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

续灯存稿卷第二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九世

天童杰禅师法嗣

夔州卧龙破庵祖先禅师

广安王氏子。从德山涓公祝发。寻受具。徧叩诸方。抵苏之万寿。值雪夜坐。自念行脚数年未得安稳。正闷闷不已。忽闻钟动。趋后架举首见照堂二字。疑情顿释。既而见水庵一於双林。水曰。师子尊者被罽宾斩却头且置。你道西天胡子为什么无须。师曰非双林不举此话。水曰作家禅客。师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水遂以手拓开。师曰勘破了也。迨水庵谢事。往参密庵於乌巨。命典客。一日室中庵举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师豁然大悟。次日庵遇师於寮前。谓师曰你总不得作伎俩。试露个消息来。师应声曰方丈里有客。庵呵呵大笑。洎庵迁蒋山。师侍行。亲炙凡五载。尽其旨要。辞还蜀。庵送以偈曰。万里南来川藞磋。奔流度刃叩玄关。顶门[翟*支]瞎金刚眼。去住还同珠走盘。师至夔州。尚书杨公辅以卧龙请师出世。未几弃去。复游吴中首众於径山灵隐。后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嵓苏州秀峰穹窿湖州资福。最后约斋张公镃请师於慧云开山。凡六坐道场。师首众灵隐时有道者请益。胡孙子捉不住愿垂开示。师曰用捉他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时无准侍傍。大悟。上堂。杨岐乍住屋壁疎。满床尽撒雪珍珠。缩却项。暗嗟吁。翻忆古人树下居。师曰。杨岐斗胜不斗劣。秀峰斗劣不斗胜。秀峰乍住没亲踈。个个尽怀沧海珠。满眼湖山看不足。释迦弥勒是他奴。上堂。举密庵先师道。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秀峰则不然。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只图一粒米。却得百年粮。或被知事道。长老长老。莫道百年粮。只得半年不少也得。只向他道。但办肯心。决不相赚。上堂。举东山和尚道如何是禅。阎浮树在海南边。近则不离方寸。远则十万八千。毕竟如何禅。禅师曰。穹窿也有个道处。如何是禅。阎浮树在海南边。撑天拄地。拄地撑天。巧说不得。只要心传。毕竟如何。禅禅。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山僧忍俊不禁。为诸人作个撇脱。拈拄杖卓一下。流水暗消溪畔石。劝人除却是非难。上堂。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后黑似漆。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莺迁乔木频频语。蝶恋芳丛对对飞。有示座主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师将示寂作手书别交游。复书偈曰。末后一句已成忉怛。写出人前千错万错。书讫端坐而逝。实嘉定四年六月九日也。时客寓径山遗命散骨林间。住持石桥建塔於别峰塔之右瘗之。寿七十六腊四十九。

