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十四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冬。十月。壬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五十年时宪历。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次日皇太后七十圣寿、进献礼物。与皇太后六十圣寿时同。

  ○甲子。皇太后圣寿节。上率王以下文武大小官员、行庆贺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谕户部、朕恭膺天眷。祗承列祖鸿庥。统御万方。子育兆庶。廑怀至治、宵旰靡宁。幸际海宇同风、边隅向化。遐迩中外、帖然衽席之安。是皆仰荷天地祖宗福佑之所致也。方朕八龄践阼之初、太皇太后问朕何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尝一日少释。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为急。数十年以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后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共计已逾万万。朕一无所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将安施乎。朕每岁供御所需、概从俭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渐次清厘。外无师旅饷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因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频岁、涣解之恩膏。朕之蠲免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恃此经筹之有素也。比来省方时迈已历七省。南北人民风俗、及日用生计、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爰不靳敷仁、用苏民力。明年为康熙五十年、思再沛大恩、以及吾民。将天下钱粮、一概蠲免。因众大臣议奏、恐各处需用兵饷、拨解之际、兵民驿递、益致烦苦。朕因细加筹画、自明年始、于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俾远近均沾德泽。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所属除漕项钱粮外康熙五十年应徵地亩银共七百二十二万六千一百两有奇。应徵人丁银共一百一十五万一千两有奇。俱着察明全免。并历年旧欠、共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两有奇。亦俱着免徵。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应蠲省分至期候上□日行。民间旧欠、既经豁免。嗣后每年额徵钱粮、务如数全完。倘完不及额、或别有亏空、托称民欠、则负国甚矣。即责令督抚以下官员偿补。仍从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监司守令、皆与吾民谊均休戚者也。诚克体朕孳孳保赤之怀、实心爱养、力杜侵牟朘削。则闾阎咸得衣食滋殖、无有失所。而为官吏者、亦身名俱泰。岂非昇平乐。利之盛事欤。尔部移文各督抚谕上□日到日、即刊刻颁布、遍示穷檐令咸知悉。特谕。

  ○丙寅。谕吏部提督江南学政杨中讷声名不好。着革退其员缺。着左春坊左谕德张元臣、补授。

  ○以户部郎中冀霖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丁卯。谕理藩院、每年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朝正来京、向有成例。但今年行围处、其已经来朝者、念道里遥远、免其重至京师、以称朕格外优恤之意。尔衙门即传谕知之。

  ○镶蓝旗汉军都统诺穆图、以老乞休。允之。

  ○戊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左副都御史兼管顺天府府尹事施世纶、为户部右侍郎。

  ○京口副都统黄象坤、以老乞休。允之。

  ○予故白都纳副都统胡式巴、祭葬如例。

  ○庚午。九卿等议覆、太原总兵官马见伯疏言武经七书请拣选颁行。查武经七书惟孙子吴子及司马法、议论近正嗣后考试武生、武童、论二篇。一题出论语、孟子。一题出孙子、吴子、及司马法。旧例乡会试、论一篇、策二篇。今改出论题二、策题一。从之。

  ○辛未。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癸酉。户部左侍郎赫申、以病乞休。允之。

  ○甲戌。升内阁侍读学士李仲极、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琅图、为满洲副都统。以一等侍卫鄂代、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乙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子。升云南巡抚郭瑮、为云南贵州总督。四川布政使吴存礼、为云南巡抚。

  ○升湖广总督郭世隆、为刑部尚书。

  ○升陕西巡抚鄂海、为湖广总督。

  ○以侯伊尔拜、为镶蓝旗汉军都统。

  ○戊寅。谕兵部、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篇图、糊涂不知事。着革职。

  ○以宗人府府丞左必蕃、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辛巳。转户部右侍郎塔进泰、为左侍郎。升甘肃巡抚鄂奇、为户部右侍郎。

