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二月。壬申。谕、朕翠华南幸。庆典时行。跸路所经。已降旨将直隶、山东、二省因灾积欠银粮。概予蠲除。江省为财赋重地。兹入疆伊始。渥泽宜覃。着加恩、将江宁藩司所属、积欠地丁漕项等款。未完银三十六万七千五百十两零。民借耔种口粮。未完银一十五万一千九百五十九两零。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麦豆一十八万九千七百二十六石零。苏州藩司所属。地丁漕项等款。未完银四万五百五十四两零。民借耔种口粮。未完银一千二百四十八两零。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豆三万八千九百六十四石零。安徽藩司所属、地丁等项。未完银三十七万三千二百六十一两零。民借耔种口粮。未完银六万一千九百两零。漕仓等项。未完银八万三千一百六十三两零。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麦豆六万五千七百四十余石零。俱着全行豁免。用敷恺泽。副朕行庆施惠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前因李奉翰于堵筑青龙冈坝工时。落水被伤。劳绩懋着。曾降旨加恩赏给骑都尉世职。今总兵衔副将李永吉、前赴行在迎驾。伊前于抢护坝工时。亦曾随埽落水。几致不救。甚为出力。自应特沛恩施。用奖勤奋。李永吉、着加恩赏给云骑尉世职。照例袭替。仍令伊长子李瑔承袭。该部知道。  

○又谕、朕因东南士庶。吁幸情殷。且河工海塘。以次告竣。一切善后机宜。均须亲临指示。爰循旧典。六巡江浙。兹当入疆伊始。庆泽宜覃。所有江南、浙江、水陆经过地方。本年应徵地丁钱粮。俱着加恩蠲免十分之三。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李本现已病故。贵州巡抚员缺。着永保补授。李庆棻、着调补江苏布政使。其河南布政使员缺。江兰服亦将满。着伊署理。服满再行实授。  

○刑部议覆、江西巡抚郝硕奏称、查刑部咨行各省决囚钉封公文。向交本省提塘官、加封转递。计期迟缓。且提塘系本省人。并恐滋沉搁漏洩之弊。请嗣后、概令兵部加封。由驿驰递。应如所奏。臣部一应立决人犯咨文。俱于封面注明件数。及马上飞递字样。派笔帖式送交兵部发递。从之。  

○是日、驻跸郯子花园行宫。  

○癸酉。谕、朕翠华南幸。周咨民隐。渥泽覃敷。苏州藩司所属、地丁漕项公用余租等款积欠银粮。业经概予蠲除。因思吴县公田。已与民田一律交纳条银漕米。并加徵义租。嗣因该县有节年无着田粮。复于公田徵收余租米二千二百二十余石。抵补无着虚粮七百余石外。尚余米一千四百余石。留为该县地方公用。历年均有拖欠。民力未免拮据。自应特沛恩施。俾闾阎。永资乐利。所有该县无着田粮。除照旧于此项余租、徵收抵补。其留备地方公用、应徵米一千四百余石。着加恩永免徵收。以示省敛惠民。有加无已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朕巡幸江浙。所有该二省办差文武各官。任内罚俸、住俸、降级之案。俱着加恩、准其开复。其无此等参罚案件者。各加一级。  

○又谕、朕清跸时巡。恩施宜溥。所有江浙二省、派出办差兵丁。着加恩赏给两月钱粮。  

○又谕。朕翠华南莅。庆典覃施。优惠耆年。宜加渥泽。所有江南、浙江、二省老民、老妇、俱着加恩赏赉。  

○是日。驻跸龙泉庄行宫。  

○甲戌。谕、据毓奇奏、镇江后帮旗丁薛七襄等漕船六只。至临黄坝、陡遇暴风。救护不及。船身碎裂。淹毙男女二名口。漂没正耗米四千二百九十四石七斗零。请分作四年。令该旗丁买补米石、搭运交通等语。此次镇江后帮漕船。猝遇风暴。人力难施。以致登时沉溺。情殊可悯。所有漂没米石。着加恩宽免。其淹毙人口。并着照例赏恤。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曰、雅德奏、台湾械斗焚杀案内各犯。应从重改发伊犁、乌噜木齐者。共二百八十九名口。现准部咨。伊犁遣犯过多。酌拟改发。请将此案人犯。发极边烟瘴充军等语。所办太属拘泥。已于摺内批示矣。前伊勒图因该处遣犯过多。酌请分别停遣。原指积匪及窃盗等犯而言。今此案人犯。均属械斗焚杀、犷悍不逞之徒。岂可容留内地。况该犯等犯事系在例前。又何得援新定之例。率拟改发。且案犯不过二百八十余名。伊犁等处。亦何至难于安插。不能容留耶。雅德所奏、实属太不晓事。着传旨严行申饬。所有此案人犯。仍照原拟发遣。将此传谕雅德、并谕伊勒图、海禄知之。  

