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祛蔽第八

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如闻?)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与孔子优劣。余少时见扬子云之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而猥欲逮及。尝激一事,而作小赋,用精思太剧,而立感动发病,弥日瘳。子云亦言,成帝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诏使作赋,为之卒暴,思精苦,始成,遂因倦小卧,梦其五藏出在地,以手收而内之。及觉,病喘悸,大少气。病一岁。由此言之,尽思虑,伤精神也。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必不得免,何贪于须臾?余前为王翁典乐大王,见乐家书记言:「文帝时,得魏文侯时乐人窦公,年百八十岁,两目皆盲。文帝奇而问之曰:『何因?能服食而至此邪?』对曰:『臣年十三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众技事,教臣为乐,使鼓琴,日讲习以为常事。臣不能导引,无所服饵也。不知寿得何力。』」余以为窦公少盲,专一内视,精不外鉴,恒逸乐,所以益性命也。齐桓公行,见麦丘人,问其年几何,对曰:「八十三矣。」公曰:「以子寿,祝寡人乎?」对曰;「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以人为宝。」余尝过故陈令、同郡杜房,见其读老子书,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宁能延年却老乎?」余应之曰:「虽同形名,而质性才干乃各异度,有强弱坚脆之姿焉,爱养适用之,直差愈耳。譬犹衣履器物,爱之则完,全乃久。」余见其旁有麻烛,而垂一尺所,则因以喻事。言:「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如善扶持,随火而侧之,可毋灭而竟烛。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又不能后然其。犹人之耆老,齿堕发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人之遭邪伤病,而不遇供养良医者,或强死,死则肌肉筋骨,常若火之顷刺风而不获救护,亦道灭,则肤余干长焉。余尝夜坐饮内中,然麻烛,烛半压欲火,即自曰敕视,见其皮有剥,乃扶持转侧,火遂度而复。则维人身,或有亏剥,剧能养慎善持,亦可以得度。又人莫能识其始生时,则老亦死不当自知。夫古昔平和之世,人民蒙美盛而生,皆坚强老寿,咸百年左右乃死,死时忽如卧出者,犹果物谷实久老则自堕落矣,后世遭衰薄恶气,娶嫁又不时,勤苦过度,是以身生子皆俱伤,而筋骨血气不充强,故多凶短折,中年夭卒。其遇病,或疾痛恻怛,然后终绝,故咨嗟憎恶,以死为大故。昔齐景公美其国,嘉其乐,云:『使古而无死,何若?』晏子曰:『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如焉。』今不思勉广,日学自通,以趋立身扬名,如但贪利长生,多求延寿益年,则惑之不解者也。」或难曰:「以烛火喻形神,恐似而非焉。今人之肌肤,时剥伤而自愈者,血气通行也。彼蒸烛缺伤,虽有火居之,不能复全。是以神气而生长,如火烛不能自补完,盖其所以为异也,而何欲同之?应曰:「火则从一端起,而人神气则于体,当从内稍出合于外,若由外腠达于内,固未必由端往也。譬犹炭火之赤,如水过渡之,亦小灭,然复生焉;此与人血气生长肌肉等,顾其终极,或为灸,或为耳。曷为不可以喻哉!」余后与刘伯师夜脂火坐语,灯中脂索,而炷焦秃,将灭息,则以示晓伯师,言人衰老亦如彼秃灯矣。又为言前麻烛事。伯师曰:「灯烛尽,当益其脂,易其烛;人老衰,亦如彼自缵。」余应曰:「人即禀形体而立,犹彼持灯一烛,及其尽极,安能自尽易?尽易之乃在人。人之傥亦在天,天或能为。他其肌骨血气充强,则形神枝而久生,恶则绝伤,犹火之随脂烛多少长短为迟速矣。欲灯烛自尽易以不能,但促敛旁脂以染渍其头,转侧蒸干使火得安居,则皆复明焉。及本尽者,亦无以。今人之养性,或能使堕齿复生,白髪更黑,肌颜光泽,如彼促脂转烛者,至寿极亦独死耳。明者知其难求,故不以自劳,愚者欺或,而冀获尽脂易烛之力,故汲汲不息。又草木五谷,以阴阳气生于土,及其长大成实,实复入土,而后能生,犹人与禽兽昆虫,皆以雄雌交接相生。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而欲变易其性,求为异道,惑之不解者也。」卫后园有送葬时乘舆马十匹,吏卒养视,善饮,不能乘,而马皆六十岁乃死。余与刘子骏言养性无益,其兄子伯玉曰:「天生杀人药,必有生人药也。」余曰:「钩吻不与人相宜,故食则死,非为杀人生也。譬若巴豆毒鱼,石贼鼠,桂害獭,杏核杀狗,天非故为作也。」

