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摭遗卷一

吴郡李瑶子玉纂

目录

宫壶妃御列传

唐元妃曾氏

鲁妃张氏(附从难宫嫔周氏)元妃张氏(舟山册立)

桂太妃王氏、太妃马氏(永明王生母)桂元妃王氏(从难宫嫔某氏附)

案「梦华潭丛录」曰:『自古宫壶之肃雍,未有过于胜国者也;嫱媛之殉烈,亦未有过于胜国者也。一朝之家法严矣!二祖之贻谋远矣!故甲申三月之变,孝哀、孝烈二皇后与妃侍十数人、宫女二百余同殉国难。洎南都之下也,潞王以杭州降,福藩邹太后北去;渡淮水,太后伺间奋跃,堕急湍死』。考之质疑诸文,则曰:『马士英挟走入浙之太后;伪也』。疑者言即士英母,其说近是;未便列之传次。其福王故妃童氏之狱已详附「南都纪」后;疑词歧说而究非正御之妃,是亦不足以为之传。赧王先妃黄氏、继妃李氏,皆早逝;甲申秋,南都追谥黄妃曰「孝哲懿庄、温贞仁靖皇后」,李妃曰「孝义端仁、肃明贞洁皇后」。明年三月于童妃狱后,更上黄妃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妃戚黄九鼎封雒中伯。

列传一

唐妃曾氏

唐王元妃曾氏,南阳人,诸生曾文彦女。崇祯五年,王袭位,年已三十有一;妃年十九,选入宫。颇知书礼,任内政,王甚昵之。九年秋,京师戒严,王以擅发护军勤王得罪,废庶人;安置凤阳高墙。押发官张有度将以槛车上道,王自裁不殊。比至高墙,中奄人索贿不可得,以石墩锁之,极所困苦,王病濒死;官医下药,妃恐有诈,不与饮。入夜,默祷于天,自剜股肉进之;食淡攻苦以居。王愈后始闻,遂更相怜爱。南都立,以赦,命徙广西之平乐;乙酉夏,抵浙而南都覆,妃间劝王为自立计。六月,入闽。至福州,群臣拥之监国。既即位,于秋八月壬辰奉册为后;父文彦,封吉水伯。命妇入朝太和殿,佥有所赉。王性从俭,宫中亦屏去金玉、锦绣一切供饰;至帏幕衾褥,率以大布为之。不列嫔御,仅有执事人三十余辈而已。以故郑氏初进美女十二人,虽留之而绝不见御。

妃既素能理事,至是颇与外政。凡王批阅章奏,多所参驳。每当临朝,则垂帘座后,以共听断;朝臣私有所议。总宪张肯堂具疏论之;略曰:『本朝高、文二后皆有圣善之德,助成王业;然皆宫闱之中,默相赞助。若垂帘之制,则非圣世所宜,不可以示远人』!疏入,妃大恚。肯堂以是遂疏于王。说者谓唐王当烈庙时,有英察之誉;至此虽锐意中兴,而溺于内爱如此,有以知其不能成大功也。是冬十二月,王亲戎;由水道进,妃亦御舟以从。

丙戌元日,王在建宁,不受朝贺。既而江右督师杨廷麟、楚督何腾蛟迎王移驻各疏相继至,妃密言郑氏不可倚,亟请依何腾蛟为是。时芝龙阴怀不测,多方沮遏;洎王决计出汀巡赣,乃使军民数万遮道号呼,拥驾不得前,即又表请暂回天兴。无已,遂移驻延平。秋七月,元子生,妃出。大赦;加恩,从兴诸臣悉晋爵一级。腾蛟命将以铁骑五千来迎;行抵韶州,而芝龙已弃关去。

王师长驱度仙霞岭,行在震动。将出奔,急命妃先发;宫眷皆以骑从。甫出城,官军掩至,称扈跸者;直入行宫。从官迸散,王遂被难。妃先被执于涂,舟次九泷潭,乘间投水死。闽中永明王立,遥上尊号曰「思文皇后」;已加谥曰「孝毅襄皇后」。

「摭遗」曰:曾妃以才能自用,固有揽及外政之非;然卒无大过,犹不失为明德之助也。论者谓唐王内制于妃,而有以知其无功;斯语则苛矣。夫天不祚明,虽有贤妃内赞,又何能免于悍帅外投乎!

