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

正统八年十一月壬子朔钦天监进正统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蜀王悦<劭火>妃何氏薨妃中兵马指挥何瑄女永乐十六年册封保宁王妃宣德十年进封蜀王妃至是薨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赐祭命有司营葬

○永兴王志<土仆>母夫人张氏卒遣中致祭命有司营葬

○命翰林院修撰许彬复任以亲丧服阅也

○直隶保定府新安县民百余人俱奏今年水旱相仍田无收获所负官马乞宽期买补从之

○癸丑宣府右参将都指挥使朱谦奏万全左右卫粮料数少官军支用数多乞将开平马营二处见中盐课内该纳米豆六万石有奇转拨前来上纳事下户部覆奏从之广东海南卫指挥使石聚以进表至京宿娼例赎杖还职 上命谪戍威远卫

○甲寅命京卫武学教授纪振复任振九年秩满改除江西吉安府儒学教授命方下而武学生冯凯等言振学行端方诲迪有法乞留复任 上特从之

○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等奏新置镇虏卫军士开荒屯种田地今年收成者夏秋税粮以十分为率乞减徵二分其余旱鼠灾伤无收者乞全免徵 上命户部覆视以闻

○浙江黄岩乐清二县奏秋多雨水禾稼渰伤人畜漂流无筭 上命户部覆视以闻

○兵部奏大营三千五军神机等营及府军前卫官军共缺马九千余匹请选取南北二太仆寺马给与从之

○乙卯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叔畤等奉表贡马及方物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赐彩绢叚布有差

○命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同布政司管粮官酌量边仓见在粮料数少者将银布等物及秋成籴储备用

○有发内官盗官物私用者锦衣卫鞫以为诬命戍威远卫

○丙辰赐西河王羙埻子名第二子曰钟锭第三子曰钟鏇第四子曰钟金□力

○革湖广嘉鱼县五重湖河泊所

○丁巳礼部奏韩恭王夫人邓氏并王女淳化郡主相继薨各遣中官赐祭命有司营葬

○巡按贵州监察御史杨刚奏镇远金容诸长官司六月以来山鼠食伤田禾捕逐不灭租税无所出 上命户部覆实蠲之

○戊午颁正统九年大统历一百本于朝鲜国命来使李叔畤领回给之

○调礼部左侍郎魏骥于南京吏部

○山东巡按监察御史郑观劾奏按察使张鹏等当岁凶农迫之时役民创厅事 上以鹏等所治非私居宥之

○己未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翱为左副都御史仍提督辽东军务翱九载任满吏部以闻 上念翱在边年久故有是命

○户部奏密云蓟州遵化山海永平见在粮储数少虑调兵支用不敷议召□于密云县古北口仓迁安县滦阳驿仓纳粮中河东山东福建广东海北盐每引米麦豆二斗五升从之

○南京监察御史王复以贪淫械至锦衣卫鞫之有验谪戍铁岭卫

○庚申书复韩王范圯曰得奏原拨各郡王军校余丁及买用妇女今欲将妇女之家每户拨一丁与各王使令其余仍留府中差遣特从所言伹同气至亲宜相惇睦凡事比叔祖恭王存日益加爱厚庶见叔之令德

○迤北鞑靼阿儿帖木儿来归命为锦衣卫带俸所镇抚赐冠带房舍

○辛酉直隶曲周县水灾民饥命今年纳食盐米者纳钞每钞百贯抵米一石

○壬戌 万寿圣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免文武百官贺

○命唐府仪宾郭岩岁禄给新细粟米于南阳府置仓收支

○乙丑迤北瓦剌脱脱不花王等遣使臣把失罕等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叚绢有差

○直隶杨州府兴化县奏本县十年之内八年旱涝灾伤岁额叚匹等物尚不能完而况追徵其逋负者民实不堪事下巡按御史核实工部请更待豊饶之岁如数渐补从之

○宥刑部大理寺官罪先是以锦衣卫指挥马顺奏命监察御史李玺及锦衣卫千户考究刑部积年强窃盗案至是玺等奏案内有径释不奏请者有沉没不追捕者有不推窃盗三犯者有脱真犯死立功充军者请治各官罪 上切责其不尽心特宥之而趣令究其未究正其未正者

