛京户部理事官哈鼐为大理寺卿。

  ○升广东按察使张仲信为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予故福建陆路提督加太子少保王万祥、祭葬谥敏壮。

  ○升广西浔州副将范时捷为广东右翼总兵官。

  ○庚辰。上驻跸喀喇和屯升土默特参领古木德、为归化城左翼都统

  闰六月辛巳朔。

  ○壬午。步军统领开音布故。赐马二匹。银五百两。予祭葬。谥肃敏。

  ○予故都察院左都御史萨海。祭葬如例。

  ○癸未。户部议覆、山西巡抚噶礼疏言、右卫驻防官兵、浮给康熙三十六年分草束折色银两。请交各该旗追还。得上□日、此浮给官兵草束折色银两复行追赔。殊为可悯。若向误给官吏追补必致派累小民其免之。

  ○戊子。升大理寺少卿李斯义、为大理寺卿右通政阮尔询、为光禄寺卿

  ○予故西宁总兵官张岳。祭葬如例。

  ○工部议准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请修宝应县弘济闸。从之。

  ○辛卯宗人府以副都统觉罗佟吉等查牧场马匹不实请革职议罪。上谕大学士等曰。佟吉品行不端。其父勒德洪、曾任大学士、素行谨厚、今声名俱为其子玷辱矣。朕闻公福善往查时、其牧马诸人、本欲以藏匿马匹自首、佟吉等逐回不允、着革职治罪。又顾马齐曰、为人谨慎循分犹恐人伺其隙而攻之、况多事妄行岂能守其成业乎。凡人彼此挟讐阴行诬陷、甚属可畏急躁之徒、不过陷人于一时、能陷则陷之不能则已阴险之人、一时不能陷、后必曲为设计害之、其行事尤为狠毒。若此等人、不特不能荣其身、且殃及其后。朕听政四十余年、凡若此者、断不能欺朕也。又谕曰、人有言部中定例不一、不知应遵何例。此皆不谙事务之论。国家诸务、恃有成例。苟无成例、何所遵行。曩者部中、常有欲为人宽免、而故从重论者、朕以所议太过驳回、彼即从中宽释、朕灼知其弊、概不允行、此风今已息矣。

  ○甲午。上驻跸热河下营。

  ○吏部议覆、山西道御史刘子章疏言、各省官员赴任者、携带奴婢、多至数百人衣食之费皆取给于所属官民、为累不少。请严加裁汰、制为定数。应如所请凡外任官员、所带奴仆、督抚、限五十人、藩臬、限四十人道府、限三十人同知、通判州县、限二十人、州同县丞以下限十人所带仆妇女婢亦不得过此数至旗员任边疆之事、非汉官可比旗下督抚家口不得过五百名。其司道以下等官、视汉官所带家口、准加一倍。如违定数多带者、降一级调用。请着为令其见在各省官员、或多带家口者、文到日、限三月内发回原籍。从之。

  ○兵部议覆、奉差打箭炉都统满丕等疏言、鸦陇江瞻对地方策冷滚布等、及喇滚地方喇嘛布木等。各带领所属人口投诚、缴明代印信。请授为五品安抚使之职、换给印信、仍令管辖瞻对喇滚之地。应如所请。从之。

  ○丙申。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言、桃源城西烟墩埽工、夙称险要、今年黄水大长、积至二十四日不消、堤根甚为危险。复据士民乔世臣等、呈称烟墩堤下近城有越堤一道、年久残缺、应筑高宽、既可保护险工又可捍卫城池。臣亲阅形势果于河道民生两有禆益请修理旧堤、接筑新堤、以资捍御。下部议行。

  ○丁酉。以河南道御史傅作楫、为浙江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检讨阿珥赛、为副考官。山西道御史刘子章、为江西乡试正考官。检讨陈允恭、为副考官。太仆寺少卿李旭升为湖广乡试正考官。大理寺评事拔海、为副考官。

  ○戊戌。差往广东剿抚猺人都统嵩祝等、事竣回奏、臣等谨遵训上□日、招抚各排猺人、俱已受降此皆皇上天威、无远弗屇、故无知垂发之猺人、咸归德化。臣等面请训上□日时皇上豫揣五月内、受抚之事必成今果如圣明洞鉴分毫不爽三省之督抚提镇、以及军民、无不钦服上随赐御书各一幅。

  ○吏部议覆、云南道御史王度昭、疏参户部尚书李振裕、勒取属员礼物。查李振裕、收属员贺寿围屏是实。应革职。上谕大学士等曰、吏部此议甚谬。李振裕果如王度昭所参勒取属员礼物。其罪宁止革职。若止收一围屏。岂宜以细故轻黜大臣。凡堂官受属吏围屏。亦常事耳。即彭鹏、李光地、赵申乔皆称清吏。岂皆一物不受。孟子谓伊尹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此诚罕有。顷嵩祝等自粤东来、奏总督石琳、巡抚彭鹏、张志栋、所馈皆受。因此亦将伊等议处、可乎。席尔达自陕西来时、曾奏藩库羡余、每岁分受万金。今见为吏部尚书。若以受一围屏之人、即议革职。如伊每岁分受万金者更以何罪处之。山东人喜于挟讐。王度昭此参、未必不为其同乡司官、快其私怨。其令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王度昭、面质详问、定议以闻。

  ○庚子。山西巡抚噶礼、疏参盂县进士武承谟、谒见太原府知府赵凤诏、投左都御史李楠私书一封、嘱令照拂。赵凤诏举首。并以左都御史李楠书帖、附本进呈得上□日、武承谟着革去职衔、该抚究审定拟李楠是否发书、着九卿察明具奏。