温氏「纪略」,于闽、粤诸妃大书为「后」;「摭遗」削之,故不曰「后妃传」而曰「宫壶妃御传」也。

鲁妃张氏(附从难宫嫔周氏)、元妃张氏(舟山册立)

鲁监国前妃张氏,会稽人。早岁入宫;王监国后,册为妃,生世子。父国俊,故选事;与内奄合,专揽事权,延纳货贿。尝受鄞降臣谢三宾金万两,胁监国必致三宾于枢要而后已。妃闻之,脱簪待罪;监国慰之以免。

及江上师溃,命保定伯毛有伦扈宫眷及世子出海。妃载拜辞曰:『勿以妾故为王累』。遂手碎磁盘,自刭死。

宫嫔周氏于出海后被劫北去,亦自刎。

鲁元妃张氏,鄞人。入舟山后,册立。初以丙戌春入宫,次于会稽张妃,主内政。西陵失守,监国自江入海。保定伯毛有伦奉命扈宫眷,世子自蛟关出,期于舟山会。道逢定海总兵张国柱乱兵杀掠,劫宫嫔诸内人去,有伦全军归命。时妃在副舟中,急令舟人鼓棹突前,追兵不及。伏荒岛数日,飘泊至舟山而监国已入闽,旁皇无所归;吏部尚书张肯堂遣官护之,得达长垣。监国见之流涕,始进册为元妃。在海上者三年,风帆浪楫,莫副山河之容。已丑,黄斌卿伏诛,始复入舟山。先是,会稽张妃父国俊豫事,妃欢曰:『是何国家、是何勋戚?而尚欲尔尔乎』!至是,亲族之有至者悉遣之。

大兵以辛卯三道入海,监国谓蛟关未能猝渡,亲帅师捣松江以牵其势。荡湖伯阮骏居守,败死。兵临城下,安洋将军刘世勋议分兵送宫眷出,然后背城一战。妃传谕辞曰:『将军意良厚,然蛎滩鲸背之间,惧为奸人所卖,则张妃之续也。愿得死此净土』!诸臣乃止。城陷,元妃整簪服北向拜谢,投井而死。义阳王妃杜氏、宫娥张氏并从之。锦衣指挥王相、内臣刘朝共掌宫事,叹曰:『真国母也!岂可使其遗骸为乱兵所窥』。相与舁巨石填之;即共刎其旁。既而监国闻之,加谥为「贞妃」;封其井,立碑以祀。

「摭遗」曰:或传鲁世子为义士申毅潜挟以去,不知所终。舟山册立之妃,或作陈氏、或又作即妃张氏之妹。今以甬上全氏「宫井篇」案诸,则信张氏之为元妃矣。全氏云:『元妃世居吾鄞郑丞相府大池之北,其女兄归吾家佥事府君。当妃未死,尝遣间使至中土,寄书讯其女兄,历叙蛟关之掠、长垣之困、琅琦之溃、健跳之围,操尺组而待命者不知凡几。鬼火以当庭燎、黄蘗以充葛藟、猿鸣龙啸以拟晨鸡,苟延余息,荼苦六稔。然到头,终拟一死以完皎然之躯。其节素定如此。夫天下之善恶一也,景阳之辱,高颎正法于青溪,不可以为暴;则舟山之烈,虽经易代,而表章不可以为嫌。向使当时史局诸臣达之兴王之前,岂有不动色矜叹,附之二后传中者。奈何并此不食之泥,湮没恐后?是皆不知圣朝旌励幽冥之盛者也!翁洲即前宋之崖山也,况元妃为鄞产;是尤吾乡所最有光者。宫可亡,井不可没矣』!

又案会稽张妃之死,或谓出海被劫北去,中途碎磁盘以自刭。质诸杨氏「跋语」:「鲁纪年」、「海上见闻纪」,并言被劫,而「鲁春秋」、「今鲁史」、「江东闰位纪」、「舟山纪略」诸书皆作辞王死,当得实也;今从之。然推元妃之辞『惧为奸人所卖,为张妃之续』一语,则似出海后被劫自刭之说是矣。附注此,以待后考。

桂太妃王氏、太妃马氏(永明王生母)