  ○壬午。升左佥都御史屠沂、为顺天府府尹。

  ○癸未。命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元龙、教习庶吉士。

  ○升山西布政使雍泰、为陕西巡抚。陕西布政使乐拜、为甘肃巡抚。

  ○谕大学士九卿等、江南亏空钱粮、两次命张鹏翮察审。朕意地方虽有不肖之官侵蚀钱粮。未必多至数十万两。前朕南巡时、曾有谕上□日、凡沿途所用之物、悉出内帑预备。未尝丝毫取诸官民。督抚等官、不遵朕上□日、肆意那用、以致亏空。朕若不言、内外诸臣、谁敢言者。但彼任事之人、离任者已多。若将因公那用等项、责之新任官赔补。朕心实不忍也。问张鹏翮曰、尔往江南讯问此事。地方官有言及南巡者乎。张鹏翮奏曰、地方官员、愿将俸工逐年扣除、以补诸项亏空。并未言及南巡之事。上曰俸工银两有限、即逐年扣补、亦难清理。且官无俸禄、役无工食、必至私派以累民。依尔所言能保地方官日后不累民乎。朕为天下生民计、蠲免各省钱粮、己逾万万矣免此四五十万之银、有何足惜。尔等会议具奏。

  ○乙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直隶巡抚赵弘燮等疏言臣等遵上□日、查勘原任天津总兵官蓝理开垦水田一百五十顷令天津参将蓝珠、料理接种。但水田一百五十顷内、有洼地五十顷、时被水浸、不便耕种。又有高地五十顷、不宜种稻。止种收杂粮、供给农工。其可作水田种稻者、止五十顷。康熙四十八年内、蓝珠所种稻谷、据报收二千五百余石。至高洼不等之田地、旱涝难于蓄洩。所有五十顷水田、不便安设官屯。查此项开垦水田前经差内务府总管黑硕子、侍郎穆丹等往勘。据奏蓝理开垦之田其洩水处、浅而且狭。见在田地、俱被水浸。应将洩水之处、挑浚设闸、使一百五十顷、俱可耕种。试种一二年、果否有益、令该巡抚查明具题。今一百五十顷内、止种有五十顷稻田。一年之内、见经收获二千五百余石。其余田地、并未曾全种、遽称不便安设官屯、难以定议。应行文该巡抚、照原勘黑硕子等所奏、将洩水之处、挑浚设闸、使一百五十顷水田、尽令种稻。验明收获多寡、具题到日再议。得上□日、此开垦田地、着交与赵弘燮、有情愿耕种人民、拨与耕种。

  ○升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善丹、为护军统领。

  ○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苏克肫、为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宝色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宗室吴礼、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丙戌。升原任护军参领宁古礼、为荆州副都统。

  ○戊子。谕大学士九卿等曰、前命张鹏翮、察审江南亏空。曾谕尔等查议。已查明否。尔等主意若何。大学士等奏曰、臣等尚未商酌。未有主见。上曰、此项亏空、据称因公那用。系何公事、未经明晰。张鹏翮奏曰、大概如赈济、平粜、以及修塘等事。上曰、朕总理几务、垂五十年。事无大小、凡臣下情隐、无不灼知洞鉴。朕屡次南巡、地方官预备纤夫、修理桥梁、开浚河道、想皆借用帑银、原冀陆续补足。而三次南巡、为期相隔不远。且值蠲免灾荒、所徵钱粮、为数又少、填补不及、遂致亏空如此之多。尔等皆知之而不敢言也。张鹏翮奏曰、皇上屡次南巡、必大沛恩膏于百姓。所至之地。小民无不欢欣鼓舞。至于一切供亿、悉由内府储备。从无丝毫累及民间。上曰、即如纤夫一项、需用既多、伺候日久、势必给与口粮工价、安得无费。至于修造行宫、必然亦借用帑银。前者朕巡视溜淮套工程、至彼处、见有舍宇三间、此系取用何项。张鹏翮奏曰、系俸工银两所造。上曰、虽云俸工银两所造、然必先借用库银、后方抵补。尔等岂肯明言其故乎。今合计江南亏空、共有几何。张鹏翮奏曰、约计共五十余万。于准、宜思恭、应赔十六万其余将俸工抵补、至康熙五十三年、可补足矣。上曰、三年之内、地方官员、或升迁、或调用、或革退、或亡故。以前各官那用亏空、而将后来者之俸扣补。于理不顺。朕心实为不忍。至于胥吏贱役、若不给与工食、此辈何所资生。必致累民。今部中每遇一事、辄议令地方官设法料理。皆修饰美名、实则加派于地方也。张鹏翮奏曰、皇上圣明、无微不照。所以养育百姓者至深至渥上曰、朕非但为百姓亦为大小诸臣保全身家性命也朕南巡时、闻龙潭地方、建造行宫。恐致累民、曾谕总督阿山令其拆毁。至他处建造行宫、朕皆未之知也。总之此不欲累民之念、可以自信亦可见信于天下后世。朕历年蠲免天下钱粮、至数万万两有余。今此项亏空、若令补垫、亦不为多。然岂忍以此累地方乎。至于查明款项、亦非难事。钱粮册籍、皆有可考。地方官借因公那用之名、盈千累百、馈送于人。若加严讯、隐情无不毕露也。朕意概从宽典、不便深求。今海宇昇平国用充足。朕躬行节俭、宫中用度、甚为省约。计明朝一日之用、足供朕一月之需。今即因数次巡幸用钱粮四五十万亦不为过。明后年天下钱粮、以次尽行蠲免。若留此亏空之项、以为官民之累、甚非朕宽仁爱养、嘉与维新之至意。尔等可公同详议具奏。

