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小字阿移,太祖长子也,幼晓佛书,母曰顺成懿孝皇后野利氏,即位于柩前,时年二十三。宋咸平六年十二月,继迁兵败被伤,自度孤危且死,属德明必归宋,曰:“一表不听则再表,虽累百表不得,请不止也。”(数语见《宋史·向敏中传》。李氏《长编》云:“观德明初报张崇贵书云,未葬难发表章,意犹倔强不服,朝廷多方招谕,仅得其款附耳。疑继迁此等语,或德明假托,故二年后乃言之,非其实情,当此时固未言也。”)德明泣受命。又谓张浦曰:“公等并起等夷,谊同兄弟。孺子幼长兵间,备尝艰苦,今俾以灵、夏之众,虽不能与南、北争衡,公等戮力辅之,识时审务,或能负荷旧业,为前人光,吾无憾矣。”言讫卒。宋边臣以德明初立,乞诏抚之。因赐诏,令审图去就。又诏蕃族万山、万遇、庞罗逝安(《长编》作旺善、旺威、庞咩偷布安)、万子都虞候,军主吴守正、马尾(《长编》作马干)等,能率部下归顺者,授团练使,银万两,绢万匹,钱五万缗,茶五千斤,其有亡命叛去者释罪甄录。(《宋史·夏国传》及《西夏书事》)
遣使告哀于契丹。
契丹迎夏使于临潢驿。先期,于行宫左右下御帐,设使者幕次于东南。至日,北面臣僚各常服,其馀臣僚并朝服入朝。使者至幕次,有司以嗣子表状先呈枢密院,准备奏呈。先引北面臣僚并矮敦已上近御帐,相对立,其馀臣僚依班位序立。引告终人使右入,至丹墀,面殿立。引右上,立;揖少前,拜跪奏讫,宣问。恭身受圣旨。引右下丹墀,面北鞠躬。通班毕,引面殿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出班,谢面天颜,复位,再拜。出班,谢远接,复位,再拜。赞祗候,退就幕次。再入,依前面北鞠躬,通辞,再拜;叙恋阙,再拜。赞“好去”。礼毕。(《辽史·西夏外纪》及《礼志》)
三月,遣使如契丹,上继迁遗物。(《辽史·圣宗本纪》)麟、府兵袭神堆,御之,失利。
夏州蕃部攻洪德寨,阁门祗候段守伦率兵拒之,力战三日,擒获甚众。事闻,宋帝谕缘边部署钤辖:乘继迁死,速图攻取之策。于是,麟、府路出兵攻神堆,夏兵战不胜,营栅尽破。(《宋史·真宗本纪》及《长编》五十六)
始遣使如鄜延。
鄜延钤辖张崇贵移书德明,谕以朝廷恩信。德明遣使报称:未葬,难发表章,请俟释服禀命。崇贵请遣使吊问,令大臣至边,召其亲信张浦等议之。旋赐诏曰:“近据西路缘边诸州奏,汝父族下蕃部继续来投,具言汝父于灵州界云亡。相次鄜延路钤辖张崇贵奏称,得汝回书,云葬事未毕,难发表章,乞就便申奏事。汝父生于边陲,素有勇敢。朝廷赐以土地,授之节旄,其于心诚,亦本忠顺,迩后始因间谍,自起忧疑,事一境之干戈,隔二纪之声教。朕为人父母,富有寰区,思息战以安民,俟输诚而改节,终期彼志,遐副朕心。今览奏陈,遽云丧逝,况早联宗属,曾列侯藩,自达予闻,能不伤叹?念汝守兹空塞,方在髫龄,属此艰难,谅增衷慕。又缘信人未至,所以慰问难行,勉自扶持,式终礼制。馀事已令张崇贵与妆期约商议,想宜知悉。”(《长编》五十六及《西夏纪事本末》。按《长编》,四月,张崇贵屡请遣大臣至边议赵德明事。五月甲申朔,以兵部侍郎、知永兴军府向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崇贵筑台于保安北十里许,召戎人所亲信者与定盟约。经置大小,皆出崇贵,而敏中实总其成焉。)
