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一

洪武三十年三月癸丑朔,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朕闻古之造理之士,务欲助君志在行道,受君之赐而民供之,所以操此心,固此志,以待时机之来,张君之德,布君之仁,补其不足而节有余,妥苍生于市野。于斯之士,古至于今,历代有之,载之方册,昭如日月,流名千万世不磨。朕自为王、为帝三十四年,尚昧于政事,岂不思古而然欤,抑志士之难见欤?诸生敷陈其道,朕亲览焉。”时廷对者五十一人擢陈安阝为第一,赐安阝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乙卯,赐在京文武官夏布人十疋,其九品以下者减半。

播州黄平安抚杨光祖卒,以其子昌贵袭职;贵州龙里长官司长官何友善卒,以其子九住袭职。

己未,以常德府澧州隶岳州府。

癸亥,遣驸马都尉谢达往谕蜀王椿曰:“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迩因边吏讥察不严,以致私贩出境,为夷人所贱。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则重者,茶是也,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宋而其利博矣。前代非以此专利,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我国家榷茶,本资易马,以备国用。今惟易红缨杂物,使番夷坐收其利而马入中国者少,岂所以制夷狄哉?尔其谕布政司、都司严为防禁,无致失利。”

广东都指挥佥事袁遇春讨猺蛮李敬宗等平之,获敬宗及天荒罗云山寨贼首邓汉、赵榔等,并其党与三百八十余人斩之,生擒二百五十余人,送至京师。

上谓礼部臣曰:“今天下一统,四夷诸番皆以时朝贡,至如乌思藏、西天尼八剌国去中夏极远,亦三年一朝。惟打煎炉、长河西土酋外附月鲁帖木儿、贾哈剌,不臣中国,发兵讨之,固不为难,然锋刃之下,死者必众。宜遣人谕其酋长,若听命来朝,一以恩待,不悛则发兵三十万,声罪致讨。”于是礼部檄打煎炉、长河西酋长曰:“人之为人,无贵贱,无夷夏,凡有血气者,莫不畏死而好生,畏祸而好福,然与其畏之,孰若避之,与其好之,孰若求之?我皇上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东征西伐,不劳余力,四海豪杰,授首归心,已三十年矣。至如远者,莫若乌思藏、西天尼八剌国,亦三年一朝,不敢后时,其故何哉?正以君臣之分,不可不谨,事上之心,不可不诚,征伐之师,不可不惧也,是以朝觐之日,锡之以金帛,劳之以宴礼,比其还国,则一国之人同荣之。今尔打煎炉、长河西土酋,染月鲁帖木儿、贾哈剌之污,不朝久矣,岂避祸求福之道耶?夫堂堂天朝视尔土酋,大海一粟耳,伐之何难,取之何难,尽戮其人何难?然而姑容而不尔较者,皇上天地好生之心也。今遣使谕尔酋长,尔其思君臣大义,以时来朝,则福汝生,汝获利为无穷矣;其或不悛,命大将将三十万众,入尔境,问尔罪,尔其审哉。”

诏令史典吏皆服吏巾。先是,五军都督府提控、掾史、六部都察院都吏、各道书吏,俱已别制巾样,不与庶民同。至是,令天下令史、典吏皆服之。

甲子,禁民间无以金银交易。时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由是钞法阻滞,公私病之,故有是命。

乙丑,乌蒙军民府署府事土官设北源遣使朝贡。初,乌蒙进马,赐钞万锭。至是,复来贡马谢恩。

己巳,楚庶长子孟熜薨,追封巴陵郡王,谥悼简。

辛未,以鹰扬卫指挥寗忠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癸酉,置湘乡千户所,隶长沙卫。

征南将军右军都督佥事顾成等击水西叛酋居宗必登等,斩蛮寇三千三百五十八人,生擒二千一百六十四人,获马二百二十七匹,必登遁去。时西平侯沐春亦令土官宣慰安的招谕密罗、归济、阿尼三寨纳马夷民,而不科阿加之地,去必登远,山谷穷隘,不可以进兵,遂还。

