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三

后妃传

太祖淳钦皇后舒噜氏【按原书后妃传标题俱作某帝某皇后於史例不合今并改正】

太祖皇帝后舒噜氏本国契丹人也勇决多权变太祖行兵御衆后常预其谋太祖尝度碛击党项留后守其帐黄头臭洎二室韦乘虚合兵掠之后知之勒兵以待其至奋击大破之由是名震诸夷时晋王李存勖【按原书但云晋王不着其名考通监系唐庄宗今增】方经营河北欲结契丹为援尝以叔父事太祖以叔母事后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太祖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马於野后言於太祖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用之太祖召延徽与语悦之用为谋主後为名相吴王遣使遗太祖以猛火油曰攻城以油然火焚楼橹敌以水沃之火愈炽太祖大喜即选骑二万欲攻幽州后哂之曰岂有试油而攻一国乎因指帐前树谓太祖曰此树无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后曰幽州城亦犹是耳吾但以三千骑伏其傍掠其四野使城中无食不过数年城自困矣何必如此躁动轻举万一不胜为中国笑吾部落亦解体矣太祖乃止其平渤海后预有谋太祖之崩也后任智用权立中子德光是为太宗后称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辄谓曰为我达语於先帝至墓所即杀之前後所杀以百数最後平州人赵思温当往思温不行太后曰汝事先帝亲近何为不行对曰亲近莫如后后行臣则继之太后曰吾非不欲从先帝於地下顾诸子幼弱国家无主不得往耳乃断一腕置墓中思温亦得免朝野号为断腕太后後上京置义节寺立断腕楼且为树碑【案原书叙断腕事前後复见殊不明晰今改正】太宗与晋主重贵构怨用兵连年中国疲弊契丹人畜亦多死国人厌苦之太后曰汉儿何得一饷眠自古道但闻汉和蕃不闻蕃和汉汉儿果能回意我亦何惜与和【案原书自用兵连年以下所叙与太宗纪复见今稍节之以从简要】其後晋果来请和卑辞谢过疑其语忿谓无和意乃止太宗自大梁回师崩於镇城诸将奉东丹王托云之子乌云为帝太宗丧至国太后不哭曰待诸部宁一如故则葬汝矣先是太祖崩於渤海太后杀诸将数百人太宗崩诸将惧死乃谋奉乌云勒兵北归太后闻之大怒发兵拒之乌云以伟王为前锋相遇於石桥李彦韬本从晋主北迁是时隶太后麾下为排阵使迎降於伟王太后兵由是大败乌云幽太后於太祖墓侧居之穆丹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太宗皇后萧氏涿州人辽兴节度使萧延思之女也契丹所贵惟耶律与萧二姓后一入宫正位椒房凡后族皆以萧为氏后之生也有异於常及长聦慧美姿容帝甚宠敬之生二子长曰舒噜即穆宗舍音簒弑之时衆所拥立次曰蒙古太宗南入大梁舒噜后专秉国事后无所预弟萧翰性残忍后每戒其多杀太宗崩於镇城后时在国後崩与帝合葬暨穆宗即位立陵庙建碑颂德

世宗皇后甄氏【按辽史称世宗妃甄氏今考甄氏虽本宫人但世宗已立为后未可遽没其实今仍隆礼所书】

世宗皇后甄氏後唐潞王时为宫人世宗从太宗南入大梁得之宫中时后年四十岁世宗幸之生六子长曰密结後即位为景宗次曰平王荆王吴王宁王河间王【按辽史世宗惟三子甄后止生宁王此所言与史抵牾之甚今姑仍之而附识其异同於此】世宗既登位册为皇后后少而端重风神闲雅暨正椒房绳治有法自太祖太宗连年征战驱驰戎马曾无宁岁至帝嗣位为部族所推而神志昏惰【按原书此下有国人至以睡王目之句考睡王乃穆宗辽史及此书穆宗纪并同隆礼所载前後矛盾今删正】后性严明宫庭之内不可干以毫髪私南朝丧乱刘知远郭威代兴自称为帝帝承强盛之余愦愦无立志后与参帷幄密赞大谋帝不能用奄奄岁时既而有火神淀之弑后并及焉其後景宗为羣臣推立葬后於毉巫闾山立陵其侧建庙树碑【碑文翰林学士李昞所撰】