六月,潘罗支遣其兄邦逋支(《长编》作帕勒布齐)入奏于宋,愿率部族及回鹘精兵,直抵贺兰山讨除残孽,请发大军援助。
宋帝赐潘罗支诏曰:“渭州引送卿兄邦逋支并教练使杨超到京,览卿等蕃书奏状,言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与李继迁斗敌,大段杀下。按《外纪》蕃贼,却被贼人劫去牌印、官告、衣服、器械等,再乞颁赐。并望差筑城人给畚锸,令使臣到彼,其隔过迁贼处人却投来者,并乞押来,其进奉马价乞支绢等事,并已依奏,别降宣命指挥。卿忠顺朝廷,保庇部族,誓杀凶狂之党,益坚臣子之心;远率种人,同拒贼党,战斗斯久,杀获颇多,每念尔诚,不忘朕意。此外,卿所奏欲取七月回鹘并六谷蕃部,宜往贺兰山掩杀贼众,乞大兵来灵州会合,管杀迁贼者。朝廷近知继迁已死,未经殡葬,所以未欲讨除。今卿等既领师徒,远平仇敌,免为后患,甚是良图,所乞会兵,即缘地理稍遥,月日未定。今朝议候卿等才集诸族人马起离西京,即差心腹人走马赍文字报泾原镇戎军部署司,已令至时不候朝旨,率兵前进,直至堿泊、萧关、天都山,已来牵制贼徒,伏截道路。贼界定须两面救应,如此邀击,必可功成。彼中诸事,更切审详,伫静边陲,永保富贵。”(《宋史·吐蕃传》及《西夏纪事本末》)
继迁部将都尾(《长编》作都威)等,率其属叛附于宋。(《宋史·真宗本纪》)
继迁种落迷般嘱(《长编》作敏楚克巴)及日逋吉罗丹(《长编》作日布结)二族戕潘罗支。
继迁既死,二族亡归者龙族,欲阴图罗支。是月,会迁党攻者龙,罗支率百馀骑赴援,将议合击,遂为二族戕于帐。者龙凡十三族,而六族附迷般嘱及日逋吉罗丹。西凉府既闻罗支遇害,乃率龛谷(《长编》作康古)、兰州、宗歌(《长编》作总噶尔)、觅诺(《长编》作觅诺尔)诸族攻者龙六族,六族悉窜山谷中。六谷诸豪,乃议立罗支弟厮铎督(《长编》作斯多特)为首领。宋帝以迁党未平,藉其腹背攻制,遂加铎督朔方军节度、押蕃落等使、西凉府六谷大首领。(《宋史·吐蕃传》)
西延家妙俄、熟魏数大族,叛附于宋。
宋诸将犹豫不敢应,曹玮曰:“德明野心,不急折其翮,后必飏去。”即日将兵薄天都山,受降者内徙,德明不敢拒。(《宋史·曹玮传》)是月,赵保忠卒于宋。
保忠状貌雄毅,居环列,奉朝请,常怏怏不自得。咸平中,丁内艰,以本官起复,迁金吾卫上将军,判岳州,移复州。至是病剧,上言有子永哥不肖,乞配春州。宋帝以其病语,乃授水州别驾。寻卒。天禧四年,录其孙从吉为三班奉职。(《宋史·夏国传》)
契丹赠继迁尚书令,遣西上阁门使丁振来吊慰。(《辽史·西夏外纪》)
八月,遣使如契丹,谢吊赠。(《辽史·西夏外纪》。按《外纪》此条与上条均系统和二十一年。考《宋史·夏国传》:继迁死在景德元年正月二日,景德元年,即辽统和二十二年也,《辽史》先一年,殊误,故特移系于此。)
十二月,德明孔目官何宪叛归于宋。
宪,灵州人,继迁破州城时得之,爱其才,使掌兵数事。德明立,授孔目官。尝劝德明勿杀潘罗支,以为后日纳款计,不听,乃挈家乘间走邠州请降,部署以闻,宋诏令乘传赴阙。(《长编》五十八及《西夏书事》)
是岁,夏人围麟州。
宋都巡检李继周击败之,又攻永宁,为药令族合苏所败,死者百馀人。(《宋史》李继周及吐蕃传)
春正月,德明遣赵保宁如契丹请封。
德明嗣职期年,未膺封册,蕃族多怀观望。行军司马赵保宁言:“国家疆宇虽廓,自西凉扰乱、先王被害,蕃众惊疑,若不假北朝威令慑之,恐人心未易靖也。”德明遂遣保宁献方物契丹,以请封册。契丹主曰:“此吾甥也,封册当时至。”待保宁加礼遣回。(《西夏书事》)
