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六蔽
【原文】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①女:同“汝”,你。②六言六蔽:六言指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六蔽指与言想对的愚、荡、贼、,绞、乱、狂。蔽同“弊”。③居:坐。④不好学:指不学就不能明理,不能把握好“六言”的分寸,所以会出现“六蔽”。(5)荡:指无所适从。(6)贼:害。(7)绞:尖刻刺人。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读解】
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五·黄晖 存信篇 第十七 凡七条·范立本 卷十四·陆陇其 卷二·黄伦 卷十四·胡广 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庄子 春秋集解卷十一·苏辙 卷七·李光坡 卷二十四·易祓 劝助品第四十·佚名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念常 皇明名僧辑略·袾宏 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