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宗室传

唐 【五】

○唐五

元宗诸子

肃宗诸子

△元宗诸子

奉天皇帝琮  太子瑛  棣王琰鄂王瑶

  靖恭太子琬  光王琚颍王璬

  永王璘  寿王琩延王玢

  盛王琦

  

丰王珙汴王璥

元宗三十子刘华妃生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赵丽妃生瑛元献皇后生肃宗皇帝钱妃生琰皇甫德仪生瑶刘才人生琚武惠妃生一

第十五子敬第十八子琩第二十一子琦高婕妤生璬郭顺仪生璘柳婕妤生玢锺美人生环卢美人生瑝阎才人生玼王美人生珪陈才人生

珙郑才人生瑱武贤仪生璇第三十子璥余七子天母氏失传

奉天皇帝琮

太子瑛

棣王琰

鄂王瑶

靖恭太子琬

光王琚

颍王璬

永王璘

寿王琩

延王玢

盛王琦

丰王珙

汴王璥

奉天皇帝琮

奉天皇帝琮景云元年王许昌郡与真定王同封先天元年进王郯与郢王同封开元四年领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

十三年徙王庆与忠棣荣光仪颍永寿延盛济十一王同封十五年与十王并领节度不出合琮以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天宝元年

改节河东十载薨 【旧书亦作十载按吴缜纠谬云元宗纪天宝十一年五月戊申庆王琮薨传恐误】 赠太子谥靖德肃宗立进谥奉天皇

帝妃窦为恭应皇后诏尚书右仆射裴冕持节改葬羣臣素服临送达礼门帝御门哭墓号齐陵无子以太子瑛子俅嗣王琮始名嗣直太子嗣

谦棣王嗣直鄂王嗣初靖恭太子嗣玄开元十三年更名曰潭曰鸿曰洽曰涓曰滉后十年改今名

太子瑛

太子瑛始王真定进王郢开元三年立为皇太子七年诏太子诸王入阁学行齿冑礼太常择日谒孔子太子献诏右散骑常侍褚无量执

经羣臣学官诸生以差赐帛明年瑛加元服见太庙十六年诏九品官息女可配太子者有司采阅待进止以太常少卿辥绦女为妃帝种麦苑

中瑛诸王侍登帝曰是将荐宗庙故亲之亦欲若等知稼穑之难初瑛母以倡进善歌舞帝在潞得幸及即位擢妃父元礼兄常奴皆至大官鄂

光二王母亦帝为临淄王时以色选及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爱与诸子绝等而太子二王以母失职颇怏怏惠妃女咸宜公主壻扬洄揣

妃旨伺太子短哗为丑语惠妃诉于帝且泣帝大怒召宰相议废之中书令张九龄谏曰太子诸王日受圣训天下共庆陛下享国久子孙蕃衍

奈何一日弃三子父子之道天性也虽有失尚当掩之惟陛下栽赦帝默然太子得不废俄而九龄罢李林甫专国数称寿王美以动妃意妃果

德之二十五年洄复构瑛瑶琚与妃之兄辥锈异谋惠妃使人诡召太子二王曰宫中有贼请介以入太子从之妃白帝曰太子二王谋反甲而

来帝使中人视之如言遽召宰相林甫议答曰陛下家事非臣所宜豫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锈赐死瑛瑶

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三庶人宝应元年诏赠瑛皇太子瑶等复王瑛子五人俨伸倩俅备 【旧书瑛有六男俨伸倩俅备儆按世系表亦载

