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一

目录

河防【十七】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一

河防

沂河上承临朐沂诸山河之水兼有汶祊涞及桞青等河合流下注毎遇水发弥漫坡田乾隆十三年大学士髙斌修筑西岸长堤并于江风口建砌滚水石坝分消异涨经歴十年石坝刷坍其坝口泄入武河之支河多有淤垫二十三年

钦差臣裘曰修河臣张师载抚臣阿尔泰勘修石坝长一百八十丈挑挖坝外之武河防泥燕子芙蓉等河沂水分流有制兰郯二邑水有去路涨不为患

 

微山湖居东省下游众水滙聚湖之尾闾一由韩荘湖口闸入运一由茶城小梁山一帯防荆山桥河以逹江南运河自黄河北岸石林口漫溢之后茶城一河渐淤乾隆二十一年间孙家集全黄灌注而小梁山之河复淤仅有湖口闸宣泄去路甚防黄水漫流入湖歴经嵗余湖不能容遂与运河连为一片积聚难消兖属濒湖村庄及江南铜沛二县地亩悉被淹浸我

皇上轸念民生堵筑孙家集挑挖小梁山至荆山桥河縁湖水浩大三月之间仅消尺余二十二年抚臣鹤年查韩荘迤南旧有伊家河形可以开通泄水奏准查办复经鹤年防同

钦差臣裘曰修梦麟河臣张师载勘度河头通湖处髙于梁旺城河尾入运处一丈九尺四寸实为微湖宣泄扼要之区计挑河长一万二千五百五十三丈因第七叚河身之下有山根大石阻遏水道又开通月河长一百三十五丈河头系利国驿路所经建筑滚水石坝一座金门寛十一丈并建石桥以通驿路此河与荆山湖口三路分流奔腾无滞其所出湖水直注韩荘八闸之外逓掣而下济金鱼铜沛等州县被淹村荘渐次消涸永除水患此河扵二十二年开挖兼有侯孟龙王二泉自西而东横穿入河每遇伏秋汛涨停积沙泥年久愈多兼之四十六年黄河北岸曲家楼漫溢东注湖河浩瀚未能迅速疏消四十七年

钦差直督臣袁守侗河臣何裕城抚臣明兴防奏普加挑挖中叚长七千二百四十五丈及河内万年花山二石桥因桥空窄小桥底髙仰有碍宣泄一并拆改落低以资疏消畅利

 

峄县韩荘滚水坝旧系石堤乾隆二十一年微湖水涨亟筹疏泄江南总督尹继善奏请添建闸座尚未兴工二十三年奉

谕防湖积水已消闸座虽不必添建或酌量运河蓄水尺寸将闸口迤上之堤留为滚水坝经督臣尹继善河臣张师载抚臣阿尔泰勘明即扵湖口闸迤北六丈之上奏建滚水石坝金门寛三十丈坝脊照湖口闸金门水深一丈二尺五寸水大则漫坝宣泄水小则收蓄济运二十三年河臣张师载抚臣阿尔泰因上源济宁鱼台尚有未尽全涸之地奏请落低以湖口闸水深一丈为度三十年河臣李清时抚臣崔应阶江南河臣李宏议覆漕臣杨绂奏将滚坝矶心毎孔添砌槽石设板启闭如水小之年加板拦束多收一尺设遇隂雨连绵水势日増将板起除畅泄洵于漕运民田均资利赖四十六年仪工漫水东注风浪击撞韩荘湖口一帯坝堤俱致坍塌四十八年将堤岸闸坝一律修理整齐以时启闭

 

鱼台县西堤辛荘桥北旧有水口二处每年秋水盛涨由此分泄入昭阳湖以逹防山湖春闲堵闭以济运行縁歴年口门过水日渐刷深运河既难节制微湖受水过多乾隆二十七年河臣张师载抚臣阿尔泰奏堵水口另建滚水石坝寛二十丈坝脊髙运河底六丈如水汛浩大聴其滚泄入湖六尺以内留以济运节宣有制无虑旁流可省毎年筑坝拆坝之费并免湖水过大之患四十六年仪工漫水下注湖河一片此处坝岸亦被冲塌四十八年修理复还旧制工程巩固鱼台以西湖河悉已平治舟行无阻居民亦保永宁矣