  ○升太常寺卿江球、为宗人府府丞。

  ○己丑。上自畅春园回宫。

  ○升福建按察使宋致、为四川布政使司布政使

  十一月。辛卯朔。兵科给事中高遐昌疏言、凡遇蠲免钱粮之年、请将佃户田租、亦酌量蠲免。着为例。上谕大学士等曰、蠲免钱粮、但及业主、而佃户不得沾恩。伊等田租亦应稍宽但山东江南田亩多令佃户耕种。牛种皆出自业主若免租过多、又亏业主必均平无偏乃为有益。此本着交部议寻户部议覆、嗣后凡遇蠲免钱粮合计分数业主蠲免七分佃户蠲免三分。永着为例。从之。

  ○癸巳。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停止次日朝贺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午。以户部郎中查林布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吏科给事中觉罗额伦布、为陕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乙未。以科尔沁故和硕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子罗卜臧滚布、袭爵。

  ○丙申。上谕大学士等曰、朕观满洲蒙古人、甚为淳朴易于豢养。即如今岁、遣大臣会盟蒙古竟无一事。昔皆三年一会盟。今五年始一会盟、而尚无一事。大学士等奏曰、此皆皇上圣德所感被也。

  ○礼部尚书许汝霖、以老乞休。允之。

  ○庚子。大学士陈廷敬、以老乞休。温上□日慰谕、命原官致仕。

  ○上问大学士九卿等曰、张鹏翮所审江南亏空一案、尔等所议若何。大学士等奏曰、臣等议行文督抚、彻底清查。上曰、行查诚是。但亏空之由、皆因南巡费用所致。若不声明、反属不宜。朕之巡幸、原以为民、无庸隐讳。即用帑银百万、亦所当然。着将朕谕上□日、全行抄录、行该督抚、令查南巡时所用数目。但举其大略而已。至于俸工扣补三年之内、虽可全完、然必至派累百姓断不允行。

  ○升光禄寺卿吴一蜚、为太常寺卿。

  ○四川提督岳昇龙疏言、臣遵上□日率领官兵、进巢□刀生番。于闰七月内、擒获贼首罗都等、交抚臣年羹尧审拟。其瓦都、月落口等处生番、俱已投诚惟瓦尾白宿等处生番倚恃险阻、潜匿不出。臣遍行搜探、相机一并巢□刀抚。上谕大学士等曰、岳昇龙效力、殊属可嘉巡抚年羹尧、系与提督岳昇龙同往巢□刀抚之人、乃畏避不行前往。着明白回奏。

  ○升江西赣南道董永芠、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

  ○辛丑。户部议覆、奉差江南审事户部尚书张鹏翮疏言、江宁等府属亏空银两、已议扣康熙四十八年、至康熙五十三年、各属俸工等银抵补。内有四万七千五百余两、原系有着之项。苏州知府陈鹏年、署布政使时、造入无着数内。殊属不合。应将陈鹏年革任、充发黑龙江。但臣等见奉南巡时、修理行宫、预备纤夫、或动用帑银、不准俸工抵补之上□日。应俟该督抚、查明南巡时、实在动用数目、具题到日再议。其议处陈鹏年之处、亦俟题到日再议。从之