杭州灵隐松源崇岳禅师

处州龙泉吴氏子。自幼卓荦不凡。早岁慕出世法。年二十三弃家。首造灵石妙继。见大慧杲於径山。慧升堂称蒋山应庵为人径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朝夕咨请。一日庵问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汝作么生。师曰钝置和尚。庵厉声一喝。师有省。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隆兴初得度於临安白莲精舍。自是徧参诸大老。罕当其意者。乃入闽见木庵永。一目辞永。永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师曰裂破。永曰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师曰矢上加尖。永曰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师曰。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永举手曰。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而已。师切於究竟。至忘寝食。密庵移蒋山华藏径山。师皆从之。一日密庵挂牌为众入室次。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曰。今日方会木庵和尚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辩纵横。密庵迁灵隐师遂分座。旋出世於平江澄照。徙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庆元三年灵隐虚席被旨补处。上堂。大凡扶竖宗乘。须具顶门正眼悬肘后灵符。只如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保寿便打。三圣道与么为人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保寿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二尊宿等闲一挨一拶。便乃发明临济心髓。殊不知性命总在者僧手里。还有检点得出者么。昔年觅火和烟得。今日担泉带月归。岁旦示众。元正改旦万事成现。有时放行有时坐断。不惜两茎眉和坐盘掇转。佛法世法都卢一片。既是佛法世法如何得成一片。但办肯心必不相赚。示众。古者道拈起也天回地转。放下也艹偃风行。冶父则不然。拈起也乾坤黯黑。放下也瓦砾生光。忽有一个半个蓦然[翟*支]瞎顶门。达磨一宗未至寂寥在。示众。举临济大师如蒿枝拂公案。雪窦拈曰。临济放处太危收来太速。师拈拄杖曰。临济据令而行不知孤负黄檗。雪窦尽力担荷也只见得一边。且道荐福节文在甚么处。掷下拄杖。示众。举汾阳曰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师曰。汾阳虽则开口见瞻。争奈落在第二头。蓦拈拄杖曰。者个不得唤作拄杖子漆桶。参。上堂举保宁勇和尚曰。大方无外大圆无内。无内无外圣凡普会。瓦砾生光须弥粉碎。无量法门百千三。昧拈拄杖曰。总向者里会去。苏卢苏卢悉利悉利。师曰。大小保宁业识茫茫。不柰船何打破戽斗。示众。明眼衲僧因甚打失鼻孔。有赃无赃[○@、]。僧问如何是一同一质。师曰裂破。曰如何是二同大事。师曰一毛头上定乾坤。曰如何是三总同参。师曰虾蟇蚯蚓跛鳖盲龟。曰如何是四同真智。师曰一不成二不是。曰如何是五同徧普。师曰大地撮来无寸土。曰如何是六同具足。师曰犹欠一着。曰如何是七同得失。师曰入泥入水。曰如何是八同生杀。师曰自救不了。曰如何是九同音吼。师曰八角磨盘空里走。曰如何是十同得入。师曰寒山逢拾得。曰与什么人同得入。师曰胡张三黑李四。曰与谁同音吼。师曰狸奴白牯。曰作么生同生杀。师曰德山棒临济喝。曰甚么物同得失。师曰草里辊。曰阿那个同具足。师曰信手拈来着着亲。曰是甚么同徧普。师曰。针锋影里骑大鹏。等闲挨落天边月。曰何人同真智。师曰黑山鬼窟。曰孰与总同参。师曰灯笼入露柱。曰那个同大事。师曰嘉州大象陕府铁牛。曰何物同一质。师曰碗脱丘。居灵隐六年。法道益盛。得法者众。忽退居东庵。示微疾作手书别诸公卿。且垂二语以验来学曰。有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及遗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珍重大法。复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待制陆游放翁铭其塔。

饶州荐福曹源道生禅师

南剑人。分座云居。出世妙果。徙龟峰。上堂。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如何下口。直饶透过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山僧已是拖泥带水。诸人合作么生。喝一喝。上堂。今朝八月十五。天色半晴半雨。几多门外游人。不睹月圆当户。也好笑。又堪嗟。争似西湖寺里一队古佛。参退归堂吃茶。上堂。春风东扇西扇。春雨似晴不晴。浅碧深红烂铺锦绣。莺啼燕语互奏笙簧。一一揭示圆通妙门。头头流通正法眼藏。拟心凑泊依前。万水千山直下知归。便见七穿八穴。上堂。雨雪落纷纷。檐头水滴滴。良哉观世音。艹里跳不出。也大屈。水底乌龟钻铁壁。咄。上堂。月生一。拶倒银山并铁壁。月生二。土宿骑牛穿闹市。月生三。屋头幽鸟语喃喃。不是葛藤露布。亦非入理深谈。正恁么时。宾主交参一句作么生道。万仞悬崖垂只手。百华丛里现优昙。上堂。平旦清晨三月朝。南山苍翠插云霄。不须更觅西来意。门外数声婆饼焦。拍膝一下曰。好大哥。咏灵云石偈曰。云去云来非有意。云来云去亦无心。有无截断灵何在。突兀一峰青到今。后住荐福逾月示寂。