○丙寅升参政俞士悦为河南右布政使孙原贞为浙江左布政使副使侯軏为四川左布政使监察御史高峻为浙江右参政巡海给事中杨信民为广东左参议郎中钟镛员外郎王彦英俱右参议镛狭西抚民彦英山西管柴炭监察御史冯诚高敏俱按察司副使诚浙江敏福建主事汤性方监察御史高镕戴谦学正曹琏俱按察司佥事性方广西镕浙江谦江西琏河南提调学校郎中陈安主事陆奇李应庚姜浚行人吴惠知县高安俱知府俱以大臣会荐故也○后军都督佥事张廉夫人沈氏卒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直隶巢县民饥发官稻赈贷凡五千三百石有奇

○给瓦剌也先使臣知院奄特等马驼刍豆

○夜月掩木星

○丁卯致书庆王秩煃曰比闻鸣沙州当宁夏之冲旧有城可屯戍其附近田地内府中军校柳安大等种二百十四顷余止将八十顷子粒供给府中余皆柳安大等及各卫所官下并旗军人等占种有已徵粮草有未徵者盖其积弊已久致守边官军阙田耕种今令赞参军务右佥都御史卢睿往彼踏勘叔祖宜令长史与睿同行从公处置果系供给府中子粒田地仍留与原种军校耕种其余多占者悉拨与护卫备御官军屯种庶使豪强不致侵欺官食亦得给足惟叔祖亮之

○敕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郑铭右副都御史陈镒曰比闻瓦剌也先屡遣兵侵扰哈蜜及赤斤沙州等处已敕各边总兵等官严为备御复得尔奏甘肃传报亦集乃等处贼寇出没寻敕任礼等谨慎防备遇警急飞报尔等调兵策应或在他处亦然毋得推避延缓

○福余卫都指挥安出遣头目古纳台泰宁卫都指挥讨勤遣使臣恼答儿等贡马赐宴并赐彩叚衣服靴袜仍命赍敕及彩叚归赐安出及讨勤等○命都指挥佥事王整往山海关提督守备以右佥都御史王翱奏请也

○戊辰给宁化王济焕第六子羙瑞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命监察御史刷狭西山东山西文卷正统七年分遣监察御史刷中外文卷狭西河南山东山西以岁凶停止至是都察院以三处豊登命官往刷惟河南水患仍未遣

○直隶平定州千户所副千户王信坐监守自盗克减军粮二罪自盗例赎斩复职克减例降为事官满所坐徒年限复职调卫刑部请裁决 上命降为事官于缘边立功除该徒年限外再立功二年复职近卫定为令

○巡按广西监察御史黄英奏宜山县民屡为猺贼杀掠守备指挥孙春坐视不救乞逮治之章下兵部尚书徐晞等谓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参将都指挥佥事田真尝奉命严督剿贼而贼愈肆亦宜究问 上命杖春一百令溥等具实自陈仍令都布按三司相机捕贼

○夜东南方生苍白云一道阔余二尺东西亘天

○己巳命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罗亨信巡抚辽东监察御史李纯仍兼理屯种

○增置密云县古北口仓以仓少不足贮粮故也

○宥户部尚书王佐左侍郎王质右侍郎焦宏罪时御马草场狭隘添拨旧都督府衙门地收草佐等不即差人候收以致积草塞街有被火灾者十三道御史上章紏劾 上特宥之

○庚午夜土星犯井宿○辛未河南汝州人张端卞寓湖广均州更名清古潭假佛法扇众谋为乱谓宁山卞卒张清乃紫薇星降生推以为主余皆青衣童子诸星象可为将期甲子岁于光化县九龙冈起事欲先陷泌阳枣阳舞阳次陷襄阳汴梁诸处党将聚矣觉者言之巡抚左少卿于谦谦擒之并家属百余人以闻因言河南地连湖广逋逃所萃中多奸顽无赖如曩者张普祥李普昇等俱以修善诵佛惑人自速杀身忘家之祸今此曹仍迹前非请审实诛之以徇于逃民聚居处并敕湖广河南三司官常巡视其地但有啸聚或为不法者即收治之重则奏请轻则械归本乡其僧人无度牒而号为师父师兄善人善犮庀集礼佛者俱问遣戍边寺观庵院非古额者即毁之没官庶法令昭明妖妄杜绝 上嘉纳之下其章法司议行