  ○癸卯。转兵部尚书王掞、为礼部尚书。升左都御史徐元正、为工部尚书。内阁学士瓦尔答、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户部议覆、奉差福建户部左侍郎塔进泰等疏言、泉州、漳州、二府被灾、奉上□日截留江浙漕米、三十万石、运往赈济。今二府属、于秋初得雨、收成可望臣等酌议运至十五万石、足备赈济之用。其余十五万石漕米、请令江浙督抚、停止截留。应如所请。从之。

  ○甲辰。谕大学士等仓务最要。石文桂软弱无能。着授施世纶、为仓场侍郎。石文桂调补施世纶员缺、为户部右侍郎。

  ○乙巳。上往谒暂安奉殿、孝陵。命皇太子允礽、皇五子和硕恒亲王允祺、皇七子多罗淳郡王允祐、皇八子多罗贝勒允禩、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是日、驻跸南苑。

  ○以吏部尚书萧永藻、为文华殿大学士。

  ○丙午。升山西鴈平道杨宗义、为安徽按察使司按察使

  ○丁未。上驻跸八里桥。

  ○升内阁侍读学士觉和托、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镶白旗汉军都统公孙徵灏、为兵部尚书。

  ○偏沅巡抚赵申乔、以老乞休。温上□日慰留之。

  ○戊申。上驻跸夏店。

  ○己酉。上驻跸白涧庄。

  ○庚戌。上驻跸桃花寺。

  ○辛亥。上驻跸淋河地方。

  ○升前锋统领鄂缮为镶白旗汉军都统。

  ○壬子。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次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南新峪。

  ○命和硕恒亲王允祺、多罗淳郡王允祐、至裕亲王、纯亲王墓、奠酒。

  ○癸丑。上驻跸遵化州。

  ○甲寅。上驻跸三屯营。

  ○乙卯。上驻跸韩家庄。

  ○升漕运总督桑额、为吏部尚书。

  ○丙辰。上驻跸下青山营。

  ○丁巳。上驻跸马大口。

  ○以科尔沁故多罗郡王毕力克图子诺门额尔赫图、袭爵。

  ○戊午。上出喜峰口。驻跸龙须门。

  ○己未。上驻跸大吉昂阿地方。

  ○庚申。上驻跸察罕和屯。

  ○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等来朝

  十二月。辛酉朔。上驻跸鄂伦蒿齐忒地方。

  ○以护军统领伯唐保住、为左翼前锋统领。

  ○壬戌。上驻跸西拉乌苏地方。

  ○癸亥。上驻跸特布克地方。

  ○甲子。上驻跸莺图地方。

  ○乙丑。上驻跸鄂伦特地方。

  ○丙寅。上驻跸八沟地方。

  ○以科尔沁故多罗郡王代布子拉卜坦袭爵。

  ○丁卯。上驻跸七沟地方。

  ○戊辰。上驻跸二沟地方。

  ○以内阁学士王思轼、充经筵讲官。

  ○免直隶霸州、大城、天津等六州县卫、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兵部议覆、海澄公黄应缵疏言、伊父黄芳泰、以京口总兵官承袭公爵、已故二十余年、尚未营葬。恳赐恤典。应行文该督查明、题到再议。上谕大学士等曰、平定三逆之事朕知之甚明。黄应缵之祖黄梧、世祖章皇帝时曾遣人令伊投降因海寇郑芝龙、遗书阻之、故黄梧未降后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寇镇江瓜洲。贝子罗托、总兵官梁化凤、内外夹攻大破之余贼败北投黄梧。黄梧遂献海澄县归顺。因封为海澄公。黄梧故后、公爵与伊子黄芳度承袭。黄梧之弟有二子。长子黄芳世。次子黄芳泰。黄芳世自一等侍卫、授广东总兵官。耿精忠叛时黄芳度坚守漳州府。举家被害。黄芳泰逃至广东请兵。值尚之信叛、黄芳泰同伊兄黄芳世、巡抚杨熙力战而出。黄芳泰等、实心效力。所立功绩、部中亦有档案不必行查。即着该部查明议奏寻兵部议黄芳度于逆贼耿精忠叛时举家殉难黄芳泰突围请援引兵入闽恢复地方。应将黄芳泰赐恤之处交礼部从之。

