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07.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

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消耗了不少兵力。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三路进攻蜀汉。

姜维看到魏军声势浩大,知道抵挡不了,把蜀兵集中到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钟会带兵到了剑阁,一时没法攻进去。

邓艾看到蜀军主力守在剑阁,就带了精兵偷偷绕道到剑阁西面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南进军。这一带本来是人迹不到的地方。邓艾带领这支精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走了七百里路,也没有被蜀军发现。

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前进。这时候,邓艾的兵士随身带的粮草已经快完了,将士们都慌了神。

邓艾当机立断,用毡毯裹着身子,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见邓艾一带头,也跟着滚了下去。有的攀着树木,一个接一个慢慢地爬下了山,终于越过了这条绝路,一直赶到江油(今四川江油县)。

驻守江油的蜀军没想到邓艾会从背后杀出来,突然见到魏兵出现在城下,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好投降了。

邓艾继续向绵竹(今四川绵阳西南)进攻。守绵竹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邓艾派人送信劝说他投降,说“如果你肯投降,就推荐你为琅琊王。”

诸葛瞻听说要他投降,气得火冒三丈,把邓艾派来劝降的使者杀了。他摆开阵势,决心和邓艾拼个死活。但是毕竟敌不过邓艾,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都战死了。

邓艾拿下绵竹,直奔蜀汉都城成都。成都的百姓做梦也没想到魏兵来得那么快,一听邓艾兵临城下,纷纷到山上树林里去避难。蜀汉朝廷更是乱成一团,后主赶快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张往南逃,有的主张投靠东吴,有人认为现在魏国大军压境,不如趁早投降。

后主是个没主意又胆小的人,根本不想抵抗。等邓艾大军到达成都,他已经叫人反绑着两手,率领文武百官出城门投降了。

邓艾进了成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骄傲起来,连钟会也不在他眼里。他直接向司马昭上书,要趁这次打胜仗的势头,一鼓作气把东吴灭掉。哪儿知道司马昭下个命令给邓艾,说:“军事行动不许自作主张。”这件事把邓艾气得要命。

正在剑阁跟钟会对抗的蜀将姜维,得到邓艾袭击成都的消息,正想退回去保卫成都,接到后主的命令,要他向魏军投降。

蜀军将士接到这个命令,又气愤又伤心。有的兵士恨得拔出刀来,在大石头上乱砍。

姜维倒是十分冷静。他跟将士们一核计,决定向钟会投降。钟会也赏识姜维是个好汉,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两个人出门一块坐车,回到军营一起议事,要好得简直拆不开。

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劝钟会秘密写信给司马昭,告发邓艾谋反。

司马昭本来猜忌心很重,接到钟会的报告,就用魏元帝的名义下道诏书,派人到成都把邓艾抓起来,用囚车押回洛阳。他怕邓艾抗拒,又命令钟会进军成都。

钟会到了成都,派一支人马用囚车把邓艾押到洛阳。半路上,邓艾被人杀了。钟会用计除掉了邓艾以后,兵权全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他就决定谋反了。

钟会跟姜维一商量,姜维完全赞同他。因为姜维另外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利用钟会杀掉魏军将领,然后再除掉钟会。他偷偷地给刘禅送了一封信,说“请陛下再忍受几天委屈,臣一定把国家恢复过来。”

钟会哪儿知道姜维的打算,他以为姜维真心跟他合伙反司马昭。他假传太后的命令,说司马昭杀害魏元帝,叫他发兵讨伐。他怕魏军将领不服,把他们软禁在蜀宫里。

魏军将士对钟会的命令本来有点怀疑,后来,有人传出谣言,说钟会、姜维要把北方来的将士杀光。这一来,大家都乱了起来。有的在宫殿四周放了火。乱兵进了宫,姜维、钟会控制不住,都被乱兵杀了。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赵尔巽
  第一百三十五回 受拥戴黎公复职 议撤兵张氏求和·蔡东藩
  卷四十二下·朱熹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王弇州崇论卷之五·李衷纯
  吴与弼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佚名
  卷五十二·赵汝愚
  张襄壮奏疏巻一·张勇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五·佚名
  242.袁崇焕大战宁远·林汉达
  卷第十九·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大烈·唐圭璋

      大烈,晋江人。嘉定四年(1211)进士。   鹊桥仙   寿宗女   银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麦秋天气。荧煌一点寿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   佳儿龙跳,荣封迩止。试问遐龄知几。从今旋数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数起。   

