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罗椅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罗椅(1214-?)字子远,号石间谷,一作涧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称他少年以诗名,高自标致,常以诗投后村(刘克庄),有“华裾客子袖文过”之句,知其为巨富家子。壮年留意功名,借径勇爵,捐金结客,尊饶双峰(鲁)为师,为饶氏高弟。以李之格荐,登贾似道门。久之,贾恶其不情,薄之,遂往维扬依赵月山(日起)。登丙辰(宝祐四年,1256)第,以秉义郎换文林郎,为江陵教,又改潭州教。及宰赣之信丰,登畿为提辖榷货务。贾似道知其平生素诡诈,久而不迁。至度宗升遐,为台谏论罢而去。有《涧谷遗稿》,附有侄孙撰《族祖榷院府君传》。《阳春白雪》载其词四首。

●柳梢青

罗椅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

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零落、青天断云。

何处销魂?

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罗椅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追怀往事的词作。作者与情人别后,于往昔难以忘怀。感物伤怀,相思无限,此种情境,入得词来,清澈凄婉,令人怅然不已,如亲历此情境。

词的上片,倒叙手法,描述了当时相见的情景。开首“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三句,描写昔人情人的美丽姿容。“萼绿华”,仙女名。道书记载,萼绿华年约二十,穿着青色的衣裳,长得非常美丽。在晋穆帝升平三年夜降落在羊权家,从此经常往来,后赠羊权仙药使其成仙。唐宋诗词中的仙女,往往也是舞娘歌妓的代称。萼绿华也是一种名贵的梅花,萼片枝梗皆作纯绿色。“小桃花”,桃花的一种,形状如垂丝海棠。“安石榴”,石榴的别称,初夏时节开花,花色非常红艳。一位,三句写出情人的面貌:她有着天仙般美丽的容貌,手中拿着绘上小桃花的歌扇,穿着一条鲜艳的红裙。三句并列写来,连用了三个花名,女子的神韵气质已显现出来了。接下“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三句,写出自己对情人的眷恋仰慕之情。“子野”,晋恒伊的字。《世说新语。任诞》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安)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周郎”,指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精通音乐,即使喝酒之后,曲有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词中以桓伊和周瑜两人,写出对情人的深情。“曾恼夫君”一句小结。“恼”,有引逗、撩拨义。“夫君”,“夫”音扶,语出《楚辞·九歌》,对男子的敬称。词中自代作者。这三句讲的是女子的清歌撩动了自己的无限情怀。

过片二句,笔锋陡转,写别后的状况,悠长的道路与思念,旧事如过眼烟云,怎不叫人愁恨?“似零落”、“青天断云”,七字有无穷的凄凉与悲怆。“断云”,在词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如同青天上的孤独的云彩一般无所依归;一是暗用“行云”曲故,谓别后两处分居,无从欢会。由此而逼出末三句:“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陆辅之《词旨》列之为“警句”,实际上将其放在五代北宋小令名作之中,也毫不逊色。词人向自己发问:是什么使自己黯然销魂呢?——是初三夜的一弯新月,是第四桥边的秀美春光!“初三夜月”化自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和《秋思》诗中“弓势月初三”的句意。“初三夜月,第四桥春”二句,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读来意味悠长,心中唯觉其妙,而口中却难以述评。如果只是诠释。初三夜的黄昏,西边天空中那一弯微月,它唤起了词人几多幽伤与情怀,迷惘、惆怅,何止是忆起她那如月般的蛾眉!“第四桥”,在吴江城外,因泉品居第四而得名。苏轼姜夔、刘佃伦等均有词提到此桥。“春”,也有两重意思:一是泛指春景、春意;一是指酒,唐宋人常以“春”来命名酒,如《武林旧事》就载有“留郁春”、“十洲春”、“锦波春”等酒名。词人在一个美好的春夜,喝醉了酒,重过第四桥边,远眺那天边的一弯新月。此种情感,何能为怀!还是让读者去细细品味吧。

道篇景美情深,情与景相协互动,心与物相迫感应,词句精审,意味悠远,堪称妙绝。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彭定求
  陶氏·唐圭璋
  金淑柔·唐圭璋
  第十三出 效款·许自昌
  卷十九·王十朋
  卷318 ·佚名
  呜呼三月一十八·刘半农
  小诗·刘半农
  卖菜·刘半农
  卷一百六十五·曹学佺
  卷七百七十五·佚名
  卷三·施元之
  李涉诗鉴赏·佚名
  大人赋原文·司马相如
  卷五·吴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中·叶梦得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则三尺律、

