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十年五月十一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奏河东两省得雨日期仰祈

睿鉴事窃查豫省二麦现今成熟民间收获过半不日可以登场【臣】复密差人员分头查看今麦粒比往年倍加坚实不独河以南之开归等五府汝陈等七州属均系丰收即河以北之彰卫怀三府亦有六七分八九分收成不等俟查明实在分数容【臣】另摺恭

奏至东省除登莱青三府莒州所属原未缺雨现在麦穗垂成秋禾长发外再济南一府所属自四月十六日巳得透雨之後又复连得雨泽二麦收成约有七八九分可望秋禾布种者皆巳长发朱种者及时耕种惟兖东二府及泰滨武东高濮曹等

州所属地方得雨未足二麦巳有失收秋禾尚有未种者据各属陆续具报自四月十六七二十三五六八九等日屡次得雨或一二寸至三四寸不等各色秋花农人乘此雨後俱巳一律播种【臣】巳遵先事图维之

谕旨会同抚【臣】岳濬预行办理查各属现在贮谷五十

八万石零米三十九万石零又奉

旨准截南漕四十万石以备赈济之用竝饬各属勤慎撙节毋致遗滥严禁烧锅躧麯劝令富户出粜招徕商贩米石务使民食充裕抚恤得所以慰

圣怀所有河东两省得雨日期理合缮摺恭

奏伏乞

睿鉴为此谨

顷闻山东甚旱奏内未免有粉饰之词上下一诚相通方无隔碍不可稍涉回护

雍正十年五月十八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具奏仰祈

睿鉴事窃查豫省二麦业巳收获登场仰蒙

皇上修省勤求

圣德格

天今岁全省收成不但俱登丰稔而且麦粒比往年倍加

坚实经【臣】奏

闻在案惟是豫省地居天中北通直隶西联秦晋南接江淮湖楚四方辐辏商贩羣集甫得收获之时即络绎贩运他往虽普天莫非

王土遏籴在所应禁出其有余以济民食自无不可然

河南蒙

圣朝休养有年户口滋生食指实属浩繁兼之愚民嗜利忘远不知耕三余一耕九余三之道尽其所余任意粜卖兹据各属禀称他省客商来豫籴麦者陆则车运水则船装往来如织不絶於道【臣】既不

可违例遏籴竟行禁止又不可任其搬运致鲜盖藏惟有饬令地方官多方劝谕令其早为积贮以备不虞各崇节俭以惜物力不得因收成丰稔遂忘无巳太康之戒总期粮食充裕以仰副

皇上爱养黎元至意此实【臣】之私心然不敢不缮摺奏明仰祈

睿鉴谨

教民积贮固是正恐乏劝谕之方耳

同日又

奏为遵

旨预行办理并东兖二府现在情形仰慰

圣怀事窃照东省济兖东三府地方上冬少雪入春无雨【臣】自本年正月间巳?隐忧思为留前裕後之图有备无虞之计伏查东省仓谷自雍正八年被水赈济之後所在皆空蒙

皇上天恩以雍正九年漕米折谷抵赈又截留南漕通奉等米共九十万石自前署司孙兰芬倡为易霉恐累之说急於出粜凡贮米各属起而效尤不数月间粜卖四十余万石经【臣】将孙兰芬奏参严饬各属止许零星出粜以平市价以济民食现今尚存四十余万石幸而济南一府自三月下旬屡次得雨至四月十六日大雨深透今五月初五初七又连得大雨甚为普遍现在二麦登场秋禾长茂市价甚平民情安帖毋庸置议外惟东兖二府及泰武滨曹东高濮沂八州【臣】通盘打算现存仓谷五十八万有零南漕通奉米除派拨别属外现存三十九万有零恐有不敷议请截留南漕四十万又恐往返需时密劄抚【臣】岳濬就近奏请蒙

皇上天恩俞允并寛免各关口梁头米税以通商贾今南省商船连樯而至本处商人亦皆携资往贩据署布政司事按察使唐绥祖禀称抚【臣】岳濬之意有存贮临仓耗羡银万余两意欲动用此项差员赴邳徐一带买麦似属有益应听抚【臣】岳濬奏请动用【臣】又严禁烧锅躧麯劝令富户将余粮即在本地出粜并不许奸牙收囤射利病民是以各属集市粮食尚多价值不能骤长但市粮虽属充盈止可买食诚如

圣谕不能为穷苦百姓普遍之利【臣】仰体

圣心急筹目前接济之策无过於散米一法於乏食灾黎深有裨益现在与抚藩悉心经画尅期举行遴选贤员实力办理务使穷民得沾

恩泽不致流离失所以仰副

皇上爱养黎元之至意【臣】查东兖二府并各州属现在二麦尚有薄收者三十八州县二麦竟至失收者二十一州县有此米谷尽可接至秋收止须查办妥协不致遗漏冒滥自必各得其所近据各属报到五月初五初六初七等日均得甘霖秋禾巳种者条达畅茂未种者现在播种各勤农业民情甚安将来再得时雨丰收可望理合将【臣】遵

旨办理事务并各属现在情形具摺奏

闻仰慰

圣怀为此谨

览奏东兖二府泰安等八州米价未昂并近日复经得雨情形忧怀为之稍减

雍正十年五月二十七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遵

旨通融办理

恩赏镇兵生息银两以广

皇仁事窃照马步战守兵丁蒙

皇上逾格天恩轸念其家遇有吉凶之事费无从办赏给银两营运生息以济其用此从古未闻於今特见之

旷典也夫

天恩之下逮虽如雨露之润物当纤巨而同沾然亦如川源之就下必盈科而後进是以由内及外由满及汉由督抚提标而及镇次第赏给至於各协兵丁自应静候军务告竣

国用充饶之日周遍加

恩乃遽欲同沾妄生冀幸此实伊等之不揆时度势量力衡情也然【臣】以为协兵之未得同沾者实由督抚提镇大臣办理失宜之所致非尽在於

推恩被泽之自有後先也盖天下协标兵丁非隶於督提即辖於总镇其隶於督提者原为督提之亲标

恩赏银两即应在於督提生息银内推及其辖於总镇

者即系总镇之亲标

恩赏银两即应在於总镇生息银内推及【臣】愚以为不独协兵即推而至於参游都守营分以及沿江沿海水师兵丁何莫非督提总镇分属之标有何区别窃恐望

恩之急彼此同情非分之邀远近一体若不遍及则施恩似有偏枯如欲同沾则经费亦当通算【臣】伏查此

项生息银两乃格外

殊恩原非兵丁分所应得之赏惟当视其兵丁之衆寡利息之盈亏酌量均摊通融匀????多则多分少则少给如豫省北镇九营共兵五千一百三十九名南镇八营共兵四千九百二十一名东省兖镇十四营共兵七千五百三十九名登镇十三营共兵九千一百八十名查四镇共马步兵二万六千七百七十九名内除四镇随标中左右营兵共八千五十八名得沾