六人传恐误】 瑛之废帝使庆王畜俨等为子俨封新平郡王伸平原郡王俅嗣庆王备太仆卿倩失传

棣王琰

棣王琰开元二年始王鄫与鄂鄄二王同封后徙王棣领太原牧太原以北诸军节度大使天宝初为武威郡都督经略节度河西陇右会

妃韦以过置别室而二孺人争宠不平求巫者密置符琰履中以求媚雠人告琰厌魅上帝伺其朝使人取履视之信帝怒责琰琰顿首谢曰臣

罪宜死然臣与妇不相见二年有二孺人争长臣恐此三人为之及推果验然帝犹疑琰怒未置太子以下皆为请乃囚于鹰狗坊以忧薨妃绦

之女无子还本宗琰凡五十五子得王者四人 【按旧书不载顺化王侒故云封为王者三人与此互异】 僎王汝南郡侨宜都俊济南侒顺

化僚太仆卿侠国子祭酒仁殿中监僾秘书监宝应元年诏复琰王爵

鄂王瑶

鄂王瑶既封遥领幽州都督河北节度大使开元二十三年与荣光仪颍永寿延盛济信义十一王并授开府仪同三司实封二千户诏诣

东宫尚书省上曰百官集送有司供张设乐是日悉拜王府官属然未有府也而选任冒滥时不以为荣

靖恭太子琬

靖恭太子琬始王鄄徙王荣为京兆牧领陇右节度大使又诏亲巡按陇右选关内河东飞骑五万防盛秋累兼单于安北大都督安禄山

反诏琬为征讨元帅募河陇兵屯陕以高仙芝副之会薨琬风格秀整有素望中外倚之及薨莫不为国怅恨诏加赠谥琬男女五十八人得王

者三人 【按旧书云封为郡王者二而不载陈留王倩世系表则尚有文安郡王像而不止三人与此互异】 俯王济阴郡偕北平倩陈留傆

卫尉卿僓秘书监佩鸿胪卿

光王琚

光王琚开元十三年始王与仪颍永寿延盛济七王同封俄领广州都督勇力善骑射帝爱之与鄂王同居友睦甚皆笃学既废无嗣初琚

名涺仪王潍颍王澐永王泽寿王清延王洄盛王沐济王溢信王沔义王漼陈王沚丰王澄恒王潓凉王漎汴王滔至二十三年诏悉改今名

夏悼王一生韶秀以母宠故钟爱命之曰一未免怀薨追爵及谥时帝在东都故葬龙门东岑欲宫中望见云仪王璲既封授河南 【旧

书作河西】 牧薨赠太傅子侁王锺陵郡僆广陵 【按世系表有嗣仪王俓】

颍王璬

颍王璬喜读书好文辞开元十五年遥领安东都护安禄山反诏领剑南节度大使以杨国忠为之副帝西出令御史大夫魏方进为置顿

使移书剑南属郡托璬之藩大设储偫璬先即镇更以蜀郡长史崔圆为副璬济江舟中以彩席藉步命彻之曰此可寝柰何践之璬之出遽不

及受节司马史贲请建大槊蒙油囊先驱以威道路璬笑曰既为真王矣安用假节为将至成都崔圆迎拜马前璬不为礼圆衔之璬视事再踰

月人便其宽圆奏罢居内宅乃诏宣慰肃宗于彭原从还京师建中四年薨年六十六子伸为荣阳王僝高邑王俔楚国公僔夔国公

怀思 【旧书作怀哀】 王敏貌丰秀若图画帝爱之甫睟薨追爵及谥祔葬敬陵

永王璘

永王璘少失母肃宗自养视之长聪敏好学貌陋甚不能正视既封领荆州大都督安禄山反帝至扶风诏璘即日赴镇俄又领山南江西

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昭为副璘至江陵募士得数万补署郎官御史时江淮租赋巨亿万在所山委璘生宫中于事不通晓见富

且强遂有关江左意以辥镠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蔡駉为谋主肃宗闻之诏璘还觐上皇于蜀璘不从其子襄城王伤刚鸷乏谋亦乐乱劝璘

取金陵即引舟师东下甲士五千趋广陵以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然未敢显言取江左也会吴郡采访使李希言平牒璘璘因发怒曰寡

人上皇子皇帝弟地尊礼绝今希言乃平牒抗威落笔署字何邪乃使惟明袭希言而令广琛趋广陵攻采访使李成式璘至当涂希言已屯丹

阳遣将元景曜等拒战不胜降于璘江淮震动明年肃宗遣宦者啖廷瑶等与成式谋招谕之时河南招讨判官李铣在广陵有兵千余 【旧

书作有骑一百八十人】 廷瑶邀铣屯杨子成式又遣裴戎以广陵卒三千戍伊娄埭张旗帜大阅士璘与偒登陴望之有惧色广琛知事不集

乃召诸将割臂而盟以贰于璘于是惟明奔江寍冯季康奔白沙广琛以兵六千奔广陵璘使琦追蹑之广琛曰我德王故不忍决战逃命归国

耳若逼我且决死追者止乃免是夜铣阵江北夜然束苇人执二炬景乱水中觇者以倍告璘军亦举火应之璘疑王师已济携儿女及麾下遁

去迟明觉其绐复入城其舟楫使偒驱众趋晋陵谍者告曰王走矣成式以兵进先锋至新丰璘使偒伸琦逆击之铣合势张左右翼射伤中肩

军遂败仙琦与璘奔鄱阳司马闭城拒璘怒焚城门入之收库兵掠余千将南走岭外皇甫侁兵追及之战大庾岭璘中矢被执侁杀之偒为乱

兵所害仙琦逃去璘未败时上皇下诰降为庶人徙置房陵及死侁送妻子至蜀上皇伤悼久之肃宗以少所自鞠不宣其罪谓左右曰皇甫侁

执吾弟不送之蜀而擅杀之何邪由是不复用辥镠等皆伏诛子攒为余姚王侦莒国公儇郕国公伶仪并国子祭酒

寿王琩

寿王琩母惠妃频姙不育及琩生寍王请养邸中元妃自乳之名为己子故封比诸王最后开元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初帝以永王等

