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方性理图传卷首

  第一章

  总述大世界造化流行之次第

  最初无称,真体无着。唯兹实有,执一含万;唯一含万,妙用斯浑;唯体运用,作为始出(昭徽经)。真理流行,命昭元化,本厥知能,爱分性智。一实万分,人天理备,中含妙质。是谓元气。先天之末,后天之根,承元妙化,首判阳阴。阳舒阴敛,变为火水;火水相搏,爱生气土;气火外发,为天为星;土水内积,为地为海。高卑既定,庶类中生(道行推原经)。造化流行,至土而止。流尽则返,近与水合,而生金石;金与火合,而生草木;木与气合,而生活类(格致全经),活与理合,而人生焉(道行推原经)。合气、火、水、土,谓之四元。金、木、活类,谓之三子。四元三子,谓之七行。七行分布,万汇生成(格致全经,又研真经)。殊形别类,异质分宗(格致全经)。理随气化,各赋所生(费隐经)。大化循环,尽终返始。故唯人也,独秉元精,妙合元真,理象既全,造化成矣(道行推原经)!

  第二章

  分述天地人物各具之功能

  一真衍化,理象章陈。理具于知,象见于能(费隐经)。知预先天,能衍后天。先以象著,后以理形(道行推原经)。理象相属,性命以位(研真经)。理象附形,妙用以呈(道行推原经)。人曰知能,物曰功用(同上)理同气异,以辨愚智。体圆用亏,以适时宜(费隐经)。浑同知能,是至圣性;任用知能,是大圣性;顺应知能,是钦圣性;显扬知能,是列圣性;希望知能,是大贤性;体认知能,是智者性;坚守知能。是廉介性;循习知能,是善人性;自用知能,是庸常性。禽兽知觉,草木生发,金石坚定,同是知能,弗称知能(研真经,又道行推原经)。唯阿而实,代行化育;唯库而西,错合变化。创无为有,厥唯土天;发隐成著,厥唯木天;化小为大,厥唯火天;彰明贵显,厥唯日天;结交离合,厥唯金天;化蠢为灵,厥为水天;改移流动,厥唯月天。风以动之,火以发之,水以滋之,土以奠之,金以定团,木以建立,活类运行。凡是功用,万化仰藉,一粟之生,九天之力(格致全经,又天经情性)。日星景丽,元象以见。东西运旋,变化以出(同上)。四行专注,方位以定。四气流通,岁时以成(格致全经)。七洲分地;物产以异。四际分空,化育以从。云雨雪雹、雾露沙尘,皆所由资,以妙元功(同上)。察形辨义,观象悟理,先天后天,一贯而已(昭徽经)。

  第三章

  总述小世界身性显著之由

  溟漠运精,元祖诞降,髭乳感孕,支裔衍生(道行推原经)。初唯一点,是为种子,藏于父脊,授于母官。承继先天,妙演后天,胚胎兆化,分清分浊。”本其二气,化为四液:黑、红、黄、白,层包次第。四本升降,表里形焉:红者为心,黄者其包,黑者为身,白者其脉。身心既定,诸窍生焉:肝脾肺肾。眼耳口鼻。体窍既全,灵活生焉(研真经,又道行推原经,又格致全经)。灵活为物,包备万性,与种仅存,与胎俱生,随厥形化,而运其机,俟其体全,而著其迹道行推原经)。子吸气血,由脐人胃,而坚定启,是为金性,百体资之;由胃人肝,而长养生,是为本性,吸化资之;由肝人心,而活性成,是为生性,运动资之;自心升脑,而知觉具,是为党性,外之五官,内之五司,一切能力,皆所资之。是诸所有,四月而成。五月筋骨,为坚定显;六月毛发,为长性显;七月豁达,为活性显(研真经,又格致全经);生四十日,爱恶言笑,为气性显;长速礼节,善用明悟,为本性显;功修既至,穷究既通,理明物化,神应周遍,为德性显。德性既显,本然乃全,是谓返本,是谓还原,生人能事,至此而全(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