○又谕、昨已降旨、将永保补授贵州巡抚。李庆棻调补江苏布政使。其河南布政使。已令江兰署理矣。除将苏州藩司。暂令永保留办外。着传谕何裕城、即令李庆棻迅速起程。前赴苏州接受交代。以便令永保赴贵州新任。再豫省上年腊雪较少。望泽颇殷。前据该抚奏省城于正月下旬。得有雨泽。其余各府州属。是否一律普沾。俟查明另奏等语。距今已阅两旬。未据续奏。深为悬注。着该抚即将各属曾否得雨沾足。农田有无妨碍之处。速行驰奏。以慰廑念。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寻奏、省城得雨之后。开封。归德、卫辉、河南、汝宁。南阳、陈州。七府。许。光、二州属。均于正月二十六。二月初二、初三、及初九、初十等日。得雨自二三寸、至四五寸不等。彰德。怀庆、及汝、陕、二州。雨泽稀少。今年节气较迟。三月得雨。二麦仍可丰收。批、虽云如此。汝不应先事诚求乎。又奏、农田现均无碍。恭摺由驿驰奏。得旨、览。未得优霈。何须由驿驰奏。  

○户部议覆、四川总督李世杰奏称、铜铅到川。应需船只。遵旨交沈清任率属妥办。惟查重庆以上雇船之事。沈清任。止能于所辖之重庆地方照料。其自永宁至泸州泸州至重庆。皆永宁道专管。应责令该道、督同各该地方官、代为雇备。并用谙练舵水管驾。如有疎虞。即将船户舵水。追价枷示。应如所奏。再查铜铅经过汉口、仪徵、两处。向系运员自行换船装运。亦应照此办理。请饬下湖北、江苏、巡抚。饬属妥办。从之。  

○是日。驻跸顺河集行宫。  

○乙亥。命礼部右侍郎陆费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  

○是日、驻跸林家庄行宫。  

○丙子。赐扈从王公大臣、及江南官员等食。  

○谕。昨绰克托奏、接得霍罕伯克那尔巴图呈文。内称、伯尔克既逃在彼处。即请留住等语。此案从前那尔巴图、遣都官伯克和卓赉木。来禀保成等云。伯尔克如果到彼。必逐回原处。又云、伯尔克实系伊之仇敌。断不肯收留等语。今复代伯尔克乞请免罪。前后所呈。全然不符。那尔巴图、非有意尝试而何。着传谕伊勒图、速发严谕索取。但那尔巴图初次呈文。并无不给伯尔克之语。实因绰克托等后谕之言过软故那尔巴图辄敢如此尝试。朕料那尔巴图、若再遣使。自必遣其信任之人。若已送出伯尔克。则已。倘复闪烁其词。或遣使人、如前岁入觐之鄂布勒克色木等大头人来见。则绰克托、保成等、可谕以伯尔克之事。尔伯克那尔巴图、并不恭顺献出。我等亦不得专办。今将汝送至伊犁将军处。俟将军酌定办理。即派委干员。迅速解往伊犁。伊勒图接到时。即将该该使留住。并仍令留跟役一二名。派委干员管束外。再缮写严饬谕文。令其随从人带回。谕以尔负大皇帝之恩。并不恭顺送出伯尔克。今以尔使为质。尔若献出伯尔克。不独遣回尔使。并将尔恭顺之处。奏闻大皇帝。仍可格外施恩。今不过索取伯尔克一人。其余属人物件。皆归于尔。于尔甚有利益。尔何故坚执不给。以致自取罪戾。大皇帝现在所以不即从重办理。但向尔索取者。不忍因一逃遁之伯尔克。扰累布噜特全部人众耳。尔乃受大皇帝重恩之臣仆。何故行此不知理之事。如此。则那尔巴图、断无不送出之理。倘仍不遵行。或竟敢领众前来索取。则伊犁等处大兵。足以剿办。伊等岂能徼幸乎。着传谕伊勒图、绰克托、保成等、接奉此旨。乘机妥协办理。毋得稍事姑息。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发往。  

○补行吉林乾隆四十七年军政。卓异官三员。罢软官二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四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是日。驻跸陈家庄行宫。  