桂太妃王氏,湖广人;为桂恭王继妃。性慈惠,通知大体。丙戌秋九月,粤中督臣丁魁楚、抚臣瞿式耜等议立君,共推永明王为神宗嫡孙统系之正,将拥之监国。太妃召王入宫,严词诲之;且曰:『当此天下大乱,儿非治世才。何苦以一朝虚号,致涂炭生民;南中、闽中可鉴也』!已又明告诸大臣曰:『诸臣何患无君,愿更择其可』!及即位,追尊皇考桂恭王为端皇帝,遂尊太妃为皇太后;封其弟国玺为武靖伯。辛卯夏四月戊午,薨于田州,葬南宁;谥曰「孝正、庄翼、康圣皇太后」。

马太妃,永明王生母也(家世不详所自)。肇庆即位,尊为皇太妃。兄之子马九功,封镇远伯。积十六年中,备极流离奔播之厄。后为缅人执送之滇,吴三桂遣将吏押发赴燕;行次黄茆驿,与王妃推軨相望,彼此禁不得语而各以手示,乃同时扼吭以死。

桂元妃王氏

永明王妃王氏,吴人。父略,尝为粤中郡守;国变去官,遂家于粤。妃素闲静;入宫后,上侍两宫能尽敬礼,总持内政。丙戌冬十有一月,册立为后;父略封长洲伯。

明年丁亥,王称永历元年;驻武冈,改名奉天府。秋七月,我大清兵破宝庆,直趋奉天城下。锦衣指挥文安伯马吉翔奉太妃及妃、诸宫眷斩关夜遯,由水道驰入蛮境。会天淫雨,泥涂轩冕,至竟日不得具一餐。宫女、内竖皆踉跄泥淖中,饥饿无人色;而妃则夷然也。

戊子春,驻南宁。闰三月,王子慈烜生,妃出;大赦。

初,桂林之役,妃尝发内储银饷军;不足,则资以簪珥之属。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妻邵,亦出金珠为助;时谓中宫之贤,有以召之。及入安隆,土锉芦帘,几不蔽风雨;浣衣麤饲,供给且不时:倍历有生之厄。

已而贼臣孙可望日益无礼于王,王不能堪,与大学士吴贞毓、内臣张福禄、全为国等定策,密使奉敕进李定国为晋王,令之将兵入卫;所谓「密敕之狱」也。而马吉翔与司礼太监庞天寿比奸,谄事可望;发其事,指贞毓而下豫议者十八人为欺君误国、盗宝矫诏,以福禄、为国及主事张镌为首罪。凌迟时,张、全二人愬于太妃求救,天寿等乃直入宫门,擒二人于坤宁宫外。太妃与妃稍问之,寿怒目厉声诃之止。狱既具,吉翔、天寿益思所以媚可望,以为事涉内宫,王妃必知情,宜废之以截后祸,令其党主事萧尹具疏密陈古来后妃不道诸废立事。妃乃泣愬王前曰:『不虞汉家末世之风,见于今日也』!王乃留中寝之。

洎入缅,辄以病自哀。既而咒水祸作,与诸宫眷丛处一室。每闻诸家眷属之自尽者,泣谓嫔侍曰:『吾非不能为此,顾以太妃在,恐重伤王心也」!寻为缅人所献,中涂与马太妃同扼吭死。

案有明三百年,列辟鲜专房之溺、后宫无预政之嫌。若万贵妃、刘夫人、郑贵妃、李选侍之流,虽宠冠当时,实权无私授;法至严矣。尔后南疆称号,流离琐尾中,而宫府肃然;及际危亡,皆能以节自显。温氏阙诸,乌足以昭信史;特裒此为「摭遗」卷首。

缅中咒水之祸,同时从难诸王眷属暨文武诸臣之妻女仓猝毕命者,并得数十人。略附姓氏如左:

吉王(阙名)同妃某氏及二贵人,当祸作时,相向哭。旋闻缅人复以兵三千围王所,逼桂太妃、王妃、诸宫眷等二十五人入一小房,聚泣逾雨炊许(?)。诸酋搜括财物,每三、五人执一人,无分贵贱。多触刃死,自缢者亦不可胜数。既而有通事者引护守缅酋飞马至,呼曰:『勿伤皇帝与国公』(而沐国公已先过河死)。俄,复移王及诸宫眷出居天波之屋,大小内外共栖一楼三日夜,几断水食;吉王妃与二贵人遂自经。