恩赏外尚有外营之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一名均未沾恩登镇之兵较三镇颇多故

特赏银一万两其余三镇各六千两除各官养粮公粮无庸赏给现在出征兵丁照部定数目赏给外其余各营【臣】约略计算虽不能如部定马兵吉礼六两丧礼八两步兵吉礼四两丧礼六两之数然亦得各沾实惠无庸岐视者也今据四镇呈报每年加一五起息止赏同城中左右营等语殊未得宜【臣】查马步兵丁饷则有多寡之不同而米则每月同领三斗初无分别今吉凶赏银当此创始之时实无庸分别马步请照月米之例一律酌量吉礼赏银二两丧礼赏银四两巳足接济况吉凶二事非家家常有之事或一家数年而一遇或一家数年而不遇如一年之内吉丧事少银有盈余令於年底造报留为次年之用生息之银既日积而日多则赏给之额亦可续增而渐广更不必执一而论赏兵次第先镇後协积有余银再及各营如此办理费用无多可以周徧【臣】再查【臣】标及河南南北两镇标下原无协营惟东省兖镇标下管辖临清沂州二协登镇标下管辖文登胶州二协虽称协镇原属镇标以【臣】愚见即参游都守各营尚请在於该镇赏银内分给何况协营尽可变通似无有不能行之处从此而经费有余再沛

天恩赏及协兵亦止宜於该镇原赏银内加增不必另立协兵生息名色即不再赏而该镇原赏所生之息日积月累亦足赡给似此稍为变通方为大公庶可垂久是否可行理合奏请

皇上训示遵行为此谨

通融办理之议似觉不甚妥协难以施行候朕再加裁夺另有谕旨

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七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睿鉴事窃照山东东兖二府今春少雨二麦歉收仰蒙皇上天恩轸念黎元恐致乏食失所

特施赈恤【臣】敬绎

恩纶或散米或煮粥或借贷仓谷原令因地制宜非令三者竝行【臣】因天气暑热粥易作酸未便煮赈外饬令地方官俾知

旨中散者指米而言借者指谷而言散米而不责偿者专指赤贫饥口而言借谷以待有秋者专指有产灾黎而言然而二者之中究以散米为先务盖东省旧贮粜存南漕通奉各米共四十余万石又蒙

恩截留南漕四十万石尽可敷用分别大小口按月散给接至秋收贫民得食免饥不须借领责偿其感沐

天恩更为深至【臣】仰遵因地制宜之

谕旨是以散米为先务宜急借谷为後图可缓也再履

亩勘灾计口授食此

国家一定之常经灾则必以收成分数为程赈则必以户口册籍为据舍此常经便同棼丝难理别无简便法门【臣】因奉

旨谆切贫民口食不可少缓须臾饬令一面将原贮拨运米石查有实在乏食朝不待暮之贫民先行赈恤一面仍遴委道员督同府州县分头查勘灾伤编户给票领赈庶几无遗无滥否则逢人即给以致不应赈者赈而应赈者不赈矣【臣】又以为愚民不知撙节多领必至花销诚恐地方官乐於简便将数月口粮一时散给以致日後仍至乏食轻去其乡此时坐视不可再赈不能岂非误事节经【臣】熟思长虑以求万全公牍书函不下数千万言俱行山东布政司确议饬遵在案又蒙

皇上恩准光禄寺卿王?奏请奉

旨所????兖东等本地人员即令王?带领商同办理钦

此仰见

圣虑周详以本地之人办本地之赈自必极公至当不

意王?桑梓情深过於从厚不为

国家度支出入亦不为灾黎经理舒徐意欲将四个月口粮减作三个月加增户口复欲於赈米之外再借仓谷因抚【臣】岳濬有借谷不如借银之言又欲於借给籽粒之外再借银两经兖沂莒道万国宣兖州府知府沈斯厚委婉商请以甘霖普降秋禾巳种自应凛遵

圣谕因地制宜而王?甚为拂然遂坚执已意面饬滋阳县知县茅瑛务必借给有意更张事多掣肘具禀到【臣】并接河【臣】朱藻来字亦云王?办赈甚不妥协有遍及邀誉之意等语【臣】恐似此意见龃龉小民无厌一闻王?之言即顽绅劣衿地豪土棍本非乏食灾民亦必赴官纷扰将来未能办理妥帖即日费数万帑金数万仓米亦不能尽如人意於赈务深有未便【臣】远处豫省既有所闻不敢不据实奏

闻仰祈

睿鉴【臣】查东省各道府州县多系雍正八年办过赈务

谙练之员且既有

命来候补候选人员选拔贡生已足差遣可否将本省人员王?等掣回以杜瞻顾桑梓掠美市恩之弊理合并请

皇上钦定训示遵行为此谨

所奏是巳有旨将王?等掣回矣

雍正十年六月初三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续参市恩扰赈之卿员仰祈

睿鉴事窃照山东东兖二府春夏少雨麦收歉薄蒙皇上轸念民艰溥施赈恤乃光禄寺卿王?竝不敬绎圣谕因地制宜乃一味加厚桑梓更张掣肘业经【臣】奏闻在案【臣】窃以为查灾办赈

国家自有一定不易之常经无庸搀入私意浮言致滋紊乱且情形时有不同不可不随时斟酌当被旱之日野多赤地秋田无望不得不广为赈救及至得有透雨百谷?生佣工力作即可覔值资生野?畦蔬皆得易钱餬口况采山钓水果熟瓜成所在皆养生之资无处非救饥之物所有应赈户口自当逐一核确以杜浮滥【臣】是以与抚【臣】岳濬商酌先将赤贫无依竝遮留归里者给以口粮至有地抛荒无力补种者借以籽粒【臣】等非特为

