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七

宋 宋敏求 编

典礼

南郊一

贞观十七年冬至有事南郊诏

祭圆丘明堂并以高祖太宗配诏

郊礼唯昊天

开元十一年郊天制

命宰臣等分祭郊庙社稷勅

外坛入庙行事官先去剑佩及履勅

天宝元年南郊制

每载四孟合祭天地诏

天宝五载南郊诏

元年建子月祭圆丘诏

百官议大礼期日勅

罢告谢郊庙勅

以旱停南郊勅

南郊一

贞观十七年冬至有事南郊诏

朕闻上灵之应疾於影响茂祉之兴积於年代朕嗣膺宝历君临区宇凭宗社之介福赖文武之同心时无风尘之惊野有京坻之积厚地降祉贞石表祥莹翠色而流光发贲质而成宇前纪厥初之德次演卜年之永复述储贰之美并名字昭然楷则相次旷代之所未闻故老之所未覩猥以寡德?奉成命?惟往载良增兢惕自天之佑岂惟一人无疆之福方覃九土自非大报泰坛稽首上帝则靡伸奉天之志宁副临下之心今年冬至有事南郊所司率由旧典【十月】

祭圆丘明堂并以高祖太宗配诏

夫受命承天崇至敬於明祀膺图纂籙昭大孝於严配是以荐鲦鱨於清庙集振鹭於西雍宣雅颂於太师明肃恭於考室用能纪配天之盛业嗣积德之鸿基永播英声长为称首自周京道丧秦室政乖礼乐沦亡典经残灭遂使汉朝博士空说六宗之文晋代鸿儒争陈七事之议或同昊天於五帝或分感帝於五行自兹以降逓相祖述异论纷纭是非莫定朕以寡薄嗣膺不绪肃承禋祀明发载怀?奉宗祧寤寐兴感每惟宗庙之重尊配之宜思革旧章以申诚敬礼曰化人之道莫急於礼礼有五经莫重於祭祭者非自外至也自内生於心也是以惟贤者乃能尽祭之义况祖功宗德道冠百王尽圣穷神义高千古自今以後祭圆丘明堂感帝神州等祠高祖太武皇帝太宗皇帝崇配仍总祭昊天上帝及五天帝於明堂庶因心致敬获展?诚宗祀配天永光鸿烈【乾封二年十二月】

郊礼唯昊天称天五帝只称帝制

天无二称帝是通名承前诸儒乐生同异乃以五方之当亦谓之为天假有经传乐文经是名实未尝称号不别尊卑相混自今郊之礼唯昊天上帝称天自余五帝皆称帝【永昌元年九月】

开元十一年郊天制

帝王承天必崇告类之典文武尊祖是导严训之义所以克荷成命昭升前烈盖王者之子道乃圣人之神教朕以寡昧猥承丕绪获主祭祀一纪於兹辅相之宜下不足以被物馨香之德上不足以动天故岁或不祭刑且未恤内省为愧大礼犹郁星晷聚迁夙夜祗惧今四夷内附诸侯率职羣生和洽万物阜蕃犹恐教化未孚求之皇极诚有不达观於国风故亲廵岱阿祈谷睢上神歆有答岁物以丰此先圣无疆之休上玄启佑之贶冀因报谒式展诚敬宜以迎日之至允备郊天之礼所司详择旧典以闻【九月】

命宰臣等分祭郊庙社稷制    孙逖

勅时和年丰神所福也精意备物祭之义也朕每为苍生常祈稔岁徵诚有感丕应乃彰今宗社降灵神祗效祉三时不害百谷用成遂使京坻遍於天下和平之气既无远而不通禋祀之典亦有祈而必报宜令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晋国公李林甫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豳国公牛仙客即分祭郊庙社稷尚书左丞相裴耀卿祭中岳礼部尚书杜暹祭东岳御史大夫李适之祭西岳太子宾客王丘祭北岳国子祭酒张说祭南岳其四渎四海四镇及诸名山灵迹等各委所由州长官祭仍令所司即择日奏闻务於蠲洁之礼以致精明之德冀申诚恳如朕预焉道释二门玄通衆妙济时育物皆有明徵是所依凭岂忘尊奉其天下寺观并令量修功德用齐三圣之教以叶百灵之心宜嗣虚怀各陈至敬者也【开元二十五年十月】

升坛入庙行事官先去剑佩及履勅

勅精意曰禋吉蠲为享苟乖此义何以降神如闻比来祭官及监祭使等虽受斋戒殊乏?洁如在之诚岂其然欤又虚心好静神听无声倘致喧烦尤非致敬自今以後升坛入庙行事官并去剑佩及履咸宜勉励仍逓相糺察如或因循当别有处分

