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宫室考二卷

国朝任啓运撰啓运有周易洗心已着録是书于李如圭释宫之外别为类次曰门曰观曰朝曰庙曰寝曰塾曰宁曰等威曰名物曰门大小广狭曰明堂曰方明曰辟雍考据颇为详核惟谓房东为东厢西为西厢北墉东墉西墉南户属诸堂东为东堂西为西堂堂上东西墙曰序序东为东夹室西为西夹室南墉东墉西墉北户偏诸东东为东堂西为西堂如其所説则东西厢在房之东西东西夹室在堂之东西东西厢之南东西夹室之北则曰东西堂矣然考之经传实全无根据仪礼觐礼记注曰东厢东夹之前相翊待事之处特牲馈食礼注曰西堂西夹之前近南疏曰即西厢也尔雅释宫曰室有东西厢曰庙郭璞注曰夹室前堂据此则东西厢即东西堂明在东西夹室之前而啓运谓在东西夹室之后误矣公食大夫礼曰公揖退于厢下公受宰夫束帛以侑西乡立注云厢东夹之前俟事之处受束帛于序端葢东厢即接序端公当于序端受帛故先立于东厢以俟之地近则事便也若东厢在东房之东夹室之北则南距序端中间隔一正堂使于此而俟事则往来不便孰甚焉是以经证啓运之説无一相合又汉书周昌传吕后侧耳于东厢聴顔师古注曰正寝之东西室皆曰厢若东厢僻在房东逺在夹北则又何从侧耳聴乎又金日防传莽何罗从外入从东厢上见日防色变走趋卧内盖从东堂趋室内故云从外入也若东厢在房东夹北则是从内出矣后汉书周举传天子亲自露坐徳阳殿东厢请雨则东厢不隠在房东夹北明矣是以史证啓运之説亦无一相合且仪礼燕礼小臣共槃也在东堂下注曰为公盥也下又云公降盥盖降东阶就槃也故共槃也在东堂下就近也啓运谓东堂在东夹北则是公降盥于东夹北之堂下岂经义乎又特牲馈食礼主妇视饎爂于西堂下注曰近西壁南齐于坫如东堂在东夹北则注于堂下当云北齐于坫矣啓运不究仪礼全经自立新説故其失如此又谓周之为学者五中曰成均左之前曰东胶左之后曰东序右之前曰瞽宗右之后曰虞庠于四郊先为四国学南之东曰东胶北之东曰东序南之西为瞽宗北之西为虞庠今考周太学曰东胶在今宫南之左小学曰虞庠在西郊见于王制注三代之学所在无文至刘敞始谓辟廱居中其北为虞学其东为夏学其西为殷学至陆佃礼象始谓辟廱居中其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啓运葢袭其説遂谓四代之学皆在学中而不考其无所本又三礼义宗曰凡立学之法有四郊及国中在东郊谓之东学在南郊谓之南学在西郊谓之西学在北郊谓之北学故郑注祭义曰周有四郊之虞庠据此则周特为虞庠于四郊而啓运谓并立东序瞽宗于郊尤为特创不足据也他若谓宗庙在雉门内引礼运仲尼与于蜡賔事毕出游于观之上谷梁传礼送女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如此之类则颇为精审可以与郑注相叅矣仪礼一经久成絶学啓运能研究钩贯使条理秩然虽间有疵谬而大致精核要亦不愧穷经之目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礼器·戴圣
  卷二十·史浩
  五经稽疑卷五·朱睦㮮
  卷十八·李光地
  卷一·朱熹
  管子轻重十六·马非百
  僖公·僖公九年·左丘明
  卷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寰 游 记·太虚
  卷八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四·佚名
  佛说诸法勇王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延寿
  论悟证·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出 昼锦·周履靖