松滋王妃某氏,闻王罹祸,裣衽载拜,投缳死。

从官王启隆妻吴、妾周,连袂并缢。内监见而解之;吴曰:『汝与吾夫善,当速吾死,何救为』!卒死之。吴承爵妻先勒其子女死,乃自尽。齐环妻,抱子自沉于渊。马吉翔第四女将投缳,哭曰:『不知吾父为何等事,虽死,人犹骂之也』!亦死之。

「摭遗」曰:永明王寄迹安隆,名拥虚位,实类幽囚。六年十一月,有杖杀坤宁宫常在郭良璞一事(常在女官名,其阶出近侍上)。安隆行宫庳隘,奄寺宫人分班宿卫,余尽寓居于外。良璞,故奄夏国祥之对食也;年十九,■〈艹闵〉■〈丽上女下〉捷敏,雅擅三绝,能击剑、走马。在安隆时,巴东王妃某氏与之善。有张应科者,孙可望私人也;一日窥见良璞,心好之。乃移居近巴东王第,晨夕致殷勤甚,缔于王。王亦昵就应科,王妃亦出见,呼之曰「嫂」,又甚致尊礼。因得通于良璞。久之事觉,王命杖良璞死,并杀内监李安国,赐巴东王与妃悉自裁。王畏可望,特下玺书一通,与言应科事;可望第令杖应科于朝门之外。当是时,播越之惨已如此,而宫令之肃犹如彼;则有明一代禁中帷簿修、衽席辨,始之终之罔或佚荡,又谁得致疑于燕归龙帐之春、犬吠羊车之影也哉!

又案尔时永明复有宫嫔某氏者,初由安隆入缅,追送不及,遂入白文选营中;端谨持礼,文选亦甚致敬诚也。冀将得所间而送归王所,久之不获。比文选出降,将挟以北走;嫔氏闻之,急自散髻,以发结喉而死。

「摭遗」补曰:案士英奔浙时,道有所沮;辄大言曰:『谁敢危太后驾』!此即老奸欺世逃生之计,而早为广德州牧赵景和一语道破;故必执杀景和而后行。及之杭州,守臣以总兵府为太后行宫,许百官士民往朝之。见则侍一女官、一士英。仪度褊陋,出词且不类宫中语;诸臣有以南中事请者,则左顾无以应,士英多代之答。后潞藩虽迎入第中,亦未尝识其真赝也。或者谓是南都老宫人,受士英所指而然;实则太后先于我军进守皇城时,毁容易服溷入诸宫人中被驱以北。及渡淮,乃乘间堕水死;监守者方知为太后。此说则近似矣。二者交错,讹传之如此。太后邹氏,本京师人,为福恭王次妃;甲申秋七月,南都遥上尊号曰「恪贞、仁寿皇太后」。其弟存义,官千户;南都封大兴伯。

故妃童氏,本周府宫人,为福王再继之妃。洛阳破,氏与邹太妃逃至尉氏县,将依其族人童尚宣不得,遂展转逆旅间。未几,福王亦至,就邸中相依;久之,生一子。及王南下,氏与太妃乃散失不相顾。已而南中遣官赍诏恭迎太后而不及童氏,氏沿泣于涂,自为状投河南巡抚越其杰所。其杰与巡按御史陈潜夫议,奏报童妃故在;王置勿召。乙酉三月十三日,氏以其杰议送至都,王益不悦,命付锦衣卫监候。寻命冯可京鞫之,氏就阶下细书入宫奉御年月及相离情事甚详晰。可京奏闻,王抵之地,叱为妖妇;可京遂辞勿与审。已改命屈尚忠竟其狱;以严刑拷掠,血肉狼籍矣。氏乃宛转呼号,阅两日死。

猜你喜欢
  卷二·毕沅
  第五回 焚诗书李斯建议 筑阿房卢生进谋·黄士衡
  卷五·王世贞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四·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二·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卷十九 吴语·左丘明
  颜杲卿传(附颜泉明传)·刘昫
  李辅国传·欧阳修
  陈居仁传·脱脱
  孙镗传·张廷玉
  邬志豪·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彭定求

        卷790_1 【春池泛舟联句】裴度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刘禹锡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裴度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贾餗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张

  • 林革·唐圭璋

      革号西皋。   满江红   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   有感而作   十载扁舟,几来往、三吾溪上。天宝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怅。笔画模糊犹雅健,文章褒贬添悲壮。枉教人、字字费沉吟,评轻重。   西北望,情无量