二月,遣使如契丹,告下宋青城。
契丹自澶州之败,虽与中国讲和,其戎心未尝一日忘,故许德明封册,以为臂使之需。德明欲臣中国,虑其见疑,乃以兵下青城告。(《辽史·圣宗本纪》)
西凉府六谷首领厮铎督遣其甥嗬昔(《长编》作格布锡)入贡于宋,上与赵德明战斗功状。(《宋史·吐蕃传》。按《长编》载此事于是年二月。其战在何时,《真宗纪》及《夏国传》皆不书。)
夏四月,出兵攻宋环州,击败之,执其酋庆移。(《长编》作庆结。《宋史·真宗纪》)与宋熟户旺家族战,败绩。旺家族擒军主一人,以献于宋。(《宋史·党项传》)
张崇贵复以书来议和。
宋帝召崇贵赴阙,面授方略。许德明以定难节度、西平王;赐金、帛、缗钱各四万,茶二万斤;给内地节度俸;听回图往来;放青盐禁,凡五事。而令德明纳灵州土疆,止居平夏;遣子弟入宿卫;送掠去官吏;尽散蕃汉兵及质口;封镜之上有侵扰者禀朝旨,凡七事。德明悉如约,惟以子弟入质及纳灵州为难。故亦禁盐如旧,不许回图。(《宋史·张崇贵传》。)
六月,遣牙将王旻奉表如宋,求纳款。
德明闻石隰部署耿全斌率兵入伏洛关招诱蕃族,诸部内附者数千人,禁之不能止。谋之张浦曰:“先王遗命,应即表闻,缘降之太易,彼将轻我。今兵复西凉,国威已振,请之,此其时也。”乃遣王旻以继迁遗言奉表入献,略曰:“同轨同文,王者大车书于一统;至神至圣,远人瞻天日于无疆。臣父承阃边陲,蒙恩优渥,方且心乎王室,拱北极而抒诚;靡意难起同袍,纠西蕃而生事,遂致鞠躬尽瘁,赍恨莫伸。然而恋阙深情,平时恳切;作忠遗教,垂没叮咛。臣赋性颛蒙,素怀恭顺,向居苫块,欲进表而无由;今属禫除,敢请臣之或后。恭维皇帝陛下,德超邃古,道建大中。海不择乎细流,朝宗者必纳;山岂遗乎土壤;环向者咸依。伏望,俯鉴孤忠,得尽小心翼翼;重怜微末,克遵先训谆谆。存没衔恩,子孙感德”云云。宋帝见表,赐旻锦袍、银带,遣侍禁夏居厚持诏答之,赏给甚厚。(《宋史·夏国传》及《西夏书事》)
宋以德明归款,谕河西诸蕃各守疆界。(《宋史,真宗本纪》)秋七月,契丹来册德明为西平王。
契丹主使北院枢密副使萧承德持节,封德明西平王,复姓李氏,赐车、旗、衣、币等物。(《西夏书事》)
九月,宋以德明誓约未定,命向敏中自知永兴军府改为鄜延都部署兼知延州,使经略之。(《长编》六十一)
德明始遣使入贡于宋。(《稽古录》。按《长编》作德明遣其都知兵马使白文寿来贡。)冬十月,德明遣赵保宁如契丹谢封册。
义成公主无所出。契丹册德明时,谕以善事公主,克光先烈。德明遣保宁往谢,且曰:“恪遵谕诏,未敢有违也。”(《西夏书事》)
十一月,河阳节度使王显请许德明称藩,不须纳质,又请通青盐以济边民之用。(《长编》六十一)宋吏部尚书张齐贤上疏,请备德明。
疏言:“臣在先朝,常忧灵、夏终为继迁吞并,言事者以臣所虑为太过,略举既往之事以明本末。当时臣下皆以继迁祇是怀恋父祖旧地,别无他心,先帝与银州廉察,庶满其意。尔后攻劫不已,直至降麟、府州界八部族蕃酋,又胁制贺兰山下帐族,言事者犹谓封奖未厚。洎陛下赐以银、夏土壤,宠以节旄,自此奸威愈滋,逆志尤暴,屡断灵州粮路,复扰缘边城池,数年之间,灵州终为吞噬。当灵州、清远军垂欲陷没,臣方受经略之命。臣思继迁须是得一两处强大蕃族方与为敌,此乃‘以蛮夷攻蛮夷’,古今之上策也,遂请以六谷名目封潘罗支,俾其展效。其时近臣所见与臣不同,多为沮扰。及继迁为潘罗支所杀,臣虑继迁之子德明乘大驾东幸之际,去攻六谷,向使潘罗支尚在,则德明未足为虞,今潘罗支已亡,厮铎督恐非其敌。望委大臣经制其事。”(《宋史·张齐贤传》)