○壬申升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火吉为指挥同知金吾左卫正千户章官保鲁珍俱为指挥佥事锦衣卫试百户梁贵为副千户官军八十三人俱升一级以使瓦剌还有劳故也

○癸酉冬至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甲戌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

○敕提督辽东军务左副都御史王翱总兵官都督佥事曹义等曰得奏闻达贼从辽河口入境剽掠盖因沿河墙柞不修官军了备不严是以为贼所窥尔等平昔设施果安在哉失机官其悉究问有功者还升赏自今尤宜严督官军昼夜防御但有贼徒近边即为相机剿灭庶副边阃之寄

○致书郑王瞻埈曰今河南三司官奏所修王府已完书至叔可自择便利月日移国于怀庆仍先奏来令有司预备脚力

○调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徐英山东都司带俸都指挥佥事刘深俱任辽东都司

○乙亥泰宁等卫都指挥革干帖木儿遣指挥克列台兀鲁罕河卫野人女直稳叉等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叚绢衣服靴袜有差

○丙子革广东琼州等府定安等县所属宁村定南铜鼓兔頴石山归姜白石思良九峰九巡检司

○丁丑宁化王济焕奏臣父晋恭王坟所尚未蒙赐立碑文及石人石马乞敕该部建立以光荣臣父于九泉存没不胜感恩之至事下工部称无定例寝之

○宣府总兵官永宁伯谭广等奏洗马林实要冲之地而堡稍近内宜徙置北边十五里以镇虏东孤山二堡官军归并于彼守备新河口及西阳河二堡亦临要害宜摘拨万全右卫及怀安卫军官益彼守备东孤山旧堡既革宜于北筑墩台一所常峪口台至东高山台相距辽远宜于其中增筑墩台一所官军原领牝马有生驹者欲如京军例送太仆寺兑换牡马骑操守了旗军每墩八人遇冬风雪寒冷不胜艰苦宜增至十二人分两班一月一更下班之日不得差遣 上皆从之

○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陕西甘宁等处边仓粮料五百六十七万一百二十石有奇 上命见储年久者酌量支用不许腐烂冲要处趁时储粮○戊寅宁夏总兵官都督史昭奏手把铜铳兵器中最能制虏者宁夏各卫虽有之然多损坏欲如都督郑铭奏准式样改造而库贮之铜不足臣见宁夏等卫屯田子粒除上仓外其种样子粒岁有九百余石皆为卫所公用请以易铜铸造 上以子粒边储所需不允止命以见在库铜造之

○己卯升礼科给事中李询溯广等道监察御史韦广徐朝宗王俊南京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张彦王受叶清成功吴名张哲户部主事张清刑部主事彭贯为按察司佥事专督屯田询山东广广东清山西受广西张清云南功四川名福建哲江西贯浙江彦俊朝宗三人俱河南其一分理南北直隶先是朝宗巡按广西言广西卫所屯田废弛盖由无董治之人户部尚书王佐言近者湖广已尝增置参政副使专理屯种于事甚便今朝宗又以为言宜于各按察司增设佥事一员专理屯种庶积弊可革 上从其议故有是命

○庚辰免直隶安庆府所属旱灾粮八万五千七百余石草一十四万四千四百余束

○增贵州学官月俸二石原支食米住给余俸于原籍如例米钞辏支从巡按贵州监察御史杨刚奏请也

○湖广按察司请如诏宥未获强盗 上以问法司法司谓强盗有杀人及反狱者罪重难概施恩宜第宥其攀引窝匿者庶恩不滥从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晋荡公护 叱罗协 冯迁·令狐德棻
  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脱脱
  卷七十五·志第二十六·祭祀四·宋濂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赵尔巽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第四五九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续后汉书音义卷三·萧常
  第十九卷 明贡生 (四)·缪荃孙
  五○三 谕《日下旧闻考》内京畿各门查核事着胡季堂协同办理·佚名
  卷之四十三·祁韵士
  杨增荦·陶菊隐
  杜慧度传·沈约
  敬播传·刘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壶存稿【三】汪 莘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北门之宅可忘归北山之山天下稀自非君身有仙骨安得蓬壶阆苑相因依长松巨柏气象古红鸾白凤交横飞翔风万里

