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六年

(庚午)十六年清康熙二十九年

春正月

1月19日

○辛亥,禁府罪人李翔,死於獄中。翔善屬文,而愚魯無學識。頒財嗜利,居鄕專事武斷。凡人田土之近於己土者,必百計謀占。故有方田直畓之諺,蓋謂他人之田或交錯,則割入於己,以成方直也。謟附宋時烈,且挾其弟兄䎘、翊之勢,以白徒充隱發身,濫廁招延之數,至陞宰列。前後言事,皆附麗時議,懷尼之爭,翔實惎間。時烈之失,多其所慫慂。所證淫獄,雖未知事實之如何,而擧措披猖,情實呈露,其心路人所知,詳在朴泰萬疏中,不具論。己巳後,拿治成案,將被刑,服藥死。

二月

2月25日

○丁亥,大司憲李玄錫上疏言時事,首陳朋黨之弊。請躬率以導,上賜優批。〈原疏批旨見上〉玄錫生於名家,以文章顯用。飜覆之際,超然不染黨比。己巳,亦不上下於悖倫之議,重被擯斥,簾閣讀書,退然若寒士。今又疏論黨習,雖見笑於時議而不恤也。識者多之。

六月

6月22日

○辛巳,前右議政李尙眞,卒於扶餘鄕廬。尙眞爲人魁偉忠樸,律已淸簡。恬於榮利,難進易退。陰陽消長之際,能超然不累。歷試內外,以讜直忠藎。自致卿相,京外無一畝之宮。每寄寓人家,氷蘗一節。異己者,不敢改評。庚申後,時議皆慫慂勳戚,而尙眞獨不隨時上下,挺然主淸議。及有斯文事,又力扶尹拯己巳一疏,大節尤卓然,士流甚重之。至是卒,修初史者,以其好惡之私而扶抑於中晩之間,識者笑之。

秋七月

7月20日

○己酉,修撰朴涏疏論時事。首言差除科選私意橫流之弊,又陳別宮廩料之議。上嚴批責之。時己巳以後,倫義斁絶,徇私嗜利,汲汲如狂,而獨涏疏如此。彼托以禁令而欲勿捧者,抑獨何心?涏淸修有操執,行已異於其輩流,所以有此等言論也。

九月

9月15日

○壬寅,正言宋廷奎上疏:「引漢光武待郭后之禮,請移置別宮,繼給衣糧,以施終始之恩。」上嚴批却之。廷奎念及倫義之重,雖不敢辦得第一義。而猶且犯禁令而有此疏。人皆多之。

冬十月

10月2日

○己未,憲府啓:「劾尹拯,請削職。」上從之。〈原啓批旨見上。〉拯疏,旣於黜享事,以聖賢相傳推兩賢而以淵源絶根本拔自傷。則修初史者之譏以不嚴明者,何哉。而其所謂羞死不暇者,抑何意?謂且於其父斥鑴事,旣以失身相絶證之,又以末梢無狀斷之,則從前宋時烈所斥以扶護者,已自落空。而及論伸鑴時被援之誣,亦以謬妄斥言者,而以保任匪人自咎,則其意昭晣。修初史者之必以自明二字,謂若有未盡者,何也?臺啓中粧撰惎間,固此輩恒習。而醜詆狼藉,略不顧惜,則於此益見拯之本心,初無所偏係也。修初史者所謂情迹難掩者,何爲而發?疏中所以慘怛於朴泰輔之死,至於忽忽若喪性者,其果爲私慼而已。而臣節人理等說,亦豈少忽於倫常之變耶?議者所謂無一言者,又何也?修初史者,自謂巧於吹覓,而首尾決裂,都不成說,識者笑之。

10月11日

○戊辰,工曹佐郞尹夏濟,因尹拯疏,上疏訟其父鑴略曰:「臣父與宣擧,相厚數十年。及至己亥大喪,臣父答時烈之問而明辨朞制之非,則宣擧追後入京,所見與臣父相符矣。旣而,時烈以生殺禍福,危動一世,拯見時烈方見柄用,誘脅其父,使從時烈之議,則宣擧遽變前見,貽書臣父,恇懹脅持,無所不至。臣父鄙其隨時變遷,答書切責,有曰:『愚但知是非不相蒙之爲忠信,有過必改之爲盛德,過失相責不避嫌疑之爲君子,相與瞻前顧後,相助匿非之爲小人黨非之事。』又曰:『至於謝過之敎,出入時賢,俯仰談論,以自見於當世君子如老兄者之事,誠非賤子所能爲也。』且言於親舊間曰:『尹拯旣誤其師,又誤其父,其罪大矣。』拯聞此說而挾憾久矣。今拯所謂禮訟之初,斥其失身,告戒不從,終至於絶云者,無乃指此事耶?力扶宗統,守正不摧者臣父也。變幻前後,傅會時烈者,宣擧也。失身之誚,反欲歸之於臣父,必若渠父之變其初心,附托邪論、自喪所守,見侮於時烈然後,謂之非失身哉?至於告戒不從云者,臣父之告戒宣擧,可謂明正矣。宣擧旣不從告戒,終爲喪身之人,而拯反以臣父爲言。噫!宣擧蔽錮黨論,顧戀利害,不能樹立己見,實非士君子之行。故臣父薄其爲人,雖不如平昔之交契,而不廢久要之義。宣擧亦時通弔唁之問,及其死也,臣父爲文祭之。以此觀之,則宣擧生時,未嘗相絶也。末梢無狀云者,雖不知的指何事。而拯父事時烈,仰之如泰山,率其父而從之,自以爲得時烈之報。而旣而時烈不受,詬辱其父,終至見絶於時烈。拯所謂不幸而不得保終者也。時烈餘黨可畏。而昨年更化之事,歸咎於拯。故拯怵畏之,欲附於旣斃之後,復尋宿昔之路,而必擧賊烈平日所甚怨嫉處,爲言然後,可以見售於其黨。故擧臣父之姓名,以爲投附之降幡,而自不覺其忘親罔上之歸,情態誠可笑也。宣擧旣死之後,拯乞文於時烈。其文中譏貶之意,拯哀乞求改十數年。時烈終不肯許,而猶不敢告絶,委身師事,匿怨苟容,出入其門,曲意承奉,士流固已唾鄙於拯之行事。末終背絶,亦時烈絶之。非拯之所樂爲也。拯之於時烈,宜有讎視之心,而反以見絶,自謂不幸。臣父猶存故舊之義,別無相絶之事,而拯乃肆然詬辱,忘其父母之讎怨,隱然更附於時烈之餘黨,都喪人理,全昧恥辱,拯亦人耳。豈忍爲此態耶?」上賜優批。黨人每以陰護賊鑴,操切拯父子,今觀此疏,可知其實無私焉。而猶復持之不釋者,何也?豈其怒別有在焉?而抑藉口於鑴也。少有公心者,自當辨之。