国家度支出纳留前裕後也诚以穷民得早赈一日即免一日之饥奸民少冒赈一口即救一口之命兹据原署山东布政司印务按察使唐绥祖禀称王?为人刚愎自用本无学识初到时原有独出心裁之意及閲司详并【臣】节次檄饬条约茫然若失遂倡为借银之说以示立异之意且俨然以

钦差自命出示晓谕知府打恭竟不下轿语言少拂其意即毅然作色州县而下呵斥自由竝不下郷细查务欲广为散给擅作主张殊与商同办理之

谕旨相违若听此人措置不但无益地方必致滋生事端等语又据布政使郑禅宝禀称王?系自行奏请来东效力原非

钦差可比自不宜搀越巳见纷更掣肘山左百姓连岁

叠蒙

皇恩至深至重今夏缺雨较之八年被水尚有轻重之分自应先事图维留前裕後方为万全倘若滥行赈借糜费仓库有何底止等语又据兖莒沂道万国宣禀称王?谕令沂州知州叶旉凡有田多绅衿之佃户着田主具呈借领谷石又令沂州借给籽种银九百余两到峄县谕令该署县王天庆将短工无地次贫之人俱填入极贫册内一体给赈竝於通衢晓谕俱借工本立给仓粮以致该县惶悚无措又至滕县谕令该县黄元轸挽运截留漕米数万石就近借给该县以现在奉文赈米不便再借回覆而王?又云只管借给有我担任等语窃思田多绅衿之佃户竝非赤贫穷民何得擅动仓谷籽粒银两必须查明实在务农贫民现在有地未种可验者方可借给何能预定银数至九百余两之多在王?不过欲邀誉桑梓罔顾糜费钱粮等语又据曹东道王鸿勲禀称王?为人执拗欲散给银两所带部属五员惟郎中尚为焕至济宁颇觉安静等语又据兖州府知府沈斯厚禀称王?至各县即谕令将米借给绅衿佃户又索取各县赈票带领举人陈伸等沿途散给又批发廪膳生员等呈俱令一体赈给沿途一切仪从伺候自作威福等语又据济宁州知州张纶禀称王?到州自坐堂上点赈放米任意增减地方官不得旁参一语又谕令生员一体借给银两不拘何项钱粮按名分散回以库贮无项可动即作色云我巳摺奏贫士亦当周恤等语【臣】查此番赈务钦奉

谕旨交与抚藩二臣因地制宜悉心经画之事王?不

过奏请自愿来东协辨奉

旨俞允其请乃竝不商同臣等秉公办理一味自专止图市恩邀誉不顾州县米多米少有银无银张示通衢号召领赈以致各属旁徨无措强绅劣衿土豪地棍羣起争趋反致贫民候赈无期挨挤不上司道等官皆无可如何莫能救止【臣】恐即有粟如太仓陈陈相因财如源泉混混不舍亦不能徧给不核之民尽饱无稽之腹诚孟子所谓惠而不知为政者也【臣】不敢因巳经奏

闻遂尔默默理合续参伏祈

皇上睿鉴施行谨

於前次奏到即经有旨调其回京王?为人原属愚鲁粗率然居心端直尚非不肖之流伊子王柔遇事勇往向前是一实心效力之员但亦任性狂纵刚愎自用朕因惜其材器难得以故时加训诲而驱策之无瑕全璧岂易觏耶

雍正十年六月十三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缴

朱批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六月初五日【臣】齎摺家人捧回【臣】奏

请掣回王?等摺内钦奉

朱批所奏是巳有旨将王?等掣回矣钦此【臣】於未奉谕旨之前续将王?办赈不协情由奏参在案但【臣】续参之後又据兖莒沂道万国宣禀据钜野县知县廖开春禀称查办赈务既按户分别大小口给米则妇女亦在一户之内乃王?另将妇女准给以致妇女希图重领拥挤不散王?亦自谓钜民之不可施恩束手无策又王?将温饱生监邹玠等四十名每名给以两大口准照贫民一体均赈四个月查各生监俱有田房产业竝不乏食因有所挟立催给米不得不遵照王?批准呈词按名散给以致各生羣起效尤於六月初一日劣生徐湘等一百余人聚集学宫勒令知县借给谷石大声嫚骂教官目覩不敢约束等情到【臣臣】现行山东布政司严查外【臣】查王?与检讨隋人?情愿来东商同办理赈务隋人?分查东昌府属悉照【臣】等经画办理竝不纷更掣肘巳於闰五月二十以前各属先後开赈民情安帖王?分查兖州府属独出巳裁邀誉郷里市恩於冒滥之妇女温饱之生监致长刁风至今未据各属具报开赈日期反致饥民不得领米贻害民生莫此为甚【臣】巳密劄抚藩二臣速饬核实早为开赈【臣】不敢因王?等巳经奉

旨掣回遂尔隐默理合奏

闻仰祈

睿鉴所有奉到原摺一并恭缴为此谨

据奏王?市恩郷里致长刁风种种不协可与岳濬商酌查明会疏题参

同日又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睿鉴事窃照大臣官员子弟设立官号乃

圣朝优待臣工赏延於世之至意典至钜也伏查定例内官员子弟应试有本系嫡子孙及同胞兄弟并同胞兄弟之子曾经出继者俱不准入官号等语凡所以厚本支而重嫡????杜假借而严混冒者至详至慎从未闻有以异姓之子冒入官号滥叨中式如革职兵部右侍郎胡煦之罔上行私者查胡煦止有亲生一子其长子名孟基本姓邱原系光山县故民邱自先之子随母胡氏改嫁胡煦时孟基年已四岁煦将孟基作为巳子改冒胡姓入学复於雍正二年编入官卷幸中甲辰科河南郷试第二十八名举人滥窃名器此皆从前学臣试臣及地方官教官失於查察之故【臣】既体访确实若不据实奏明将来会试届期万一侥幸中式事关科场多有未便是以不敢隐讳据实奏