尚幼诏不入谒琩七岁请与诸兄众谢拜舞有仪矩帝异之寍王薨请制服以报私恩诏可大厯十年薨赠太傅子王者三人僾王德阳郡伓济

阳郡偡广阳郡伉辥国公杰国子祭酒 【世系表尚有胜国公侑嗣寿王存志】

延王玢

延王玢母尚书左丞范之孙帝重其名家而玢亦仁爱有学既封遥领安西大都护帝入蜀玢凡三十六子不忍弃故徐进数日见行在所

帝怒汉中王瑀申救得解听归灵武兴元元年薨子倬王彭城郡侹平阳倞鲁国公偃荆国公优太仆卿

盛王琦

盛宣王 【旧书及世系表俱无宣字】 琦既封领扬州大都督帝之西诏为广陵大都督淮南江东河南节度大使以刘汇为副李成式

为副大使琦不行广德二年薨赠太傅子偿封真定王佩武都王 【世系表作信都王佩】 裕徐国公系许国公

济王环逸其薨年子傃王永嘉郡俛平乐郡

信王瑝开元二十一年始王与义陈丰恒凉汴六王同封子佟封新安王倜晋陵王

义王玼与信王并失薨年子仪为舞阳王僇高密王

陈王珪二十一子得王者三人 【按旧书云封为王者二人而不载安南郡王伦世系表尚有宣城郡王俨则又不止三人也彼此互异

】 伦王安南郡佗临淮佼安阳

丰王珙

丰王珙已封为左卫大将军帝至普安授珙武威都督河西陇右安西北庭节度大使 【旧书作度支采访使】 以陇西太守邓景山为

副珙不行广德初吐蕃入京师代宗幸陕将军王怀忠闭苑门以五百骑劫诸王西迎吐蕃遇郭子仪怀忠曰帝东迁宗社无主今仆奉诸王西

奔以系天下望公为元师惟所废置子仪未对珙辄曰公何如司马王延昌质责珙曰帝虽蒙尘未有失德王为藩翰安得狂悖之言子仪亦让

之即护送行在所帝赦不责珙语不逊羣臣恐其乱请除之乃赐死子佻为齐安王

恒王瑱好方士常服道士服从幸蜀还代宗时薨

凉王璇母高平王重规之女宫中号小武妃者璇薨代宗时子仂为泸阳郡王

汴王璥

汴哀王璥于诸子为最少初封纔数岁容貌秀澈有成人风帝爱之开元二十三年授右千牛卫大将军明年薨

△肃宗诸子

越王系

  承天皇帝倓  彭王仅襄王僙 【熅】

恭懿太子佋

肃宗十四子章敬皇后生代宗皇帝宫人孙生系张生倓王生佖陈婕妤生仅韦妃生僩张美人生侹后宫生荣裴昭仪生僙段婕妤生倕

崔妃生偲张皇后生佋侗后宫生僖

越王系

承天皇帝倓

彭王仅

襄王僙

恭懿太子佋

越王系

越王系生开元时玄宗末年悉王太子子故系王南阳郡帝即位至德二载进王赵与彭兖泾郓襄杞召兴定九王同封干元二年九节度

兵溃河北朝廷震骇乃以李光弼代郭子仪总兵关东而光弼请贤王为帅于是诏系充天下兵马元帅而光弼以司空兼侍中蓟国公副知节

度行营事系留京师史思明陷落阳系请行不听明年徙王越帝寝疾皇太子监国张皇后与中人李辅国有隙因召太子入宫令除辅国及程

元振太子泣曰此二人者陛下勋旧而帝体不豫重以此事得无震惊乎愿出外徐计之后曰是难与共事者乃召系曰汝能行此乎系许诺即

遣内谒者监段恒俊选材勇宦者二百人授甲辰生殿以帝命召太子元振以告辅国乃相与勒兵凌霄门迎太子以难告太子曰帝疾亟吾可

惧死不赴乎元振曰赴则及祸乃以兵护太子止飞龙厩勒兵夜入三殿收系及恒俊等百余人系之幽后别殿后及系皆为辅国所害系三子

建王武威郡适兴道逾齐国公

承天皇帝倓

承天皇帝倓始王建寍英毅有才略善骑射禄山乱典亲兵扈车驾度渭百姓遮道留太子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倓进