〈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補闕正誤卷之二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司马光
  卷五·谷应泰
  读礼通考卷五十四·徐乾学
  卷之三十二·佚名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佚名
  卷九十七 下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班固
  房法寿传·魏收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传·李延寿
  皇甫遇传·薛居正
  一五六、李斯韩非考·钱穆
  三、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孔子考·钱穆
  卷一百二·赵汝愚
  卷六十五·赵汝愚
  卷四十八·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十三·钱谦益

    危学士素九首【徐人歌】季子剑有秋水色,徐君见之惜不得。徐君墓上荒草寒,季子解剑挂树间。一死一生见交义,嗟哉延陵吴季子。【挽达兼善】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

  • 卷十·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十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广德二年作】【鲍曰贾至本传宝应初转礼部侍郎】补注【鹤曰按史广德二年转礼部侍郎永泰元年加集贤院待制当是广德二年作】九载

  • 诗镜总论·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周人莫为小雅婉娈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仿然体裁各别欲以汉魏之词复兴古道难以冀矣西京崛起别立词坛方之於古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望湘累之不可得况三百乎十五国风亦里巷语

  • 中州集巻一·元好问

    △正集○宇文太学虚中五十首虚中字叔通成都人宋黄门侍郎以奉使见留仕为翰林学士承旨皇统初上京诸虏俘谋奉叔通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系诏狱诸贵先被叔通嘲笑积不平必欲杀之乃锻炼所蔵图书为反具叔通叹曰死自吾分至于图籍

  • 第二十回 日暮途穷寄身异域 水流花谢撒手尘寰·蔡东藩

      却说郑成功欲进攻南京,帐内有部将谏阻,这部将便是中军提督甘辉,当下献计道:“我军深入南京,清廷必发兵来救,前有守兵,后有援兵,我军孤处其间,岂非陷入重围?现不如将我军分作两路,一路取扬州,堵住山东来军,一路据京口,截断两浙

  • 卷第九十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五〔起阏逢涒滩(甲申),尽强圉大渊献(丁亥

  •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覆奏摹刻高(上日下文)寺碑文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为钦承圣恩事。 臣寅谢恩摺内,蒙御批:高(上日下文)寺碑文写完,著善手摹勒上石榻墨进呈。钦此。臣寅于十二月初二日,谨率属官商民人等,俯伏迎接,望阙叩头,焚香跪读。百万商民,

  • ●碑传选集(三)·钱仪吉

    ·朱宏祚光禄大夫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朱公宏祚行状张贞曾祖志高,妣刘氏;祖仲卿,妣刘氏、继刘氏;父美先,妣姚氏。本贯:山东东昌府高唐州。公讳宏祚,字征荫,一字厚庵;姓朱

  • 潘司空奏疏巻三·潘季驯

    (明)潘季驯 撰○兵部奏疏清理库藏疏为清理库藏事车驾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该本司呈巻查先奉本部送准兵部咨该南京兵部尚书翁大立题称本部车驾职方二司库贮有马船工料马价地租等银积数颇多向不查理恐生奸弊乞照南京户工二

  • 卷一百三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舆地考古冀州下元元起朔漠并西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其地北踰隂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泰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

  • 第三章 26·辜鸿铭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辜讲孔子道:“位高权重却不能宽宏大量;毕恭毕敬却不能严肃认真;痛哭流涕却没有丝毫悲伤——看到这样的事情,我实在毫无兴致。”

  • 卷一·真德秀

    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一宋 真德秀 撰天命之性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成汤诰万邦之词○孔氏曰皇大也衷善也顺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则惟在于君唐孔氏曰天生蒸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

  • 卷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书周书召诰第十四召诰疏成王至往也【三百三十五字当在上序下】相所至陈戒○及其经营大作遂以陈戒【及监本误反】越若节音义朏徐又芳愦切【愦毛本误愤】疏其已至位处

  • 最上乘论·弘忍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

  • 人性的优点·卡耐基

    《人性的优点》作者戴尔·卡耐基。此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经典励志内容。戴尔·卡耐基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对共同的人性、相通的心理进行了通俗的揭示,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书中记录了人们摆

  • 儿女英雄传·文康

    长篇小说。全称《儿女英雄传评话》。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清末文康撰。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后。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自署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大学士勒宝次孙。历

  • 左庵词话·李佳

    清李佳撰。二卷。书末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六月作者跋语,谓为夏日消遣计,“检读各种诗馀,自录其有禆诵习者匝月,居然成帙,爰额曰《左庵词话》”。可知是书为读词随笔,卷上八十四则,卷下九十四则,共一百七十八则。内容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