明州天童枯禅自镜禅师

福州高氏子。首参木庵永水庵一或庵体诸尊宿。后谒密庵於灵隐。针芥相契。开法隆兴上蓝。迁建康旌忠抚州白杨福州太平西禅。宝庆元年被旨升灵隐。复移天童。上堂。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良久曰。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华香。上堂。一拽石。二搬土。夜半日轮正卓午。老安曾牧沩山牛。南泉不打盐官鼓。报君知。莫莽卤。火里蝍蟟吞却虎。上堂。举鹤林因僧扣门。林曰阿谁。僧曰行脚僧。林曰。非但行脚僧。我者里佛来也不着。僧曰因甚佛来也不着。林曰无他栖泊处。师曰。天童则不然。若有人扣门即大开了。待他入来便拦胸搊住曰道道。若拟开口便与劈胸一拳。若向者里转得身吐得气。便请明窗下安排。作上钟偈曰。一模脱就转风流。平地教他不肯休。要得洪音喧宇宙。直须更上一层楼。

杭州净慈潜庵慧光禅师

上堂。举赵州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颂曰。狗子无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拟犯锋铓。丧却穷性命。化盐偈。合水和泥一处烹。水乾泥尽雪华生。乘时索起辽天价。公验分明孰敢争。

太平府隐静万庵致柔禅师

潮州陈氏子。母黄。妙喜南迁道经於潮。师祖父暹延礼甚谨。其母梦僧入舍遂怀妊。及诞父母誓不以俗累羁。师甫十岁俾从寿公受业。越九载芟染。初见木庵永染指。后参密庵於蒋山。一日入室次。庵举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师曰无地头汉。庵曰千闻不如一见。师便殴一拳。庵擒住励声曰者小鬼子见个什么胡打乱打。师曰更要吃一拳在。庵连挥两拳曰打者无地头汉。师豁然大悟。无何以母老归省。郡将吏部朱公江请师於广法出世。后移太平隐静。上堂。起道树。诣鹿苑。不是向上机。传少室。续曹溪。未为性燥汉。直得无依无欲。无一法当情犹落第二见。放过一着卷舒在我。纵夺临时。於把住处放行。露柱灯笼活鱍鱍。於放行处把住。释迦弥勒是他奴。卓拄杖。且道是放行耶是把住耶。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上堂。举天衣怀禅师雁过长空影沉寒水话。颂曰。长空孤雁一声秋。献宝波斯鼻似钩。风卷白云归别嶂。黄昏月挂柳梢头。上堂。毗卢师。法身主。若要动地放光。且来搬柴运土。嗄。将谓忘却。上堂。百丈不再参马祖。争得三日耳聋。临济不到大愚。焉知老婆心切。仰山将得镇海明珠。为甚到东寺面前叉手当胸。却道无理可伸无言可对。咄。直饶倾下一栲栳。敢保老兄犹未彻。上堂。饥荒老鼠齩葫芦。巧计胡孙倒上树。要透报恩向上关。直须一步低一步。既是向上关。因甚却要一步低一步。待你踏着却向你道。上堂。东山和尚道。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旨趣长。心地不生闲艹木。自然身放白毫光。师曰。东山只解无中觅有。不解有里寻无。隐静则不然。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碍处通。石上栽华还结果。到头元不假春风。师临终集众嘱曰。老僧生平无长物。只依海众常例。安寝堂两日足矣。复书偈端坐而化。越三日寺毁。众悟遗言若有旨也。世寿七十腊五十二。

杭州灵隐笑庵了悟禅师

姑苏人。上堂。举睦州因僧问。以一重去一重即不问。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州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种东瓜。颂曰。昨日栽茄子。今日种东瓜。一声河满子。和月落谁家。

