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九十四

宋 裴骃 撰

史记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徐广曰今乐安临济县也】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服防曰古杀奴婢皆当告官儋欲杀令故诈缚奴而以谒也】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徐广曰二世元年九月也】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急魏王请救于齐齐王田儋将兵救魏【徐广曰二年六月】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楚军杀田儋于临济下儋弟田荣收儋余兵东走东阿齐人闻王田儋死乃立故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距诸侯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田荣之急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田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齐相角亡走赵角弟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田荣乃立田儋子市为齐王【徐广曰二年八月】荣相之田横为将平齐地项梁旣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田荣曰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肯出兵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曰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应劭曰蝮一名虺螫人手足则割去其肉不然则致死】今田假田角田间于楚赵非直手足戚也【文颍曰言将亡身非手足忧也瓉曰于楚赵非手足之亲】何故不杀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齮龁用事者坟墓矣【如淳曰齮龁犹齚齧】楚赵不听齐亦怒终不肯出兵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于钜鹿项羽徃救赵由此怨田荣项羽旣存赵降章邯等西屠咸阳灭秦而立侯王也乃徙齐王田市更王胶东治即墨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入闗故立都为齐王治临淄故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兵降项羽项羽立田安为济北王治博阳田荣以负项梁不肯出兵助楚赵攻秦故不得王赵将陈余亦失职不得王二人俱怨项王项王旣归诸侯各就国田荣使人将兵助陈余令反赵地而荣亦发兵以距击田都田都亡走楚田荣留齐王市无令之胶东市之左右曰项王彊防而王当之胶东不就国必危市惧乃亡就国田荣怒追击杀齐王市于卽墨还攻杀济北王安于是田荣乃自立为齐王尽并三齐之地项王闻之大怒乃北伐齐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徐广曰三年正月】平原人杀荣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徐广曰立故王田假也】齐人相聚畔之荣弟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于城阳【徐广曰假走楚楚杀之】而汉王率诸侯败楚入彭城项羽闻之乃释齐而归击汉于彭城因连与汉战相距荥阳以故田横复得收齐城邑【徐广曰四月】立田荣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歴下军汉将韩信引兵且东击齐齐初使华无伤田解军于歴下以距汉汉使至乃罢守战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歴下军因入临淄齐王广相横怒以郦生卖已而烹郦生齐王广东走高密【徐广曰高一作假】相横走博阳守相田光走城阳将军田旣军于胶东楚使龙且救齐齐王与合军高密汉将韩信与曹参破杀龙且【徐广曰四年十一月】虏齐王广汉将灌婴追得齐守相田光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婴败横之军于嬴下【晋灼曰泰山嬴县也】田横亡走梁归彭越彭越是时居梁地中立且为汉且为楚韩信已杀龙且因令曹参进兵破杀田旣于胶东使灌婴破杀齐将田吸于千乗韩信遂平齐乞自立为齐假王【徐广曰二月也】汉因而立之后嵗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韦昭曰海中山曰岛】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庻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如淳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廏置【应劭曰尸乡在偃师瓉曰廏置置马以传驿也】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畱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媿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我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塟田横旣塟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太史公曰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隂其卒亡此两人【韩信田横】蒯通者善为长短説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汉书曰号为隽永永一作求】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防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无不善画者莫能图何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苏尹毕李郑王许潘倪席齐·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五·宋濂
  卷六十五·志第十七上·河渠二·宋濂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一三四 军机大臣奏戎英在四库全书处具呈献书请严查其家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九·阿桂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二·阿桂
  两汉笔记卷十二·钱时
  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班固
  耶律制心传·脱脱
  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司马光
  卷二·陈骙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霓裳续谱 卷四·王廷绍

    ○杂曲△金风飒飒【南叠落】金风飒飒送新凉,(重)梧桐叶落柳将黄,秋来(呀),园林到处凄凄凉况,庭院无人月满窗,(重)夜深闭户,宝篆细焚香,空帏内,影儿与我相相倚傍,香闺寂寞漏偏长,(重)托腮无语对银缸,重叠叠情丝儿,只在我的心心头上,斜倚绣枕