穆宗皇后萧氏

穆宗皇后萧氏幽州厌次人父知璠内供奉翰林承旨后初产之日有云气馥郁久之幼有仪观进趋轨则帝居藩时纳为妃暨即位后正中宫是时契丹继代恬安兵势少弱南唐北汉及南朝藩镇李守贞之类皆用蜡丸帛书求援以为强帝不能应之后性柔婉亦不能规正黑山之弑帝酗忍罹祸焉后无子衆共推立景宗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景宗皇后萧氏讳燕燕侍中守尚书令萧守兴之女也或以为北宰相萧思温女景宗自幼年遭火神淀之乱世宗与后同时遇害帝藏积薪中因此婴疾及即位国事皆决之萧守兴以后父超封魏王【按辽史封魏王者即萧思温非萧守兴与此不同】共决大政景宗崩后领国事称太后凡四子长名隆绪即圣宗次名隆庆小名菩萨努【按菩萨努史作普贤努】封秦晋王次名隆佑小名果勒齐封齐国王次正格八月而夭女三人长曰延格适后弟北宰相瑠珠格署驸马都尉次曰夀努适后侄东京留守伯页母弟克特夀努出猎为鹿所触死后即缢杀克特以殉葬【按辽史公主表睿圣皇后三女长观音女下嫁萧继先次长夀女下嫁萧伯页三延夀女下嫁萧恒德此书惟言二女而公主与尚主者之名亦皆不同又按史萧伯页传伯页以太平三年薨在睿圣皇后崩之後则非为后所缢萧恒德传言公主恚而死后赐恒德死则似后所缢死者乃尚第三女之恒德也史言主恚而死此书言为鹿所触死揆之情事亦史为近是大抵此书於皇子公主外戚之名字封爵多与辽史不同辽史虽为可据亦颇疎略不备故仍存原书以资参考而谨志其异同云】后有姊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尝閲马见番奴达兰阿巴姿貌甚美因召侍宫中后闻之絷达兰阿巴抶以沙囊四百而离之踰年齐妃请於后愿以为夫后许之使西征鞑靼尽降之因谋帅其衆奔瓜勒察国结兵以篡后后知之遂夺其兵命领幽州次适赵王王死赵妃因会饮毒后为婢所发后酖杀之后天性忮忍隂毒嗜杀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统和年间举国南征后亲跨马行阵与帝提兵初趣威虏军顺安军东趣保州又与帝及统军顺国王达兰合势以攻定州余衆直抵深祁以东又从阳城淀缘胡卢河踰关南抵瀛州城下兵势甚盛后与帝亲鼓衆急击矢集城上如雨复自瀛州抵贝冀天雄宋人惶遽真宗亲幸澶渊因王继忠通好得宋岁币皆后之谋也国中所管幽州汉兵谓之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皆后自统之其将有南北皮室当直锡里等是时圣宗年少宋使臣曹利用张皓之议和皆后与帝引至帐前问劳馆设左飞龙使韩杞至宋朝先授帝书再拜跪奏云太后令臣上问皇帝起居此可以知太后专其政人不畏帝也是年帝上后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啓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按辽史统和五年上皇太后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啓化承天皇太后此书言澶渊讲和之年上皇太后尊号多法道洪仁圣武开统八字则是统和二十二年又加上尊号而辽史失书】自南北通和後帝行幸多在中京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好华仪而性无检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惟后愿固盟好而年齿渐衰宰相耶律隆运专权宠荣终始朝臣莫及焉其後归政於帝未踰月而崩临朝二十七年年五十七諡曰圣神宣献皇后重熙二十一年改諡睿智【按原书不言重熙改諡今据辽史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圣宗皇后萧氏父托和追封陈王后性慎静寡言圣宗选入宫生珠巴克即兴宗次曰塔塔济又公主二人册为顺圣元妃三兄二弟皆封王姊妺封国夫人弟托克索又尚燕国公主兄嘉哩尚平阳公主【按辽史公主表无平