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大金集礼卷十九

时享下

摄行礼

摄行礼

大定三年七月奏禀唐礼仪志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季冬腊享凡五祭拟今年十月择日祫享升祔以后时享有司依时举行従之十二月二十一日腊享命平章元宜摄太尉充初献防政石琚摄司徒省差亚献终献各一员【三品以上依开元礼摄太常光禄卿】礼部拟差太常光禄卿各一【三品】七祀献官一【五品】助奠官二太庙令一大乐令一【并六品】监祭二太常博士二司尊彝一太官令二读祝太祝一举祝官二七祀读祝一【并七品】廪牺令协律奉礼郎各一太祝十一【并八品】賛者一礼直官十宫闱令十四斋郎一百一十七祀祝史进馔官二【并九品】奉瓉盘奉爵酒盥洗爵洗巾篚官各一【六品七品】外昭德皇后别庙献官司徒以次另行差摄同日质明行礼【太常光禄卿太庙廪牺令并太官令一员系太庙所差官通摄至二十六年腊享太庙另差已上员数】

检讨定仪礼准呈下项拟依典礼前七日受誓戒于尚书省其日质明设位版于都堂之下依已定受誓戒图礼直官引三献官并应行事执事官等各就位立賛揖在位官皆对揖讫礼直官以誓文奉初献官初献官搢笏读誓文云十二月二十一日腊日荐享太庙各扬其职不恭其事国有常刑读讫执笏七品以下官先退余官对拜讫乃退散斋四日治事如故宿于正寝唯不吊丧问疾作乐判署刑杀文书决罚罪人及预秽恶致斋三日并于有司无本司者并宿于省部礼官宿于享所唯享事得行其余悉禁享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礼部看详前来亲祠大礼散斋四日致斋三日今每嵗五享系有司行事如致斋三日缘所用摄官令史人等数多见得废务多日拟止令散斋二日致斋一日

前三日兵部设兵卫于庙之四门禁断行人仪銮司设馔幔十一所于南神门外之西南向又设七祀次于横阶之北道西东向前一日大乐局设登歌之乐于殿上太庙令帅其属扫除庙殿之内外又于室内设神位于北牖下当户南向设几在筵上用虎皮及次席又设三献官拜褥位二【一在室内一在室外】学士院定撰祝文讫计会通进司请御署讫降付礼部设祝案于室户外之右又于每室设左十有二笾分为四行以右为上【第一行形盐在前榛实黍米次之第二行鱼鱐在前干桃干芡次之第三行糗饵在前干橑栗子次之第四行粉餈在前干枣鹿脯次之】右十有二豆分为四行以左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韭菹豚胉次之第二行笋菹在前酏食鹿臡次之第三行葵菹在前鱼醓醢次之第四行菁菹在前兔醢糁食次之】又设铏三在笾豆之间【实以羹茹芼滑】豋一【实以大羹】簠二在左【实以粱稻粱在稻前】簋二在右【实以黍稷稷在黍前】又设俎三在笾前【各实牲体】又加二豆在笾前【实以毛血肝膋】大尊二【实以明水】各加坫幂设而不酌又设沙池一茅苴一稍前又设尊彝所在室户之左设黄彜一斚一【实以郁鬯】各加酌幂牺尊二象尊二山罍二【上尊实以明水余者实以糯酒】各加坫幂又设篚箱一内萧蒿【实以黍稷】燎炉一【实以炉炭】稍南又设着尊一山罍二【并实以糯酒】壶尊六【实以明水】各加坫幂设而不酌在殿下又设献官爵洗在罍洗之西罍在洗东篚在洗西北肆实以巾又设七祀每位簠二【实以稻粱】簋二【实以黍稷】笾二【实以榛实】豆二【实以菁菹鹿臡】俎一【实以羊体】又设壶尊二在神位之右【实以糯酒】各加酌坫幂又设爵盏一【坫全】礼直官设位版并省牲位如已定图前一日光禄卿帅其属入实祭器良醖令入实尊彝