  • 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李延寿

    滕昙恭 陶季直 沈崇傃 荀匠 吉翂 甄恬 赵拔扈 韩怀明 褚修 张景仁 陶子锵 成景隽 李庆绪 谢蔺 殷不害 司马暠 张昭时有徐普济者,长沙临湘人。居丧未葬,而邻家火起,延及其舍。普济号恸伏棺上,以身蔽火。邻人往救之,焚炙已闷

  •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爲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茂年数岁,爲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身长八尺,洁白美

  • 职方考第三·欧阳修

    呜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后世鉴古矫失,始郡县天下。而自秦、汉以来,为国孰与三代长短?及其亡也,未始不分,至或无地以自存焉。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唐之盛时,虽名天下为十

  •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脱脱

        耶律棠古 萧得里底 萧酬斡 耶律章奴 耶律术者   耶律棠古,字蒲速宛,六院郎君葛剌之后。大康中,补本班郎君,累迁至大将军。性坦率,好别白黑,人有不善,必尽言无隐,时号“强棠古”。在朝数论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杨士奇

    宣德二年二月己未朔夜南京地震○庚申赵王高燧奏曰昨奉敕书以人言臣速谋不轨示以奏章 皇上圣仁俯垂矜念赦其必死之罪加以再生之恩臣不胜感荷伏惟 陛下天地之量容臣旧恶当图自新然兵卫未除恐人言未弭谨以常山中护卫及群

  • 第四卷 咸丰(中)·缪荃孙

    何桂清奏(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查英美佛三夷,现据留署苏松太道薛焕密禀,已于六月初二、初四、初十等日驶回上海。并据李泰国前赴道署面称所求各条,已奉谕允,许其在牛庄、登州、潮州、台湾、琼州、镇江、汉口等处设立码头

  • 一三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办理文渊阁书匣章程事致纪昀函·佚名

    一三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办理文渊阁书匣章程事致纪昀函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启者:大人奏到那改文津阁书匣一折,本日面奉谕旨:此项书匣增改较多,兼有续入之《一统志》、《平台纪略》、《万寿盛典》、《通志》等书,卷

  • 卷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史记十八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封爵之誓

  • 游雅传·魏收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少时好学,有高才。魏世祖时,与渤海高允一起闻名远近,朝廷征拜他为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任著作郎。出使刘义隆之后,朝廷授官为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加授建威将军。慢慢升迁太子少傅,统领禁中兵

  • 静帝纪·令狐德棻

    静皇帝名衍,后改为阐,是宣帝的长子。母亲是朱皇后。建德二年(573)六月,出生在东宫。大象元年(579)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十六日,立为皇太子。二月十九日,宣帝在邺宫将帝位传给他,住正阳宫。大象二年(580)夏五月十一日,宣帝病

  • 卷三(隐三年,尽五年)·孔颖达

    【经】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无传。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一岁凡十二交会。然日月动物,虽行度有大量不能不小有盈缩,故有虽交会而不食者,或有频交而食者。唯正阳之月,君子忌之,故有伐鼓用币之事。今《

  • 卷二十九·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九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鲁颂 【駉之什】序駉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寛以爱民务农重谷牧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笺云

  • 鸱鸮·佚名

    ——弱者的哀鸣和呼号【原文】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②,鬻子之闵斯③。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今女下民(6),或敢侮予。予手拈据(7),予所捋茶(8),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

  • 药师本愿经讲记校后跋·太虚

    佛法平等,原无高下,得其门而入,处处皆通,背其道而驰,头头障碍。佛陀说法,原以人类众生为其中心对象,随众生八万四千之病症,施治以八万四千之法药,法法悉能疗病,门门皆可入道,所谓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中国佛教,自唐、宋以降,偏

  •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讲──    一 维摩诘之故事    甲 维摩诘释名    乙 维摩诘之历史    丙 本经所演维摩诘之事实   二 示病及佛法与病之关系    甲 老病死三事之区别    乙 病

  • 山东海疆图记·佚名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山东海疆图记》有两个版本。《山东海疆图记·五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王尚珏辑,清抄本。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海疆图记·九卷》清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全书分为天时、地利、人事

  • 命理探源·袁树珊

    《命理探源》是由袁树珊所著的八字命理的研究之作。作者袁树珊,是今江苏镇江人,他生活于晚清的光绪。到民国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和观念,特别是西方科学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许多传统的观念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