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目録   别史类

卷一    凡一百有二年

起甲辰唐帝尧元载止乙酉唐帝尧一百有二载【内有唐世系图】

卷二    凡五十年

起丙戌虞帝舜元载止乙亥虞帝舜五十载【内有虞世系图】

卷三    凡四百三十九年

起丙子夏后禹元岁止甲午夏王桀五十有二岁【内有夏世系图】

卷四    凡三百六十五年

起乙未商王成汤十有八祀止己亥商王阳甲七祀

【内有商世系图】

卷五    凡二百七十九年

起庚子殷王盘庚元祀止戊寅殷王纣三十有二祀

卷六    凡二百二十八年

起己卯周武王十三年止丙寅周孝王十五年【内有周世系图】

卷七    凡一百七十二年

起丁卯周夷王元年止戊午周平王四十八年

卷八    凡四十一年

起己未周平王四十九年止己亥周庄王十五年

卷九    凡三十年

起庚子周僖王元年止己巳周惠王二十五年

卷十    凡三十三年

起庚午周襄王元年止壬寅周襄王三十三年

卷十一   凡二十八年

起癸卯周顷王元年止庚午周定王十六年

卷十二   凡十九年

起辛未周定王十七年止己丑周简王十四年

卷十三   凡二十七年

起庚寅周灵王元年止丙辰周灵王二十七年

卷十四   凡二十五年

起丁巳周景王元年止辛巳周景王二十五年

卷十五   凡二十一年

起壬午周敬王元年止壬寅周敬王二十一年

卷十六   凡二十三年

起癸卯周敬王二十二年止乙丑周敬王四十四年

卷十七   凡七十二年

起丙寅周元王元年止丁丑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卷十八   凡八十九年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丙午周慎靓王六年

卷十九   凡六十八年

起丁未周赧王元年止甲寅秦庄襄王三年

卷二十   凡四十年

起乙卯秦王政元年止甲午秦二世皇帝三年【内有秦世系图】

卷二十一  凡十二年

起乙未楚义帝元年汉王元年西楚霸王元年止丙午汉高帝十二年

【内有汉世系图】

卷二十二  凡三十八年

起丁未汉惠帝元年止甲申汉文帝後七年

卷二十三  凡二十八年

起乙酉汉景帝元年止壬子汉武帝元光六年

卷二十四  凡二十四年

起癸丑汉武帝元朔元年止丙子汉武帝元封六年

卷二十五  凡三十九年

起丁丑汉武帝太初元年止乙卯汉宣帝地节四年

卷二十六  凡三十七年

起丙辰汉宣帝元康元年止壬辰汉成帝建始四年

卷二十七  凡二十八年

起癸巳汉成帝河平元年止庚申汉哀帝元夀二年

卷二十八  凡二十四年

起辛酉汉平帝元始元年止甲申汉淮阳王更始二年

卷二十九  凡三十三年

起乙酉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止丁巳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内有东汉世系图】

卷三十   凡三十一年

起戊午汉明帝永平元年止戊子汉章帝章和二年

卷三十一  凡三十一年

起己丑汉和帝永元元年止己未汉安帝元初六年

卷三十二  凡二十七年

起庚申汉安帝永寜元年止丙戌汉质帝本初元年

卷三十三  凡二十一年

起丁亥汉桓帝建和元年止丁未汉桓帝永康元年

卷三十四  凡二十二年

起戊申汉灵帝建寜元年止己巳汉灵帝中平六年

卷三十五  凡十六年

起庚午汉献帝初平元年止乙酉汉献帝建安十年

卷三十六  凡十五年

起丙戌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止庚子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附魏】