十二月,德明又遣其教练使郝贵入贡于宋。(《长编》六十)宋博州防御使李克文卒。
克文在镇,恭谨守法,继迁之乱,口不言兵。卒,赠岳州防御使。大中祥符中,子继元为阁门祗候,上表言己与继迁本五从兄弟,名同上字,心甚耻之。愿改名守元。宋帝诏从之,擢供备库副使,厚其廪给。(《西夏书事》)
夏五月,德明遣其兵马使贺永珍如宋贡马。(《长编》六十三)甲辰,德明又遣其兵马使贺守文来贡。
先是,向敏中及张崇贵与德明议立誓约,久未决。德明虽数遣使修贡,然于七事讫莫承顺,累表但云乞先赐恩命,徐议之。时已有诏许德明毋纳灵州,既又赐敏中等诏,谕德明止遣子弟宿卫,及毋得攻劫西路进奉蕃部,纵有争竞,并取朝廷和断,他约悉除之,然亦不听回图往来及放行青盐之禁。乙巳,敏中等言二事苟不如约,恐乖前议,请皆与之。宋帝以德明变诈难信,倘务姑息,必贻后患,复赐敏中等诏,令熟计复奏。(《长编》六十三)
宋知镇戎军曹玮请急击德明,不报。
当德明请命于朝也,玮曰:“继迁擅河南地二十年,兵不解甲,使中国有西顾之忧。今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强盛不可制。愿假臣精兵,出其不意,擒德明送阙下,复河西为郡县,此其时也。”帝方以恩致德明,不报。玮知镇戎甚有威名,尝与夏人战,小捷,夏人引去。玮侦敌去已远,乃缓驱所掠牛羊、辎重而还,颇失部伍。夏人闻玮逐利行迟,师又不整,返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夏人,将至,玮使人谕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急,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军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各鼓军而进,大破之。遂弃其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贼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至,已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宋史·曹玮传》及沈括《笔谈》。按《长编》:泾、原、仪、渭都钤辖秦翰亦请出兵击德明,不许。)
白池军主盛佶(《长编》作星结)潜输军情于宋。
佶从子名厓(《长编》作明叶)为宋府州兀泥族大首领,佶密遣使谕名厓云:“德明虽外托修贡之名,而点阅兵马尤急,必恐劫掠山界。”名厓以告,宋帝嘉之,降诏抚谕,就赐锦袍、银带。(《宋史·党项传》)
宋帝复赐向敏中等诏,使谕德明。
向敏中等言:“德明终未推诚,恐难尽副元约。但令遣长子、亲弟宿卫京师,及贡结誓表章,自今毋得攻却内属蕃部,纵有争竞,亦当奏裁,如诏书所指三事,颇为要切。候其亲弟到阙,并得誓章,则先许五事悉愿与之,姑务羁縻,以缓争战可也。”帝意许焉,又虑德明空接续进奉,肆其徼求,在彼固无亏损,而我渐失机会,复赐敏中等诏,令亟图之;并以边臣及蕃部所奏德明迫胁攻却事状付敏中等,且言所掠去蕃口纵不能给还,亦当重作要约,绝其后犯。因促贺守文等入辞,往诣敏中等面受诏书,归谕德明。(《长编》六十三)