○丁丑。谕、前因江浙为人文渊薮。特降谕旨。发给内帑。缮写四库全书三分。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各藏庋一分。原以嘉惠士林。俾得就近钞录传观。用光文治。第恐地方大吏。过于珍护。读书嗜古之士。无由得窥美富。广布流传。是千缃万帙。徒为插架之供。无裨观摩之实。殊非朕崇文典学。传示无穷之意。将来全书缮竣。分贮三阁后。如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全书本有总目。易于检查。祇须派委妥员。董司其事。设立收发档案。登注明晰。并晓谕借钞士子。加意珍惜。毋致遗失污损。俾艺林多士。均得殚见洽闻。以副朕乐育人材。稽古右文之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曰、音吉图为国捐躯。深为可悯。伊子英贵、虽现承袭骑都尉。年齿尚幼。仍在官学行走。着传谕恒秀、查音吉图家中现在胞兄弟内、有情愿效力者。今年令其随往木兰。  

○是日、驻跸杨家庄行宫。  

○戊寅。上祭河神。渡河。诣陶庄河神庙、风神庙、行礼。  

○命皇十一子永瑆、祭河渎之神。皇十五子□□祭淮渎之神。皇十七子永璘、祭顺黄坝河神庙。睿亲王淳頴、祭杨庄金龙大王庙。  

○遣官祭故河道总督靳辅、齐苏勒、嵇曾筠、高斌等祠。  

○谕、江浙两省。文风素盛。前次翠华临幸。曾降旨增广试额。兹举六巡庆典。允宜特沛恩施。所有江苏、安徽、浙江、三省。本年应试文童。府学、及州、县、大学、着增取五名。中学、增取四名。小学、增取三名。各该学政务宜遴拔真才。副朕嘉惠胶庠。乐育甄陶之至意。  

○又谕、朕清跸巡方。顺时行庆。而矜恤庶狱。廑念尤深。宜沛德音。用敷恺泽。所有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军流以下人犯。俱着加恩各予减等发落。用昭肆眚施惠至意。  

○是日、御舟驻跸直隶厂大营。  

○己卯。谕、据恒秀奏、墨尔根城副都统公景惠、现患痰疾等语。景惠患病。不能办事。着回京调治。墨尔根城副都统员缺。着僧保补授。  

○是日、御舟驻跸平桥大营。  

○庚辰。遣庄亲王永瑺、祭宝应县湖神。  

○谕、据富勒浑等参奏、江山县知县王昭麟、于该县生员毛德聪、呈首郑涛等延请吴文世在家。着造云氏草书本语多悖逆一案。并不详报严办。教谕邹启耀、训导施凤起、典史姚承华、扶同隐匿。请旨一并革职审办等语。此案吴文世、编造逆书。发往江西进贤县售卖。除就近谕令郝硕、回任查办外。所有王昭麟、邹启耀、施凤起。姚承华、俱着革职。交与该督等提同案内人犯。一并严审定拟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佛喜保奏、济宁卫前帮旗丁。呈控头丁吞帑累丁一案。抚臣明兴。因差在即。未及会审。饬委知州王道亨等查审。尚未讯出实情。应俟抚臣到济。会同严审定拟具奏等语。明兴现已差竣回省。所有此案应讯各款。着传谕该抚、即赴济宁会同佛喜保、秉公审讯。迅速定拟具奏。毋任支延牵累。并谕佛喜保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海棠庵大营。  

○辛巳。谕军机大臣等。据刘峨奏、保定省城。于二十一二等日。雨雪兼施。共有三寸。地气润泽。麦苗大有裨益等语。览奏深为欣慰。前渡黄之日。见西北云阴远布。朕意直省一带。自必得有雨泽。兹刘峨奏报雨雪情形。虽未能沾足。而麦苗濡润。于农功自为有益。现在曾否续沛甘膏。及别府州属。是否一律均沾。着传谕刘峨。据实迅速奏闻。以慰廑注。再保定迤北。距京师不远。所有雨泽、京城是否同沾。着留京王大臣、及山东巡抚明兴、即将现在情形。查明具奏。并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崇家湾大营。  

○壬午。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朕巡幸江浙。已降旨将经过地方本年额赋。蠲免十分之三。而省会驻跸之地。恩膏更宜优渥。着将江南之江宁、苏州、浙江之杭州、所有附郭诸县。本年应徵地丁钱粮。概予豁免。俾近光黎庶。无事输将。益享盈宁之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此次南巡。所有江宁京口、杭州乍浦。等处驻防之老人、老妇。着加恩一体赏赉。用宣庆泽。  

○又谕、朕翠华南幸。取道维扬。两淮商众。踊跃抒忱。自应特沛恩膏。俾沾庆泽。所有该商等未完提引余利银一百六十三万二千七百七十四两零。着加恩全行豁免。俾淮扬商众。益资饶裕。该部即遵谕行。  