卷三十七  凡十七年

起辛丑汉昭烈帝章武元年止丁巳汉後帝禅建兴十五年【附魏吴】

【内有汉昭烈帝世系图魏世系图吴世系图】

卷三十八  凡二十七年有奇

起戊午汉後帝禅延熙元年止乙酉魏元帝咸熙二年十一月【附吴】

卷三十九  凡二十五年有奇

起乙酉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止庚戌晋武帝太熙元年【附吴】

【内有晋世系图东晋世系图】

卷四十   凡二十六年

起辛亥晋惠帝元康元年止丙子晋愍帝建兴四年

卷四十一  凡二十八年

起丁丑晋元帝建武元年止甲辰晋康帝建元二年

卷四十二  凡二十八年

起乙巳晋穆帝永和元年止壬申晋简文帝咸安二年

卷四十三  凡二十四年

起癸酉晋孝武帝寜康元年止丙申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卷四十四  凡八年

起丁酉晋安帝隆安元年止甲辰晋安帝元兴三年

卷四十五  凡十五年有奇

起乙巳晋安帝义熙元年止庚申晋恭帝元熙二年四月

卷四十六  凡十一年有奇

起庚申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魏明元帝泰常五年四月止辛未宋文帝元嘉八年魏太武帝神?四年

【内有宋世系图魏世系图】

卷四十七  凡十九年

起壬申宋文帝元嘉九年魏太武帝延和元年止庚寅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

卷四十八  凡十四年

起辛卯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帝正平元年止甲辰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魏文成帝和平五年

卷四十九  凡十四年有奇

起乙巳宋明帝泰始元年魏文成帝和平六年止己未宋顺帝昇明三年四月魏孝文帝太和三年正月

卷五十   凡十四年有奇

起己未齐高帝建元元年四月魏孝文帝太和三年二月止癸酉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内有齐世系图】

卷五十一  凡八年有奇

起甲戌齐明帝建武元年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止壬午齐和帝中兴二年三月魏宣武帝景明三年三月

卷五十二  凡十三年有奇

起壬午梁武帝天监元年四月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四月止乙未梁武帝天监十四年魏宣武帝延昌四年

【内有梁世系图】

卷五十三  凡十一年

起丙申梁武帝天监十五年魏孝明帝熙平元年止丙午梁武帝普通七年魏孝明帝孝昌二年

卷五十四  凡七年

起丁未梁武帝大通元年魏孝明帝孝昌三年止癸丑梁武帝中大通五年魏孝武帝永熙二年

卷五十五  凡十六年

起甲寅梁武帝中大通六年魏孝武帝永熙三年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止己巳梁武帝太清三年魏文帝大统十五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

卷五十六  凡七年有奇

起庚午梁简文帝大宝元年魏文帝大统十六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齐文宣帝天保元年止丁丑梁敬帝太平二年九月周孝闵帝元年九月齐文宣帝天保八年三月

【内有北齐世系图周世系图】

卷五十七  凡九年有奇

起丁丑陈武帝永定元年十月周明帝元年十月齐文宣帝天保八年四月止丙戌陈文帝天康元年周武帝天和元年齐後主纬天统二年

【内有陈世系图】

卷五十八  凡十四年

起丁亥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周武帝天和二年齐後主纬天统三年止庚子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周静帝大象二年

卷五十九  凡九年

起辛丑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周静帝大定元年隋文帝开皇元年止己酉陈後主叔宝祯明三年隋文帝开皇九年