说曰大孝莫若安社稷殿下当募豪杰趣河西收牧马今防边屯士不下十万而光弼子仪全军在河朔与谋兴复策之上者广平王亦赞之于

是议定太子北过渭兵杖盬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太子或过时未食倓辄涕泗不自胜三军

皆属目至灵武太子即帝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帝曰广平既蒙嗣安用元帅答曰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

也莫宜于广平王帝从之更诏倓典亲军以李辅国为府司马时张良娣有宠与辅国交构欲以动皇嗣者倓忠謇数为帝言之由是为良娣辅

国所谮妄曰倓恨不总兵郁郁有异志帝惑偏语赐倓死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孟子称德彗术智存乎疢疾肃宗为太子受困杨李疢

疾已甚宜其操心虑患矣乃即位以后宦妾交煽甘蹈前车既不能保其子且不能安其父岂所谓下愚不移者乎】 俄悔悟明年广平王收二

京使李泌献捷泌与帝雅素从容语倓事帝改容曰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闲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泌曰尔时臣在河

西知其详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寍呜咽不自已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帝泣下曰事己尔末耐何泌曰陛下尝闻黄台瓜乎高宗有八子

天后所生者四人自为行而睿宗最幼长曰宏为太子仁明孝友后方图临朝鸩杀之而立次子贤贤日忧惕每侍帝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

歌之欲以感悟帝及后其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而贤终为后所斥死黔中陛下今一

摘矣慎无再帝愕然曰公安得是言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及即位追赠倓齐王大厯三年进谥承天皇帝以

兴信公主季女张为恭顺皇后冥配焉葬顺陵祔主奉天皇帝庙同殿异室云初李沁请加赠倓代宗曰倓性忠孝而困于谗追帝之若何答曰

开元中上皇兄弟皆赠太子帝曰是特祖宗友爱耳岂若倓有功乎于是追帝号遣使迎丧彭原观者皆为垂泣

卫王佖始王西平蚤薨宝应元年与郓王同追封

彭王仅

彭王仅始王新城进封彭史思明陷河洛人心震骚羣臣请以诸王临统方镇兵遥相维压于是诏仅充河西节度兖王北庭泾王陇右杞

王陕西兴王凤翊并为大使是岁伟薨小镇常山郡王

兖王僩始王颍川进王兖宝应元年薨

泾王侹始王东阳进王泾兴元元年薨

郓王荣始王灵昌蚤薨追封

襄王僙

襄王僙至德二载始王与杞召兴定四王同封贞元七年薨子宣为伊吾郡王寀乐安王宣裔孙熅

熅性谨柔材无过人者光启二年田令孜逼僖宗幸兴元邠寍节度使朱玫以五千骑追乘舆不及熅以疾不能从玫劫之驻凤翔得台省

官百余乃胁宰相萧遘等率羣臣盟石鼻驿奉熅为嗣襄王监军国事因还京师即封拜官属初遘执不可于是罢遘而玫自为侍中以裴澈为

门下侍郎郑昌图中书侍郎皆平章事遣柳陟等十余人分谕天下嗣襄王所以监国意皆得进官玫又胁太子太师裴璩等奉笺劝进熅五让

乃即位改元建贞尊僖宗为太上元皇圣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率诸藩贡奉归者十八九而蔡州秦宗权自僭号惟太原李克用不从时帝遣

使喻重荣克用故二人听命枢密使杨复恭等传檄三辅募能斩玫者以邠寍节度畀之其伪将王行瑜自凤州入京师杀玫而熅与澈昌图并

官属奔东渭桥重荣给使迎之至蒲执杀之因械澈等于狱诛杀伪官函熅首至行在所熅即伪位凡九月败始熅首至羣臣白帝御兴元南门

受之百官称贺太常博士殷盈孙奏言熅皇族以不能固节追胁至此宜废为庶人绝属籍葬以庶人礼大捷之庆须朱玫首至乃贺诏可

■〈木巳〉王倕贞元十四年薨

召王偲元和元年薨

恭懿太子佋

恭懿太子佋始封兴王上元元年薨佋生后方专爱帝最怜之后数撼储嫡欲以佋嗣会薨计塞册赠皇太子定王侗宝应初薨宋王僖初

王淮阳早薨追封 【新书不载今依旧书补】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三·李延寿
  周本纪第十一·欧阳修
  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六·赵尔巽
  卷十九·商辂
  卷七十三·元·蒋一葵
  卷之五百七十八·佚名
  第一一二禀光绪五年五月十日一一三○六-二·佚名
  六二六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速将程树榴一案审讯明确定拟具奏·佚名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司马迁
  谢尚传·房玄龄
  孟知祥传·薛居正
  刘崇传·薛居正
  赵率教传·张廷玉
  卷二·楼昉
  奏谳书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子虚赋译文及注释·司马相如

