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道

  子华子曰:大道有源,其源甚真,名曰空洞。空洞无有,是生三元。三元之功,同立于玄,纵而守之,是谓三极。衡而施之,是谓三纪。上下贯焉,是谓三才。一之所成,万纪以生,一之所纲,万有以藏。是故空者,无不备之谓也;洞者,无不容之谓也。大道之源,其源甚真,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度,广尽于无畛,细沦于无间,付畀禀受而不加贫,酬酢应对而不加费,故曰通于一,万事毕,此之谓也。

  子华子曰:仰而视之,玄在焉;俯而察之,玄在焉;旁行而四达,玄在焉;迎而望之,玄参乎其前也;揠足窘行,去而违之,玄瞠乎其后也。是故玄无所不在也。人能守玄,玄则守之。不能守玄,玄则舍之。

  子华子曰:火宿于心,炎上而排下,其神躁而无准。人之暴急以取祸者,心使之也。木宿于肝,触突干抵而锐,其神陨束而无当,人之朴戆以取祸者,肝使之然也。金宿于肺,铿訇而不屈,罄而不能仰也。其神阔疏而无法,人之诈决以取祸者,肺使之也。水宿于肾,瑟缩以凑险,其神伏而不发,人之媕婀脂韦以取祸者,肾使之也。土宿于脾,磅礴而不尽,其渗漉也下注而不止,其神好大而无功。人之重迟涩讷以取祸者,脾使之也。火气之喜明也,木气之喜达也,金气之喜辩也,水气之喜藏也,土气之喜发生也,是故事心者宜以孝,事肝者宜以仁,事肺者宜以义,事肾者宜以知,事脾者宜以诚实而不诈。五物宿于其所喜,五事各施其所宜,外邪之不入,内究之不泄,夫是之谓善完。

  子华子曰:甚矣世之人,注其目于视也,目奚足信!今有美丽佼好之人,人之所同悦也,然而蒙之以倛首,则见之者弃之而走,更之以轻纨阿裼焉,则向之走者留行矣。甚矣,世之人注其目于视也,目奚足信!周舍见子华子曰:舍闻之,身修而名不立,无为于择术矣。庶羞百品杂进于盘几,而咽不下,无为于贵馔矣;抱璧而徒乞,无为于贵宝矣。敢问吾子之所以志。子华子曰:然,釜概之于量也,不能以容于所不受;寻墨之于度也,不能以及其所不至。钧天广奏,飞鸟过而不止;崇楹绩栱,猱狖逃焉。且员动而方息,所性不同也;火炎而水流,习使之然也。今以大夫之所处,而议本之所以志,必不谐矣。无以则有一焉,而愿因以有献也。夫六虚有精纯粹美之气,而不敢传焉,托于物以写其响,流于形于万有,而不敢以有为。试尝论其微矣,佼丽之苦窳也,而丑则坚牢;华璧之易以碎也,而金鐡则难陶。甚矣,物之不可以全也!如是,是不可以一方取也,是不可以一伎为也,惟知道者几几乎其能全。今大夫少修而端悫,壮长伉以有立方,将揭其昭明焉,而以为人之的其犯难也,果其量物也偏,而又且径往而直前,矫拂人之所不欲,而规以自立,甚无所用之虚名,此非本之所得知也。夫目之明能见于百步之外,而顾不见其背也,惟墙之后则无睹也。无以则有一焉,而愿因以有献也。

  子华子曰:万物玄同,孰是而孰非,孰知其初,孰知其终,吾无得其所以然也。命之曰一。一者,众有之宗也,道得之谓之太一,天得之谓之天一,帝得之谓之帝一。帝一也者,立乎环中,扣其响而不得也,味其臭而不得也,浑浑兮如有容,泊兮如未始出其宗,茫茫兮如无所终穷。天一也者,为而不宰,成而不有,机之所由以出焉,机之所由以入焉。太一也者,无不有家,能化一以为二,化二以为三,因三以成万物,故曰一之变大矣,三而三在,九而九有,万不同而管于一术。通乎一术,无一之不知。昧乎一术,无一之能知。是故音声颜色臭味之数,不过于五,五者立于一,一立而万物生矣。

  子华子曰:寒湿温燥晦明之变则大矣,形怛乎化则涸,而其形无尽;喜怒哀乐思惧之化则备矣,神经乎变则涸,而其形有余。正气之在人也,上下灌注,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极也,不可以为量也。是能使其形之所泽郁郁勃勃而不可屈,是能使其形之所宅完固静专而不可挠,是故能通于养气之术者,不可以务不白也。且气不胜邪攻之矣,攻之而不已,则气必剉剉之而不已,则向于消亡矣。正气渐尽邪术壮长,心伤于中而色泽外变,神去其干而死矣。是以古之知道者,筑垒以防邪,疏源以毓真,深居静处,不为物撄,动息出入而与神气俱。魂魄守戒,谨窒其兑,专一不分,真气乃存。上下灌注,气乃流通,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而不休。阴营其藏,阳固其府,源流泏泏,满而不溢,冲而不盈,夫是之谓久生。

  子华子曰:人之性其犹水,然水之源本甚洁而无有衰秽,其所以湛之者久,则不能以无易也。易而不能反其本初,则还复疑于自性者矣。是故方圆曲折湛于所遇,而形易矣;青黄赤白湛于所受,而色易矣;砰訇淙射湛于所阂,而响易矣;洄洑浟咨湛于其所以容,而态易矣;醎淡芳奥湛于其所以梁,而味易矣。凡此五易者,非水性也,而水之所以为性者则然矣。是故古之君子,慎其所以湛之。