猜你喜欢
  春秋胡氏传辨疑卷上·陆粲
  提要·史伯璿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四·佚名
  卷十三·赵汸
  卷三 论语·钱时
  卷一·范处义
  卷二十一·魏了翁
  卷第二 风操 慕贤·颜之推
  卷七·赞宁
  吉祥品法句经第三十九(十有九章)·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二十一、云门屎橛·慧开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智旭
  卷第二十九·李遵勖
  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出 婚走·汤显祖

    【意难忘】〔净扶旦上〕〔旦〕如笑如呆,叹情丝不断,梦境重开。〔净〕 你惊香辞地府,舆榇出天台。〔旦〕姑姑,俺强挣作,软咍咍,重娇养起这嫩孩 孩。〔合〕尚疑猜,

  • 卷四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九 王守仁 山中立秋日偶书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巳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

  • ●戊编·姜侠魂

    ◎赵声传自五胡乱华,一马化龙,而京口一隅,蔚为南朝重镇。所谓“北府酒可饮兵可用”者是也。金行代谢,寄奴挺生。内讧既清,戎车遂驾。陈师广固,慕容就擒。因垒长安,姚泓面缚。于以正猾夏之诛,雪陆沈之耻,光祖宗之玄灵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佚名

    正德四年九月庚寅朔升江西布政司右参政陈镐为湖广右布政使令云南按察使李端澄闲住湖广缺布政使吏部两人名以请内批以端澄不谨黜之○升山西布政司右参政臧麟为狭西右布政使○辛卯升刑部署郎中张澜为狭西按察司佥事○以

  • 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两朝纲目备要卷二·佚名

    光宗绍熙二年【辛亥】春正月诏修绍熙会计録辛未丁丑两次降防 先是秘书郎郑湜转对为上言今黄老之宫卫卒动以百数外戚家庙防护之兵多于太庙额外将校之俸钱半于正额外庭百执之费不足当閤门医职近侍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三 不可衡量的人·溥仪

    一九五六年春节后,有一天所长给我们讲完了国内建设情况,向我们宣布了一项决定: “你们已经学完了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系列的文件,你们从报上又看到了几个大城市私营

  • 元年·佚名

    (戊辰)元年大明隆慶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亥,知中樞府事李滉上疏自劾,申乞致仕,疏略曰:臣聞,古之帝王,莫不以尊賢任士爲急務。然其所謂賢士,必皆正得其人,而眞取其實,苟或徒有好賢之志;樂善之誠,而不思知人之爲難;人器之如何,不才、

  • 名实论第六·公孙龙

    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名”正,则唯

  • 卷三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二十存旧尚书卷第十三文侯之命第三十周易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二十【宋板】文侯之命考异古本经父义和义作注同今本 既我御事既作即谨按但

  • 佛说十善业道经·佚名

    大乘律佛说十善业道经一卷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

  • 大乘玄论 第四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四卷胡吉藏撰二智义十二门一翻名门 二释名门 三释道门 四境智门 五同异门 六长短门 七六智门 八开合门 九断伏门 十摄智门 十一常无常门 十二得失门然昔在江南着法花玄论。已略明二智。

  • 天台四教仪·谛观

    高丽 谛观录四教颂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

  • 卷第四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上 初来意。先通后别。通则此下五品为答第二会初如来地等十句问。

  • 新定九域志·王存

    《九域志》有新志、旧志之分,旧志是指《元丰九域志》,成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是王存、曾肇与李德刍等人奉敕纂修的;新志是指《新定九域志》,是哲宗绍圣四年经黄裳提议,对元丰旧志的续修增补。因而《九域志》即是以《

  • 东北舆地释略·景方昶

    卷一是金上京会宁府考 ;卷二是金史上京路属地释略 ,包括蒲与路,合嬾路 ,恤品路 ,曷苏馆路 ,胡里改路 ,窝谋罕 ,长白山 青岭 乌纪岭 ,米里迷石罕城 留可城 盆搦岭, 钝恩城,阿苏城 ,活剌浑 ,陶温水 ,海古水, 会平州, 斡论泺, 纳邻淀

  • 太清金液神丹经·佚名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