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八

起至道二年五月,尽八月

辛丑诏开封府判官杨徽之等三人分按行管 内诸县田畒旱损甚者蠲其税。

壬寅,新作相国寺三 门成 上亲书额金填其字以赐之。

癸卯,四方馆使曹璨自河西来奏边事云李继迁率众万馀窥灵州 上召宰相等于北苑门语其故曰继迁因劫得辎重 遂猖蹶自恣敢窥灵武驱乌合之众顿坚城之下固 无持久之理却缘城中人赍表告急为贼所获贼以 为危窘因顿兵未即引去卿等宜熟虑之朕固有成 算矣吕端奏曰灵武军储甚阙逆党又据守瀚海津 要环庆路不通臣愚以为朝廷于麟府丹延环庆三 道各发劲卒约轻赍径走平夏攻取继迁帐幕继迁 必顾惜巢穴望风引退如此则灵武之围解而粮 馈得通矣 上曰不然三道起兵深入其所发甲卒 凡几万人何人为将领何人将辎重况塞垣表里沙 碛三道兵马于何处会合须更熟筹其事不可轻举 向来刍粟朕令分三辈护送丁夫悉令持弓矢自卫 并给拒马劲弩以卫车乘行李士卒令为方阵而行 若冦之至则分布拒马发劲弩士卒列阵以待之诚 能遵守纪律岂至败衄而将校皆自率匈臆不用条 教当冦之至战具未暇施设而丁夫先溃乱相蹂践 而死岂谟画不臧盖违朕节制所致也参知政事张 洎曰盛暑之月水泉乏绝刍粟未集而议者欲三道 举兵深入以分贼势陛下以为未见其利诚如圣㫖 丙午上飞白书数幅以示近臣字皆广袤盈尺先 赐宰相吕端一幅侍臣因竞前争取 上笑曰昔刘 洎登床正如此矣。

戊申,诏劾广南西路转运使张观 采访使太常丞陈士隆坐先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 杀丁璇复位不实故也庚戍司天中官正韩显符言 荧惑犯舆鬼秦雍之分国家当有兵在西北冬官正 赵昭益言犯舆鬼中积尸秦分野有兵人民灾害之 象上语宰相等曰天文谪见如此秦地民罹其灾 五星凌犯朕常候之未尝无其应朕旦夕念之不遑 宁处李继隆等兵马巳到环庆贼闻王师之至固巳 破胆其如灵州救援未及万一不守城中皆汉民必 尽为此贼所屠戮自闭垒来居人乏食饥死者必众 上因嗟叹久之。

辛亥,降手诏云:灵州孤绝救援不及 贼迁猖蹶未就诛夷居庙堂侍帏幄者正合运奇兵 而伸婉画宜令宰相吕端知枢密院赵镕等各述所 见利害再护送军储至灵武合发军民多少举兵深 入贼境以分其势又合用兵几何何人将领何人监 护直书其事言不必文只今日实封来上吕端等相 率诣长春殿见上言曰臣等若各陈所见乖询谋 佥同之义望共为一状述其利害张洎越次奏曰吕 端等备位廊庙上有所询问乃缄黙而不言深失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赵尔巽
  明诫第十一·陆贾
  第五十三回 激军心焚营施巧计 信谗构严诏捕名贤·蔡东藩
  卷二百五十四上·杨士奇
  卷之一千四十·佚名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吕思勉
  清高宗实录选辑一·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一·杜大珪
  读史记十表卷四·汪越
  邢文伟传·刘昫
  四一、公输般自鲁游楚考·钱穆
  卷二十六·乾隆
  卷二百十三之一·雍正
  卷二百五十·佚名
  卷二十八、乾隆极盛·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序·张弘范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着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効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

  • 卷四百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十八龙类【附蛟虬】五言古应龙萹         【陈】张正见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风播四逺万里望芬芳隠居可頥志自见焉得彰飞