○是日。驻跸天宁寺行宫。至甲申皆如之。  

○癸未。赐扈从王公大臣、及江南官员等食。  

○吏部等部议准、署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奏定河南新筑堤工、移改文武各员划汛管理事宜。兰仪通判、都司。管兰阳、仪封、及睢州上汛、共三汛。其兰阳一汛。自旧堤头堡、至睢宁界止。兰阳县丞一员。陈兰分防外委一员、改为专管兰阳分防外委。其陈留境内堤工十九里零。改归祥符下汛把总、同陈留县丞经管。又仪封县丞、及上汛把总、下汛千总、睢州州同、及上汛千总、各一员。文武七汛兵丁堡夫。俱归管辖。考城南面地方。作为睢州下汛。同宁陵界内堤工。俱属新设睢宁通判、及协办守备管理。自睢州下汛、至宁陵商邱界止。睢宁县丞、睢州下汛分防外委、宁陵主簿、把总、文武四汛兵丁堡夫。俱归管辖。其商邱新堤。仍归商虞厅营经管。以上除厅员都司守备、有钱粮册籍。准附村居驻。其汛员千把外委。均移驻堤顶。再考城县城、移建北岸、该县主簿、应改归北岸。移驻顺黄坝适中之地。归曹考厅管辖。其北岸新筑堤坝。自兰阳六堡、至李六口大坝迤北止。拨归兰阳上汛、主簿、千总、同管。自李六口大坝迤北、至土山、及东南二坝。马家店迤东、拨归兰考巡检、同兰阳北汛外委经管。又自兰考巡检交界、至新筑横堤山东交界止。归考城主簿、千总、同管。自考城主簿汛、至曹县主簿汛止。归曹县巡检外委经管。统计南岸属南河者管河道统辖。北岸属河南者、河北道统辖。属山东者、兖沂曹道统辖。至祥符县县丞、移驻北岸陈桥、改设兰阳县县丞、应驻劄北岸铜瓦厢、从之。  

○甲申、遣官祭贤良祠。  

○赐两淮盐政伊龄阿等食。  

○谕、朕此次南巡、勤求民隐、翠华所莅。庆典时行。因念两淮灶户。僻处海滨。亦应一体加恩。俾得均沾渥泽。所有乾隆四十五、四十六等年。各场因灾带徵递缓未完银七千九百余两。着加恩全行豁免。以广惠泽。  

○户部议准、山西巡抚农起奏称、遵旨查晋省各营弁兵。向无盐规。亦无需索商人之事。惟河东盐池禁墙外。设三十六铺。分隶三巡检管辖。前抚臣和其衷、因原额弓兵、议栽一百四十余名。不敷巡缉。奏拨运城、平垣二营兵六十名。分驻巡防。查所拨兵、虽有都司督率稽查。但离汛窎远。巡检因事权不一。每致办理两歧。请将此项兵、彻归本营差操。其巡防禁墙事宜。饬各商自雇巡役。协同弓兵巡缉。统归巡检管辖。从之。  

○以少詹事朱圭、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吴省钦、为光禄寺卿。  

○乙酉。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豫亲王修龄恭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李侍尧奏、茶务商人苏允恭、差商伙刘洪志、至泾阳县配茶。日久、茶引尚未到泾。复差商伙。访至陕西长武县之亭口地方。闻河滩内、有尸身在彼。据刘洪志之弟刘洪恩、认系伊兄身尸。随身衣物盘费。俱未遗失。惟所带引张三千七百八道无存。现饬属详细根查办理等语。此项茶引。现在尚未查明下落。自应由部补给。以便该商配销交课。除将原摺、批交该部速议具奏外。所有苏允恭具报、遗失引张三千七百八道。着传谕户部堂官。即行议覆补给。交该督转发该商承领。至商伙刘洪志、在陕西亭口地方身死后。衣物盘费俱存。何以茶引独至遗失。茶引与盐引相同。非本商自行配领。虽有引张。亦属无用。其中恐有别项情节。着传谕毕沅、饬属详细根究。并查明引张下落。据实具奏。将此由四百里并谕李侍尧知之。寻奏。刘洪志委系堕水淹毙。并无别故。所有茶引。已于下游沙泥中捞获。虽被水浸。尚属完好。报闻。  