闻仰祈

睿鉴谨

该部严察议奏

同日又

奏为奏明事窃照按察使陈世倕胞弟举人陈世偓素知医道经【臣】於雍正八年五月间奏请

圣恩赏发来豫钦奉

谕旨交【臣】酌量委署试用【臣】上年进京之日适开封府管粮通判员缺乏人【臣】即委陈世偓署理【臣】嗣奉

恩旨回豫复经【臣】面

奏请将陈世偓仍留【臣】署学习兼资朝夕诊视又蒙

皇上俞允钦遵在案近因【臣】於本年四月内感冒风寒之後兼患痢疾访有专门世医诊脉用药颇称切当况【臣】病巳全愈止须调补气体可以无庸再留陈世偓在署医治查陈世偓原系奉

旨交【臣】酌量委署试用之员应令其及时试用以观後效但伊胞兄陈世倕现任河南按察司例应回避不便在於豫省试用【臣】拟将陈世偓前往东省会同抚【臣】岳濬遵

旨酌量委署理合缮摺

奏明伏乞

睿鉴训示遵行为此谨

卿疾虽愈尚需调理朝夕诊视岂可乏人陈世偓之得蒙委署原因医卿始邀斯恩如果才具可取将卿调治大愈时朕格外优擢不胜似伊挨俸陞迁乎目下何必如是急於见用若初借医病为进身之阶未奏全功遽求速用在陈世偓则属躁竞妄举或专系陈世倕之谋此等居心更难望乃弟将来成就设出自卿意亦非爱之之道将此所批谕旨与伊弟兄观之

雍正十年七月初四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缴

朱批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六月二十一日【臣】齎摺家人回豫荷

皇上赐【臣】宝丹【臣】恭即望

朱批於前次奏到即经有旨调其回京王?为人原属愚鲁粗率然居心端直尚非不肖之流伊子王柔遇事勇往向前是一实心效力之员但亦任性狂纵刚愎自用朕因惜其材器难得以故时加训诲而驱策之无瑕全璧岂易觏耶钦此伏查王?此番办理赈务甚欠妥协诚如

圣谕愚鲁粗率幸蒙

圣明远照即颁

谕旨调回然【臣】前既有所知不敢因巳经奏

闻遂不再据实陈奏至【臣】与王?原素未谋面今蒙圣谕始知王?并其子王柔为人益仰

睿鉴至明如日月之无不照临因材任使如雨露之无不栽培也【臣】不胜钦仰感激之至所有奉到原摺理合恭缴谨

於续奏王?摺内虽经批令会参卿其更加酌量若可以中止则亦巳焉耳

同日又

奏为据实具奏仰祈

睿鉴事窃查东省所属之沂州峄县郯城汶上嘉祥钜野鱼台各州县界临运河并各湖滩水柜【臣】因上冬少雪入春以来雨泽又稀诚恐蝗蝻易於生发钦遵

上谕预行各属於水草丛生人迹罕到之处早为廵察今据各属具报果於此等处所生发蝻子蠕蠕蠢动竝未伤损禾苗除各属渐次扑灭外惟郯城一县共四十五保内生蝻之处二十四保其县西各保扑灭约有四分县南各保扑灭约有三分西北各保扑灭约有五分打後复生较他处为多其东南地接江南海州宿迁等处以马陵山为界山之上下蝗蝻生发尤盛【臣】即飞檄所属文武多委员弁会同地方官督率人夫分头扑灭并行令地方官照依前人买蝗之法捐价买捕毋致长成羽翼飞食田禾为害邻封并饬接壤州县无分此疆彼界协力帮捕去後容俟各属捕净之日结报到【臣】再为核实具奏合先奏

闻伏乞

睿鉴谨

螟螣蟊贼皆足以害苗而惟蝗最酷一令生翼飞腾则人力难施亟当严饬扑灭莫遗种类

同日又

奏为武职乏员急宜寛途广拔以实营伍事窃惟用将之道任之宜专取才之途求之宜广若必狃於往规而不稍为通变格於成例而不量为权宜则巳用之将材仅有此数而後起之将材登进无门鲜有不匮乏而拮据者也【臣】查【臣】标及【臣】所辖之河南南北二镇山东登兖二镇各营将领自调取出征递行委署之後现在存营实授人员巳属无几兼之俸满推陞缘事参革因公罣误离任者又在所不免每遇一缺出则通标遴选递署实难其人若例应题补必须选取人地相宜员缺相当无参罚合例人员更不易得近来即委署亦有甚难之处盖员缺例应在外补者部中巳不铨选间有在军前推陞者急猝不能到任而现在营缺悉系署员一官又不便兼理两缺【臣】每遇一缺出不但在於通标遴委尝於通省两镇标营通融选拔近又合两省一标四镇通营选拔矣无如一标缺员各标亦复如是一镇少人各镇更觉艰难此所以题补难委署亦难也【臣】查【臣】标二营自副将都司守备以至千把共十五员内实授者四员缺官署理者十一员南镇八营自参游都守以至千把共四十九员内实授者七员缺官与署理者四十二员北镇九营自参游都守以至千把共五十一员内实授者三员缺官与署理者四十八员兖镇十四营自副将参游都守以至千把共八十七员内实授者十四员缺官与署理者七十三员登镇十三营自副将参游都守以至千把共九十三员内实授者四员缺官与署理者八十九员似此人少缺多官皆借署营伍则料理无人日渐废弛兵丁则约束不谨日渐骄纵所关甚钜又不独在於题补遴署之烦难而已【臣】於上年在京时曾将将材难得情由跪奏面奉

训旨在於兵丁内选拔仰见

皇上至圣至明

发挥指示皆属不易之至论但将备弁兵自分等级以次而拔相递而陞此定制也今在上将领之缺日见虚悬而在下千把之缺每难陞让则兵丁之中虽有可用之才何由而得缺拔补兵丁不得上拔将材又何由而得人不几与【臣】在京跪奉之