    〔外末扮家人随生小旦上生〕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小旦〕莫愁南路远。驷牡正騑騑。〔生〕下官端为良缘未偶。请假南还。迤逦行来。且喜早已过江了。〔小旦〕相公。为何过江来到。不见驿递应付。〔生〕我归杭心

  • 卷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五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唐【七言律诗】题黄公陶翰别业       处一闻说花源可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

  • 卷下·杜本

    ○建安詹本道生(三首)本温言正行,丞相江万里荐为郎,先致书本,本方坐门前,石上钓使者至,问本居。本曰:前。即持竿渡溪去,不知所终。春日携客游武夷山脚,健枝梧百里,挿苍峭,粼粼石,可把曙色坐,逺钓风水真,笙竽厯落太古,调衣冠带,莽苍山鬼

  • 卷二·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二(元)贡奎 撰元日书怀二首今日复何日人事宁得安萧萧马声中杖履尤所难岂无知心者礼法与我寛闭门求圣贤展卷一长叹我爱陶渊明梦幻视今古浊酿亦何味弃官乃归去谁言千金躯终作一坏土人生贵相逢不饮

  • 列传第四十一·刘昫

    ○桓彦范 敬晖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祖法嗣,雍王府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廕调补右翊卫。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四·杨仲良

      徽宗皇帝   追复元祐党人   崇宁四年九月,九鼎成。己亥,御笔手诏:『元祐奸党诋讪先帝,罪在不赦。曩屈常宪,贷与之生,屏之远方,固无还理,弃死贬所,岂不为宜?今先烈绍兴,年谷丰稔,铸鼎以安庙社,作乐以协神民。嘉祥荐臻,和气

  • 卷第一百七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十〔起阏逢执徐(甲辰),尽着雍涒滩(戊申),凡五

  • 提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奉勅校刋乾隆三年告成冠以世宗宪皇帝谕旨殿以皇上御制後序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

  • 卷二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五钱唐程川撰易二十五下经五正位凝命恐伊川説得未然此言人君临朝也须端庄安重一似那鼎相似安在这里不动然后可以凝住那天之命如所谓协于上下以承天休【防渊录鼎象传】用之解鼎颠趾利出

  • 卷一百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有司彻【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郝氏敬曰承上?事毕有司彻室中馔傧尸于堂傧

  • 卷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一衍至德之义臣按德者天所赋人所受之正理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是为五性之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其用有五者之别而皆以孝为之本故经谓之至德曽子亲受

  • 大雲初分电转健度第十三·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宝电行法门。唯愿如来。广开分别。佛言:善哉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电光宝王法门。利智慧法门。智能坏法门。初智法门。智海法门。法疑法门。吉祥法门。法鼓法门

  • 四教义卷第四·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大门第四约四教位。分别净无垢称义者。即为六意。一约三藏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二约通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三约别教位。明净无垢称义。四约圆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五约五味以结成。六明约经论

  • 卷之十七·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七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辛卯夏上雪峰示圣木诸子久负山灵约而今始得酬孤筇云外至万象座中收花好能经夏林寒不待秋相随狮子子忙杀两三毬寄赠陈干庵参藩六十寿君

  • 南冠草·夏完淳

    诗别集。明夏完淳著。一卷。本集内的诗都作于被捕时及狱中,故取“楚人南冠”之典名集,以明志向。原单行本未见传本, 今均将集内诸诗统编入《夏内史集》中。

  • 辽纪·田汝成

    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是编载辽东边事。始於洪武二年,迄於嘉靖十六年,叙事疏略,挂漏至多。又多载未行之奏议,殊不足以资考订。又三卫之中,惟福馀跨辽而东,泰宁已为辽西境,朵颜则大宁都司地,非辽东地矣。书中

  • 义足经·佚名

    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各经之终有义足偈,因名义足经。义足偈者,补足上说经义之意。桀贪第一。优填王第二。须陀利第三。杀女谤佛事。摩竭梵第四。镜面王第五。盲人摸象喻。老少俱死第六。弥勒难第七。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