天宝元年南郊制

神之降休礼无不答永言禋祀必在躬亲朕粤自君临载弘道教崇清净之化畅玄元之风庶乎泽及苍生时臻夀域积以岁月未尝懈怠岂谓休徵感通烈祖降见乃昭灵命是锡宝符因而求之应言而获亦既至止果获殊徵谅惟秘词不可详说然邦家大庆何以过焉是知神仙所缄造化同体爰初有待经韫椟而多时潜应改元若符契之相合景福攸介祗畏良深而羣官宗室抗疏於外元良诸子屡请於中逮夫缁黄兼彼耆耋恳诚不已前後相仍愿加天宝之名用益开元之号顾惟菲薄曷以当之然则玄贶在乎钦承人心难以称拒顺天从衆议叶至公敬依所请实用多愧斯盖上玄厚载爰及百神孚佑効灵通於睿祖幽赞惟新之历克彰永代之祥宜遵祀典式陈昭报可以来月十五日祔玄元皇帝庙十八日享太庙二十日有事於南郊宜令中书门下典礼官等即详定礼仪具录奏闻应缘行事及检校官等各委有司不须别差人执当其北郊宜差公卿择日祭五岳四渎及名山大川各令所在长官备礼陈祭务申诚敬副朕意焉

每载四孟合祭天地诏

皇天之典聿循於百代郊祭之义允属於三灵圣人既因时以制宜王者必缘情以革礼朕丕承宝运肃遵明禋曷尝不克己斋心?恭夙夜犹虑旧章或阙诚敬未孚有一於此良深祗畏且尊莫大於天地祀莫大於祖宗严配昭升岂宜异数令蒸尝之献不着於常式南北之郊未展於时享粢盛且略对越何申自今以後每载四时孟月先择吉日祭上帝其皇地祗合祭以次日祭九宫坛皆令宰臣行礼务崇蠲洁称朕意焉祭神如在传诸古训以多为贵着有礼经膟膋之仪盖昔贤之尚质甘旨之品亦孝思之尽诚既切因心方资爰礼其已後享太庙宜料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仍令所司务尽丰洁发生振蛰雷为其始画卦陈象威物效灵气实本於隂阳功乃施於动植今雨师风伯久列常祀唯此震霆未登羣望其巳後每祀雨师宜雷神同祭朕承宗庙之福为人神之主事有未畅义在得中庶寅畏之诚上达於郊庙祈禳之典载收於阙遗凡在有司各扬所职倍宜恭肃以叶灵心

天宝五载南郊诏

孝享宗庙所以达思诚也格於神祗所以崇严敬也则祈谷上帝春祠先王永惟因心敢忘如在朕承累圣之丕业膺上穹之景佑聿循柴燎?奉蒸尝虑备物未丰馨香莫达顷以详诸旧典创以新仪清庙牺牲特加於常饩昊天冬祭重增以时享庶乎展敬之勤克叶殷荐之义况履兹霜露载感惟深瞻彼郊坛有怀昭事今礼崇昭报谅期乎达诚教在率先必贵乎亲奠宜以来载正月朕亲谒太庙便於南郊合祭仍令中书门下即与礼官详定仪注择日奏闻兴言拜献先深祗感凡百有司各供尔职

元年建子月祭圆丘诏

皇王俯仰应协於灵祗典礼废兴式存於禋告盖重成命以崇祗肃朕获嗣鸿猷敢忘?敬顷以三代正朔所尚不同百王徽号无闻异称顾兹薄德思创常规爰因行庆之日将务惟新之典而建元立则制命膺符受於天地祖宗申於百辟卿士今既循诸古法让彼虚名革故之宜以宣於臣下昭报之道未展於郊庙因时备礼择日陈诚克明恭已之心庶降庇人之福至诚斯感其在兹乎宜取今月二十八日朝献太清宫二十九日享太庙光献庙来月一日祭圆丘及太一坛

百官议大礼期日勅

勅朕自迁越旋於京师将欲请罪祖宗告谢天地所司选日行有期矣议者多以大盗之後人劳靡居惧愆岁功请俟农隙若俯顺羣议则私怀不安将祗率旧章又疲甿重扰夙夜忧惕罔知所裁宜令常参官集议中书门下详其折衷闻奏

罢告谢郊庙勅

朕一经迁越久旷礼仪不唯霜露之感实贻失坠之忧赖先泽在人上帝临我克平大难载复旧京方欲展礼郊丘请罪宗庙而乃祖宗股肱卿士询谋异同明孝敬之大端陈古今之正议三省章表深体乃诚以义制心允从衆请予之不德愧叹良深其来年告谢郊庙百寮请俟後期者可之其元日御含元殿准式

以旱停南郊勅

今年郊畿亢旱自夏讫冬以隂阳之久有错违惧粢盛之或未丰洁祖宗上帝鉴临左右德馨未达惕焉在怀改龟荐诚以俟祥岁酌诸典礼亦谓合宜其来年南郊宜停【太和年】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帝纪第四 炀帝下·魏徵
  卷一百七十五·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货上三等·脱脱
  卷一百十七 志九十二·赵尔巽
  夏纪·方诗铭
  卷八·陈继儒
  班马异同卷三十四·倪思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七·佚名
  卷九十三·张守节
  何中、危复之传·宋濂
  卷四十一·徐一夔
  卷六十六·纪昀
  卷二十·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潘德舆