谕旨实相违悖【臣】於是推其所以然之故盖千把末弁无不分守汛地其任内别无他事参罚惟缉盗考成人人不免必以案内盗犯全获始为合例方得陞转然【臣】以为此法宜严於无事之时而当少寛假於军兴之日【臣】仰见

皇上求才必得立贤无方凡督抚题陞文员亦必选取合例然每於不合例之员因其才有可用即於疏尾将伊任内参罚各案查出声明候

旨定夺每蒙

皇上不拘成例量才拔用【臣】窃以为文武一体斯道既

加恩於文员亦不妨推及於武职【臣】请嗣後题补武职一时难得合例之员准照文员之例於疏尾将任内参罚声明候

旨定夺其引

见巳过三年者照例给咨送部引

见至考拔千把总例不具题亦即於咨部文内将参罚声明准其拔补俟大兵凯旋各官回任之日仍照定例遵行似此一转移间则不合例之备弁得以陞拔出缺而在下有用之兵丁亦得以依次考补将见人材日出选拔无遗矣【臣】为营伍乏员起见不揣冒昧据实

奏请是否可行伏乞

皇上睿鉴

特降谕旨

敕部施行为此谨

题陞武职亦照文员之例於疏尾声明各案参罚所请甚是候交部议覆有旨

雍正十年八月初三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具奏仰慰

圣怀事窃查豫东二省自夏入秋雨阳时若其早种之高粱谷黍等项俱巳一律登场其晚种之谷黍花豆等项亦俱畅茂条达结穗坚好据各属具报及【臣】差员访查询之耆老农民咸称今岁秋收毋论高原平隰以及傍山临河地亩均有十分收成较之往岁丰登更为大有至东兖二府自蒙

皇恩赈恤之後百姓俱各安居粒食又仰赖

圣德格

天雨泽应时秋成丰稔粮食充盈市价平贱除被灾之茌平县仍赈四个月外余俱分别减去一月二月河东两省人民熙熙皥皥共乐

尧天容俟两省布政司将通省实在收成分数查报齐

全【臣】再核实奏

闻又查东省所属之沂郯滕峄等州县蝗蝻生发俱在湖滩水柜人迹罕到之处随生随扑原不为害惟因界连江南之海邳宿沛等州县彼处生发尤甚长成羽翼负子越湖飞入东境【臣】据各属具报即屡檄所属文武各委员弁分头扑灭并咨会江南督抚二臣转饬一体协力帮捕【臣】复设法指示如在荒滨旷野则挑坑掘堑畀之以火瘗之以土如在谷菽行间瓜蔬陌畔则偿其籽种将生蝗之地

尽力扑捕兹据兖州府等具禀各属蝗蝻俱巳如法扑净竝未损伤田禾【臣】随檄布政司确查取结在案再秋汛水势随长随落河流循轨安澜各处工程俱各平稳合并奏

闻仰慰

圣怀为此谨

览奏豫东秋成丰稔河流顺轨而蝗不为灾实出朕之望外甚为欣慰

同日又

奏为据实覆奏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七月初七日【臣】齎摺家人捧回【臣】奏请将陈世偓前往东省委署摺内钦奉

皇上朱批谕旨卿疾虽愈尚需调理朝夕诊视岂可乏人陈世偓之得蒙委署原因医卿始邀斯恩如果才具可取将卿调治大愈时朕格外优擢不胜似伊挨俸陞迁乎目下何必如是急於见用若初借医病为进身之阶未奏全功遽求速用在陈世偓则属躁竞安举或专系陈世倕之谋此等居心更难望乃弟将来成就设出自卿意亦非爱之之道将所批谕旨与伊弟兄观之钦此【臣】跪读之下不禁感激涕零伏念【臣】何人斯乃以犬马微疴仰蒙

圣恩垂眷至於如此之隆如此之笃【臣】即望

阙叩头恭谢

天恩外随传陈世倕陈世偓同到【臣】署敬将

谕旨捧出令其同看据陈世倕陈世偓禀称伏读谕旨惶悚无地实不敢萌此速於求用之心恳求仍在【臣】署至再至三【臣】查陈世偓自雍正八年五月内奏请

圣恩赏发来豫迄今已及二年【臣】每年给以束修银两其家口俱移入【臣】署赡养在陈世偓虽明医理止宜於平时调剂稍有疑难之证便少把握【臣】自本年四月内感冒风寒之後兼患痢疾陈世偓诊?用药两月之久未能收功见效【臣】复徧行寻访得有专习医道之人较之陈世偓更为切当【臣】服其药日有起色【臣】病方得全愈【臣】因思【臣】既有专医调治则陈世偓在署闲居无事且【臣】仍须给以资斧实【臣】一点鄙吝之私起此意见冒昧奏请【臣】从前缮摺拜发之时敬谨慎密竝未令陈世倕弟兄得知实非出於伊弟兄之意今奉

谕旨谆?所有微【臣】区区私念不敢不沥陈於

君父之前也【臣】仰恳

天恩可否仍将陈世偓前往山东会同抚【臣】岳濬酌量委署试用【臣】未敢擅便理合据实覆奏伏候

皇上训示遵行谨

若据此奏而论是陈世偓医卿毫无功效更不应邀恩试用矣卿果为惜资斧起见不欲久留署中则当令伊回京归班铨选奚庸前往山东委署试用於情於理均属未协如何其可总之或仍留署或令归部於斯二者卿酌量行之

雍正十年九月十五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奏河东二省秋收分数仰祈

睿鉴事窃查今岁豫东两省其早晚各色秋禾丰稔情

形业经【臣】奏

闻在案兹据河南布政使徐聚伦山东布政使郑禅宝各将合属实在收成分数核确具报到【臣臣】复加查核恭呈

御览查河南开封府十四属归德府九属彰德府七属卫辉府八属怀庆府七属河南府十一属南阳府十二属汝寜府九属各收成均有十分而开封彰德汝宁三府为尤盛陈州并所属四县许州并所属四县禹州并所属二县郑州并所属四县陕州并所属二县汝州并所属四县光州并所属四县各收成均有十分而陈郑汝光四州为尤盛又查山东济南府十四属一卫兖州府十四属二卫所东昌府十三属二卫青州府十属一卫莱州府七属四卫所登州府八属四卫各收成均有十分而青莱二府为尤盛泰安州并所属三县武定州并所属三县曹州并所属四县东平州并所属四县滨州并所属三县沂州并所属二县高唐州并所属四县濮州并所属三县莒州并所属三县各收成均有十分而泰安武定濮莒四州为尤盛总之今岁秋收丰稔实出人望想之外比往常大有之年更为倍获此皆仰赖