  ○己巳。上驻跸葛过苏台地方。

  ○免江南舒城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庚午。上驻跸热河行宫。

  ○赐随围蒙古官兵银两布疋有差。

  ○壬申上驻跸喀喇和屯。

  ○癸酉上驻跸鞍子岭。

  ○以吏部左侍郎赫寿为漕运总督。

  ○甲戌。上驻跸两间房。

  ○乙亥。上驻跸遥亭。

  ○内大臣步军统领费扬古妻故遣内大臣伯四格侍卫十员送饭奠茶酒

  ○丙子。上驻跸密云县。

  ○丁丑。上驻跸南石槽。

  ○顺天府进春。

  ○以阿霸哈纳故多罗贝勒齐当万舒克子索诺穆喇布坦袭爵。

  ○戊寅。上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礼部侍郎恩丕、为孝陵总管。

  ○湖广永顺宣慰司土司彭弘海、以年老辞职。命其子彭肇槐、袭替。

  ○己卯。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庚辰。河道总督赵世显摺奏御坝西坝工程请修筑加长。绘图进呈。上谕大学士等曰御坝西坝关系紧要甲子年朕南巡时清流不畅黄水倒灌以致洪泽湖上流淤垫朕指修御坝西坝清水遂畅然流出、黄水不致倒灌淮黄交会之区始得安澜。但其地甚卑湿彼时朕步行阅视十余里泥泞没膝、指授方略。总之治水如治天下、得其道则治不可用巧妄行靳辅善于治河、惟用人力。于成龙心计太过。张鹏翮但遵旧守成而已张鹏翮系汉人、岂能乘骑、在在驰驱料理。惟于朕谕。遵行不违、是以河工底绩耳。今御坝西坝、加长工程、俱如所请、令及时兴工修筑。

  ○辛巳。谕吏部、朕每因朝列旧臣、渐次衰谢、时切轸怀。特命内阁、查顺治年间进士、罢职在籍者、已无多人。其王士正、江皋、周敏政、叶矫然、徐淑嘉、宋庆远、皆以公事挂误屏废里居今年臻耄耋深可悯念。着复还原职、以示朕格外加恩至意。

  ○升右通政汤右曾、为光禄寺卿。

  ○升偏沅巡抚赵申乔、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予故原任护军统领图尔海祭葬如例。

  ○乙酉。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暂安奉殿。

  ○丙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子。岁暮祫祭太庙。遣都统崇古礼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太岁之神。

  ○己丑。赐朝正外藩阿霸垓、鄂尔多斯敖汉、科尔沁毛明安土默特、喀尔喀、杜尔伯特、阿霸哈纳乌朱穆秦、札鲁特、郭尔罗斯蒿齐忒、巴林、王、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宴。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图雅纳妻郭氏等二百十三人。蒙古设德妻噶氏等三十八人汉军、吴洪图妻刘氏等四十一人。直隶各省节妇、万璚妻邵氏等三十一人。贞女、马氏等四人。孝子、鲁子琳一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岁、人丁户口、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三十六。田、地、山、荡、畦地、六百六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二顷二十四亩有奇。徵银、二千九百二十万二千五百四十二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五十四石有奇。草、三百五十二万一千二百四十七束。茶、十八万二千五百十七引。行盐、四百九十一万五千八百七十五引。徵课银、三百三十五万一千三百四十八两有奇。铸钱、二万九千七百九十六万三千四百有奇。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燕三·佚名
  欧阳守道序·杨仲良
  卷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第三卷 长洲·缪荃孙
  四三五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饬派闲空敬职各赴原籍访询违碍书籍折·佚名
  卷一·胡仔
  卷二十二·司马迁
  苏腢传·刘昫
  孝穆纪太后传·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二·杨士奇
  卷十四·佚名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吕思勉
  110.石崇王恺比富·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龙榆生