  第四章

  分述小世界身心性命所藏之用

  非性无心,非心无性,心性会合,全德昭焉(道行推原经)。心含七德,作是灵明。顺于心包,信于其表,惠于其里,明识在灵,笃真在仁,发隐其妙,真现初心。初心著用,妙应无方。全体大用,莫或遗藏(道行推原经)。先天来降,后天复升,来自此心,复于此心(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两弧界合,复满圆形(真经注.又费隐经)。人若灯具。在光其火。不获真光,徒为人具(真经注,又研真经,又道行推原经)。人极大全,无美不备,既美其形j复美其妙(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本然流行,贯合粗精。自真来我,造化为之;自我复真,人为为之(费隐经)。本其各具,寻其公共,浑融吻合,卷其过相(同上)。唯是圣人,实践其境,众则难之,自取暗昧,陷于疑逆,徒致溃累(道行推原经)。圣贤智愚,由是而分;迷异好邪,从此以判(同上)。圣人全体,本无明暗;贤则有亏,暗于本然;智暗于性;愚暗于心,暗此蔽彼,本然弗见(同上)。贤障于己,智障于知,愚障于欲。障浅碍深,本然弗通(同上)。信理疑事,则为异端;信事疑理,则为凝贰;疑信交衷,怅怅无之,则为迷惑(真经注)。心顺身逆,是为疏忽;身顺心逆,是为奸佞;心身皆逆,是为邪逆(同上)。疑离之渐,逆悻之深(同上)。沉沦物我,本然隔绝(道行推原经,又费隐经)。唯法圣功,修身以礼,明心以道,尽性复命,全体归真。本然独湛,大用全明,是谓人极,乃复初心(道行推原经)。

  第五章总述大小两世界分合之妙义与天人浑化之极致

  唯一非数,是数皆一(费隐经)。厥初实有,统一统数,一者其体,数者其用(昭微经)。体用浑然,是名真一。由体起用,是名数一。返用归体,是名体一。三一非三,一而三义(同上)。真一起化,数一成化,体一化化(道行推原经)。起化以为,从体著用,成化以命,先理后圣,化化以顺,进以知见,尽于无间(道行推原经)。化如循环,尽终返始(同上)。化出自然,终归自然,少不自然,即非本然(研真经,又昭徽经)。本然无着,着于名相;名相无附,附于意识;意识无恒,故曰皆朽(昭微经,又费隐经)。是故万物,只朽其相,弗朽其理,夫理即真(费隐经)。凝目视一,散目视二,着疑陷碍,见物皆幻(昭微经,又费隐经,又道行推原经)。物何非真,事何非实(昭徽经),物物纯全,孰云偏驳(昭微经,又费隐经)。一尘一粟,全体本然(研真经)。一呼一吸,终古限量(费隐经,道行推原经)。小中见大,天纳粟中。大中见小,天在尘外(研真经,又道行推原经)。舒其光阴,一息千古。卷其时刻,千古一息(道行推原经,又费隐经)。一归本然,天人浑化。物我归真,真一还真(费隐经,又昭微经)。物无相碍、人无欲累,妙义各呈,本然见焉(道行推原经,又研真经)。初为实理,今为实相,实有相见,种果全焉(研真经,又昭徽经)。

  黑氏日

  清源黑氏曰:“大世界自无初之初,分体分用,显为著命,以至人性物理,无所不备,是为先天,凡六品。自元气显著,剖阴阳、分四象、位无地、育万物,以至金石草木、鸟兽鱼虫,无所不显,是为后天,凡六品。通十二品,而造化之功成焉。先天为降,后天为升,升到极尽,尽终返始,则谓大世界造化循环也。小世界自一点孕胎,分清浊,辨四液,以至身心体窍,无美不备,凡六品。此小世界之先天也。自灵活显著,明爱恶,别善恶,通达一切事理,以至全体大用,无所不通,亦凡六品。此小世界之后大也,通十二品,而小世界之功成焉。先天为来,后天为复,复至本境,亦若造化循环,则谓小世界原始返终也。大世界先其所先,而后其所后,故其后天尽于后天而已。小世界先其所后,而后其所先,故其后天则返于先天也。此小世界所以贵于大世界也。大世自大世,小世自小世,殊形别类,异质分宗,则天人分品也。大包小,小包大,精粗互人,现象浑沦,则天人合品也。去其分别之迹,忘乎物我之形,先天后天,总归一致而还于一原,则天人浑化,真一还真矣!此其说也,造化之源流,性命之底蕴,元复见精于此。信乎天方之学之有本也?”

  《天方性理图传》卷首终

猜你喜欢
  卷九·杨士勋
  敬德第三凡十二章·湛若水
  ●毛詩多識卷八·多隆阿
  論衡校釋卷第一·黄晖
  东溪日谈録卷七·周琦
  题辞·蔡清
  ●牧鑑卷之一·杨昱
  经济文衡续集卷四·佚名
  卷三·胡士行
  第九章 21·辜鸿铭
  (十三)朱子论心之诚·钱穆
  卷二·佚名
  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下部赞·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199_1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岑参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   主人小女能缝衣。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邺都唯见古时

  • 陈著·唐圭璋

      著字子微,号本堂,鄞县人。嘉定七年(1214)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有本堂集。大德元年(1297)卒,年八十四。   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玉宸凝眷。要得培□,神皋根