皇上至诚昭格

上天默佑是以雨阳时若年糓顺成臻此极隆极盛【臣】不胜懽庆感颂之至所有河东二省核确实在收成分数谨缮摺恭

奏仰慰

圣怀至黄河南北两岸堤工霜降已过水势减落堤埽

工程俱各平稳合并奏

闻谨

以手加额览焉今岁直隶豫东三省秋成实系望外之丰乃

上天非常嘉贶大造洪恩我君臣当愈加感戴倍增敬畏也

同日又

奏为仰恳

天恩解任调养事窃【臣】一介庸愚仰蒙

皇上畀以总督重任节制两省封疆惟因才不副职是以日夜靡寜心力俱瘁而年齿亦衰自微【臣】报

主之心而言即一息尚存不容少懈而自

皇上封疆之大而言当量力引退以让贤能是以上年

春间?血陈请得蒙

天恩解任进京调治叠荷

恩赐旋即痊愈从此有生之年皆

皇上再造之日也回任後正图竭力报效以殚愚忠不谓今年四月间感冒风寒旋转痢疾直至六月方得渐就痊可随於八月内入闱监临文场至九月初一日出榜回署无如身体虚弱现在加意调养日服参苓仍不能补足气血复原如旧转瞬武闱即届天气就寒【臣】自揣微躯恐不能力疾从事致误大典是以据实奏请仰祈

圣恩允【臣】解任调治俟明年春融由水路进京仰觐天顔跪聆

圣训至河东总督原系奉

旨後不为例【臣】解任後自当将

钦给总督关防封送缴部仍祈

敕部将河南廵抚关防齎发来豫【臣】查副总河孙国玺在豫半年小心勤慎堪以暂署河南廵抚印务庶不致任意更张故为纷易【臣】性戅直又复孤介自持十年以来蒙

皇上擢用之恩犹为人之所同而蒙

皇上保全之恩惟有【臣】身所独今以衰病日侵遽行求

退犬马恋

主之私不觉情溢乎词泪盈於楮容【臣】专心调摄倘得

圣恩日就痊愈则【臣】之仰图报效正自有日矣谨缮摺奏请伏乞

皇上睿鉴训示如蒙

俞允【臣】遵即循例具

题请

旨敕部施行为此谨

览卿解任之请深用怅然另有谕旨交大学士转发

同日又

奏为冒昧吁请

天恩仰祈

睿鉴事窃【臣】上年在京时荷蒙

圣恩赏【臣】琼玉宝膏【臣】朝夕服食消痰止甚有效益

前蒙

恩赐巳为逾分何敢再行渎请但【臣】犬马微躯素蒙圣慈顾复不揣冒昧仰恳

天恩再赏【臣】一服未审此膏原方可否并

赐与【臣】得以如法修合终身服食并求

皇上训示【臣】不胜感激吁恳之至谨

琼玉膏既云有效则不宜间断今并原方赐来如法修制频频服之可也

雍正十年九月十八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山东廵抚【臣】岳濬谨

奏为遵

旨会商据实奏参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八月二十九日【臣】等据山东按察使

唐绥祖钞録

皇上朱批该司摺奏敬陈管见事一案

谕旨与督抚商酌会同奏请钦此【臣】等伏查积贮米谷关系綦重夫既於需赈不敷之时吁请截留岂不当於既赈有余之际经营善後乃布政司不为之查议而具详【臣】等身为督抚不为之核实而具奏直待按察司密摺奏

闻【臣】等与布政司所司何事方将引过请罪之不遑而

尚敢归议於该司奏请之未是乎

皇上不即据其所请而

俞允

特令【臣】等商酌会奏仰见

至圣至明早有以知该司之所奏未必尽然而【臣】等之坐视南漕不为乘时料理者未必无据如果宜急粜易谷该司与【臣】等共事巳久何难径与【臣】等商酌且与抚臣同城晨夕相见更易於进言何必密为奏请彼固知南漕之宜暂存而不宜急粜系【臣】等饬行各属遵照在案自不便再向【臣】等商请是以舍【臣】等而冒昧具奏彼其意不过欲取悦於愁霉惧烂之属员而沽名邀誉於一时耳【臣】查东省现在应买之谷

皇恩有加无巳等事案内除雍正九年改徵漕谷抵补外尚有未买谷一百三十六万八百三十石零又查明府仓等事案内未买谷二十三万六千二百四十二石零一年不能俱行买足於壬子癸丑两年各半分买经部覆准在案此外又有应买平粜亏空各项谷共四万四千三百一十六石则是今岁秋谷虽属丰收而民间元气未复本年应买之谷共八十四万二千九百余石之多何可复行采买以致谷少价昂有碍民食是断断不可粜漕易谷也况秋收既丰民间各有新粮食用市上杂粮亦多南漕大米巳难出粜该司欲於今岁粜漕即於今岁易谷为日不足言何贸贸即此巳可见该司之不学无术也【臣】查南漕之在东省本非无用之物而该司因赈恤有余恐致累手鳃鳃过虑冒昧渎奏任意更张不可不请

旨创惩以为妄奏者戒【臣】近於京报中伏读

上谕知江南地方又於七月十六日夜海潮涌溢被淹敕令江南总督诚心抚绥无使流离失所至於今冬冰

雪严寒之际明春青黄不接之时

敕令预为筹画资其生计【臣】查江南自雍正八年被淹

皇上天恩特施赈救动用帑金数十万两各项仓粮数

百万石犹恐不敷

特旨允准浙江总督李卫奏请将浙米运至江南山东二省分截备赈在案今甫隔一年又被水患【臣】恐南省仓贮一年之内未必即能充实莫若循照督【臣】李卫运赈邻省之例即将东省截留南米仍运回江南备赈从德州临清张秋济宁等处水次连樯而下挽运甚易并请照王?隋人?之例将唐绥祖暂解按察司任即将该司所请二十万石南漕令其雇觅船只运至江南交与督抚布政司或散赈或平粜以济民食事竣仍回原任再南漕系大米更为南人所宜如此一转移间而在东不致久贮为累既可邀誉於同官在南又得有大米资生更可市恩於桑梓谅亦为该司所愿并可以不必计及仓厫之有无也缘系奉