六月,德明闻宋司天奏周伯星见,复遣贺永珍入贺。(《长编》六十三)
秋七月,熟户叶市、潘、保、薛等复叛归宋,德明表请诛之,不得。
继迁曾掠延州蕃部叶市、潘、保、薛等四族,安置绥州。已而,挈族来投镇戎军,秦翰出兵援之。德明诉其事于朝,愿举刑章。翰言:“四族本皆熟户,兹还旧居,非新有招纳也。”乃诏翰与张崇贵移牒报德明,自今勿复侵扰境外。(《长编》六十三)
遣使贡马于宋。
德明献马百五十匹,谢前答赐之物。宋赐袭衣、金带及器币等答焉。并谕自今答赐,勿复谢恩。(《长编》六十三)八月,德明谋侵麟州,不果。
河东蕃落诸将因德明信约未定,皆训练士马,科率器械以待。德明谓其图己,点集诸族兵马,谋入河东,掠麟、府诸州。内属蕃户侦知,以报向敏中,请命帅臣镇之。已而,德明兵不出。(《长编》六十三)
宋与德明议要约,久不决。
向敏中等与德明议朝廷所降要约事,德明累遣人告敏中等云:“遣亲弟宿卫,上世未有此例,其他则愿遵承。”仍欲以良马、橐驼千计入贡,辞意恳切。敏中等以闻,且言要约未备,故不敢请行封爵。帝曰:“远方之俗,本贵羁縻耳。”乃诏谕敏中等:“如德明再遣人至,果不欲令亲弟宿卫,则所乞回图往来及放行青盐之禁,朝廷并不许,然不阻其归顺之志也。”陈尧叟言:“青盐如置榷场,官亦不可买之,盖平夏青盐甚多,若官买必须官卖,既乱禁法,且解州两池盐不复行矣。”帝曰:“德明如遣子弟宿卫,则许放行青盐,岂是不乱禁法也?今榷场既不为买,当先以文告谕之,若异时德明复有恳请,则当今榷场量定分数收市。”(《长编》六十三。按五月十九日,诏以要约三事付敏中,令与德明议。至此月十九日,敏中始复奏,首尾凡九十日,盖以此事必再三往返,故非一时可决耳。《会要》载敏中此奏于七月十三日,与《实录》不同,然其事则不异,恐《会要》误也。德明后此四旬始进誓表,实九月二十八日,而《会要》以为七月二十七日。若七月二十七月既进誓表,何故历九月至十月一日始行封爵乎?《会要》误。见《长编》注。)
行牒,索降蕃于鄜延。
景德初,绥州蕃部指挥色木结皆以等附宋,帝命给府州地居之。至是,德明行牒鄜延,请还本道。朝议以色木结皆以归投在进誓表前,谕止之。(《长编》六十四)
九月,德明降宋。
鄜延钤辖张崇贵入奏:德明遣牙校刘仁勖来进誓表,请藏盟府,且言所乞回图及放青盐之禁,虽宣命未许,然誓立功效,冀为异日赏典也。帝嘉奖,赐诏曰:“卿门承勋绪,世享国封,屡拜章函,来修贡职,愿为屏翰,以绍祖先。朕乃眷至诚,用颁温诏,令陈信誓,洞见倾输,嘉奖之怀,寤兴良积。”(《长编》六十四及《西夏纪事本末》。按崇贵入奏在是月丁卯先。癸卯,向敏中、张崇贵等言,赵德明累表归顺,词意精确,望降诏慰谕,从之。)
冬十月,宋以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兼侍中,封西平王。