甲戌,改广西向武守御千户所为向武军民千户所。

刑部署尚书夏恕、都察院署左佥都御史司中等奏请加反逆法,以为:“汉法,反者夷三族,宜改大明律。依汉法,不分异姓同居,三族应坐者,男子无长幼,皆磔于市,妇人入官为婢,没其赀。”上曰:“古者,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汉用秦法,故谋反逆者皆夷三族,其法大重,且夫明刑定律,务在公平,使加之于人,其人虽死不怨,传之后世,虽有仁圣之君,必不能有所变更矣。”恕等曰:“不轨,大恶也,重刑以治之,所以使民不敢犯也。”上不允,但令如律。

戊寅,置宁国府南陵县峨岭巡检司。

庚辰,置四川盐井千户所。

古州上婆洞蛮林宽自号“小师”,聚众作乱,攻龙里守御千户所。千户吴得、镇抚井孚议城守之计,令人驰报贵州都指挥使司,坚守以待援至。贼纵火烧四门,攻城益急。得曰:“我等为国守边,又有父母在城。今贼势如此,徒守无益。”即上马率精锐,开城门击贼。或谓得曰:“贼势方盛,宜俟其怠击之。”得曰:“城破在顷刻,何俟之有?若城不能守,父母不能救,是不忠于君、不孝于亲,吾何用生为?”即率麾下驰入贼阵中,杀数十人,抟战不已,遂中毒弩死。孚继战,亦死于阵,城遂陷。事闻,上曰:“忠、孝,立身之大节,能两全者,古人所难。今吴得、井孚临难捐身,因忠显孝,非烈丈夫不能。”命追赠得为指挥佥事,孚为正千户,各令其子袭职,仍以钞帛恤其家。得,滁之全椒人;孚,泗之盱眙人。

命户部申明牙侩朘剥商贾私成交易之禁。

壬午,荧惑入太微。上遣使敕楚王桢曰:“自古至今,有土有众者务谨身心,观天道,察人事,不敢自暇自逸。刘向云:‘人君候五星出入所舍何分,进退休咎,务必知之。’盖人事作于下,则天道应于上,可不谨哉?其分茅胙土之君,亦有一国之休咎,苟于神人之理漠然无知,如之何而能膺大贵而有土有众也?吾谕尔久矣。前者,亲与天文书一帙,备载周天列宿,意在尔务知五星出入,洞烛祸福,以修人事也。旧岁,荧惑入太微,不可不虑。况太微居翼轸之度,翼轸,楚分野也,太微,天庭也,五星无故而入,灾必甚,乌自荧惑之入?吾忧不已,且荧惑径入而东往,犹可也,今顺入而逆出,已八十日矣,在内庭十日,有死君者,有死后者,死宰相者,况八十日乎?今尔子因疾而逝,天象岂不可信?灾非止,此更有甚焉。尔当省愆慎德,以回天心,故谕。”

敕兵部曰:“巴茶自国初徵收,累年与西番易马,近因私茶出境,致茶贱马贵,不独国课有亏,殆使戎羗放肆,生侮慢之心。盖由守边者不能御防,或滥交无度,纵放私茶,或假朝廷为名,横科马匹,以致番人悖信。朝廷初不知此,但谓西番不顺,岂知边吏有以激之,故尝命曹国公李景隆赍金牌勘合,直抵西番,以传朕命,令各番酋领受俾为符契,以绝奸欺。尚恐边卫将士巡防不严,私茶出境,尔兵部备传朕意,谕边守者知之。”于是兵部具禁约事宜,遣人赍谕川陕守边卫所,仍遣僧管著藏卜等往西番申谕之。

猜你喜欢
  卷一八八 唐紀四·司马光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呜呼王治馨·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十三·胡宏
  第三二○具领状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廿四日一二一○四--九·佚名
  第二卷 周 秦 汉 吴·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纪昀
  先考荫堂公家傅·林献堂
  民国四年(1915)八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胡适
  孙晟传·欧阳修
  土鲁番传·张廷玉
  例言·梁启超
  卷八十七垦牧树艺·冯煦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改生·李渔

    (外、末、净、丑齐上)(外)诗书不读学为优,(末)止为偷安喜浪游;(净)谁料一般遭夏楚,(丑)戒方终日不离头。(外)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个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谁想做旦的刘藐姑与做净的谭楚玉,他两个记性极好,如今念熟了许多。我们只是

  • 石田诗选巻三·沈周

    (明)沈周 撰○居室【亭馆附】移榻西轩旧榻处幽暗耽睡固有因移之置西轩轩制焕以新其地不函丈虚明易知晨东方动初阳流光先枕茵破我黑甜境夙兴自然勤盥栉能及时亦足劝奴人尚有清夜景月出檐之唇照书仅可读老眼自不眞兹轩所