旨商酌会奏事理【臣】等谨合词具奏伏乞

皇上睿鉴训示施行为此谨

此项漕米照该督抚所请行

雍正十年十月初十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躬甚安今岁以来觉健爽倍常此皆荷蒙

上天

圣祖眷佑所致实为过望卿体佳善否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前以琼玉膏消痰止是以冒昧吁请并

求原方仰蒙

皇上天恩膏方竝锡并赏【臣】既济宝丹此丹前蒙恩赐【臣】服食以来微觉精神增益今又蒙

赏给凡斯

上方仙药【臣】祗领之下实欣幸过望随恭设香案望阙叩头恭谢

天恩所有微【臣】感激私忱谨缮摺奏

谢为此谨

既济丹朕现今日服无间考其性不涉寒热温凉徵其效亦不在攻治疾病惟补益元气是乃专功卿服食将完时具摺奏请更当续赐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十年十月初一日【臣】齎摺家人捧回【臣】奏

请解任调理摺内钦奉

皇上朱批览卿解任之请深用怅然另有谕旨交大学士转发钦此竝接大学士【臣】张廷玉字内开钦奉

谕旨河东总督事务朕巳降旨令孙国玺协助田文镜办理其总督衙门养廉之项着田文镜酌分数千金与孙国玺合之副总河之养廉期於敷用而已其余仍留为田文镜之用度钦此又於十月初四日准吏部咨钦奉

谕旨田文镜着在任调摄不必恳请辞退孙国玺以副总河协助田文镜办理总督事务凡似监场等事着委任代理钦此钦遵【臣】即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恭谢

天恩竝遵

旨令副河【臣】孙国玺考试武闱外伏念【臣】一介庸愚仰

皇上简畀封疆节制两省

隆恩叠锡固巳浩荡而靡涯

殊眷频加更复保全而备笃【臣】犬马图报之心早巳矢诸身世之久当此未填沟壑之日正为少尽涓埃之时何敢引退求闲自图暇逸无如年齿益而疾痛时纒血气衰而参苓少效甫奋兴於感激之下旋恐怖於力疾之余是以据实陈情恳请解任乃蒙

温旨褒嘉

恩纶谆?仍令【臣】在任调摄以副河【臣】孙国玺协助【臣】办理总督事务更以凡似武闱等事着【臣】委任代理且酌分养廉仍留为【臣】之用度协办则收臂指之助代理则免行走之劳

圣恩之体恤甚周

圣心之筹画更至【臣】自揣微躯恐究不能膺斯重任然

而既蒙

恩谕又何敢於惜此余生惟有殚心竭力以图仰报皇上天恩於万一也所有微【臣】感激私忱除恭疏题谢外谨缮摺具

奏伏乞

睿鉴谨

览卿奏谢知道了卿办理一切惟宜持其大纲仍以调摄起居为要

雍正十年十一月初三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缴

朱批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十月二十七日【臣】齎摺家人回豫捧

到【臣】恭请

皇上圣安摺内钦奉

朱批朕躬甚安今岁以来觉健爽倍常此皆荷蒙

上天

圣祖眷佑之所致实为过望卿体佳善否钦此【臣】跪读之

下不胜懽忭踊跃仰见

皇上乾行日健保佑

天申天下臣民共戴福寿康寜之

圣主於亿万斯年矣又於【臣】奏谢

恩赐既济丹摺内钦奉

朱批既济丹朕现今日服无间考其性不涉寒热温凉徵其效亦不在攻治疾病惟培补元气是乃专功卿服食将完时具摺奏请更当续赐钦此【臣】屡蒙

恩赐巳属逾分乃蒙

皇上令【臣】服完时奏请再颁

圣恩高厚实出望外【臣】自十月初一日起每日服食俟

皇上赐发内造枪一杆钱粮一盒【臣】随照式制造五杆令标下兵丁如法试放凖头有二百步之远既稳而便实系军中利器今将原枪一杆敬谨呈缴合并陈明为此谨

此枪造法极宜严密勿令匠役传知外人敷用则已无须多制各营伍仿傚制造尤属不可留意戒饬毋忽雍正十年十一月初六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奏请仰祈

睿鉴事雍正十年九月二十四日钦奉

上谕河南按察司员缺着南汝道卢焯补授南汝道员缺着汝宁府知府费谦流补授汝宁府知府员缺着总督田文镜於属员内?选递行题补钦此钦遵【臣】查汝宁一府界连湖楚所辖九州县盗多民悍素称难治通省开彰怀南四府同知及汝州等七州直隶知州其品级可以题补知府者寥寥无几殊难?选至知县之中不特品级相悬且多新进之士初试之员更无其人【臣】查原任湖广黄州府知府蒋国祥系【臣】妻胞弟【臣】深知其为人颇有性气然心地明白办事勤谨其前在知府任时惟因各上司仍取馈送是以廉隅不立及督【臣】杨宗仁到任之後随巳洗涤肺肠顿改前失【臣】在河南距黄州不远知之最确不期仍以贪劣被参此皆伊巳改之旧愆也搜查任所财物甚为有限蒙