制曰:“利用建候,外监方国,抚宁陬落,临长士民。在名器以斯崇,匪勋贤而弗授。故定难军节度使赵保吉男德明,袭其令绪,蔚有长才,举宗联命氏之荣,奕世荷殿邦之寄,务尊王室,动守朝经,率职献琛,拜章请吏,眷言恭顺,宜及褒崇。是用建上将之旌旗,锡真王之印绶。缵乃旧服,镇于夏台。於戏!信誓之言,与丹青而炳焕;宠荣之固,同带砺以绵长。期宣翼戴之勤,协赞混同之化,永作藩辅,不其美欤!可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上柱国,封西平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二千户,赐推忠保顺亮节翊戴功臣,仍依内地节度使例给俸。”又录德明誓表,令渭州遣人赍至西凉府,晓谕诸蕃转告甘、沙首领。(《宋史·真宗本纪》《夏国传》及《长编》六十四。按《宋史·石普传》:赵德明纳款,诏降制命,鄜延路都总管石普言,不宜授以押蕃落使,使之总制属羌,则强不可制矣,乃止兼管内蕃落使。与《夏国传》不同。)
宋以内侍左右班都知张崇贵为赵德明旌节官告使,太常博士赵湘副之。
赐德明袭衣、金带、金鞍勒马、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长编》六十四。)
宋诏西边州、军:德明已受朝命,缘边屯戍量留步兵,馀悉分屯河中府、鄜州、永兴军,以就刍粟。(《长编》六十四。按《宋史·孙全照传》:赵德明纳款,朝议减西鄙戍兵,令屯近地。全照以边防不可无备,未即奉诏。上曰:“全照是好勇多言者,德明使已至阙,复何虑焉。”又《长编》是年十一月,邠宁、环庆都部署孙全照请令张崇贵严戒德明:自今蕃部归投诸州者,无得入境追逐。上曰:“德明族帐继有归投者,德明虽遣追逐,未尝敢入境也。若从全照所奏,恐致危疑。”乃谕全照:“如德明果遣骑入境,则具以闻。”)
德明遣人致书延州,送遗驼、马、土物。宋帝诏令向敏中等复书,以礼物答之。(《长编》六十四。)十一月,酋长苏尚娘复叛归宋,不纳。
镇戎军曹玮言:“叛去酋长苏尚娘,复求归附。”诏报玮曰:“尚娘反复无信,特恐狙诈,以误边吏。又使德明缘此为词,不可纳也。”(《宋史·党项传》。按《长编》是年九月,知镇戎军曹玮言,伊普才迭三族首领率其属来归,欲发兵应接。上以德明输贡效款,议加朝命,乃诏玮等:如旧系熟户,则依例安置,自馀勿为发兵。又十月甲戌,赵德明上言:“臣所管蕃部,近日不住归镇戎军,盖曹玮等招纳未已。缘臣已受朝命,乞赐晓谕。”诏以德明誓表遍谕边臣。)
契丹耶律唐古,禁奸民鬻马于夏界。(《辽史·耶律唐古传》)
德明遣使如宋,贡御马二十五匹,散马七百匹,驼三百头,以谢朝命。(《长编》六十四)
是月,德明又遣使入贡于宋。(《长编》六十四)
春三月,德明遣牙吏如宋,贡马、驼,谢廪给。
德明自称草土臣,献马五百、橐驼二百,谢给俸廪。宋帝诏赐德明袭衣、金带、器币。旧制,贡物谢恩,止给来使缗帛,帝以德明进奉频仍,特加赐焉。德明又请因进奉使赴京,市所须物,从之。(《长编》六十五)
张崇贵请设缘边安抚使,控西夏。
崇贵言:“德明输款请吏,贡奉之使,道路相属。望依北面例,择官有吏干知边事者为缘边安抚使,疆埸事务,听以便宜。”帝曰“西鄙宁静,别无经营,苟德明能守富贵,无虑朝廷失恩信也。增置官属,徒为张皇,不若委卿静制之。”(《长编》六十五)
夏四月,建馆舍于绥、夏二州。
德明以中国恩礼优渥,天使频临,遂于绥、夏州建馆舍二:曰“承恩”,曰“迎晖”。五百里内,道路、桥梁修治整饬,闻朝使至,必遣亲信重臣,郊迎道左;礼仪中节,渐有华风。(《西夏书事》)
五月,德明母罔氏薨。
