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三十一

户部十六

廪禄三

廪给

诸司职掌

凡公差人员廪给已有定例其驿传并府州县应合支用去处必须照依文凭验日支给仍将岁支数目通类开报合干上司以凭稽考

明令

凡经过使客正官一名支分例米三升从人一名支米二升宿顿使客正官支米五升从人支米三升水路俱支经过分例陆路遇晩关宿顿分例

凡各站有分例去处所在有司於商税及诸色课程内拨留粮米差点有役人员掌管遇有使客依例支给不许稽停支过数开申合干上同

事例

正统四年令镇守廵抚甘肃内外官员不支廪给每月支食米三石 六年令跟随甘肃总兵官指挥千百户等官每人月给口粮四斗五升 成化十三年令延绥廵抚官照甘肃例出廵每日支廪米五升在仓支五升囬日通在仓支一斗 十六年兵部奏准凡使客该支廪给者多系有职之人如便道经过非公干去处每驿则支三升宿亦支三升如本等公干去处经过每驿亦支三升宿支五升一日经过两三驿以上俱许支给但止宿者次日起程不许巧立名色多支起关廪米从征把总领军官并跟随头目例支廪给日行一程止许关支一次使客该支口粮者不拘便道经过止宿去处及本等公干经过止宿去处每驿一例俱支一升五合一日经过两三驿以上俱许支给跟随廵抚廵按清军刷卷廵盐廵河盘粮勘事等项有役之人支廪给南京大理寺差来官请旨待报发落罪囚支廪给若非官者支口粮南京各衙门差郎中主事御史给事中等官并各处镇守总兵廵抚廵视抚治廵按副参游击等官差官赴京奏事公干等项囬还俱支廪给若非官者支口粮齎捧诏勅制谕飞报军务重事及奉特旨差使人员支廪给公侯驸马伯都督各许带从人一名支口粮其公差廵按清军刷卷廵盐廵河盘粮勘事廵捕等项官员并旗校一体支廪给各处王府并镇守总兵廵抚廵按三司等官差仪宾千百户等官进表笺进贡缴勅谢恩并奏机密贼情紧急声息等项重事及乞恩囬奏缴册缴图军器粮草烧荒等项不急常事俱支廪给非官者支口粮衍圣公并顔孟二氏五经博士年例赴京往回及衍圣公差来掌书俱支廪给医兽家人庙丁支口粮正一嗣教大真人并随行法师人等自贵溪县起至南京俱支廪给琉球安南占城朝鲜国差来使臣支廪给南京各衙门差进表笺官支廪给来降夷人支廪给在京各衙门差郎中员外郎主事御史等官不及百里廵视仓塲等项支廪给亲王郡王差仪宾千百户等官回还支廪给总小旗军校支口粮云南贵州都布按三司四川陕西行都司差进表笺官支廪给留守司并各处都布按三司等官及行太仆寺苑马寺差人赴京奏事公干回还系官者支廪给非官者支口粮口外走回人口不堪收充勇士者及妇女送囬原籍者一体支口粮在京在外病故官员遗下家口还乡者支口粮哈密奇木嘉色棱赤斤蒙古等地面差来使臣人等朶顔三卫建州等卫差来进贡人员四川云南贵州湖广乌思藏董卜韩胡土官通事把事番僧人等陕西岷州洮州西寜番人番僧人等俱支廪给贵州湖广土官衙门头目舍人官族土人从人土民人等支口粮南京太常寺差官赴京关领香帛等项支廪给 二十年令寜夏廵抚官照甘肃延绥例关支廪米

行粮马草

诸司职掌

凡遇行军马匹日支粮草已有定例其应付一节该卫先具军马数目开呈本部立案出给批文差官齎领经过官司并驿分照依坐去军人马匹数目照例验程支给其有为事编发应支行粮人数亦合照例关支仍仰所在官司将支过数目申达上司作数其所齎批文候至所止地方随即赴官告缴逓囬本部於原编底簿内销注