  • 卷七十五·志第二十八·律历八·脱脱

        ◎律历八   ○明天历   步晷漏术   二至限:一百八十一日六十二分。   一象度:九十一度三十一分。   消息法:一万六百八十九。   辰法:三千二百五十。   刻法:三百九十。   半辰法:一千六百

  • 卷四十三 后燕録一·崔鸿

    慕容垂上 慕容垂字叔仁[一作道明]小字阿六敦皝第五子母兰淑仪所生也垂少岐嶷有器量豁达大度身长七尺四寸手垂过膝皝甚宠爱常目而谓诸弟曰此儿阔达好竒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故名之曰霸字道业将

  • ●卷八·陶宗仪

      ◎写山水诀黄子久散人,(公望),自号大痴,又号一峰。本姓陆,世居平江之常熟,继永嘉黄氏。颖悟明敏,博学疆记。画山水宗董巨,自成一家,可入逸品。其所作《写山水诀》,亦有理致。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但未有得其仿佛者,正所谓画虎刻

  • 第三十四回 汉王为义帝发丧 项羽战彭城大捷·黄士衡

    话说汉王率领诸将士东征,渡过平阴津,到得洛阳地方。正行之间,忽有人拦住马前拜谒。汉王询其姓名?乃是新城三老董公。董公因对汉王说道:“臣闻兵出无名则事不成,故古语有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今项羽所行无道,放杀义帝,乃天下之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八年时宪历。  ○上诣皇太后宫、问

  • 卷之三十七·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七月。甲戌。谕内阁。前据文格、谭钟麟、先后奏报。四川东乡县匪徒滋事。首犯袁廷蛟在逃未获。嗣据御史吴镇奏。知府易荫芝办理不善。提督李有恒妄杀无辜。当经谕令文格查明究办。兹据巡视北城御史奎

  • 第二六○申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一一六一○--四一·佚名

    新竹知县张,将接收前任征存隘租银事,申报巡抚、藩、道及府同知衔、本任德化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为申报事。本年十一月初九,准前署县方令移开:案照敝县征存光绪十二、十三年隘租银元,除奉拨各款外,尚存

  •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以南征朝鲜国,外藩各路蒙古王、贝勒各率兵来会於盛京。圣汗亲率大军南征朝鲜,命和硕郑亲王留盛京守国,多罗武英郡王驻牛庄守边关以防敌,多罗饶馀贝勒驻噶海城收集边民防敌。於是各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二日李鸿

  • 张永传·张廷玉

    张永,保定新城人。正德初年,总领神机营,与刘瑾结党。后来他厌恶刘瑾的所作所为,刘瑾也察觉他不依附自己,便叫皇上将张永贬退到南京。张永知道后,径直跑到皇上面前,控诉刘瑾陷害他。皇上召刘瑾来对质,正在争辩,张永便奋力挥拳殴

  • 海瑞传·张廷玉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进京都,不久伏宫门之外上书《平黎策》,请求在海南设道置县,以便安定乡土。有识之士认为他很有气魄。他担任南平教谕的时候,御史到学宫去,下属官吏都伏地拜见,只有海瑞是直身作揖,并说:“如果到御史

  • 序言·钱穆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

  • 十 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胡适

    地质调查所是民国五年(1916)正式成立的。在君不但是第一任所长,还是最初负责筹备创立的人。他的筹备工作,第一步是设立地质研究所来训练地质调查的人才,第二步是他自己实行作大小规模的地质矿产调查。这两步工作,我在上文已

  • 四十三年·佚名

    (丁亥)四十三年清乾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上詣太廟,行展拜禮,詣璿源殿,行展拜禮,詣毓祥宮,行禮訖,還宮。○下勸農傳敎,命飭諸道。○侍從臣父年七十八十人,命加資。1月2日○丁卯,內局入診。命修撰崔益男,施刊版之典。因領

  •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齐国之德衰矣,今子何若?”晏子对曰:“婴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行不逮则退,不以诬持禄。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不以谀持危。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忠,可谓不失忠;不

  • 浮石和尚語錄敘·通贤

    昔張文定謂:三代以下儒門澹泊、收拾不住,英靈漢子盡歸釋氏,舉馬祖、坦然、丹霞輩以實之。張無盡賞為名言。然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形於紙墨何有吾宗?諸方說禪浩浩,徒以組章織句為工,其去經生家掇拾餖飣詫為洙泗淵源者,何殊燕乙也

  • 礼记注释·戴圣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