金陵蒋山一翁庆如禅师

姓范氏。福州长乐人。上堂。春雨如膏。春云似鹤。春鸟关关。春泉濯濯。揭开观音脑盖。踢倒慈氏楼阁。切莫将错就错。拍禅床曰。参。上堂。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一盲引众盲。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鰕跳不出斗。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赚杀一船人。上堂。意能刬句。句能刬意。意句交驰讨甚巴鼻。尽力道不得底句。不是河南便是河北。衲僧闻得与么告报。十个有五双。鼻孔里冷笑。拈拄杖。云居拄杖子。党理不党亲。卓一下。雪巢初冷夜。云鬓未梳时。上堂。霜明万壑。月皎千家。达磨不会。却返流沙。拍膝一下曰。好大哥。归堂吃茶。上堂。天地造化有阴有阳有晦有朔。圣人治世有礼有乐有刑有政。衲僧门下有杀有活有擒有纵。其擒也纵也杀也活也总在黄龙指甲缝里。汝若拟议不消一搯。然虽如是。笑我者多哂我者少。上堂。一句截流万机寝削。且道是那一句。良久。卓拄杖曰。归堂吃茶。上堂。久雨忽晴天清地宁。云收岳面月落波心。拈拄杖卓一下。恁么会去。达磨一宗扫土而尽。上堂。诸佛不出世。人人举足踏着。祖师不西来。人人满口道着。既踏着又道着。毕竟是个什么。有般汉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便道明明不覆藏切忌从他觅。殊不知抛却真金随群撒土。上堂。豁开户牗当轩无人。挝动雷门凭谁侧耳。裴相国印心於老黄檗。温伯雪目击於鲁仲尼。衲僧门下检点将来犹在半途。知县学士今日到来。云居如何与伊相见。拈拄杖画一画。万重关锁尽。一剑倚天寒。晚年退隐南昌西山。示寂塔於定林。寿六十八夏四十九。

苏州承天铁鞭允韶禅师

上堂。一五二五机轮无阻。南山起云。北山下雨。有底却道锦上铺华。有底又道泥里洗土。有底又道离此二途便见丹霄独步。若总如斯论量。山僧未敢相许。毕竟如何。良久曰。逢人不得错举。师住泉州光孝。判府请开堂祝圣。白槌毕。师乃曰唤什么作第一义。莫有旁不甘者么。出来道看。时有僧出问话语未竟。师拈拄杖卓一卓曰。住住。今日开堂不比寻常佛事。设问答到弥勒下生。勾锁连环盛水不漏。也祇是空鼓粥饭气。於自己了没交涉。所以道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问答交驰如青天轰霹雳。看者不容眨眼。那堪更向言中定旨。句下明宗。大似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殊不知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者里彻去。皇恩佛恩一时报毕。其或未然。更为锦上铺华。复卓拄杖一下下座。佛涅盘日上堂。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半夜颠狂发。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如今未能拔。山僧今日下毒手为他拔一拔看。便下座。

真秘阁学士张镃居士

字功甫。别号约斋。闻钟声悟道。述偈曰。钟一击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有人问我解何宗。舜若多神面目黑。后舍宅建寺曰慧云。请破庵先禅师开山。疏曰舍林居为阿兰若。夫岂小缘。请宗师据曲录床。只因大事。几度徧参遭密庵打失鼻孔。一朝拈出。向冷泉捋下面皮。不谓馨香奚烦郑重。辞青松於北涧。穿几重出岫之云。对绿水於南湖。祝万岁如山之寿。嘉定五年公复请灭翁文礼禅师相继阐法。今有专祠于慧云。

青原禋禅师法嗣

吉州青原净居正庵宗广禅师

僧问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且道在什么处。师曰逢人不得错举。僧曰还有请益分也无。师曰弄巧成拙。僧礼拜。师曰却较些子。上堂。父子相继住此山。丛林轨则没多般。主宾色色皆仍旧。蓦召大众。且道仍旧后如何。一炷清香尽日闲。下座。上堂。不用爱圣圣是假名。不用厌凡凡是妄立。但得圣凡情尽。自然物我双忘。正恁么时。凭谁委悉。石女穿针山色秀。木人牵线海云生。