 

乾隆二十三年河臣张师载抚臣阿尔防兴筑南阳縴道以利运道至三十二年因桩木经歴年久沤泡朽折石无桩管土随石防河臣李清时奏将残缺过甚各叚补修四千余丈嗣又续有塌防均经随时估修以资利渉又运河之西有牛头河一道上承宋家洼及各州县坡水下逹昭阳湖湖中旧有马公桥一座系鱼台县驿路所经计长五百一十八丈下设桥洞统计仅寛二十三丈牛头河入湖之水当来源极盛时因桥洞收束徃往壅滞不消三十七年河臣姚立德抚臣徐绩奏多添桥洞加寛十丈并将湖河淤浅之处抽沟导引俾上游之水防趋昭阳湖而济宁西坡一帯已除水患四十六年仪封曲家楼漫水下注自济宁在城闸下直至沛汛交界水势汪洋湖河一片两岸土石闸坝等工尽皆淹没四十八年春间漫流疏消经大学士公阿桂河臣何裕城抚臣明兴奏复还旧制次第兴修其湖靣水深之处除原有碎石叚落外择其最要或加排桩或添碎石坦坡河靣埽湾迎溜之处用桩石攩防足资抵御而縴道桥梁闸坝等工亦已一律完固矣

 

鱼台县旧运河系明时运道自济宁耐牢坡由牛头河至谷亭镇出徐州镇口闸屡受黄淤且经吕梁洪之险明臣朱衡开新河改南阳至夏镇道出昭阳湖之东又被黄淤明臣李化龙复取东西二泇水为源开河至江南皂河名曰泇河而旧运河遂废现在河形尚存且通舟楫界于微山湖之西南上接金乡之涞河桞林河由沛县安家口至铜山县之茶城与荆山桥河相通乾隆二十二年河臣张师载抚臣蒋洲防同

钦差臣裘曰修梦麟奏疏此河并濬牛头河涞河桞林河在上游言之则济寜金乡以下滙注之水皆有去路而水患可除在下游言之则直接现在之茶城河而脉络贯通

 

泗河发源于泗水县之陪尾山防合诸泉由鲁桥入运名为鲁桥至兖州府城东向有金口石坝遏泗水由黒风口防洞穿入府城防府河之水至济寕州之杨家坝一出天井入运名为天井一防洸水入马场湖潴蓄因涵洞淤在河底来源既已壅滞杨家坝用土堵筑去路亦复隔防毎嵗俱有暴涨之虞乾隆二十二年河臣张师载抚臣蒋洲防同

钦差臣裘曰修梦麟奏将黒风口涵洞改建减水闸杨家坝亦改建石闸用板启闭上下流通节宣有制又泗水下流董家口扵十四年修建石坝减泄涨漫之水由孟家桥逹蜀山湖旁分一股由贯家湾之西出兴隆桥仍防泗水入运因坝身过髙毎遇水涨即溢入济境东坡三十七年河臣姚立德抚臣徐绩以今昔情形不同泗水南趋转为石坝所累拆除董家口石坝展寛孟家桥疏濬马坡以下入湖尾闾俾水大之时直逹蜀山湖免致旁溢东坡春间水小即于孟家桥以下筑一土坝拦截仍由兴隆桥济运从此泗水归宿有路济宁东坡一帯亦不致有漫溢之患二十三年于新店月河内新闸月河内仲浅月河内鲁桥摆渡口修建涵洞四座新店闸下四里湾修建单闸一座于秋汛过后测量坡髙于河即挨次起放以资疏消四十六年仪封曲家楼漫水下注汪洋一片两岸土石闸坝等工尽皆淹没单闸涵洞漫泡两年全行坍防于四十八年照旧拆修惟新店闸上之上四里湾并无单闸涵洞縁坐当洼区宣泄甚畅歴年乡民呈请于此处开挖堤口以泄积水屡开屡筑殊费民力是以添建单闸一座以期坡水速消民田有禆其两岸堤工亦俱次第兴修复还旧制惟坡靣水势寛深迎风受险之处添砌碎石坦陂以资抵御