  • 卷四百·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象类四言古象賛          【晋】郭 璞象实魁梧体巨貎诡肉兼十牛目不逾豕望头如尾动若丘徙五言律象           【唐】李 峤郁林开郡毕维扬作贡初万推方演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正德八年春正月辛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卢翊为本司副使整饬松潘兵备 荫

  • 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包天笑

      以后,我也常常回到苏州去,只不过一两天就回来了,沪宁路的特别快车已通,甚而至于早车去了,夜车回来,也是有的。可是有一次回到苏州去,似乎重要,却是带有戏剧性的。  有一天,吴讷士先生,到时报馆来访我,他说:“我们苏州

  • ●卷十·钱谦益

    ○汝宁李思齐思齐,姓李氏,字世贤,汝宁罗山县人。累官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封许国公。洪武二年来降,授资善大夫、江西行省左丞。三年,除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七年九月四日卒,年五十二。至正十二

  • 王廷瞻传·张廷玉

    王廷瞻,字稚表,黄冈人。父亲王济,曾官至参政。王廷瞻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淮安推官。入朝担任御史,督理京郊的屯垦。穆宗还在裕邸,想变换庄田,王廷瞻不同意。隆庆元年(1567),京郊长期下雨。他请求皇帝将三宫以

  • 卷之七十  蓬軒類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蓬軒類記,四卷,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吳中黃暐日昇」撰,並載王鏊序一篇,誤。黃暐所撰為蓬牕類記,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四已著錄。朱本所載王序,即蓬牕類記序文,僅將「牕」字改作「軒」。又,北京圖書館所

  •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七·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定公上【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敬王十一年立是嵗晋定三年】元年春王谷梁曰不书正月定无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终非正终也定公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胡文定曰季氏废太子衍及务

  •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太虚

    辨证法的讨论,在中国所以轰动一时的,原因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不是关于海格尔哲学的研究。然近来一般哲学者如张东荪、贺麟、谢幼伟等,大抵将辨证法溯源于齐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此于探索辨证法一名词及其应用的起源,虽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四无色法中。已辩心心所。今次当辩心不相应行。颂曰。心不相应行  得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  相名身等类论曰。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类

  • 卷之五·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五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长芦卓禅师法嗣 宁波府育王无示介谌禅师 温州张氏子。谢知事上堂。尺头有寸鉴者。犹稀秤尾无星。且莫错认。若欲定古今轻重。较佛祖短长。但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一·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海虞三峰清凉禅院语乙丑元旦上堂拈香云化被空山老更闲卧云谁道不朝天生香一瓣呼嵩祝圣德雍熙寿万年乃插香就座以拂子画一画云正月一夜半子前有消息残冬已过新未交个中一点谁拈掇拈得出

  • 文毅集·解缙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

  • 贤博编·叶权

    明叶权撰。一卷。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主要记述作者游历吴越、燕赵、福建、广东等地时的所见所闻及师友所胪述。内容广博,举凡民情、官场、风土、外贸等多有涉及。其中亦有科举应试、捐纳监生为官,以及进士、状元入仕之

  • 激书·贺贻孙

    一名 《水田居激书》二卷 ( 《四库提要》作无卷数)。明贺贻孙撰。此书二卷,二十三篇。自称“深感夫激我者成我之德,故记而述之,”名以《激书》。内容多为愤世疾俗之谈,且证以近事。有的则举古事,易其姓名,借以立议,如《太平

  • 杜工部草堂诗话·蔡梦弼

    宋代诗评汇编。又简称《草堂诗话》。宋蔡梦弼辑录。二卷。梦弼有《杜工部草堂诗笺》已著录。此编凡二百余条,均为宋人诗话、语录、文集中论杜甫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曰:“曰‘草堂’者,甫客蜀时所居也。近代注者

  • 白话北齐书·李百药

    《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分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北魏分裂(534)至北齐灭亡(577)四十四年历史。据其父德林三十八卷旧稿及王劭《齐志》等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