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人臣儆心录序

朕惟人臣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众美集焉不正则为奸为慝羣恶归焉是故心者万事之本美恶之所由出也顾事有殊涂心惟一致一于国则忘其家一于君则忘其身如此者不特名显身荣邦家亦允赖之矣若夫奸邪之流树党营私怙权乱政卒至身名俱丧为国厉阶葢縁居恒无正心之功一当势利遂昬迷瞀乱狂肆骄矜上昧王章下乖臣谊或作威而聨羽翼或比匪而效奔趋如谭泰石汉以累世旧臣久叨恩遇不思图报逞臆横行跋扈自恣目无纲纪陈名夏则一介竖儒骤防显拔倚任深重赐赉优隆而乃背德植交法罔上此皆自作罪孽以致陨厥身家朕歴稽往古宵人误国代代有之观诸近事复炯鉴昭然足为永戒恐后之为臣者或仍蹈覆辙负主恩而渝素志至于身罹刑宪悔悼无由故推原情状而论列之録成一编以为人臣儆心之训云

顺治乙未季春日序

猜你喜欢
  太祖纪一·薛居正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汪楫
  卷十七·李心传
  班马异同卷二十六·倪思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第五十五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通志卷一百五十四·郑樵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恽毓鼎
  契丹传·魏徵
  第五篇 殉难六烈士传·梁启超
  一四八、孔穿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所考·钱穆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职官五三·徐松
  226.燕王进南京·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十一·薛居正

    丁会,字道隐,寿州寿春人。父季。会幼放荡纵横,不治农产,恆随哀挽者学绋讴,尤嗜其声。既长,遇乱,合雄儿为盗,有志功名。黄巢渡淮,会从梁祖为部曲,梁祖镇门,会历都押衙。自梁祖诛宗权,并时溥,屠朱瑄,走朱瑾,会恆以兵从,多立奇功。文德中

  • 卷四百五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庚申朔,御邇英閣。宰相呂大防奏曰:「仁宗所書三十六事,禁中有否?」上曰:「有。」大防請令圖寫置坐隅,以備觀覽。從之。(四月壬辰可考。)   辛酉,中書舍人鄭雍為左諫議大夫,右朝奉大夫張

  • 卷下·马缟

     古今音乐、鸟兽、鱼虫、龟鳖等部,凡六十八门。  ○雉朝飞  犊沐子所作也。齐处士,涽宣王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意动心悲,乃作《雉朝飞》曲,以自伤焉。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灵女者,故冠军阴并之姊,年

  • 卷二十七·唐·蒋一葵

    【颜真卿】 〔字清臣。开元中举进士,代宗朝封鲁郡公。善正草书,世宝传之。〕 颜鲁公为临川内史,邑有杨志坚者,嗜学而贫,妻厌之,一日告离,志坚以诗送之曰:“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向知溪谷

  • 补遗卷四·沈德符

      ○著述【经传佚书】永乐中,御史刘有年,沅州人,上《仪礼》逸经八篇,上不省。其后朝鲜国进《颜子》一部,亦不收。《颜子》在彼国今当尚存。若《仪礼》则不可问矣。二书无论真伪,当非汉以后人所办,今《乾坤凿度》等赝书盛行

  •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吕思勉

    北朝的君主,有荒淫暴虐的,也有能励精图治的,前一种代表了胡风,后一种代表了汉化。隋文帝是十足的后一种的典型。他勤于政事,又能躬行节俭。在位时,把北朝的苛捐杂税都除掉,而府库充实,仓储到处丰盈,国计的宽余,实为历代所未有

  • 三、我办《论语》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方巾气之研究》。在我创办《论语》之时,我就认定方巾气道学气是幽默之魔敌。倒不是因为道学文章能抵制幽默文学,乃因道学环境及对幽默之不了解,必影响于幽默家之写作,使执笔时,似有人在背后怒目偷觑,这样是不宜于

  • 卷三十三·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三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三三辅京兆尹【师古曰京大也兆者衆数言大衆所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

  • 卷一四·邱濬

    ▲制民之产 《通典》曰:黄帝时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则井田之原其来远矣。臣按:此井田之始。 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使禹平水土、别九州,冀州土白壤(无块曰壤),田中中(第五);兖州土黑坟(色黑而坟起),田

  • 提要·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集编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仪礼集编四十卷国朝盛世佐撰世佐秀水人官龙里县知县是书成于乾隆丁夘裒辑古今説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浙江遗书总録作

  • 卷二十一 士丧礼第十二之二·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一  宋 李如圭 撰士丧礼重木刋凿之甸人置重于中庭参分庭一在南郑注木也县物焉曰重刋斵治凿之为县孔也士重木长三尺释曰重者相重累也竖者三尺横者宜半之

  •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语译]道体是虚空的,然而作用却不穷竭。其深厚博大的情况,好似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它以简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在

  • 佛教戒杀与弭战·太虚

    主张全国皆僧上海不愧先进,不论国内任何事故发生,上海必首先倡议对付。其专司此项对付事宜的,不消说只有著名的几个团体,这几个团体也好像专为对付需要而设立的。管他对付得有无效果,好在只消发一派议论电达各国就得了。最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卷下·佚名

    日本沙门玄契编次上堂僧问。如何是大阐提人。师曰。不惧业。僧云。如何是无明人。师曰。始终不觉悟。僧云。此二人谁在前。师曰。无明者。僧云。阐提人为什么在后。师曰。向去者。僧云。恁么则无明者不从今日去也。师

  • 博尔赫斯文集·博尔赫斯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

  • 玉皇经·佚名

    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教经典。作者不详,或谓出于隋唐道流之手,一说成书不早于宋代。《正统道藏》及《道藏辑要》收入注本数种。本书乃道士每日早晚功课及斋醮仪式上必诵经文。共3卷,内容主要托元始天尊在清微

  • 昭忠录·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本书所记为绍定四年(1231)元兵克马岭堡,至南宋灭亡期间南宋忠节之士事迹。始于田璲,终于谢枋得,共130人。每条先列姓名、官爵,后记死难事实。所记有详有略,但大都确实可据,多为《宋史》所不载,故为研究宋末

  • 梵摩渝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摩喻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 ~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婆罗门梵摩渝(梵Brahma^yu )怀疑佛陀三十二相之真伪,后见到佛陀之广长舌相、阴马藏相等三十二相,欣喜感叹之余,乃归依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