前一日省牲器如天德二年仪

享日质明行事执事官各服其品服礼直官賛者先引御史博士太庙令太官令诸太祝祝史司尊彝与执罍篚官等入自南门当阶间北面西上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皆再拜讫赞者引太祝与宫闱令升自西阶诣始祖室开祏室太祝奉出帝主宫闱令奉出后主置于座【帝主在西后主在东】賛者引太祝与宫闱令降自西阶俱复位奉礼曰再拜赞者分引三献官与百官俱自南神东偏门入至庙庭横阶上三献官当中北向西上应行事执事官并百官依品重行立奉礼曰拜賛者承传应北向在位官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拜讫赞者引三献官诣庙殿东阶下西向立其余行事执事官俱各就位讫礼直官诣初献官前称请行事协律郎跪俯伏兴乐作礼直官引初献官诣盥洗位立定乐止搢笏盥手帨手执笏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瓒拭瓒以瓉授执事者由西阶升执笏升殿乐作至始祖尊彝所西向立乐止执事者以瓉奉初献初献搢笏执瓉执尊者举幂太官令酌郁鬯讫先诣第二室尊彝所北向立初献以瓉授执事者执笏诣始祖室神位前乐作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瓉授初献初献执瓉以鬯祼地讫以瓉授执事者执笏俯伏兴出户外北向再拜讫乐止【已下逐室乐作止并准此】次诣每室行礼并如上仪礼直官引初献降复位初献将升祼祝史各奉毛血肝膋豆及斋郎奉炉炭萧蒿黍稷篚各于馔幔内以俟初献晨祼讫以次入自正门升自太阶诸太祝各迎毛血肝膋豆于阶上俱入奠于神座前斋郎所奉炉炭萧蒿篚各置于室户外之左兴祝史俱降自西阶以次出太祝取肝膋洗于郁鬯燔于炉炭讫还尊所

晨祼如天德二年仪【惟云享日质明行事执事官各服其品服不云百官后仪内数处却依例有百官字百官二字未当】既升祼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陈于南门外诸馔幔内以西为上礼直官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与荐俎斋郎奉俎并荐笾豆簠簋官奉笾豆簠簋礼直官太官令以序入自正门乐作升自太阶诸太祝迎引于阶上乐止各设于神位前讫礼直官引司徒以下降自西阶乐作复位乐止诸太祝各取萧蒿黍稷擩于脂燔于炉炭讫还尊所

酌献如天德二年仪【惟云太官令酌酒讫不云酌泛齐醴齐】

腊日并祀七位俟终献官将升七祀献官诣司命神位前祭酒读祝再拜余座助奠如仪惟不读祝

太定四年正月十九日春享太庙并昭德皇后别庙同时行礼其一切礼数并应行事执事官并如腊享仪正月十六日受誓戒十七日各庙习仪十八日各于本司致斋次日质明行礼【春夏用鸡彝鸟彝秋冬用黄彝斚彝七祀司命户以春灶中霤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腊并祀七位其余并同】每嵗五享以为常式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奉安讫武灵皇帝别庙自后每遇时享太庙并两处别庙同时行礼十九年就禘祭升祔闵宗其旧庙拆毁太庙时享増闵宗一室笾豆尊彝之数添差太祝宫闱令礼直官各一员并添斋郎员数

大金集礼卷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刘昫
  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脱脱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张廷玉
  卷一·庞元英
  通鉴释文辩误卷十一·胡三省
  ●卷第九·胡三省
  卷上·郑亦邹
  列传卷第四十七 高丽史一百三十四·郑麟趾
  锦里耆旧传卷三·句延庆
  十七、自桃花坞至文衙弄·包天笑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五。·金富轼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范晔
  江夷传·沈约
  周颠传·张廷玉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113_1 【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裴耀卿   茂先实王佐,仲举信时英。气睹冲天发,人将下榻迎。   珪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九派期方越,千钧或所轻。   高帆出风迥,孤屿入云平。遄迈嗟于役,离忧空自情。