【内有隋世系图】

卷六十   凡二十八年有奇

起庚戌隋文帝开皇十年止戊寅隋恭帝侑义寜二年四月

卷六十一  凡八年有奇

起戊寅隋恭帝侗皇泰元年五月唐高祖武德元年五月止丙戌唐高祖武德九年

【内有唐世系图】

卷六十二  凡二十三年

起丁亥唐太宗贞观元年止己酉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卷六十三  凡三十四年

起庚戌唐高宗永徽元年止癸未唐高宗弘道元年

卷六十四  凡二十九年

起甲申唐中宗嗣圣元年止壬子唐睿宗太极元年

卷六十五  凡四十三年

起癸丑唐玄宗开元元年止乙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卷六十六  凡七年

起丙申唐玄宗天宝十五载止壬寅唐肃宗宝应元年

卷六十七  凡二十一年

起癸卯唐代宗广德元年止癸亥唐德宗建中四年

卷六十八  凡二十一年有奇

起甲子唐德宗兴元元年止乙酉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正月

卷六十九  凡二十一年有奇

起乙酉唐顺宗永贞元年二月止丙午唐敬宗宝庆二年

卷七十   凡三十三年

起丁未唐文宗太和元年止己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

卷七十一  凡二十九年

起庚辰唐懿宗咸通元年止戊申唐僖宗文德元年

卷七十二  凡十八年有奇

起己酉唐昭宗龙纪元年止丁卯唐昭宣帝天佑四年三月

卷七十三  凡七年有奇

起丁卯梁太祖开平元年四月止甲戌梁主瑱乾化四年

【内有梁世系图】

卷七十四  凡八年

起乙亥梁主瑱贞明元年【辽始见】止壬午梁主瑱龙德二年

【内有辽世系图】

卷七十五  凡七年

起癸未梁主瑱龙德三年唐庄宗同光元年止己丑唐明宗天成四年

【内有唐世系图】

卷七十六  凡六年

起庚寅唐明宗长兴元年止乙未唐主从珂清泰二年

卷七十七  凡七年

起丙申唐主从珂清泰三年晋高祖天福元年止壬寅晋高祖天福七年

【内有晋世系图】

卷七十八  凡四年

起癸卯晋主重贵天福八年止丙午晋主重贵开运三年

卷七十九  凡四年

起丁未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止庚戌汉隐帝乾佑三年

【内有汉世系图】

卷八十   凡九年

起辛亥周太祖广顺元年止己未周世宗显德六年

【内有周世系图】

卷八十一  凡十七年

起庚申周恭帝元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止丙子宋太祖开宝九年

【内有宋世系图】

卷八十二  凡二十七年

起丁丑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止癸卯宋真宗咸平六年

卷八十三  凡三十四年

起甲辰宋真宗景德元年止丁丑宋仁宗景佑四年

卷八十四  凡二十六年

起戊寅宋仁宗宝元元年止癸卯宋仁宗嘉佑八年

卷八十五  凡十四年

起甲辰宋英宗治平元年止丁巳宋神宗熙寜十年

卷八十六  凡二十年

起戊午宋神宗元丰元年止丁丑宋哲宗绍圣四年

卷八十七  凡十七年

起戊寅宋哲宗元符元年止甲午宋徽宗政和四年

卷八十八  凡九年

起乙未宋徽宗政和五年【金始见】止癸卯宋徽宗宣和五年

【内有金世系图】

卷八十九  凡三年有奇

起甲辰宋徽宗宣和六年止丁未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

卷九十   凡三年有奇

起丁未宋高宗建炎元年五月止庚戌宋高宗建炎四年

卷九十一  凡十年

起辛亥宋高宗绍兴元年止庚申宋高宗绍兴十年

卷九十二  凡二十四年

起辛酉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止甲申宋孝宗隆兴二年

卷九十三  凡四十一年

起乙酉宋孝宗乾道元年止乙丑宋寜宗开禧元年

卷九十四  凡十九年

起丙寅宋寜宗开禧二年【元始见】止甲申宋寜宗嘉定十七年

【内有元世系图】

卷九十五  凡九年

起乙酉宋理宗宝庆元年止癸巳宋理宗绍定六年

卷九十六  凡二十六年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止己未宋理宗开庆元年

卷九十七  凡二十年

起庚申宋理宗景定元年止己卯宋帝昺祥兴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卷九十八  凡三十二年

起庚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止辛亥元武宗至大四年

卷九十九  凡三十九年

起壬子元仁宗皇庆元年止庚寅元顺帝至正十

年                 一

卷一百   凡十八年

起辛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止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以上年表共一百卷自甲辰唐帝尧元载至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计三千七百二十五年

【臣】等谨案历代纪事年表一百卷

圣祖仁皇帝命内阁学士【臣】王之枢编纂之枢奉命於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告竣表进先是以

布衣【臣】龚士炯所进之书为藁本而

诏工部侍郎【臣】周清原修辑之未卒业而清原物故

命之枢即其家设局修纂而以清原子嘉桢协修焉起自帝尧元载甲辰讫於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凡三千七百二十五年之事仿史记年月表通监目録之体年经事纬芟繁就简其上方一层为天位以纪正统之君其非正统者如楚汉之际及吕氏新莽南北朝五代之季并降置次格而虚其上方四夷外国则列於下格秩然不紊其中如王侯封爵之袭降其人之始末得失亦多详载而每代世系各为图附见焉其视史迁十表则年代悠远视通监目録则事蹟精详卷前有进表凡例而以三元甲子纪年图为首真读史者提要之书也其编纂义例详具於凡例十则中兹不悉载云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弁言·顾炎武
  卷十·舒赫德
  提要·陈鼎
  原文·陈琳
  卷之九十八·佚名
  中兴小纪卷三十五·熊克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四·佚名
  一二八五 礼部尚书纪昀奏敬拟添写总目款式进呈御览等事折·佚名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曹钦程传·张廷玉
  卷三·郭琇
  齐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490)·司马光
  卷一百十七·雍正
  蕃夷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荆溪集钞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毘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千里江山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