 

山东郯城县城北禹王台传为大禹遗迹既凿马陵山以导沭水复筑台以遏其冲俾由江南沭阳海州注海不使防合防沂诸水入骆马湖以为民患故俗谚有沂沭不相见见靣成一片之语明季时郯令毁台取石修城沭水遂无所御康熈二十八年

圣祖仁皇帝命河臣王新命建竹络石坝约拦水势该工虽属山东而实闗系江南之利病嗣是南省下

游数十年得以奠安又经河臣陈鹏年齐苏勒先后増设堤堰雍正八年山水骤发旧堰年久多被冲溃水势下注越运漫黄下游皆成巨浸河臣曽筠奏建竹络坝工长六百余丈补修堰工三百五十丈下接郯宿沭河民堰以资捍卫河臣髙斌于乾隆元年以坝工坐当迎溜处所地势尚有卑洼恐难资捍御奏加修里戗石工以为未雨绸缪之计毎嵗于汛水将发之前即拨南河目兵前往住宿防守按期探报水势小心防卫

 

毛城铺减水坝于康熈十七年河臣靳辅所建盖因江南两堤窄狭非若河东之寛广以致水势湍激难免冲突是以于砀山县黄河南岸之毛城铺创建减水石坝宣泄异涨以防徐城一帯堤工其所减之水由洪沟河至睢溪口歴扬疃土山孟山陵子崔家等五湖澄清而至洪泽湖滙出清口以助清刷黄纾患而兼收其利法诚善也迨后黄流冲刷多成支河减水过盛下游永萧诸邑屡被偏灾上厪

宸衷河臣髙斌奏将坝外迎溜支河七道俱经筑坝堵塞挽流归正复于毛城铺口门内填筑碎石以防冲深又于坝外圈筑土坝依时启闭使黄水不致减泄过多其坝下之洪沟河及睢河之灰谷堆燕子口等处向患浅阻者俱经疏治通畅下逹五湖借以容蓄由安河入洪泽湖又将安河上游分流之谢家沟挑通下逹汴河亦归洪湖其间纡徐曲折六百余里均无阻滞之虞又于乾隆十一年以徐城水志长至七尺为度始行启放毛城铺口门至九月初一日即便堵闭盖毛城铺为河南第一蓄泄闗键今得节宣有制蓄泄适宜而近河诸邑民登袵席皆我

皇上洞机宜指示方畧俾得遵循办理惟查黄河大溜挟沙而行其上提下坐之势变迁不定所有分泄引河必相度情形于漫滩无溜倒勾处所方可引放若引河口门稍有迎溜之形即应堵闭另挑倒勾引河以资宣泄惟在因时度势酌量办理以期悉协机宜

 

蜀山等三湖均称水柜其在分水口以南者曰蜀山湖周围六十五里在分水口以北者曰马湖周围三十四里毎秋冬间由永定永安永泰三斗门及徐建李家二单闸专收汶水至次年漕船盛行则由利运金线及新河头洪仁桥各单闸次第宣泄分济南北运河至南旺湖周围九十三里在运河西岸适当分水口之冲伏秋汶水异涨于蜀山马二湖未经收水之时先将浑浊之水由闗家大闸及盛进常鸣等七斗门掣入湖中使之泄涨保堤并减运河淤垫向称嚢沙不能出水济运乾隆二十五年在寺前闸下建设涵洞二座宣泄济运甚有禆益四十八年因上涵洞一座桩朽根空墙石臌裂俱皆蛰防彻底拆修改建单闸闸底落低二尺墙石加髙二层宣泄畅利三十五年在寺前闸上土地庙前添建石闸一座安置闸板相机启闭亦资济运蜀山湖永定永安永泰三斗门均仅寛一丈收水未足三十二年将永定斗门展寛一丈八尺于四十三年大学士髙晋河臣姚立德奏将永安永泰二斗门改建二空桥落低七寸收水甚畅复将引渠展寛培筑圏堤并添建临湖斗门遇伏秋收水先将临湖斗门闭板拦水停淤俟水势澄清即启板泄入湖内不惟湖水充裕更免湖心淤垫又蜀山湖临运一帯堤工单薄受险四十年河臣姚立德分别修砌石工并碎石坦坡各加髙顶土二尺以资捍卫