  ○广东高雷廉总兵官姚尚伦丁母忧。命回籍守制

  ○辛丑。兵部议覆、四川巡抚贝和诺、疏请打箭炉木鸦一带地方、归顺番民一万九千余户、应添设安抚使五员、副安抚使二员、土百户四十五员、以专管辖。应如所请。从之。

  ○癸卯二等精奇尼哈畨蒙古、因争告佐领革职。将恩诏所得四拖沙喇哈畨销去。余二等阿思哈尼哈畨以其兄苏喀、袭替

  ○丙午予故刑部右侍郎孟额、祭一次

  ○丁未。增浙江省乡试中额十二名。照江南例共八十三名。并增同考官三员。从巡抚赵申乔请也上谕大学士等曰、朕令九卿荐举意在欲得良吏。凡保举官员、九卿宜虚公举出。今观保举广东按察使奏内、廖腾煃保举龚嵘。定例凡系同乡之人、不许保举。身系何省之人、其见任本省之官亦不许保举。廖腾煃与龚嵘、本同乡曲、伊一人何得独保龚嵘。将此传谕九卿、嗣后凡举荐官员、宜虚诚秉公毋得狥私请托、保举同乡、及见任本省官员。

  ○己酉。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睿为陕西乡试正考官。广东道御史吴甫生、为副考官。吏部郎中陈汝弼为江南乡试正考官。工科给事中黄鼎楫为副考官。

  ○升湖广下荆南道许嗣兴为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喀尔喀土谢图汗敦多布多尔济以庸劣革退。命其亲叔多尔济厄尔德尼阿海袭替

猜你喜欢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荀悦
  ●卷五·周密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佚名
  ·檄查大湖崇爻山后余孽·丁曰健
  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范晔
  日本传·宋濂
  鹤庆土司传·张廷玉
  太祖本纪·张廷玉
  卷九十四·杨士奇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卷十九·佚名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七 顾璘 拟古四首 四方多岐路出门难与期游子适万里三岁间音徽不惜离别苦但恐中心乖人情非山岳感物易迁移释我金跳脱缄书寄君侧愿视故人心勿视新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一魏徵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捡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

  • 提要·王璲

    【臣】等谨按青城山人集八巻明王燧撰燧字汝玉长洲人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官至春坊赞善洪熙初赠太子賔客諡文靖所着诗稿在当日已多散佚正统十二年其孙镗始裒次为编其婣家华靖删定为

  • 八 附论·陈寅恪

    本书所论,极为简略,仅稍举例,以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而已。总而言之,二代之制度因时间与地域参错综合之关係,遂得演进,臻于美备,徵诸史籍,其迹象明显,多可推寻,决非偶然或突然所致者也。寅恪自惟学识本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乾隆十九年秋九月辛巳定边左副将军班第等奏报派兵收服乌梁海日期先是将军策楞等奏言臣等商同阿睦尔撒纳拟派喀尔喀兵五千五百名阿睦尔撒纳讷黙库及防凌等兵各五百名共兵七千名于九

  • 吴一鹏传·张廷玉

    吴一鹏,字南夫,长洲人。弘治六年(1493)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编修。户部尚书周经因谗言外调时,他上书皇帝请予留用。正德初年,晋职为侍讲,充任经筵讲官。刘瑾把翰林都外放为部曹时,一鹏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又转任礼部郎

  • 十八年·佚名

    (癸未)十八年大明嘉靖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餉老人于闕庭。○上批答領議政金詮曰:「卿以病辭,累陳愈懇,豈不欲勉副至懷,長在頣攝?第念,元首股肱,古人善喩,安危所係,進退以之。卿,鹽梅以調予;啓沃以納予。淸德畏人之知;雅量鎭乎物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孔子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

  •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①。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②,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③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

  • 卷十四·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四宋 崔子方 撰凡外事门例月诸侯盟【离盟则不月】隐二年冬十月纪子帛莒子盟于密【离盟不月承伯姬归月】隐三年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离盟不月为葬宋公月】隐八

  • 卷八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六宗庙时享周礼天官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以时入之以供齍盛礼记祭义耕借所以教诸侯之养也乐记耕耤然后诸侯知所以敬春秋桓公十四

  • 卷三百八十四·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二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如化者,诸所变化皆无实色。亦无实受想行识。诸所变化皆无实眼处。亦无实耳鼻舌身意处。诸所变化皆无实色处。亦无实声香味触法处。诸所变化皆无实眼界。亦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念常

      唐。  ⊙(乙巳) 敬宗湛(穆宗长子。母太后王氏。游戏无度狎匿群小。性复遍急。为克明弑之。年十八崩。葬庄陵。在位二年)改宝历。  ⊙八月。遣中使诣天台采求灵药诏道士刘从政。入宫资质仙事。署光禄卿。别号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为诸人民说《无始界经》,复一日为众说《火聚经》。如是展转乃至七日,八千五百人皆得道果。佛法于此园中光明流布,以是即名为光明园也。七日已后,诸大德往王宫,说《不懈怠经》已,往支帝耶山。“是

  • 第八十二章 齿舍利尊神变示现·佚名

    父[奇奢耶婆夫王]殁后,名婆罗加摩普奢王,住三西哈罗悉统一大众,(一)等于天王之彼[王],装饰快适之都,弟一先举行即位大祝典。(二)彼为贤者故,自己得加利加罗、沙喜奢,萨般柔、般提达(加利期全知之贤者)所知之称号。(三)彼对其弟普瓦礼加普

  • 贫血集·老舍

    短篇小说集。1944年3月文聿出版社第1版。现收入《老舍文集》第9卷、《老舍小说全集》第11卷。内有《小序》。收入《恋》《小木头人》《不成问题的问题》《八太爷》《一筒炮台烟》5篇。书名“贫血”是因为作者在抗战时

  • 弟子规·李毓秀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全书共1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