明祖训

凡亲王每岁来朝自备饮膳其随从官员军士盘费马疋草料俱各自备毋得干预有司恐惹事端

事例

洪武三十五年令亲王之国随行内外官员及有执事旗校厨役人等沿途有司应付口粮本府驾马并随驾马骡及护卫官军下随侍马疋应付草料随侍官军回还亦准支 令大同守边军士出哨廵边守墩了高等项公差验日计程关给行粮 永乐四年令从征旗军人等沿途给与行粮日行一程止关一次 宣德三年奏准各处镇守总兵等官带去官军皆按月支行粮四斗五升边卫军士随总兵官出境征进追剿逹贼者准验日支行粮其余不时差遣沿边探听声息及境外廵逻了哨者不支 十年令各卫旗军调於大同操备者月支行粮五斗 正统二年令大同廵边军士月给行粮五斗料豆一石二斗 四年令沿边各卫砌关口旗军离卫四百里以上者准月支口粮三斗 令广东往来伴送使臣赴京公干旗军人等回还口粮每名日支一升若一日经过两处者不许重支 令甘肃寜夏等处各卫征操军士若遇警随总兵官出境征进追剿达贼及差出探听声息廵逻哨了者每月行粮三斗验日支给 五年令城守御千户所官军在京操俻者月支行粮四斗陕西都司都指挥管领旗军於甘肃寜夏及绥德等寨堡俻御者照甘肃备御旗军例月支米五斗廪给住支大同廵边军士行粮五斗料一石二斗 六年令大同境外冲要守墩官军及离城百里之上者给行粮其内地不及百里者不给 又令辽东沿边城堡守墩哨了官军行粮每人月给四斗五升 又令各边哨备官军在边者月给行粮回卫即罢支 七年令密云各卫边军出境廵哨夜不收人等验日於古北口日支行粮一升守关操俻非出境外者不支 又令各处进贡马每疋日支料四升草一束 又令各处草塲每岁牧放马疋官军沿途官司日支口粮一升一日经过两处不许重支 八年令河南山东等处在京操备官军月给行粮四斗 十三年令辽东各营堡操守余丁舍人原无月粮者准支行粮 十四年令寜夏官军遇差廵哨者日支行粮一升 景泰三年令松潘等卫所官军差出三百里之外廵哨贴守经五日之程者支行粮 又令南京各卫驾舡军余往来经两月之程者人支行粮八斗半年者二石八斗 天顺五年奏准凡都督等官率领达官军人征剿者都督都指挥日支行粮三升指挥千百户镇抚头目旗军一升五合舍人儒士家人一升马每疋日支料四升草一束南京达官军人等亦照此例 成化八年令征进达官军舍不分官舍军余沿途每人日给米二升半如一日经过两站者不许重支到边仍照行粮常例 十五年令各边防护修墩烧官军若在百里及五日之内堪自备粮料者不许关支行粮马草若五日及百里之外者听令关支仍将支过数目於在营中月册内扣除其遇警截杀探贼按伏官军不能自带粮料者并听随处关支如镇守等官於无事点视边防等项许各处城堡军马护送不得多带人马滥支草料 弘治二年奏准沿边各卫所征哨并按伏备堡等项官军出百里之外者俱日支口粮一升五合都指挥与把总等官日支廪米三升俻御官军日支行粮一升七合马日支料三升草一束在营草料住支如百里之内起关滥支廪米行粮口粮者听廵抚廵按官参奏 四年革中都留守司各都司并南直隶卫所京操官军沿途口粮如有私起关文支给及买头人等通同有司驿分官吏应付者领班管操官员调发边卫差操旗军及有司驿分俱坐盗支官粮罪 九年令各边内外官带领关支廪给口粮头目镇守不过五名分守并守备不过三名

明会典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陈寿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六十三·赵尔巽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司马光
  東觀漢記卷十八·多人
  纲目续麟卷十一·张自勋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三十二·郑樵
  卷八·傅恒
  战国策卷十·鲍彪
  来大干传·李延寿
  萧排押传·脱脱
  战国策校注序·吴师道
  卷十八·佚名
  卷六教务二·冯煦
  第三节 东西对打·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356_1 【更衣曲】刘禹锡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夜漫漫,   邻鸡未鸣寒雁度。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卷356_2 【桃源行】刘禹锡

  • ●三编·卷二·沈瘦东

    钱塘吴锡麒(谷人)《有正味斋集》,诗十六卷、骈文二十四卷、词八卷,《外集》五卷,嘉庆中吴氏手订自刻。其诗与香苏山馆相似,大都为当时风尚所囿,不能尽脱试帖气味。惟五言清越,似办香樊榭者。律句如"白苹何处风正急,黄鸟不知春