  • 魏初·隋树森

    魏初(一二二六--一二八六),字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县)人。从祖父魏璠,金代进士,父思廉,金甄官署令。魏初幼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曾从元好问学。中统元年(一二六○),为中书省掾史

  • 列传第六十二 文苑 应贞 成公绥 左思 赵至 邹湛 枣据 褚陶 王沉 张翰 庾阐 曹毗李充 袁宏 伏滔 罗含 顾恺之 郭澄之·房玄龄

    夫文以化成,惟圣之高义;行而不远,前史之格言。是以温洛祯图,绿字符其丕业;苑山灵篆,金简成其帝载。既而书契之道聿兴,钟石之文逾广,移风俗于王化,崇孝敬于人伦,经纬乾坤,弥纶中外,故知文之时义大哉远矣! 洎姬历云季,歌颂滋繁,荀宋之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柯劭忞

      张兴祖 宁玉 张荣实 玉 吕德 朱国宝 吴佑 安民 梁祯 张泰亨继祖 珍 王守信 皇毅 靳忠 蔡珍 韩进 刘用世 世恩 世英 苏津 王均 季庭璋   张兴祖,中山无极人。父林为史天泽部将,以功授金符千户。林请老,兴祖袭父职

  • 卷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六年。   孝成皇帝永始四年(戊申、前一三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夏,大旱。   四月,癸未,長樂臨華殿、未央宮東司馬門皆災。六月,甲午

  • 通鉴释文辩误卷九·胡三省

      通鉴一百八十八【凡四条】  三年赵郡公孝恭撃萧铣东平王阇提斩之  史炤释文曰阇辰遮切姓也余按古无阇姓阇提葢萧铣之子侄而封王  王世充自将战兵左辅大将军杨公卿帅左龙骧二十八府骑兵左游撃大将军郭善才帅

  • 卷下·王之春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英夷之受款于广东也,在我师则以救一时之危,在夷则亦急欲得银,以济兵饷,故通商章程,彼此皆未暇议及。夷酋大困于三元里,自知已结粤民之怨,又畏粤民之悍,不敢复至内河贸易,欲洋商赴香港,而香港风浪不可泊舟,洋商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万历四年二月乙丑朔狭西庄浪土汉军士以马匹料草不顾本色噪遂焚道门总督右都御史石茂华以姑息<嶅彩见>纵为参将裴尚质罪而巡按御史耿鸣世又以给散踰期为兵备邹廷望罪参处互异于事兵科给事中裴应章言廷望处置无法尚质钤束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高晋

    程涂谨按圣驾六次南巡俱自乾清门啓銮由大清门出广宁门二十七里至宛平县大井村尖营十里拱极城二里卢沟桥五里长新店二里赵新店尖营五里董公庵房山县界十五里良乡县黄新庄行宫计程六十六里自黄新庄行宫起四里入良乡县北

  • 屠慰曾·周诒春

    屠慰曾 字鼎孚。年三十三岁。生于江苏苏州。本籍住址。江苏苏州中张家巷二十号。已婚。子一。初学于苏州中西学堂。及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伊里诺

  • 阳货篇·孔子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

  • 春秋辨义卷四·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桓公二已夘○桓王十八年十年○齐僖二十九晋缗三卫宣十七蔡桓十三郑庄四十二曹桓五十五卒陈厉五杞靖二宋庄八秦出子二楚武三十九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防卫侯于桃丘弗遇杜氏曰卫宣公

  • 采葛·佚名

    ——热恋总觉时日短【原文】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加三岁兮。【注释】①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②三秋:这里指三季。【译文】心上人啊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三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三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陈如品之二起卷是第六外道文为二。初论义。后归伏。论义有二番。初番问众生何法故起常无常等六十二见。佛答。不知色故起常无常。乃至不知识故起常无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八·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一约下随文释义四。初约四等。荆溪云。无施无受等者意明大舍等无缘慈。是故彼此皆云无也。故以四种不可说法名为平等。即是大舍之体理也。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等者于此舍中慈悲喜三即是度心。舍中

  • 04.说地遍品·佛音

    (五)现在再来解说:“为修习于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这里是说若与教授业处的阿阇梨同住一寺,如果那里是安乐的,则应住其处而善净业处;假使那里不安,则应迁到一迦乌多或半由旬或一由旬以内的其他任

  • 求幸福斋随笔·何海鸣

    《求幸福斋随笔》作者是民国前期亦官亦民允文允武的“奇人”,《求幸福斋随笔》是他在亡命期间所作笔记杂俎的结集。内容涉猎极广,尤以丑诋当道,针砭时弊占相当篇幅,如战局分析、戏曲评论、名人秘闻、“娼政”讨论,以至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