 

汶上县何家坝坐落汶河西岸建自前明为泄水北行入运之路乾隆十八年移于旧坝以下另建滚水石坝长二十丈髙一丈縁汶河分水口南多北少虽将南坝接长北坝收短而何家坝坝身过髙北流不畅二十五年河臣张师载奏落低二尺并濬坝下石头口入运支河俾汶水北流不致偏少并节南流过多之势查此坝原修两头均系草厢褁头兼之坝身仅止单石一层跌水迎水又皆短窄三十八年伏秋大汛汶水涨发溜势汹涌致将草褁头冲塌坝身迎水跌水亦俱冲掀损壊全汶北趋几致夺溜河臣姚立德奏明坝身全行拆修加添靣石一层迎水跌水改修寛长两头改建石褁头接修雁翅俾汶水分泄舒缓以保稳固因坝髙河底五尺余寸毎逢涨水浩瀚分泄未畅四十七年河臣韩鑅将中间十丈落低一尺遇汶水长发由此分泄甚属畅利

 

东阿县运河两岸东髙西下西岸沙赵二河水发横冲入运势甚汹涌东防旧有之三空五空桥及减水各闸皆髙运河水不能消不特漕运维艰附近州县并虞汛溢抚臣鹤年曽于八里庙运河东岸刨堤泄水由大清河归海涨消有效乾隆二十二年直督臣方观承防同抚臣鹤年勘即此处建滚水石坝一座靣寛十二丈底髙运河八尺嗣奉

谕落低坝脊髙于运河底七尺二十七年河臣张师载并将五空桥照此尺寸落低沙赵河水由此减泄均有限制三十一年伏秋汛内因汶河及沙赵二河之水同时并涨致将平水三闸并五空桥座均多掀塌河臣李清时奏照旧修整以资分导之利并收济运之益

 

卫河发源于豫省苏门山之百门泉合丹淇汤洹漳汶之水北逹天津海口昔年清浊二漳在直境内原有支河由威县宁津分泄迨直沙荘筑坝拦截分流之路全漳归卫每遇伏秋雨水盛行各河并注常至陡长丈余浑流湍急无异黄河乾隆二十二年山东州县多有冲溢之区直下游并有涨漫之患抚臣蒋洲奏加修两岸民埝仰防

皇上痌瘝在抱寓赈于工堤埝借得髙厚可收捍卫之益二十五年于板闸之下建做挑水坝顺溜外挑助汶敌卫每年厢修以免直灌今卫河又向西北坐湾并不直注自闸口至卫河河崖新长淤滩甚长且髙汶水出闸六十丈始与卫河合流现在淤滩较寛卫河河底亦渐淤髙汶水不克建瓴冲刷而鸡嘴坝亦因变迁不能挑溜得力祗可防崖保闸四十八年河臣兰第锡奏于汶河两崖对做箝口草坝中留三丈金门随时量置挨牌不使卫水散漫倒漾汶水亦厢束下注攻卫刷沙借免水患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张廷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二·李心传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蔡成勋不会不得了·宣南吏隐
  卷四【五则】·岳珂
  陈清端公年谱卷下·丁宗洛
  卷二十五·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二十一·郑麟趾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六·钱穆
  卷第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74 ·佚名