  • ●萱园诗话(原名随笔 卷)·蒋箸超

    汉魏之诗酝酿深厚,一以雅驯为主。至六朝而体格一变,至唐之天宝而又一变,元和体老妪都解,则日趋卑弱矣。昌谷出而救之,以古茂出入《骚》、《雅》,自是健才。如“黑云压城城欲催”、“欲剪湘中一尺天”、

  • 古今诗话 四·李颀

      一三六、张俞诗   张俞成都人。蜀以贤良称之,有诗行于世。《题武侯庙》云:"高光如有嗣,吴魏岂胜诛。"又《题御爱山》云:"可胜亡国恨,犹有爱山心。"《题洞庭湖》云:"万顷碧波看不尽,一拳孤岫望中明。"皆佳。(《总龟》前

  • 御定曲谱卷七·王奕清

    【南中吕宫般涉调】中吕宫引子粉蝶儿一片胷襟【句】清如五湖秋水【韵】喜声名上达丹墀【韵】感皇恩【句】防圣宠【句】迁擢福地【韵】秉忠直【韵】肃清海闽奸弊【韵 荆钗记】【首句用韵亦可如字清字俱可用】四园春料

  • 卷167 ·佚名

    李新 古意 无分清浊流,杀尔投河伯。 无结死生交,一死生便隔。 模棱不失事,祸起分黑白。 百年过逆旅,今是长安客 李新 古意 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

  • 卷十六·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六     宋 陈起 编徐集孙竹所吟稿 古意 彼美山中桐千古生清风斲削罗徽弦不费胶漆工伊石台有梅月冷云空蒙一弹弹春江迟日春融融再弹弹招隐霜木吟樵枫三弹弹离骚感慨古道隆太羮玄酒味

  • 卷一·应劭

      ○皇霸盖天地剖分,万笠萌毓,非有典艺之文,坚基可据,推当今以览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综其详矣,言也实为难哉!故易记三皇,书叙唐、虞,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自是以来,栽籍昭

  •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祭祀五·宋濂

        ◎祭祀五   ○太社太稷   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诏岁祀太社太稷。三十年正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得地四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丈,方广如之。社东稷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四

  • 卷十下·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下晋 常璩 撰汉中士女郑真岳跱确乎其清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纲目订误四巻国朝陈景云撰初尹起莘作通鉴纲目发明凡有疑义委曲以通其説至周密作癸辛杂识始辨其中宗武后并书年号一条然其説不甚确后作齐东野语又辨纲中北齐髙纬杀从官六十人一条郭威弑隠帝书杀弑湘阴王书

  • 元史续编卷六·胡粹中

    【庚子】四年春二月丁未朔日食○丙辰皇太后鸿吉哩氏崩【裕宗后也谥曰徽仁裕圣皇后】夏四月以布埒齐为中书平章○五月优养儒臣【上谕集贤大学士谔尔根萨哩曰集贤翰林乃养贤之地自今诸老秩满者陞之勿令辄去或有去者罪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纪昀

    奸臣传宋 【三】 ○宋三黄潜善 王伯彦 秦桧黄潜善 汪伯彦 秦桧 △黄潜善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擢进士第宣和初为左司郎陕西河东地大震陵谷易处徽宗命潜善往视归不以实闻擢户部侍郎坐事谪亳州 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闲府靖

  • 似顺论第五 别类·吕不韦

    别类原文:二曰: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戮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湿之则为干。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湿而干,或

  • 卷三百二十·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三诸天子。然世间有情多行摄取行起我我所执。谓色是我是我所。受想行识是我是我所。眼处是我是我所。耳鼻舌身意处是我是我所。色处是我是我所。声香味触法处是我是我所。眼界是我是我所。耳鼻

  • 卷之十一·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全编赞三教圣人图中华去西域十万奇里瞿昙先孔老四百余年迹有向背道无间然总刹土以同居孰彼孰此融三际于当念谁后谁先机前觑破三老鼻孔一串稍涉

  • 尚絅斋集·童冀

    五卷。明童冀撰。童冀,字中州,浙江金华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九年 (1376) 征入书馆,后为浙江湖州府教授。调北平(今北京),坐罪死。著有《尚絅斋集》。其集不知何人所编,原分诗文为二集,体例杂糅。就其编目考之,原目当为

  • 化人游·丁耀亢

    丁耀亢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顺治刊本。共十出,每出有图,并宋琬等题词。叙浙人何皋(野航)欲访仙海上。东海琴仙成连令武陵渔人玄真子扮作舟子前往接应,使他通阅古今之美,穷极声色之乐,然后息其狂性,复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