鼓山永禅师法嗣

杭州净慈晦翁悟明禅师

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高亭。才礼拜。亭便打。僧曰特来礼拜师何打。又拜。亭又打趂出。僧回举似夹山。山曰会么。曰不会。山曰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去。应庵和尚曰。高亭一期忍俊不禁。争柰拄杖放行太速。者僧当时若是个汉。莫道高亭夹山。便是达磨大师出来也斩为三段。何故。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师曰。高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应庵和尚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师尝纂修联灯会要传于丛林。

灵隐善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藏叟善珍禅师

泉州南安吕氏子。年十三依郡之崇福寺南和尚受业落[髟/采]。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于灵隐入室悟旨。后出世住里之光孝。升承天。次迁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复以朝命移四明育王临安径山。示众。古者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道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只者二门入得更须出得。三世诸佛出不得。六代祖师出不得。天下老和尚出不得。何故。变铁成金易。变金成铁难。据室者里是问讯烧香了来老僧身边立地底所在么。呆子你自钝置犹可。莫来钝置老僧。上堂。尽大地是紫磨金色身。诸人每日开眼觑见释迦老子心肝。举步踏着释迦老子鼻孔。说有说无是诳。说生说灭是谤。说即心非心是妄。不诳不谤不妄。春风吹落桃李华。澹烟疎雨笼青嶂。上堂。春雪寒。春宵短。古佛心。破灯盏。正法眼。乾纸捻。抖擞精神只管看。看到北斗西移南斗东转。上元依旧正月半。上堂。灵云见桃华悟去。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彻。香严闻击竹悟去。仰山道祖师禅未会。禅和家十个五双道我此一门全无肯路。与么亦未知玄沙仰山舌头落处在。要见二大老么。醉我落华天。借他管弦里。除夕小参。举僧问古德年穷岁尽时如何。德曰依旧孟春犹寒。师曰。古德恁么答话只恐诸人忘却。今日忽有人问年穷岁尽时如何。拈棒便打。待他道因甚么打某甲。即向他道你更要我道孟春犹寒那。尝自题其像曰。参禅无悟识字有数。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折如赵婆呷酢。一着高出诸方。敢道饭是米做。送忍书记偈曰。鬓丝不可织寒衣。煮字那能疗得饥。别欲与君安乐法。正忙却未有闲时。师生於绍兴甲寅十月十二日。示寂於嘉定丁丑五月二十一日。寿八十三。葬全身于南塔院。

杭州净慈东叟仲颖禅师

上堂。切忌随他觅。无劳向己求。纵横活鱍鱍。有放还有收。是甚么。一叶落天下秋。上堂。迷生寂乱。悟无好恶。奉化县里契此翁。凸个肚。矮双足。拖个布袋十字街头。憨憨痴痴落落魄魄。何似老龙牙手里把柄破木杓。上堂。拈拂子画一画曰。伏羲发天地之秘未明者消息。又点三点。瞿昙示圆伊之形未明者消息。者消息如何辨的。不见道冬至乃书云物。击拂子。上堂。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喝一喝。且道者一喝落在甚么处。若也知得。也有宾也有主也有照也有用。若也不知。参退巡堂吃茶。上堂。挝动鼓。众斯聚。耳同闻。目同睹。超乾坤越今古夫。何故。五月五是端午。上堂。行者行。坐者坐。左之右之无可不可。甘露园中蒺藜黄檗树头蜜果。才与么不与么。不与么却与么。善贾之家不停滞货。