  • 第七十八回 庆升平十彩笔题成·陈端生

    第七十八回庆升平彩笔题成诗曰:家齐国治庆升平,历叙才猷节烈贞。君圣臣忠千古乐,父慈子孝五伦明。讲到刘侯夫妇到了雁门关奎光衙署内,儿媳颇能孝养,倒也安心乐意,无愁无虑。刘捷心中虽记挂着女儿燕玉,然在京时见皇甫府这样

  • 海韵·徐志摩

    一“女朗,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 徘徊,徘徊。二&l

  • 提要·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提要潜山集十二卷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潜山集十二卷宋释文珦撰文珦於潜人其生平游历略见於所作旧游一百十韵诗中大抵出家於杭州游于湖州因而游浙东至闽由金华严陵返越北又

  •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郭勋

    双调新水令      元日祝贺大明红日丽中天瑞云笼玉楼金殿香风飘雾霭瑞气●霞●炉●龙涎万邦㑹尽朝献驻马聴摆列着文武官员秉笏垂绅玉殿前更有这四夷朝见你㸔这箫韶一

  • 第一九票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五·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饬谢范二役取缔孤魂前衔〔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为票饬事。现值醮务,定于二十四日起,至二十七日完满。循例普照十方,水陆幽滞、无祀男女孤魂等众衣食,除先期转饬随缘助施、

  • 伊洛渊源录卷十·朱熹

    宋 朱子 撰杨文靖公墓志铭胡文定公自孟子没遗经仅在而圣学不传所谓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者世无其人则有西方之杰窥见闲隙遂入中国举世倾动靡然从之于是人皆失其本心莫知所止而天理灭矣宋嘉祐中有河南二程先生得孟子不

  • 耶律盆奴传·脱脱

    耶律盆奴,字胡独堇,惕隐涅鲁古的孙子。景宗时,任乌古部详稳,为政崇尚严酷,百姓很痛苦。有司将情况上奏,皇上下诏说:“盆奴身为方面要员,因为小错而追究寻罪,恐怕有损威望。”不久迁任马群太保。统和十六年(998),审核燕军之中不

  • 卷之四十九  燕對錄(明)李東陽 撰·邓士龙

    (燕對錄,一卷,明李東陽撰。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湖廣茶陵人。天順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孝宗朝官至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後受顧命,輔翼武宗。傳見明史卷一八一。此書自弘治十年二月至正德六年

  • 七九、季梁考(附:季真)·钱穆

    《列子 力命篇》言:“杨朱之友季梁病”,《仲尼篇》言:“季梁死,杨朱望其门而歌。”则季梁先杨朱而卒。梁之与杨朱,殆如惠施之于庄周矣。《魏策》云:“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

  • 卷五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二宋 陳祥道 撰玉太宰祀五帝贊玉幣爵之事【玉幣所以禮神玉與幣各如其方之色】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贊玉几玉爵大朝覲會同贊玉幣玉獻玉几玉爵【玉獻獻國珍異亦執玉

  • 采薇·佚名

    ——战场上的生存体验【原文】采薇采蔽①,该亦作止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④。不遑启居⑤,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蔽亦柔止(6)。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7)。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増修书説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増修书説三十五卷宋吕祖谦撰其门人时澜増修通考云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六卷悉与此不合盖彼乃祖谦原书未经时澜所补者其时尚未成编传钞者随意

  •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戴圣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3)。”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敬礼一切佛无上之大道及诸菩萨众坚心住十地声闻辟支佛无我我所者今解十地义随顺佛所说问曰汝欲解菩萨十地义。以何因缘故说。答曰。地狱畜生饿

  •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佚名

    凡二卷。唐代善无畏译。说明念诵尊胜陀罗尼之仪则。又称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法轨仪。略称尊胜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凡十二品,内容包括除灾、增益等四种念诵法、净法界三摩地法、五轮三摩地法、护身结界法之金

  • 入众须知·宗寿

    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分坐禅、入室、请益因缘、沙弥戒文、训童行、劝坛信等五十余项,为初入禅林者阐明日分、月分、年分之诸般规矩作法。书中并无编述者及出刊记,仅由‘念诵’项内所云(卍续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