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六十

礼部十九

冠礼

天子冠礼

明集礼

前期太史院奉制筮日工部制冕服翰林院撰祝文辞或用古辞或临时修撰礼部备仪注中书省承制命某官摄太师某官摄太尉既筮日遣某官奏告天地宗庙行一献礼讫告示文武百官于皇城守宿清晨具朝服行礼前一日内使监令陈御冠席于奉天殿正中设香案与冕服案于御冠席之南香案又御座之南尚宝卿设宝案于香案之南侍仪司设太师太尉起居位于文楼之南西向设文官起居位於太师太尉起居位之後设武官起居位於武楼之南设太师太尉拜位于丹墀内道稍西北向东上设太师太尉侍立位于殿上御席之西东向设盥洗位于丹陛西阶之下东向内赞二人位于殿上南楹之左右东西相向设文官拜位於内道之东每等异位重行北面西上设武官拜位於丹墀内道之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东上设使客位於文官拜位之东北面西上殿前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武官起居位之北东向设侍从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文官起居位之北西向设宿卫镇抚二人位於东西陛下东西相向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於宿卫镇抚之南稍後东西相向典牧所官二人位於乘马之前东西相向知班位二人於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典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太师太尉二人位於太师之北西立东向引文武班四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後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南引使者二人位于文班之南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於丹陛上之西东向光禄官二员位于丹陛上之东西向拱立司官位於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於殿上之东西向侍从班悬刀指挥位於殿上之西东向护卫千户八人位於殿东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典仪二人位於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於丹陛上北向将军二人於殿上帘前之左右将军六人位於殿门之左右将军四人位于丹陛上之四隅将军六人于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是日清晨金吾卫陈设甲士於午门外之东西陈五辂於丹墀之南北向典牧所陈仗马於文武楼之南东西相向陈虎豹于奉天门外东西相向协律郎陈乐於丹墀文武官之南击鼓初严催班舍人催文武百官具朝服击鼓次严引班引文武官各依品从齐班於午门外以北为上东西相向通班赞礼知班典仪内赞宿卫镇卫鸣鞭殿内将军殿外将军俱入就位引班引殿前班挥挥光禄卿各依品从序立于起居位东西相向诸侍卫官俱各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诣谨身殿後迎击鼓三严引班引文武官以序入起居位引使客立於文班之後侍仪版奏外办御用监令奏请皇帝服空顶帻双童髻双玉导绦纱袍御舆以出侍卫导从警跸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和郎作乐太常博士引太常导至奉天殿即御位乐止卷帘鸣鞭鸡唱报时讫拱卫司官由殿西门出降西阶引班引入起居位通班唱各供事殿前班侍从班及诸执事各就本位引礼引太师太尉先入就拜位引班引文武官俱入就丹墀拜位知班唱班齐典仪唱拜赞礼唱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太师太尉及文武官皆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引礼引太师先诣盥洗位西向立引礼唱搢笏盥手太师搢笏盥手引礼唱帨手司巾以巾进太师帨手讫引礼唱出笏太师出笏引礼引太师由西陛升引礼退就本位本师至殿西门接引至御席西东向立引礼复引太尉诣盥洗位西向立引礼赞搢笏盥手太尉搢笏盥手引礼赞帨手司巾者以巾进太尉帨手引礼赞出笏太尉出笏引礼引太尉由西陛升引礼退复位太尉至殿西门内赞接引入立於太师之南侍仪跪奏请加元服退复位太尉进就皇帝座前少右跪搢笏脱空顶帻以授内使内使跪受帻兴置巾栉毕设纚出笏兴退立於西太师进至御前北向立内使监令就案取冕立于太师之左太师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夀考维祺以介景福内使监令奉冕跪授太师太师搢笏跪受冕加冠加簪缨讫出笏兴退立于西内使监令彻栉纚箱御用监令跪奏请皇帝着衮服皇帝兴着衮服讫侍仪跪奏请就御座内赞赞进醴乐作太师进就御座北面立光禄卿奉酒进授太师太师搢笏受酒至御前北面祝曰甘醴维厚嘉荐令芳承天之休夀考不忘祝讫跪授内使内使跪受酒捧进皇帝皇帝受酒祭少许啐酒讫以虚盏授内使乐止内使捧盏降授太师太师受盏兴以授光禄卿光禄卿受盏退太师出笏退复位内赞引太师太尉出殿西门乐作降自西阶引礼接引就丹墀拜位立定乐止引礼退复位典仪唱拜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太师太尉及文武官皆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搢笏鞠躬三舞蹈跪三拱手加额山呼山呼太师太尉文武百官皆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再山呼出笏就拜兴平身典仪唱鞠躬乐作赞礼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典仪唱礼毕侍仪奏礼毕皇帝兴乐作警跸侍从导引入宫乐止引礼引太师太尉及文武百官以次出皇帝改服通天冠绦纱袍入宫拜谒太后如正旦仪择日谒太庙其仪与时祭同见庙之明日百官具公服称贺毕赐宴于谨身殿并如正旦冬至朝会仪