阳公主】辰陆尚南阳公主皆拜驸马都尉又纳兄孝穆女为兴宗后【按辽史孝穆为太后弟又此书萧孝穆传孝穆小字辰陆此传言辰陆尚主又言孝穆女为帝后又似二人亦未知孰是】弟果济女为帝弟妃【按辽史萧果济亦尚主】前後恩赐不可纪极诸连姻娅并擢显官齐天后萧氏本正后也屡诞皇子不育圣宗顾待隆渥元妃妬恩媢宠谗毁百端圣宗终不之信圣宗崩元妃为太后乃杀齐天后详见帝纪后残忍隂毒居丧未及一年先朝所行法度变更殆尽不俟圣宗服阕加尊号曰法天皇太后驸马萧克特一子必塔自景宗朝承天后襁育之逮至成人圣宗恩视比之皇子尚国公主【按此言尚国公主不言何国考辽史公主表圣宗女秦国公主兴宗封宋国长公主下嫁萧必塔又萧必塔传必塔育于禁掖尚秦晋公主以功封兰陵郡王钦哀摄政杀之表云宋国长公主传云秦晋公主未知孰是】後平渤海勲业隆重封兰陵王后兄弟媢而杀之连坐如穆齐尔太师观音太师弥勒太师等十余人一皆功臣骈首诛夷内外叹愤犯赃等人累朝切齿虽经赦宥并不叙用山陵未毕后以洗涤用之一一擢诸清途毛克和等四十人后家奴隶咸用劳绩皆授防团节度使至於出入宫掖诋慢朝臣卖官鬻爵残毒蕃汉自是幽燕无行之徒愿没身为奴者衆矣后姊秦国夫人早年嫠居艳丑私门后见长沙王谢家努瑰伟美姿容为杀其妃而以秦国妻之后妹晋国夫人喜户部使耿元吉貌美后从晋国之请亦为杀其妻妻之淫虐施行刑政弛紊南北面蕃汉公事率其弟兄掌握之凡所呈奏弟兄聚议各各弄权朝臣朋党每事必知太后临朝凡四年兴宗方幽而废之国中已困矣太后之未废也诸舅以次权势熏灼帝惧内难乃与殿前都点检耶律吉逊护卫太保耶律阿尔三等定谋废后召硬寨苏拉护卫等三百余人帝立马於行宫东之二里小山上吉逊等直入太后宫驱后登黄布车幽於庆州诸舅以次分兵捕获或死或徙余党并诛是时乃重熙之三年也法天既废仍诏灵州节度使内库都点捡王继恩内侍都知监门卫大将军赵安仁监南北面蕃汉臣僚凡不便军民三十余事并立改之後数年帝听讲报恩经感悟迎回太后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兴宗皇后萧氏应州人仪天皇后弟枢密楚王萧孝穆之女也容貌兼美曲尽和敬生二子长曰洪基即道宗次曰赫尔根名洪道封晋王【按辽史懿仁皇后生三子长道宗次和罗噶初封越王徙王鲁进王宋魏三阿琏封许王徙王陈又徙王秦进封秦越追封秦魏此但言二子又所封国与辽史亦异今姑仍之以备参考】帝酷好沙门纵情无捡后每伺帝有所失随即匡谏多所宏益道宗即位尊为睿圣洪慈顺天皇太后【按辽史后妃传清宁二年上皇太后尊号曰慈懿仁和大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与此不同盖此所载为初上尊号而史所载乃加上者也道宗纪清宁三年五年皆行皇太后再生礼其加上尊号疑在此时而史不书又以宗天之号即为清宁二年所上盖其讹略耳】太康二年后崩与兴宗合葬【按原书作清寜五年崩与辽史不合今改正】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道宗皇后萧氏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也【按原书载后世系舛误今据辽史改正】后生有神光之异後入宫为芳仪进位昭仪生崆郭罗是为秦王後名元吉【按辽史宣懿皇后生一子名濬初封梁王寻立为皇太子以谗被废薨天祚立追諡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崆郭罗疑太子濬之小字而元吉则其字与史言初封梁王此言秦王亦不同姑仍旧文以备参考】余子皆不育道宗登位后正位中宫性情恬淡寡欲鲁王宗元之乱道宗与同射猎内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镇帖中外甚有声称【按辽史兴宗后传云重元反后亲督卫士破逆党而道宗后无勒兵事此云宗元之乱道宗后勒兵镇帖中外疑邻国传闻误以兴宗后督战为道宗后勒兵也今姑仍旧文而辨正之】太康元年为宫婢所诬赐自尽乾统初追諡宣懿合葬庆陵【按辽史道宗后被诬赐死至天祚帝立乃追諡合葬原书但云後崩葬祖州殊为疎舛今改正】