宋边臣请遣使吊问,王钦若曰:“此特边臣奏耳,德明未尝来告。”帝曰:“夷人何知礼,不若使边臣谕之,俟其奏至,即遣使吊祭,起复、赙赠,亦准藩臣例也。”钦若曰:“闻德明诸母甚多,异时安可一一推恩?”王旦曰:“德明今自称草土臣,若朝廷不降制起复,则德明于礼难安。”帝然之,授德明起复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馀如故。命殿中丞宣城赵稹为吊赠、官告等使。德明以乐迎告至其母柩前,明日衣禫衣受赐,泣曰:“蕃夷母丧,蒙天子吊赠、起复之命,宠荣极矣!”(《长编》六十五)
遣使告哀于宋、契丹。(《西夏事略》)遣使如宋,请修五台山十寺。
为追荐其母罔氏也。宋遣阁门祗候袁瑀为致祭使,护送供物至山。(《宋史·夏国传》。按《长编》:德明请诣五台寺修设,追荐其母。陈尧叟欲令张崇贵谕以路由河东,多涉军垒不便,听由镇州路往。上曰:“宜令崇贵答以不敢奏闻,若诚愿则听致施物于鄜延,委崇贵差人送五台也。”又《长编》:瑀至夏州,遗忘抚问辞,且发言轻易,及还,坐落职。)
复献马五百匹于宋,助修章穆皇后园陵。(《宋史·夏国传》)秋七月,契丹使来吊祭,又遣使起复。德明迎待使者如宋使仪。(《辽史·圣宗本纪》)
谋劫西凉,袭回鹘。
宋边臣侦知,言于帝。帝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顺,思抚辑之。乃遣使谕厮铎督,令援结回鹘为备。(《宋史·吐蕃传》。按《长编》:上谓王钦若等曰:“德明屡言,西凉府原属部内,见各纳质及人使往来;且继迁因攻西凉,为其所毙。今德明意将阻绝六谷,使不得预缘边属户。朝廷若不绥抚,则德明足以复仇。近秦翰译六谷蕃书来上,但言为德明所侵略无宁日,见蒐兵警备。可以六谷书付张崇贵,令谕德明。)
行牒延州,请止保安军修驿。
自德明纳款,宋帝令缘边城池依誓约应行修葺外,自馀移徙寨栅,开复河道,无大小悉禁之。时保安军起葺驿舍,德明移牒延州,言边民疑惧不安,愿罢其役。从之。(《长编》五十六)
索夏州民刘严等,不得。
先是,夏州民刘严等二千馀人来归,诏以延川县旷土给之。令各有蓄积。而所居当绥州要路,向者德明部族入寇,多为所擒戮。及德明归顺,屡移牒求严等复还。宋帝难之,颇严边禁。(《长编》六十五)
德明请置榷场于保安军,许蕃民贸易,从之。
宋令以驼、马、牛、羊、玉、毡毯、甘草易缯帛、罗绮;以蜜、蜡、麝脐、毛褐、原羚角、硇砂、柴胡、苁蓉、红花、翎毛易香药、瓷漆器、姜桂等物,非官市者听与民交易,入贡至京者纵其为市。(《宋史·食货志》)
冬十月,请行《仪天历》。
宋初用周时旧历,建隆二年,始命司天少监王处讷别造新历,命名“应天”。太平兴国间,改为“乾元。”真宗嗣位,命司天监史序考验前法,研核旧文,取其枢要,成《仪天历》。时咸平四年三月也。西夏自继迁俶扰,羌戎不知正朔几二十年。德明遣贡使,表请宋帝以新历及冬服赐之。初,诏延州牙校赍往,比闻德明葺馆舍、修道路以俟使命,乃命阁门祗候往赐,德明受而行之。(《长编》六十七及《宋史·律历志》)
德明请于麟州西置榷场,行互市。宋帝以延州已置,不许。(《长编》六十七)
猜你喜欢 ●明朝小史卷十七 崇祯纪·吕毖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佚名 提要·陆游 ·会镇请设太平船装载兵骸并运送马匹议·丁曰健 韩麒麟传·魏收 段韶传·李百药 刘日方传·魏徵 王忠植传·脱脱 周洪谟传·张廷玉 卷二十八 李通奸佞·李有棠 差务例·佚名 兵二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