明会典卷六十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二·徐乾学
  卷十九·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第六卷 清进士 (二)·缪荃孙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战国策卷一·鲍彪
  邵雍传·脱脱
  刘耈传·张廷玉
  侯震旸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黄训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张慰如·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郑光祖

    (外扮李尚书引祗从上,诗云)捧持日月受皇恩,掌握经纶四十春。海内尽皆知姓字,昔年龙虎榜中人。老夫姓李名绛,字深之,自进士及第,累蒙擢用,随朝数载,因老夫廉能清干,谢圣恩可怜,官封监察御史,正授吏部尚书之职。今有一人,乃是白参军

  • 卷二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瞿 佑【十二首】佑字宗吉钱唐人洪武中以荐歴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乙巳赦还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静志居诗话明初诗家以杨廉夫为祭酒亷夫见

  • 卷一百八 天聖七年(己巳,1029)·李焘

      起仁宗天聖七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   五月己未朔,詔禮部貢舉。庚申,詔曰:「朕試天下之士,以言觀其趣向。而比來流風之敝,至於會萃小說,磔裂前言,競為浮誇靡曼之文【一】,無益治道,非所以望於諸生也。禮部其申飭學者,務明先

  • 名山藏卷之一百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一◆王享记一东南夷一○东南夷一高帝既平定天下诏谕诸夷诸夷君长或使或身悉随使者来朝贡则高丽日本大小琉琉安南真腊暹逻占城苏门荅刺西洋瓜哇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凡十五国臣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二十五卷 元·缪荃孙

    茅山元符万宁宫碑拓本高三尺,广一尺七寸,正书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字径八分。夫易从之事,人犹以为难,而况难涉之事者乎?至正十年,三清宝阁庆成,有徒弟玄微文立崇正法师,元符万宁宫提点储得仪,睹星门三座,不堪撑住,诚为缺典,乃发弘誓愿

  • 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觅得徐干学所刻经学各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觅得徐干学所刻经学各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臣高晋谨奏,为购得经学各书,仰祈圣鉴事。窃照采访遗书,钦奉上谕,以昆山徐氏之传是楼素有藏书,命臣实力购觅。当查该宦传是楼虽于雍正十二年

  • 四 海上的救星·胡适

    这三个大胆的青年,一路上“仍是花钱游玩,并不着急”。有一天,在君在船上听人说,蔼丁堡距离伦敦还很远,每人火车费要多少钱。他们估计手里的钱已不够买车票去会见吴稚晖先生了。他们这时候才着急起来了。他们船上

  • 62.缇萦救父·林汉达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

  • 卷十七 月令第六·郑玄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戌之辰也。)[疏]“季秋”至“柳中”。○正义曰:《茸艹历》:“九月节,日在氐五度,昏虚二度中,去日九十七度,旦张初度中。九月中,日在房五度,昏危三度中,去日九十三度,旦张十

  • 春秋亿卷五·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正始也二月辛酉我君宣公以时也无氷着恒燠也三月作丘甲以丘出甲讥重敛也备齐难故作之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盟晋惧齐楚也秋王师败绩于茅戎左氏曰刘康公邀戎伐之败绩于徐吾

  • 佛说罪福报应经之二·佚名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一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一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大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四部大众左右围绕。尔时世尊

  • 卷第四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三如前所辩六随眠中。由行有殊见分为五。名先已列。自体如何。颂曰。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论曰。由因教力有诸

  • 山谷集·黄庭坚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文集。凡97卷,分《内集》30卷、《外集》14卷、《别集》20卷、词1卷、简尺2卷、年谱30卷。《内集》多编年诗作,其甥洪炎编;《外集》首赋、次诗、诗编年,其友人李彤编;《别集》为诗,不编年,其孙黄㽦

  • 淳熙新安志·罗愿

    南宋地方志。孝宗淳熙二年(1175)罗愿撰。10卷。新安即宋代徽州,治今安徽歙县。是安徽省现存最早的志书。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为安徽徽州古称。宋时辖县六,治今歙县。愿博学好古,文章以先秦两汉为法,尤重地方文献

  • 六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

  • 救疾经·佚名

    亦称《救护众生恶疾经》、《救护疾病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见三人身患恶疾,莫知所由,乃遍请过去七佛及密迹金刚,知因犯三宝,故得恶疾。经中叙述了偷取三宝物、不敬三宝所犯诸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