  子华子曰:天地之大数莫过乎五,莫中乎五,五居中宫以制万品,谓之实也,冲气之守也,中之所以起也,中之所以止也,龟筮之所以灵也,神响之所以丰融也,通乎此,则条达而无碍者矣。是以二与四抱九而上跻也,六与八蹈一而下沉也,戴九而履一,据三而持七,五居中宫,数之所由生。一从一横,数之所由成。故曰天地之大,数莫大乎五,莫中乎五。通乎此,则条达而无碍者矣。

猜你喜欢
  論語全解卷四·陈祥道
  春秋集传辨疑卷十·陆淳
  孟子集疏卷五·蔡模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孔子
  卷四十八·李明复
  卷四十五·山井鼎
  绿衣·佚名
  先进篇第十一·钱穆
  主术训(下)·刘安
  小学略说·章太炎
  卷二·僧祐
  卷一百八十·佚名
  卷十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玄奘
  力庄严三昧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十元 顾瑛 编姚文奂字子章昆山人聪敏好学过目即成诵博涉经史搢绅先生咸加推重辟浙东帅阃掾虽公事旁午不废吟咏把酒论诗意气豁如每过予草堂必有新作故所录尤多家有书声斋野航亭自号娄东生云题

  • 东海渔歌卷一·顾太清

    醉蓬莱 和黄山谷看秋山万叠,晓日曈昽,参萤相倚。画栋珠帘,卷高空清丽。老桂香浓,洞箫声远,作瑶池佳会。露缀花梢,风摇鬓影,夜来凉意。此景人间,几曾得见,月拥寒潮,无边云水。满酌天浆,宴鸿都道士。秘诀长生,沧桑变化,对绮筵罗袂。

  • 卷四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陆 釴【五首】釴字举之鄞人正德辛已赐进士第二授编修岀为湖广按察佥事转江西督粮参议山东提学副使有少石子集【静志居诗话昆山陆鼎仪鄞县陆举之其名同赐进士第二人同一

  • 卷十六·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六赵迁迁,大历间为左领军卫兵参军、翰林待诏,不空俗弟子。撰《不空行状》。诗二首。 【(《全唐诗》无赵迁诗)】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业盛唐尧际,功成文子军。累承三帝宠,六比五臣勋。画角悲寒吹,

  • 卷二百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李嘉佑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擢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隂入为中台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复为袁州刺史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诸人友善为诗丽婉有

  • 卷一·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一      宋 释文珦 撰四言古 尧任舜禹行 尧任舜禹圣化日煕二臣至德惟尧克知明良胥会徵庸弗疑佐命垂统股肱纲维行尧之道蚤夜孳孳上齐七政大录万几与人为善念兹在兹举相去凶咨牧授时执德

  • 卷三百九十四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甲寅朔。乙卯,詔以雪寒權停在京工役三日。(御集正月二日。)   辛酉,戶部言:「中都吏祿歲計緡錢三十二萬,法當以坊場稅錢及免行、市易司市利、僧道度牒等錢充。會元豐七年所入纔二

  • 名山藏卷之二十二·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二◆典谟记二十二世宗肃皇帝一○世宗肃皇帝一世宗肃皇帝御讳厚熜兴献王长子也宪宗十子长孝宗次贵妃邵氏子兴王兴王封楚安陆上生之年为正德二年翼轸见庆云楚分也正德十六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年十月癸丑朔○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纪功科道官张翼相张光祖奏山西三关先于八月间被丑虏俺答阿不孩深入数百里杀掠极人烟断绝于时 皇上责大同诸将不行截遏谕总督樊继祖令严加督励虏回邀击明旨

  • 李庭芝传·脱脱

    李庭芝,字祥甫。他的祖先是汴京人,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叫作“义门李氏”。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金国灭亡,襄江、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又迁徙到随州。特别以武艺的名声显赫乡里。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

  • 张行信传·脱脱

    张行信,字信甫,原名行忠,因为避庄献太子讳而改名。是张行简的弟弟。大定二十八年(1188)中进士,累官至铜山县令。明昌元年(1190),因为廉政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泰和三年(1203),同知山东西路转运使,不久又签河东路按察司事。四年

  • 礼八·徐松

    〔诞圣节〕《太公金匮》: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民谏曰:「凿山穿陵,是泄天之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岑山崩为大泽,汤率诸侯伐之。 《含神雾》:唐地处孟冬之位,得常山、泰

  • 四年·佚名

    (癸丑)四年清咸豐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午,詣眞殿展拜。1月2日○丁未,以李容象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1月3日○戊申,詣宗廟齋宿。1月4日○己酉,行宗廟春享追,上純宗大王尊號冊寶。1月5日○庚戌,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 目录·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目録卷一叙例国风周南卷二召南卷三邶鄘衞邶卷四鄘衞卷五王 郑卷六齐 魏 唐卷七秦 陈 桧 曹卷八卷九小雅鹿鸣之什卷十南有嘉鱼之什上卷十

  • 第十卦:《履卦》·佚名

    履:履虎尾,不?人,亨。【白话】《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白话】《象辞》说:《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

  • 卷十八·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八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陨公羊作霣鹢谷梁作鶂】【左传】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鹢水鸟遇迅风而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ldquo;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rdquo;  [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ldquo;吾&rdquo;字发其端。曰&ldquo;一十七世&rdquo;,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

  • 景定建康志·周应合

    南宋著名方志。马光祖修,理宗景定年间江南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周应合撰。50卷。建康,府名,治今江苏南京市,南宋初曾为留都。建康于孝宗乾道、宁宗庆元时都曾修过方志(今已不存),但记载缺略。周应合将二志合而为一,增加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