  • 王玠·隋树森

    王玠,字道渊,号混然子。南昌修水(今属江西省)人。道士。著有《不真集》。 小令 【南吕】金字经 一更无事坐灵台,塞兑垂帘八面开。开,清风入户来。调真息,冲和气有回。 二更天静玩真空,八极无尘月正中。中

  • 郑光祖·隋树森

    小令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

  • 卷十九·唐圭璋

    ○白观音(北曲)本名白鹤子赠吴知纲谑号不勤勤,名为养拙人。穿衣慵举臂,吃饭懒抬唇。面垢但寻水,头蓬倦裹巾。尘劳不复梦,悟彻个中真。○白观音(北曲)久视长生法,须当万事忘。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引虎居龙窟

  • 卷四十七 闽·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七 闽师备师备,姓谢,福州闽县人。嗣雪峰。住福州玄沙院,世称玄沙和尚。开平二年卒,年七十四。诗八首。 【(《全唐诗》无师备诗,传据《祖堂集》卷十、《宋高僧传》卷十三、《景德传灯录》卷十八。)】送灵

  • 卷三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六元稹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

  • 卷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二独孤及及字至之洛阳人为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宗党奇之天寳中以有道举高第补华隂尉歴官左拾遗礼部员外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諡曰宪崔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佚名

    正德十六年五月壬子朔遣工部营缮司郎中张惠往治河道候迎 圣母○大学士梁储以衰病再上乞休 上温旨答之不允辞○南京工科给事中王纪等请以逆濠及钱宁廖鹏毕真刘璟刘琅所没财帛收贮太仓准充岁入常赋以苏民困诏下其议于户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正德十五年冬十月乙酉朔享太庙驸马都尉崔元代行礼○己丑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司生员孔彦珩援天下学校开贡例奏乞每岁贡二人亦四年而止允之○庚寅 上至天津□云南府地震○癸巳革守备河南南阳等处都指挥佥事郑存仁以巡按

  • 第二十九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第二十九册 崇德元年十月十月初二日,圣汗往迎出征明国宁远、锦州一带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多罗贝勒岳托、多罗贝勒豪格、固山贝子及诸大臣等,巳刻,出盛京城福胜门,至五里外迎之,会见出征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多罗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问桐乡钱丙有极辨诸经为伪者谓周礼伪书也即井邑车乘一条可知矣其言一夫五亩之宅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古者都城不过百雉千室之邑民居二千五百亩并官府仓库庠塾不下三千余亩虽千

  • 卷十二·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二     元 郑玉 撰闵公 公名开一名启方庄公之子般之庶弟惠王十六年即位諡法在国逢难曰闵 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

  • 卷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七宋魏了翁 撰【原阙】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皆是贤劫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此众中。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曰。今现在十方诸佛如来胜妙吉祥名号。若有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学果寂灭胜相第九论曰。如此已说依慧学差别。云何应知寂灭差别释曰。菩萨道与二乘道既有差别。由道得灭。菩萨灭与二乘灭亦应有差别。云何可知论曰。诸菩萨惑

  • 卷第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三世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 襄州庞蕴居士(凡十五) 衡州衡阳人也。士问石头。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士口。士於此有省。后问马大师。大师云。

  • 周秦行记·牛僧孺

    传奇小说。旧题牛僧孺撰,一说韦瓘撰。本书有《顾氏文房小说》、《说郛》、《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唐代丛书》诸本。这是一篇虚构故事,小说以僧孺自述口吻,记唐代牛僧孺于贞元年考进士落第,返苑叶家乡途中迷路

  • 资治通鉴音注·胡三省

    注释书。又名《新注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注》,又俗称为《胡注通鉴》。是盛行于世的《通鉴》最好注本。因注文列于《通鉴》正文之下,故亦有二百九十四卷。宋末元初胡三省撰。书成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卷首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