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

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着心于此,济其志也。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

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

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猜你喜欢
  权修第三·管仲
  儒效篇第八·荀况
  谈道·吕坤
  中庸纂笺卷二·詹道传
  四书通证凡例·张存中
  卷二十九·康熙
  卷六·
  卷二十七·何楷
  卷十一·朱公迁
  分别法言品第三·佚名
  忍辱品第十二·佚名
  卷第七·佚名
  构成佛教之要素·太虚
  卷四十七·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折 哭追·李玉

    【水红花】[末扮朱完天,将巾箭衣、腰间挂剑、长三髯上]权飞焰到中吴,遍传呼,天倾何补?千秋意气未全无。敢捐躯,狂挝谏鼓。自家朱祖文,字升经,别号完天。祖贯李人氏。先祖讳先,嘉靖时,杀倭有功,历官天下大都督,世荫麾戎。我幼年失

  • 无题·徐志摩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你

  • 卷九·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九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东归 无边春意正冲融十幅归帆到淛东照水杏花红翦翦弄晴杨柳緑茸茸风光并入吟毫里山色都归醉眼中说与林间子规道丁寜不必向东风 东归见梅 老大无堪鬓似银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欧阳修

    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着令:州县论死三覆奏,京师五覆奏。狱已决,尚芋然为彻膳止乐。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武后乘高、中懦庸,盗攘天权,畏下异已,欲胁制群臣,椔翦宗支,故纵使上飞变,构大狱。时四方上变事者,皆给

  • 第一节 诸论·陈匪石

    距今二百四十一年,清祖入关纪元已十九周,中国本部东西南北各万里,立于其朝者,旅行于其市府者,负缨戴髻之伦,争奔走黄色龙纛之下,或謌呼,或嬉游,各手《康熙元年时宪书》而哭故君、迎新君,且吊且贺不敢衰。忽焉黑云万聚升自海南一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仁赡传·脱脱

    王仁赡,是唐州方城人。年轻时风流倜傥,不务产业,在刺史刘词门下服务。刘词升任永兴节度,任命他为牙校。刘词将死时,留下遗表向朝廷推荐仁赡有才能可以任用。太祖历来知道他的名气,向世宗请求,收用在军中。宋初,授任仁赡为武德

  • 卷十六·孙奇逢

    滕文公章句上孟子性善章孟子立言无非性善之旨世子未经习染故直与言性善称尧舜见唐虞事业以其善善天下取诸本性而足成覸三人之言皆窥性原故引以証道一正教世子著实下手做功夫也为善国正在性上为性命事功一而已矣孟子有

  • 中庸集解原序·石墪

    中庸之书子思子之所作也昔者曾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矣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焉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真也于是推本所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孟子之徒实受其説孟子没而不得其传焉汉之诸

  • 卷十一 古文孝经·钱时

    卷十一 古文孝经先儒谓孔氏之家取先世《孝经》定本与《尚书》、《论语》同藏屋壁,遭秦灭学,天下之书扫地无遗。汉兴,河间颜芝之子出十八章,是为今文。及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古文始出,凡二十二章。时今文之学已盛,反遭排诋,不得

  • 卷五·佚名

    善男子,复有十法。名菩萨具旃衣。何等为十。不随染欲名为旃衣。不随瞋故名为旃衣。不随痴故名为旃衣。不随恼害故名为旃衣。不随贪嫉故名为旃衣。不随憍慢吾我故名为旃衣。不为人知故名为旃衣。不为名闻利养故名为旃衣

  • 卷中·佚名

    佛告阿难。汝今至心受持此四大观法。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演说。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作此观时。以学观空故。身虚心劳。应服酥及诸补药。於深禅定。应作补想观。补想观者,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

  • 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太虚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致闭会词──听了今天的讲演,对于建设中国佛教和现代中国得到了一种很好的结论:就是博尔教授说到宗教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甚为透澈;而是从物质方面研究入手,此可以见到西洋一切学术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八·澄观

    如来名号品第七(入第二会)疏。二会来意者。于中有二。一对后辩来。以一分六会。今是初故。又前举下对前辩来疏。又远答名号海问者。自是十海为总意耳疏。佛于其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

  • 四教义卷第五·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五明三种念处成三种罗汉者。一若单修性念处。成慧解脱罗汉。二共念处。成俱解脱罗汉。三缘念处。成无疑解脱罗汉。所以者何。性念处即是缘理之智慧。念处相应发真无漏。即成慧解脱罗汉也。共念

  • 卷第二十三·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二十三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三世中峰本禅师法嗣全华府伏龙圣寿千岩元长禅师萧山董氏子。天资明敏。经目成诵。年十九薙发受具。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在座。呼曰。汝日用何如。师曰念佛。峰曰。佛今

  • 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序·投子义青

    昔大阳山中。木人孤坐石女怀胎。频年不举。山前瑞艹付与谁耘。岭畔泥牛何人收放。空王殿上车轴将摧。古佛渡头船舷欲破。唯有半穿皮履无缝布衫当时觌面呈人。到底承当不下。月华圆鉴。浩叹攒眉。携归金谷岩中。分付白

  • 逃禅词·扬无咎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