天祚帝皇后萧氏

天祚帝后萧氏平州人节度使萧噶拉之女也奉先保先兄弟皆缘后宠柄任当朝后性闲淑有则度遭金人起兵天祚荒淫后不能违以至祸败焉山金司之祸后并被擒尼雅满纳为次室其後耶律伊都云中起兵乌绅诛伊都并及於后乌绅回至燕山请罪於尼雅满曰萧氏契丹天祚元妃也与兄实乃仇讐不得已而从彼素忍死以待兄者将有待於今日也今既见事无成恐或不利於兄且兄横行天下万夫莫当而此人帷幄之间可以寸刃害兄於不测矣事当预防以爱兄故已擅杀之尼雅满起而谢之既而泣下【按辽史天祚皇帝后萧氏传但云从帝西狩以疾崩与此不同考后以大安三年入宫至天祚帝之亡年既五十余矣尼雅满何以又纳为次室而宠爱之耶尼雅满所纳盖天祚帝宫嫔传闻者误以为后耳今姑仍旧文而辨正之】

天祚帝文妃萧氏

天祚帝文妃国舅大父房之女【按原书载文妃世系舛误今据辽史改正】幼选入宫聪慧闲雅详重寡言天祚登位册为文妃生晋王文妃自少时工文墨善歌诗见金兵侵迫而天祚醉心畋游不以为意一时忠臣多所疎斥时作歌诗以讽谏曾有歌云莫嗟塞上暗红尘莫伤多难畏女真不如塞却奸邪之路兮选取好贤臣直是卧薪尝胆兮邀壮士之捐身便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词多不备载其讽切不避权贵如此又曾作咏史诗云丞相来朝剑佩鸣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外患嗟何及祸尽忠臣罚不明亲戚并连藩屏位私门潜蓄爪牙兵可怜昔代秦天子犹向宫中望太平其诗之感烈有如此者天祚见而衔之是时丧郡县几尽天祚游畋不辍尝有倦勤意诸子中惟晋王最贤萧奉先乃元后兄深忌之会文妃之姊适耶律达嗒拉妹适耶律伊都奉先诬告伊都欲立晋王尊天祚为太上皇帝於是戮达嗒拉并其妻文妃与晋王相继受诛【按原书於诸传每卷终皆系以论而辞旨并浅陋今悉删去】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脱脱
  卷六 齐语·左丘明
  卷一百四十四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卷八 西凉录·崔鸿
  ●卷五十四·徐梦莘
  卷第一百七十·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八·杜大珪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河东王萧誉传·李延寿
  公孙表传·李延寿
  李邦彦传·脱脱
  卷十二·黄佐
  卷一百十五·杨士奇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出 私祭·洪昇