    译文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境内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与使者一同出外打猎。打猎完毕,子虚前去拜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此事,恰巧无是公也在场。大家落座后,乌有先生向子虚问道:“今天打猎快乐吗?”子虚

  • 我有一个恋爱·徐志摩

    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他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高楼上小孩童的

  • 卷末 叙论四·王夫之

      〖一〗   治道之极致,上稽尚书,折以孔子之言,而蔑以尚矣。其枢,则君心之敬肆也;其戒,则怠荒刻覈,不及者倦,过者欲速也;其大用,用贤而兴教也;其施及于民,仁爱而锡以极也。以治唐、虞,以治三代,以治秦、汉而下,迄至于今,无不可以

  • 提要·孔平仲

    【臣】等谨案珩璜新论一卷宋孔平仲撰平仲字毅父一作义甫清江三孔之一也治平二年进士元祐中提防京西刑狱坐党籍安置英州崇宁初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奉祀以卒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一曰孔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庚子朔○辛丑兵部左侍郎魏养蒙再疏引疾不允○壬寅礼科给事中余懋孳上言 皇长孙出阁讲学一事臣等请之五年礼部请之百疏乃纶音杳然臣窃惑之乞诹吉日与 储讲一并举行不报○予定国公徐希皋祖母王氏祭葬

  • 卷十二·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二商氏先世公谍宋荐钱时省札缴状胡石塘送诸生诗序张伯绪格言杨文敏碑志等不同姚铉文粹自序日记故事刘贡父诗话○商氏先世公谍商状元弘载家藏宋时公牒一纸,内凡朝廷语言,皆朱书。盖其

  • 五一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查缴应毁各书并查无《历志》一书折·佚名

    五一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查缴应毁各书并查无《历志》一书折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初九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查缴应毁各项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违碍不经书籍,前抚臣三宝暨臣任内先后查缴过一十四次,节经恭折奏闻。兹复

  • 第三十九章 重建中枢,绥靖两湖·李宗仁

    一汪兆铭的再度下野,虽为促成蒋中正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蒋氏这次访日归来,传闻携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资本雄厚,复职实系必然趋势,毋待汪的下野而后定的。 据说,蒋先生在日住于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

  • 卷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一郊社考祀日月辽太祖天赞三年九月拜日於蹛林穆宗应历二年十一月日南至始用旧制行拜日礼圣宗统和元年十二月千龄节祭日月四年十一月祭日月为驸马都尉勤德祈福开泰二年四月拜日四年六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礼部六十一诸番四夷土官人等二事例哈密永乐四年赐忠顺王紵丝六十疋绢二百一十四疋祖母母妃各紵丝六疋绢六疋婶母紵丝四疋绢四疋六年赐王紵丝五十疋绢二十

  • 明鉴易知录卷四·吴楚材

    明纪太宗文皇帝编 癸未,太宗文皇帝永乐元年,春正月,建文帝至云南永嘉寺。编 复代王桂、岷王楩封爵。编 二月,诏以北平为北京。纪 设留守及行部官,改北平为顺天府。编 命皇子高煦率兵备开平。编 冬十月,赐贵州总兵官、

  • 泾野子内篇卷一·吕柟

    云槐精舍语介问观书先生曰其上以我观书其次以书观我其次以书观书何谓也曰其上行有余力而学文可以作圣其次体圣人言可以作贤其次恣记诵之博无身心之实误天下苍生者皆以书观书者也周生问治乱之故先生曰中人而与君子为友

  • 卷二十五上·朱熹

    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五上宋 杨复 撰宗庙上 祭礼九上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廐库为次居室为后【重先祖及国之用 曲礼下】 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库门内雉门外之左右故书位作立郑司农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

  • 卷九·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九宋 王昭禹 撰地官司徒【天贱生覆而为万物之所资始者主乎道地职形载而为万物之所资生者主乎化治无所不覆而以道为本故掌治者谓之天官教无所不载而以化为本故掌教者谓之地官天覆则无为而尊父

  • 卷第五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六因辩随眠不善无记傍论已了。今应思择何等随眠于何事系。何名为事。事虽非一而于此中辩所系事。此复有二。其二者何。谓就依缘及部类辩。就依

  • 卷第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於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

  • 勿庵历算书记·梅文鼎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解释咒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尹喜真人说解除咒诅厌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请道士诵经,以解除恶人咒诅厌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