  • 卷四十六·志第十三·柯劭忞

      ○地理一   自唐末疆域分袭,历五代至宋,辽与西夏尚据边垂。金灭辽克宋,赵氏南迁,划分南北。又历百余年,而元兴。迨世祖取江南,中国始统于一姓焉。元之疆域,九州而外,幅员尤广。世祖以前,阿母河、别失八里俱置尚书行省。

  •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原文】  奉上谕:自古凶顽之徒,心怀悖逆,语涉诋诬者,史册所载,不可枚举。然如今日曾静此事之怪诞离奇,张为幻,实以古所未见,为人心之所共忿,国法之所断不可宽者。然朕往复思之,若伊讪谤之语,有一事之实,在朕有几微不可问心

  •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却说忽必烈奉敕北归,至京兆地方,闻有阿拉克岱尔及刘太平二人,奉蒙哥汗命,鉤考诸路财赋,京兆所属官吏,相率得罪。忽必烈道:“此处官属,归我管辖,大半是我所派遣,难道都贪婪不成?这次我出师西南,距主太远,朝右定有谗佞,说我短处,

  • 卷六十三·杨士奇

    永乐五年春正月丙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 皇后于坤甯宫赐宴 是日往讨安南总兵官往夷将军新城侯张辅调清远伯王友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调都指挥柳琮等合兵讨贼自注江济军袭筹江栅破之又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丁未朔九卿科道官同诣文华门上<锍-釒>以用人行政为请不报○ 上以 大行皇后山陵开治隧道遣侯梁世勋薛濂宋光夏孙承荫郭应麒伯刘天锡焦梦熊李守琦侯李诚铭祭告 九陵驸马侯拱宸祭告 后土尚书周嘉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九七 拾遗辛·周作人

    我的杂学 一九四四年从四月到七月,写了一篇《我的杂学》,共有二十节,这是一种关于读书的回忆,把我平常所觉得有兴趣以及自以为有点懂得的事物,简单的记录了下来。虽然末后的结论里也承认说,这可以说是愚人的自白,实际也写得

  • 职官三九·徐松

    都督府【宋会要】高宗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制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特授依前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参谋官差户部尚书李弥大

  •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晏婴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知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

  • 卷一五·邱濬

    ▲重民之事 《舜典》:咨,十有二牧(养民之官),曰食哉惟时。 朱熹曰:“王政以食为首,农事以时为先,舜言足食之道,惟在于不违农时也。” 臣按:君之所以治者以民,民之所以生者以食,食之所以足者以农,农之所以耕者

  • 卷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二     明 胡广等 撰邶一之三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

  • 卷十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六大学士傅以渐恭纂学之道好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谨按乾坤以二气成男女而命之性修之教学安可得已哉是以女子之生必有傅姆自能食能言约其德于寛裕慈惠先嫁三月祖庙未

  • 卷十四·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四     元 刘王汝 撰 大雅二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啓之辟之其柽

  • 成公·成公九年·左丘明

    【经】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公至自会。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晋人来媵。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

  •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二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二卷发菩提心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已得洗浣心垢。十恶重障净尽无余。业累既遣内外俱洁。次应仰学菩萨修行直道。功德智慧由之而生。所以诸佛每叹发心。是道场能办事故。唯愿大众各坚其志

  • 第三章 妙弓王时代·多罗那他

    妙臂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妙弓治理国政,与末田底迦调伏迦湿弥罗国同时。末田底迦以神通力来到迦湿弥罗,住在龙所栖止的湖岸。当时欧杜史咤龙王和他的眷属愤怒,降下暴风雨来,可是连法衣的边缘也不动摇。降下各种武器之雨,但是

  • 海公小红袍全传·佚名

    简称《小红袍》。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十卷四十二回。书叙明代忠臣海瑞晚年与权臣张居正父子的斗争故事,揭示明代社会黑暗现实。 但亦杂有荒诞情节。 《海公小红袍传》是《海公大红袍传》的续篇,是继《海忠介公居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