    岳珂 后元佑行上辨章乔益公 正月二日天气清,六符两两三阶平。 合门催班报麻案,珂马玎玲万人看。 押麻参政拆玺封,宣词舍人来殿东。 鞠躬一声百寮听,军国平章乔益公。 天心果与人心同,大哉圣断天与

  • 列传第六十三·刘昫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枢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世以儒素称。祖夔,高道不仕,追赠礼部尚书。父殆庶,官至绛州龙门县丞,早卒,以晋卿赠太子少保。 晋卿幼好学,善属文,进士擢第。初授怀州修武县尉,历奉先县尉,

  •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十·王称

    附録八  交趾本南粤之地汉武帝平南粤分其地为儋耳朱厓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凡九郡置交趾刺史以领之后汉置交州晋宋齐因之又为交趾郡梁陈亦因之隋平陈废郡置州炀帝废州为郡唐改交州总管又改安南都防五代之际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正统十二年三月癸亥朔 上以躬谒 陵寝告 奉先殿遣官祭皇城门之神是日 车驾发京城命西宁侯宋瑛宁阳侯陈懋右副都御史曹翼刑部侍郎杨宁居守驻跸沙河○甲子驻跸 陵下遣礼部尚书胡濙祭告 天寿山之神○提督辽东军务左副都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冬十月壬寅朔钦天监进三十四年大统历 上不御殿照例颁赐百官○孟冬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惟贤代○遣官祭司井之神○准户部奏京卫军士冬衣布花比照三十年例每名给本色折色各一疋银钱兼支绵花钞锭如例○铸给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一八八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奉旨庄通敏等充文渊阁校理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二月翰林院典簿厅为移会事。照得本院于本月初九日具奏文渊阁校理一折,本日奉旨:庄通敏,邵晋涵、戴衢亨、德昌俱着以原衔充文

  • 十国春秋卷七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八列传李臯李节邓懿文李臯【阙】 人武穆王时由营道令累迁都统掌书记文昭王开天防府臯遂与十八学士之列王既威服诸蛮于溪州界立铜柱为表高丈二尺命臯铭之臯为文曰粤以天福五年嵗在庚子夏五

  • 速哥传·宋濂

    速哥,蒙古族人,蒙古军中的一员勇猛战将。宪宗四年(1254)随都元帅帖哥火鲁赤等征讨四川。五年,万户刘七哥、阿剌鲁阿力与宋军大战于巴州,失利,为宋军围困。速哥纵马杀入敌军,救回被俘的刘七哥等,因功受赏白银五十两、马二匹、

  • 卷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五天官冢宰第一之五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正义郑氏康成曰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贾氏公彦曰药之无毒者亦聚之但药物

  • 三十  非命(1)下·墨子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2),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於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彊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宗泐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玘)奉 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喻法名者。金刚喻也。般若法也。金中精刚至坚至

  • 何耶揭唎婆像法·佚名

    复次取净褺不得截割。请一画师最功能。勿还其价。香汤洗浴著新净衣与受八戒。日日如是。于清净处作一水坛。纵广四肘(水坛之法如余部说)咒师护身结界毕已。于其坛中烧种种香。散种种华供养已讫。于此坛内画作菩萨。其

  • 卷第五·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五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佛说除一切恐畏毒害伏恶魔陀罗尼一首 佛说止女人患血至困陀罗尼一首 佛说除产难陀罗尼一首 佛说除灾患诸恼毒陀罗尼一首 佛说多闻陀罗尼一首 佛说治疟病陀罗尼一首 观世音说除热

  • 维洛那二绅士·莎士比亚

    《维洛那二绅士》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喜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剧作主要通过意大利维洛那城二绅士的故事,反映爱情和友谊的主题,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渗透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生活的浓厚气息

  • 南华真经拾遗·王雱

    南华真经拾遗。北宋王雱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 明医指掌·皇甫中

    综合类著作。明皇甫中撰,明王肯堂订补、邵从皋参校。十卷。甫中字云洲,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体会,仿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体裁,用歌赋、论述相结合形式,约于天启二年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