  • 卷二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三梧桐类五言古双桐          【魏】明 帝双桐生空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浸其根?雨润其柯咏桐          【齐】王 融鶱凤影层枝轻虹镜展绿岂斁龙门幽直慕

  •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一·王祎

    唐德宗皇帝建中四年春正月丁亥张镒及吐蕃尚结賛盟于清水【以新纪脩】庚寅李希烈防汝州甲午遣太子太师顔真卿宣慰之【以朱熹纲目脩】戊戌以龙武大将军哥舒曜爲东都汝州节度使讨李希烈二月丁卯复汝州【以新旧纪】 觧题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二·徐乾学

    宋纪四十二【起旃防大渊献正月尽柔兆困教六月凡一年有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景祐二年春正月壬寅徙江东转运司蒋堂为淮南转运司兼发运司事堂在淮南嵗荐部吏二百员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矣 以度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八·佚名

    嘉靖四年二月庚寅朔○升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蒋曙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辛卯○礼部尚书席书奏荐致仕大学士杨一清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文武兼资堪任将相今一清已督三边守仁当处之内阁秉枢机无为忌者所抑且云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弘治六年三月丙寅朔○丁卯翰林院检讨李逊学丁忧服阕复除原职○裁革贵州石阡府照磨所照磨苗民长官司葛彰葛商长官司吏目各一员○夜北方流星如盏色青白光烛地自紫微垣西藩内西北行至近浊○戊辰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四月丙子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行礼○委署临元中军游击叶定远受贿匿谋擅调侬应祖兵欲为土舍白麟报土酋张德胜等占据教化山城之讐巡抚周嘉谟廉淂其情与云南巡按邓渼先后参劾至是部覆叶定远革任行巡按御史逮问

  • 卷之八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吉礼表昔成王以周公有大勲劳赐鲁重祭其目有三曰郊曰禘曰大雩而望亦郊之属因郊遂以有望凡郊禘及宗庙之乐用八佾之舞然亦有差别鲁无日至之郊杀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户部左右侍郎刘诚洪武元年由司农少卿改任杭琪见尚书元年任张仁荣二年由本部员外朗升夏惟武三年由中书省郎中升秦适三年由黄州府知府升左程进三年任右蒋礼三年由鹰扬卫知事升张琬江西鄱阳人岁贡三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 卷八十四·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四宗庙制度明史太祖本纪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以明年为吴元年建庙社宫室二十七年九月甲戌太庙成明史礼志宗庙之制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门各为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

  • 洪武时代的僧律·太虚

    明太祖对兵燹之后的中国僧寺,颇多整理,其情状有符现实可举而施之者,录之以备有心人之注意。洪武二十四年令:‘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入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出后,禅者禅,讲者讲,瑜珈者瑜珈,各承

  •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论降神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万二千。菩萨三万二千。一切大圣神智以畅。一生补处当成正觉。损己布施。持戒清和。忍辱调

  • 禅关策进·祩宏

    后学云栖寺沙门袾宏辑前集二门△诸祖法语节要第一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吃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四已辩业门略有二种。谓思思已业差别故。复有三种。谓身语意业差别故。复有五种。谓身语二各表无表。及思惟一业差别故。如是五业性及界地建立

  • 大明一统志·李贤

    简称《明一统志》,又称《天下一统志》。全国总志。明李贤(1408—1466)等撰。九十卷。贤字原德,邓 (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宣德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土木之变后,英宗失陷也先,其弟郕王监国,是为代宗。也先输

  • 弹琴杂说·杨表正

    乐学论著。明杨表正撰。杨为明代古琴声乐派——江派中著名的演奏家。美学思想上,认为琴的功能,在于“禁邪归正,以和人心”。以儒家关于“和”的审美标准,要求操琴者,“抑乎淫荡,去乎奢侈,以抱圣人之乐。所以微妙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