    【南吕引子·小女冠子】〔老旦、贴道扮同上〕〔老旦〕旧时云髻抛宫样,〔贴〕依古观共焚香。〔合〕叹夜来风雨催花葬,洗心好细翻经藏。〔老旦〕寂寂云房掩竹扃,〔贴〕春泉漱玉响泠泠。〔老旦〕舞衣施尽余香在,〔贴〕

  • 刘秉忠·隋树森

    刘秉忠(一二一六——一二七四),初名侃,曾弃吏为僧,又名子聪,入仕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先世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人,世代仕辽,后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少年志气英爽不羁,年十七即为邢

  •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臧懋循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元)王子一撰●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太白金星降临凡世紫霄玉女夙有尘缘 正名 青衣童子报知仙境刘晨

  •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枯

  • 南唐二主词·李煜

    南唐中主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注】后主书云“先皇墨迹在晁公留家。”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

  • 卷三十六·黄以周

      徽宗   △政和七年(丁酉,一一一七)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庚寅朔。) 乙未,御笔:“自今应天下道士,与免阶墀迎接衙府,宫观科配借索骚扰;郡官、监察司相见,依长老法。”《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宋史·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一·来保

    钦惟国家重熙累洽久道化成列圣相承功徳隆盛薄海内外罔不率俾我皇上以神圣嗣服勤求治理宵旰孜孜盛徳大业日起有功谟烈绍乎祖宗膏泽覃乎黎庶声教所被凡雕题凿齿之伦穷发不毛之域靡不奔走顺则同我太平藐兹金川为西南夷杂

  • 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佚名

    本条约缔约国兹重申其对联合国宪章之宗旨与原则之信心,及其与所有人民及政府和平相处之愿望,并欲增强西太平洋区域之和平结构;以光荣之同感,追溯上次大战期间,两国人民为对抗帝国主义侵略,而在相互同情与共同理想之结合下,团

  •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佚名

    宋 滕珙 撰庙议类论僖祖之庙不当迁时孝宗当祔庙礼官初请祧宣祖而祔孝宗继复有请并祧僖宣二祖而正太祖袷享东乡之位有防集议先生遂上此状此篇专言僖祖不可祧羣议不可行之意准尚书吏部牒奉圣防令侍从两省台諌礼官集议

  • 卷八·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八康诰武王封其同母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史臣记其辞以康诰名篇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此二节书是武王将告康叔以治国之道先歴呼之以

  • 卷一·马骕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一     灵璧知县马骕撰郑叔段之乱【隠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爲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六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禪品第一百六十七   離喜.行捨.憶念安慧.受身樂.是樂聖人亦說亦捨.憶念行樂.入第三禪。問曰.何故離喜。

  • 贤愚经卷第五·佚名

      (二四)沙弥守戒自杀品第二十三(丹本此品在第七卷为三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安陀国。尔时世尊。殷勤赞叹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七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七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复有四种食。承事尊重者是为食。摩诃罗所作业者是为食。调戏是为食。覆藏者是为食。于中所有作摩诃罗业者。是名为毒。何者名毒。所谓不自在自在。何者名不

  • 卷第九·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择交部第十六(此有五缘)思慎部第十七  &middot;述意缘  &middot;善友缘  &middot;恶友缘  &middot;债负缘  &middot;惩过缘述意缘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倏

  • 卷第十三·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三曹洞宗青原下四世云岩晟禅师法嗣瑞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

  • 绛守居园池记·樊宗师

    一卷。唐樊宗师撰。樊宗师,字绍述。河中 (今山西永济)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 (808)举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后历任金部郎中、绵州刺史、左司郎中。又出为绛州刺史,有政绩,迁为谏议大夫,未到任而病卒。其文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