      徐仲车先生《寄陈莹中》诗:“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可淬剑。箭斫谗夫面。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生能为人患,死能为鬼害。”数语雄快痛切,与《小雅巷伯》同风,昌黎《利剑》诗剧有劲

  • 第三十三章 遍游地狱·屠隆

    〔外末生同上〕诸恶从心生。竟亦从心灭。缘境俱欲空。因果不可拨。使者。你把轻重地狱。一一指点我们一看。〔使者指科〕这是八寒地狱。这是八热地狱。这是号叫地狱。这是刀山地狱。这是剑树地狱。这是火车地狱。这是

  • 御定曲谱卷末·王奕清

    【凡不知宫调及犯各调者皆附】引子宴蟠桃白玉緑杯【于】黄封御酒【此】年年来防蟠桃【句 句韵还防记此曲三句止一韵】三疉引池塘争放莲堪折【疑】栁外莺声啼彻【有】试看海棠花【脱】应见緑添红谢【误 韵韵句】甲马

  • 象纬纪·张瀚

    天道高远难窥,儒者之书,或经见,或不传,然种种备于星数家,可按策而知。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唐孔氏云:“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为日。”《易说卦》曰:“坎为水、为月。月,水之精也。”《淮南子》云:“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其说

  •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洪武十年春正月庚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郡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以兵部尚书李允为礼部尚书吏部侍郎陈铭为兵部尚书铭处之丽水人由都督府掾擢照磨升吏部侍郎授今官允真定蠡州人由元故官授兵部郎中累迁至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万历三年五月戊戌朔上御皇极殿○提督两广殷正茂题称抚兵色把总林奇材招抚以来屡立奇功见今角□羊兵散党立籍当差自东粤抚处未有若此停妥宜量授镇抚职衔并言效劳官员都指挥金丹中军把总吴天贵分守岭东左参议夏道南惠州

  • 卷之六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尹梦鳌传·张廷玉

    尹梦鳌,云南太和人。万历时中举。崇祯年间任颍州知州。八年(1635)正月,他正在凤阳拜谒上官,闻农民起义军至,立即赶回。这时义军已至城下。梦鳌与通判赵士宽率民固守。城北门外有座高楼,由此可窥视城中,生员刘廷传建议抢先占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歌颂四十【教习进士馆诸臣一】恭颂万寿无疆诗【有总序】教 习 进 士 侍 讲【臣】文志鲸教 习 进 士 谕 德【臣】吴廷桢教 习 进 士 编 修【臣】俞长策【臣】闻昌期载启

  • 卷十五、欧人通商布教及和议之开始·黄鸿寿

    圣祖康熙三年,夏闰六月,颁赠荷兰国王段匹银两。先是,荷兰于顺治十三遣使哥页及开泽,自爪哇抵京师,以互市为请。廷议许荷兰船八岁一至,船数以四艘为限。其后,郑成功占领台湾,荷兰数遣舰队助攻金夏有功,至是秋,以求报酬,遣其使臣歌

  • 气寿篇第四·王充

    凡人禀命有二品,一曰所当触值之命,二曰强弱寿夭之命。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寿弱夭,谓禀气渥薄也。兵烧压溺,遭以所禀为命,未必有审期也。若夫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不至百者,气自不足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

  • 文与质的辩论·孔子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称为“

  • 礼记析疑卷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埶者去谓有国有家者而不由礼必致倾覆也众以为殃谓齐民而不由礼必以致殃咎也旧说与上下辞意不相承接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古人威仪言动毫末不在于礼而观者

  • 鹤鸣·佚名

    --园林池沼为谁美【原文】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其下维择(4)。它山之石(5),可以为错(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彀(7)。它山之石,

  • 卷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书复桐城汪刺史承念承施。至再至三。德薄行微。诚难消受。然草衣木食。穴处岩居。乃上古之风规。亦道人之本分。此贫衲所愿学而未能者也。嗣后幸勿以

  • 全史日至源流·许伯政

    三十二卷。清许伯政撰。许伯政字惠棠,一字石云,巴陵 (今湖南岳阳)人。乾隆进士。著有 《易深》、《诗深》、《春秋深》等。是编主旨在于稽考经史传注中的至朔气闰是否符合实际天象并纠正记载中的误失。前三卷论述推步方

  • 秘密相经·佚名

    凡三卷。宋朝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册。内说毗卢遮那佛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时,金刚手菩萨请问秘密法仪之要略,佛乃为说普尽三摩地真实出生诸三摩地根本法门、菩提心月曼拏罗相、观影像相、金刚杵莲华、本尊等法、胜

  • 甘露陀罗尼咒·佚名

    一卷。唐实叉难陀Sik&sdotblw;&amacron;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