  • 第五出 办贼·李渔

    〖破阵子〗(小生三髯、冠带,引众上)志在长林丰草,身在皂盖华轩。自叹衣冠同桎梏,枉向愁中老岁年,何时担卸肩?海上孤臣叹泬廖,年华未迈鬓先凋。雄心不遂身难隐,朝市山林两见嘲。下官慕容介,字石公,西川人也。由进士出身,历官史职谏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硃孙·欧阳修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少孤,与群儿戏,常为旗帜战阵状。年二十,亡入盗中,刺史郑綮捕得,异其貌,曰:“而且富贵,何为作贼?”纵之。与里人田頵、陶雅、刘威善。僖宗在蜀,刺史遣通章行在,日走三百里,如约而还。秦宗权寇庐、寿间,刺史

  • 卷四十·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四十 【甲五月明福王由崧立于南京申是年福王仍称崇祯十七年】 【臣等谨按甲申三月庄烈殉国明社已墟福王偏立江宁逾岁就灭一线苟延慆淫无度前恭纂辑览时特奉

  •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秋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壬辰太监海童指挥白忠等还自瓦刺言亦力八里王歪思与贤义王太平构兵战互有胜负 上曰夷狄豸寸狼不可言也敕边将严备御○癸巳 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宋荣山东都指挥王真河南都指挥张祯山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正德五年九月乙卯朔上在扬州遣都督宋彬祭旗纛之神于蕃厘观○丁巳抚按等官设晏庆功其仪用金银牌各二轴一旗帐一彩币若干匹其余折价以进○广西镇安等府杲化等州各遣官族人等贡马并方物赏彩叚钞锭有差○戊午 孝恭章皇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万历十五年八月戊午朔○云南左布政使张楚城升太仆寺卿致仕○吏部推太平府推官蔡时鼎为南京刑部广西司主事 上不许湖广道御史王世扬上<锍-釒>曰先是 皇上惩创冒籍慎重贤科时鼎不达 圣衷妄有陈说狂愚之罪固无所逃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安从进传·欧阳修

    安从进,振武索葛部人。祖父和父亲都为唐做事,任骑将。从进开始跟着庄宗在军队中,任护驾马军都指挥使,兼任贵州刺史。明宗在位时,任保义、彰武军节度使,不曾率兵出征打仗。李彝超在夏州自立为节度使,从进曾经独自率兵前往征讨

  • 周书·顾命·佚名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

  • 除狭第三十二·桓宽

    大夫曰:“贤者处大林,遭风雷而不迷。愚者虽处平敞大路,犹暗惑焉。今守、相亲剖符赞拜,莅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受命专制,宰割千里,不御于内;善恶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狭之有哉?”贤良曰:“古之进士也,乡择而里选,论其才能,然后官

  • 卷六·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六宋 朱申 撰春官宗伯下大司乐【中大夫二人乐官之长】掌成均之灋【成均五帝学名法谓其遗法也】以治建国之学政【国有学政不治则不脩不建则不立】而合国之子弟焉【合聚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入学

  • 佛说魔娆乱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跋只尸牧摩鼻量鹿野园中。彼时尊者大目乾连。为世尊作窟。时露地彷徉。教授令作。彼时魔波旬。自化其身令微小。入尊者目乾连腹中。彼时目乾连。便作是念。何以故。我腹便重。

  • 覆 体 参 书·太虚

    体参仁者:来书并译稿,已阅一过,于彦按略有评正。因汝所疑,更抽一二于此:彦明说转识论是三十颂之略释,可认不错;我昔年阅藏时,已见其然矣。少一无痴心所,或出解者以即是慧故略,或出解者、译者欲立十整数故略;此十是自性善句,亦因立

  • 大乘成业论一卷·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处处经中世尊说。三业谓身业语业意业。此中有说身所造业故名身业。语即是业故名语业。此二皆用表与无表为其自性。意相应业故名意业。此业但以思为自性。今

  • 清秘藏·张应文

    二卷。杂著。明代张应文撰。应文,字茂实,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江苏昆山人,致力于搜讨古今法书名画、奇琛异宝。就平生所见,一一题识,逝后由其子张丑润色成书,取元代倪瓒“清秘阁”意为书。上卷分二十门,下卷分十门。在论法书中

  • 注维摩诘经·僧肇

    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什译出维摩经之后,僧肇遂根据其师之说与道生、道融之说而发抒己见,阐释维摩经之旨意,完成此书,成为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