    〖袖珍指南:以行断句;^表仄韵;-表平韵〗★★★★★★★★★★★★★★★★★★★01 李白 二首 录自明翻宋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 卷三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谢薖字幼槃自号竹友临川人与兄无逸并以诗文称时号二谢吕本中尝云无逸诗似康乐幼槃诗似?晖盖未敢有所优劣也赋陈虚中振芳堂青腰按节临天闗幻成圭

  • 卷五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五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人】 与张补阙王链师同舟南下杂题 朝朝春事晩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钟声野寺迥草

  • 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脱脱

        刘应龙 潘牥 洪芹 赵景纬 冯去非 徐霖 徐宗仁 危昭德 陈垲杨文仲 谢枋得   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嘉熙二年进士。授零陵主簿,饶州录事参军。有毛隆者,务剽掠杀人,州民被盗,遥呼盗曰:"汝毛隆也?"盗亦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十有一月己巳朔监察御史吴芾行殿中侍御史先是芾建言陛下当修德以服金人金以其力我以其德虽强弱之势不侔而胜负之形已见又言陛下勿以敌之进退为忧愉勿以事之缓急为作辍凡下诏必务责已引对必

  • ●卷六·杨循吉

      亮每有图宋之意。贞元二年正月,宋使朝辞,亮使人问之曰:『宋国几科取士。』对曰:『诗赋、经义、策论兼行。』又问『秦桧作何官,年今几何?』对曰:『桧为尚书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年六十五矣。』复谓之曰:『我闻秦桧贤,故问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庚戌朔御史宋兴祖言朝廷登用六卿欲其率属也傥属官丑诋堂官宁独鲜忠敬之心亦大非对君之体如户部侍郎李桢以郎中郑材<锍-釒>论乞休 皇上俯留欲其率属材则司属也司属有郑材桢不去不休堂官有李桢材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纪昀

    列传唐 【七十二】○唐七十二李程【廓】 李石【福】 李固言李珏崔珙【管远】 郑肃【卢商】卢钧韦琮 马植周墀崔龟从 裴休崔慎由【安潜彦曾】 萧邺刘瑑【夏侯孜】杜审权【让能】 毕諴杨收【发】徐商【彦若

  • 序·谈迁

    谈子孺木有书癖。其在记室,见载籍相饷,辄色然喜。或书至猥诞,亦过目始释。故多所采摭。时于坐聆涂听,稍可涉笔者,无一轻置也。铢而积,寸而累,故称杂焉。其义自大易杂卦始。予曾手其书而悲之。以彼其勤,脱佐邺侯之侧,游茂先之旁

  • 61.周勃夺军·林汉达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是

  • 三十三年·佚名

    (丁丑)三十三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巳,上詣皇壇,行望拜禮,仍製感懷文。○以勤勸農、開陳田、善賑濟三條,飭諭于八道、三都。○命士庶嫁娶愆期者,令中外顧助,敎曰:「寒士以嫁娶愆期爲恥,往往匿不以聞,父母有問,子何有

  • 龙虚篇第二十二·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言也。夫天之取龙何意邪?如以龙神为天使,犹贤臣为君使

  • 卷三十二·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二宋 李明復 撰宣公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公至自齊謝湜曰母喪如齊不諱者公之惡有大於此故也夏仲孫蔑如京師謝湜曰公如齊仲孫蔑如京師齊強王室弱故也胡安國曰以淺

  • 卷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六宋 朱子 撰乡礼一之上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贽本又作挚音同腒其居反奉芳勇反下同见贤遍反凡卑

  • 现忧惧品第九·马鸣

    王愍太子愁,劝令行游观。始出宫城门,霍然日出雲。驾乘七宝车,众德相自严。所将从贵重,如月与众星。功德充满备,形容甚殊妙。都敕国邑里,并除老病死。穷冻困厄者,莫令现道侧。各各尽力严,若干幢幡盖。楼阁诸妇女,犹如天宫城。严

  • 卷第三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嗣雪峰)与保福游山。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遮

  • 江湖小集·陈起

    诗总集。宋陈起编。九十五卷。收录南宋洪迈、叶绍翁等六十二家诗(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附有赋及杂文)。又《江湖后集》二十四卷。收录巩丰等六十四家诗,其中敖陶孙等十七人,其人已见前集而其诗未为前集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