○是日、驻跸高旻寺行宫。  

○是月、署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奏、豫东黄河两岸。绵长一千余里。文武员弁。六十余人。按州县疆界。划分汛地。伏秋大汛。率领堡夫兵丁驻坝。霜降则散居村落。查防护机宜。必须朝夕在堤。随时查验。应请嗣后、除道厅外。文武员弁。俱令于堤工紧要之处。盖房居住。至堤。顶二里一堡。额夫二三名。每名每月工食五钱。势难责令终年住堤。请于夫堡二座之间。添设兵堡一处。派兵二名。常川居住。并将堤顶土牛、子埝、柳株等项。责成分驻之员兼管。如兵丁懈怠。即令文员究报。堡夫旷误。亦令武弁详革。惟工食饷银。仍令分司其事。得旨、好。如所议行。  

○又奏、黄河大堤北。有太行堤一道。起河南武陟。经直隶、山东、至江南沛县止。计长八百余里。因道路践踏多年。间有残缺。应令地方官确勘。趁此春融。劝民补修。为有举无废之计。得旨、不必欲速。而为之以委实可也。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志第六 州郡上·萧子显
  ●卷九·赵翼
  大事记续编卷十八·王祎
  读礼通考卷八十二·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六·岳珂
  卷二十七·温达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卷三·楼昉
  劝垦例·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陈寿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

  • 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李延寿

    戴法兴 徐爰 阮佃夫 纪僧真 刘系宗 茹法亮 吕文显 茹法珍 周石珍 陆验 司马申 施文庆 沈客卿 孔范夫鲍鱼芳兰,在于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然则谋于管仲,齐桓有邵陵之师,迩于易牙,小白掩阳门之扇。夫以霸者一身,且有洿隆之

  • 卷六十四·表第二·皇子表·脱脱

        ◎皇子表   帝官天下,王者为焉。至于亲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长,故吴、鲁、燕、蔡、卫、晋、郑,太史迁既者《世家》,又列《年表》,不厌其详。自汉以降,封建实亡,犹有其名,长世者登《世家》,自绝

  • 人物第三十·浦起龙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观太文籍肇创,史有《尚书》,知远疏通,网罗历代。至如有虞进贤,时宗元凯;夏氏中微,国传寒浞;殷之亡也,是生飞廉、恶来;周之兴

  • ●卷九·陶宗仪

      ◎文章宗旨卢疏斋先生《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夫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斯得性情之正。古人于此观风焉。赋者,古诗之流也。

  • 一一三七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四部折·佚名

    一一三七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四部折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二日四川总督臣李世杰跪奏,为遵例奏闻事。案照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

  • 李全传·脱脱

    (上)李全,是潍州北海县农民的儿子,他是三胞胎兄弟中的一个。李全长得尖脑袋,像蜂一样的眼睛,他机巧诡诈,对属下友善,因为弓箭和马上的功夫矫捷,能舞动铁枪,在当时号称“李铁枪”。当初,大元兵攻破中都,金国国君逃到汴京,对百姓的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六嘉礼皇帝时廵省方之礼命下礼部具议以闻乃宣布诸司及廵省之方豫期供备其方大吏饬文武官属敬修廼守攷廼职事无敢不敬戒驾所经行守土官陆治桥梁道路水备舟楫以竢既诹吉阁部院寺府监疏列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七经籍考经【书】明书传会选六卷翰林学士刘三吾等奉勅撰刘三吾序略曰九峯蔡氏集传发明殆尽矣然书成於朱子既卒之後不无可议如尧典天与日月皆左旋洪范相协厥居为天之隂隲下民有未

  • 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七大传第十六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於别录属通论通论陈氏祥道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者孝之大者也名者人治之大者也人道者礼义之大者也是篇言人道者

  • 枢言第十二·管仲

    管子曰: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枢言曰: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帝王者,审所先所后:先民与地则得矣,先贵

  • 书经集传卷五·蔡沈

    宋 蔡沈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公实先经理之洛邑既成成王始政召公因周公之归作书致告逹之

  •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当知,诸有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有所作离一切相。”是时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

  •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上·元照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将释此经先列义门令知总意然后入经分文别释。初中分四。初教兴来致二摄教分齐三辨定宗旨四料简异同。初教兴来致二。初通明一代教兴二别叙今经教兴。初通明一代教兴 大觉世尊从本垂迹为欲开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干度中思品之二◎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明善说法中三法等故。谓智所知行所缘觉所觉。恶说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慈恩传七曰:‘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

  •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因救毒蛇咬,鬼神娆,贼所劫,比丘,故说。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Padmacinta^man!idha^ran!i^ -su^tra 。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神龙二年(706)。略称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根本咒、心咒、随心咒等咒之功能,并列举治疗诸病之法。本经之同本异译或类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