  • ●卷一百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   起建炎元年六月五日癸亥,尽其日。   五日癸亥责降王时雍等。   臣僚上言金人之变而近臣百官有为金人股肱者驱逼二圣太子后妃及搜捕宗室戚属如王时雍徐秉哲余大均者有为虏(改作金)人之喉舌传布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八十二·徐乾学

    元纪三十【起阏逢执徐四月尽防防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夏四月甲午朔命库库特穆尔讨博啰特穆尔 呉王退朝与孔克仁等论前代成败因曰秦以暴虐宠任邪佞之臣故天下叛之汉髙起自布衣能以寛大驾驭羣雄遂

  • 卷七 奢十四案·丁耀亢

    一、徽宗花石纲建中二年,供奉官宦者童贯,性巧媚,先事奉承,以故得幸。尝诣三吴,访书画、奇巧、屏帐、扇带之属,以达禁中。帝悦之,遂命贯置御嚣所于苏杭。牙角犀玉、金银藤竹,曲尽其巧。匠役雕镂日数千。苏州人朱、给事蔡京,知帝

  • 十四 曹寅奏谢天恩普惠江南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为恭谢天恩事。伏惟皇上巡视东南,轸念下民,凡经过地方,蠲赋宥罪,欢呼载道。真唐虞之盛,再见于今。臣寅生逢盛世,已属庆幸,乃蒙天恩普惠,下及全家。臣寅母子焚顶捐麋,难以上报

  • 一○一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办理江浙三分全书亟需校对请于生监中召募分校折·佚名

    一○一四 质郡王永瑢等奏办理江浙三分全书亟需校对请于生监中召募分校折乾隆四十九年二月初一日*质郡王永瑢等谨奏,为奏闻请旨事。臣等恭办江浙三分四库全书,蒙皇上嘉惠南人士子,大发帑金,雇募缮写,臣等仰体圣意,务期功以

  •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范晔

    (班固)◆班固传,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胜就高人一等,一些

  • 论语集注考证卷五·金履祥

    子罕程子曰皆夫子所罕言【叔子也或曰利與命仁若有理欲之間而夫子皆罕言之蓋利者義之和天理亦有自然之利未必利欲也伹夫子皆罕言者防其流之弊耳夫子而嘗言利學者或流為功利之說夫子嘗言命則學者或流為莊氏之說夫子嘗言

  • 《诗三百》之文辞·傅斯年

    我们在论《诗三百》之美文以前,应当破除两个主观。这两个主观者,第一,以词人之诗评析三百篇,而忘了《诗三百》是自山谣野歌以至朝廷会享用的乐章集,本是些为歌而作,为乐而设的,本不是做来“改罢自长吟”的,譬如《芣

  • 卷三十五·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五【已敬王十亥八年】八年【晉定十年齊景四十六年衛靈三十三年蔡昭十七年鄭獻十二年曹靖四年陳懷四年杞僖四年宋景十五年秦哀三十五年楚昭十四年吳闔廬十三年】春王正月公侵齊左傳

  •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初分赞清净品第三十五之一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是清净最为甚深。佛言:如是毕竟净故。舍利子言:何法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最为甚深。佛言:舍利子,色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最为甚深。受想行识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最为甚深

  • 题 反 侵 略·太虚

    倭机滥炸中国各城市,毁亡物产民命,摧灭文化宗教,深觉有唤起全世界人类善良威力,共同一致以反抗残暴侵略之必要。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唐 不空译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亦名五支略念诵要行法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稽首无碍智  密教意生子  依

  •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四·慧思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也。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旷劫之熏因。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

  • 卷八·彭绍升

    居士传八荆山居士传荆山居士陆法和者。不知何许人也。齐梁间隐於江陵百里洲。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测也。既居荆州高要县紫石山。无故舍去。俄而有蛮乱矦景之降梁也。居士谓南郡朱

  • 卷之四十二·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十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补遗 台州府天台山上云峰无尽祖灯禅师 四明王氏子。初见口溪咏於天宁。继参方山宝。师资契合。寻卓锡上云峰。影不出山者五十载。洪武己酉二月八日。示微疾。夜

  • 七国考·董说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