皇上天恩赏还令其前赴台站效力自雍正四年至台至雍正九年撤回在站五年在蒋国祥自知感戴

天恩力图报效又蒙

皇上赐复原官令其在内阁学习行走此不特蒋国祥幸出望外即【臣】亦感激无地何敢复有希冀然其人未老其才尚属可用正当竭蹶犬马以报

天恩内举不避亲【臣】不敢仰企前芳然以人事

君之道【臣】所素知【臣】又何敢因系妻弟私嫌遂致隐默可否即将蒋国祥补授汝宁府知府【臣】不揣冒昧奏请

圣鉴倘蒙

俞允彼到任後不图报效慎矢清操【臣】即离去河南彼断难瞒【臣】知觉【臣】一有所闻立即奏参亦不敢因系妻弟而稍为寛徇也【臣】无任悚惶待

命之至为此谨

照所请有旨谕部矣蒋国祥到任後卿其再三朂励令其改弦易辙勉为良吏以盖前愆

同日又

奏为据实陈请再恳

圣恩解任调养事窃【臣】前因久病未痊又值武闱考试

奏请解任荷蒙

恩旨令【臣】在任调摄复

命副河【臣】孙国玺协助办理

圣恩体恤至於此极【臣】既有孙国玺为之代理协办自揣稍可支持则在生一日即应图报一日何敢复请解退自就便安无如【臣】调理以来又经一月饮食渐减脾气日虚今於十一月初五日起咳嗽顿发昼夜不息犬马微躯诚何足惜第两省封疆任大责钜实非病卧之人所能胜任伏乞

皇上俯鉴微忱

允【臣】前奏事理

敕部将河南廵抚关防齎发来豫令副河【臣】孙国玺暂

行署理【臣】一面将

钦给总督关防封送?部俾【臣】解任调治倘得仰邀圣恩日就痊愈容俟明岁春融进京则瞻

天仰

圣既得慰微【臣】恋

主之私而暮景余年尚可竭微【臣】报

国之志也?血陈情泪随声堕谨再缮摺据实奏请伏乞

皇上睿鉴恩允施行【臣】不胜感激悚惶之至谨奏

勉从所请有旨谕部矣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九·刑法一·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二·徐梦莘
  纲目续麟卷五·张自勋
  太祖高皇帝实录序·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一·徐紘
  跋·朱国祯
  一百二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进晴雨录摺·佚名
  七七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四·阿桂
  萧阳阿传·脱脱
  陈亨传·张廷玉
  晋纪十六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咸和三年(戊子、328)·司马光
  卷二百·佚名
  卷二十八田赋七·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六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五言絶句】秋夜            宗泐【五首】窗外芭蕉雨檐前蟋蟀声如将不平意相诉到天明小景孤村带寒鸦远山涵夕雾渡头人未归日落风吹树水竹居图山人水

  • 王梵志诗校注卷七·王梵志

    世有一种人 天下大痴人 教你修道时 知足即是富 千年与一年 凡夫真可念 我身若是我 悟道虽一饷 由心生妄相 福门不肯修 莫言己之是 我有你不喜 任意随流俗 学行百千般

  • 卷一百九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三月辛亥朔 上御 奉天殿试行在礼部选中举人董璘等二百五十人制策曰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昔之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唐虞之世治道彰明其命官咨牧载之于书有可见已成周之官倍蓰唐虞备存周礼其详得而数之周礼周

  • 卷一百九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壬子朔书谕皇太子明年正月十三日大祀 天地命尔行礼其精洁致斋恪共乃事钦哉 行在钦天监进永乐十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甲寅 上嘉朝鲜国王李芳远勤脩职贡遣使赍敕及白金二

  • 七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洪武陵冢蹋陷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目下上江米禁已开,客船陆续运到有二百馀只,惟湖广、江西尚未通运,督抚已经移文开籴,将来自可接济无虞。臣为核减缎匹事,至扬州与苏杭两处织造会议,因

  • 自序·吴德功

    光绪十三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令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法,名为地丁。彰化管辖十三堡,清丈一齐起手。其委员、司办多未晓算法,随丈随算,间有舛错,且不辨土宜。若者厥田惟上上,若者厥田惟下下,亦随意填写则数,至于山顶无水之园、海

  •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 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

  • 卷六十一·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学校四【礼乐政教附】 韩愈曰国子监应三馆学士等凖六典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已上曽孙补充太学馆学生五百人皆

  • 四书賸言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伯牛有疾包注牛有恶疾按古以恶疾为癞礼妇人有恶疾去以其癞也故韩诗解芣苡之诗谓蔡人之妻伤夫恶疾虽遇癞而不忍絶而刘孝标作辨命论遂谓冉耕歌其芣苡正指是也又淮南子曰伯牛癞又芣苡草可疗癞见列

  • 轻重丙第八十二·管仲

    失传。

  • 最上秘密仪轨分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诸如来,及大菩萨众。金刚贤圣等,共异口同音。发如是问言,金刚手菩萨。如仁者所说,最上羯磨法。善作诸成就,其所说仪轨。微妙真实理,从无相之法。而现诸仪轨,是仪轨云何。何名最上教,复何为根本。何名本无有,复名金刚手。以

  •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得诸佛智印持诸佛智拳。是诸佛究竟者,复说一切如来智印安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教。谓摄一切如来身印故。即是一切如来身。摄一切如来语印故。即得一切法自在。摄一切如来心印故。即得一切三摩地。摄一切

  • 不真空论第二·僧肇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

  • 国学钩玄叙·太虚

    他国称我国为支那,支那是文物义,厥文明物化宜美冠诸土矣!然数千载之国学,其书浩如烟海,游陟者漫不知所归。极须一钩提玄要之作,俾浅者识其大凡,而深研者得其指针。本院之治佛学,取佛之经论为主,然以佛法依世间有情施设,施设于今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义纳息第七之二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膀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

  • 飞人阿里埃尔·别利亚耶夫

    《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飞人阿里埃尔》是由外国文学作家A·别利亚耶夫创作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飞人阿里埃尔》讲述:在印度有一所英国殖民者开办的神秘学校,专门从世界各地诱拐儿童,然后用残酷的手段把他们“造就”成

  • 庸盦笔记·薛福成

    清薛福成撰。六卷。薛氏平生见闻随笔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将其同治四年(1865)以来二十七年之笔记择取精蕴成此编。订为史料、轶闻、述异、幽怪四类。其卷一《裕靖节公殉难》、《蒲城王文恪公尸谏》为有关鸦片战争史

  • 膏兰室札记·章太炎

    《膏兰室札记》是章太炎早年在杭州诂经精舍求学时所作的读书札记。章太炎先生早年著作《膏兰室札记》原有四卷,抗战时期佚失一卷,目前关于《膏兰室札记》的论述均基于存世三卷.收录章太炎于光绪十七年(1891)至光绪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