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蛟峰集钞

方逢辰

被徵不赴

万里皇华遣使轿,姓名曾覆御前瓯。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著意留。

赠樵隐

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弦中自有铁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观。霁月光风元属我,饭牛何谓夜漫漫。

送潘翠谷

翠谷老人,有道而隐者也。当宋社已墟,孤忠耿耿,遯迹湖山间,以雅吟骚咏晦其名。或寄僧舍,人莫知之也。为赋此篇。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野草风味清,僧庐人迹少。剥剥谁扣扃,待予事幽讨。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诗无愁苦吟,扫退郊与岛。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不能为鲁连,当作商山皓。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猜你喜欢
  谈羲仲·唐圭璋
  卷一六·袁枚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姜夔
  浣溪纱·徐志摩
  卷九·吕本中
  四回 临潼斗宝·佚名
  卷446 ·佚名
  卷77 ·佚名
  卷十九·乾隆
  卷一百三十九·曹学佺
  台阳杂咏·佚名
  卷七百九十·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康熙
  邓剡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弋阳山樵李瓒(戈阳山樵稿)·顾嗣立

    瓒字子粲,一字子鬯,姑苏人。幼从余元明游。多才能文,自号弋阳山樵,旁通浮屠并漆园氏学。至正十一年冬,尝过玉山,作分题序有云:人生百年,忧患之秋多,燕乐之日少。而况友朋南北东西,迄无定居,则今日之簪盍,夫岂偶然哉!读此亦足见其胸

  • 提要·韦縠

    臣等谨案才调集十巻蜀监察御史韦縠撰每巻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称观李杜集元白诗而集中无杜诗冯舒谓崇重老杜不欲芟择然寔以杜诗髙古与其书体例不同故不采录舒所说非也其中颇有舛误如李白录愁阳春赋是赋非诗王建录宫

  • 草泽狂歌卷一·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古方氏日趣轩端居适清暇爱此林中屋晼晚田圃间优游会心目春风始萌达秋草萋已緑玄蝉号树枝岁事已闻促始自感物候终然媚幽独物淡境自忘心闲意方足浮荣岂不顾安命良无欲缅懐柴桑人临风伫芳躅张良进履嬴君

  • 别后·闻一多

    哪!那不速的香吻,没关心的柔词……啊!热情献来的一切的贽礼,当时都大意地抛弃了,于今却变化记忆的干粮,来充这旅途的饥饿。可是,有时同样的馈仪,当时珍重地接待了,抚宠了;反在记忆之领土里,刻下了生憎惹厌的痕迹。啊!谁道不是变幻

  • 卷五十四·徐世昌

    张坦张坦,字逸峰,号青雨,抚宁人。康熙癸酉举人,官内阁中书。有《履阁诗集》。(姜西溟曰:“《登泰山》古诗及诸五言近体,飘渺隽宕,气格浑成,求之唐诗家,天分绝类李白。”)(陶凫芗曰:“逸峰昆季承其父鲁葊、叔笨山之

  • 三集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古今体一百二首【庚辰四】三月朔日御殿定边将军兆惠副将军富德等率成功诸将士朝谒诗以纪事黄麾簇仗正衙排奏凯来朝乐孔皆脱劔释冰摇玉佩卷班按队叩金阶幸逢耆定干戈戢况值熙和风日佳范士燮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二·杨仲良

      仁宗皇帝   李玮尚福康公主   庆历七年五月丙子,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也。玮,用和次子。上追念章懿太后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为,使长主降焉。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

  • ●航海遗闻·顾炎武

      汪光复撰  沙壅钱塘,骑兵飞渡。丙戌六月初六日,荆国公方国安、荡□将军方元科、阁部马士英、阮大铖、方逢年等先走巡边。阁部张国维护卫鲁王监国,于十七日至台州,进王府。  王讳以海,赋性宽厚,笃于孝友,多病喘。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四、社会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土田尽为富户所收,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等语。自古贫富不齐,乃物之情也。凡人能勤俭节省,积累成家,则贫者可富;若游惰侈汰,耗散败业,则富者亦贫。富户之收并田产,实由贫民之自致窘迫,售其

  •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明世宗诏议崇奉兴献王典礼杨廷和等言宜如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目嘉靖欲推崇自出本属人子至情诸臣必执宋时濮议相持无论事理不同且亦无以慰尊亲本愿盖旁支入承大统于孝宗固有为后之义然以毛里至亲改称叔父实亦情所不安嘉

  • 南京条约·佚名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七 乙巳五月戊午朔。 庚申,广信卫指挥王文英率师趋铅山,次佛母岭,与陈友定兵遇,破走之。 辛酉,参军胡深言近克松溪,获张子玉,其余众败奔崇安,请发广信、抚州、建昌三路兵并攻之,因规取八闽。上曰:“张

  • 四书賸言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君子务本本字不作始字解此如大学物有本末不是事有终始子夏之门人小子章抑末也本之则亡不是先传后倦有始有卒葢本末是体叚始终先后是功次截然不同若谓始即是本则始立道生物有终始抑末也始之则亡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宋 法天译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礼正觉  及法贤圣僧菩萨说此明  所说破障碍吠多拏羯吒布多曩一切根本咒法。药叉及罗刹娑众所作邪法。

  • 净土往生传卷下·戒珠

    本传十七人(附见三人)·唐并州释僧炫(启芳圆果附)·唐朔方释辩才·唐五台释法照·唐镇州释自觉·唐台州释怀玉·唐吴郡释齐翰·唐吴郡释神皓·唐睦州释少康·

  • 第四十六章 三王章·佚名

    哈多达多之殁后,王弟阿伽普提为西利僧伽提普提加[王]。(一)此法王为正见具有[之人],是故行无数之善业。(二)彼见三宗派住之[比丘等]食堂,增筑摩诃巴利[食堂],实行不杀生。(三)又应分不惜与官职,又迎技能、家系殊胜者兴合理待遇。(四)彼大贤

  • 老莱子·老莱子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定,所以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