吉州龙济友云宗鍪禅师

庐陵王氏子。幼喜趺坐。年十二从海室淙禅师出家。十九剃发受具。二十二参方。首谒妙峰。值佛涅盘日峰上堂。拈拄杖曰。释迦老子来也。诸人还见么。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放下拄杖曰。见你诸人不会。入涅盘去也。师于言下豁然契悟。寻登吉水之东山佛顶得修山主故址。木食涧饮。影不出山。尝自咏曰。山僧有分住烟萝。无米无钱莫管他。水似瑠璃山似玉。眼前尽有许来多。后峰以法衣竹篦并自题肖像寄师曰。妙峰孤顶。艹离离。横按竹篦三尺铁。只许佛顶龙济知。父子不传真秘诀。师尝门榜以示来学曰。除却眼耳鼻舌身意。那个是你自己。若也道得许你亲见龙济来。其或未然。且居门外。雪岩尝叩问曰和尚曾接得几人。师曰山僧从来不会按牛头吃艹。岁暮僧问腊月三十日到来时如何。师曰门前无索债人。至元丁亥七月二十七日忽示疾。集众嘱后事。弹指一声曰只此是别众语也。众请偈。师不答。将二鼓复索笔书曰。一灯在望更无言说。大地平沉虚空迸裂。书毕泊然而寂。世寿八十腊六十一。全身塔于峰颠。

北磵简禅师法嗣

明州育王物初大观禅师

鄞县横溪陆氏子。参北磵于净慈悟旨。命典文翰。后住育王。上堂。一冬二冬。你侬我侬。暗中偷笑。当面脱空。虽是寻常茶饭。谁知米里有虫。夜来好风吹折门前一株松。上堂。用黑豆法换人眼睛如恒河沙。会火炉头话能有几个。九九九。三世诸佛不知有。翻身踢倒五须弥。何用法身藏北斗。藏北斗。分明向外扬家丑。上堂。达磨正宗。衲僧巴鼻。充塞虚空。无处回避。堪笑迷流白日青天。开却眼只管瞌睡。更有黄面老人不识好恶。入泥入水却道我於然灯佛所无一法可得而为我授记。何异好肉剜疮空华求蒂。毕竟如何。悉哩悉哩。既顺世。塔于寺如西庵。

径山琰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偃溪广闻禅师

侯官林氏子。母陈。世业儒。疎眉秀目哆口丰颐。从季父沙门智隆於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初见铁牛印少室睦无际派诸老。后参浙翁於天童。针芥虽投。自知未稳及。再参於双径。翁笑而问曰汝来耶。一夕坐檐间闻更三转。入堂曳履而蹶。如梦忽醒。翌朝造室。翁举赵州洗钵盂话。师将启吻。翁遽以拳止之。疑情当下冰释。绍定戊子四明制阃胡公以小净慈致之。历住香山万寿雪窦育王净慈灵隐径坞八山。开炉上堂。举赵州示众曰。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着。师曰。森罗万象明暗色空日夜举。扬赵州古佛不是不知。只为贪程太速。上堂。杨岐眼里睛。临济顶中髓。一不成。二不是。点着不来。白云万里。佛成道上堂。错错六载艹绳空自缚。了了开得眼来天大晓。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星辰。拍膝一下曰。剑去久矣。切忌刻舟。上堂。云门放洞山三顿棒。嚼饭喂婴儿。黄檗打临济三顿棒。按牛头吃艹。只今不犯丝毫有个方便。良久曰。大事为你不得。小事自家担当。上堂。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浣盆浣盆非风铃鸣。我心鸣耳。漆桶漆桶。尽古往今来和泥脱墼有什么限。还知万寿落处么。劫石有销日。虚空无尽时。上堂。十字街头石幢子无你遮护处。一声江上侍郎来无你回避处。衲僧家朝出暮入。脚前脚后也须仔细。忽然筑着磕着。净慈拄杖别有分付。上堂。一升三合。拄杖头边。万水千山。艹鞋跟底。未言先领。谁家灶里无烟。撩起便行。是处井中有水。莫道空来又空去。许多途路不相孤。上堂。一句绝离微。囫囵无缝罅。善财七日寻觅不得。赵州五年分疎不下。灵山今日快便难逢。为通一线。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上堂。绕禅床一匝。挥香案一下。转藏已竟。讲经已竟。若具看经眼目方知落处。其或未然。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还同魔说。上堂。赵州吃茶去。金牛吃饭来。龙门多上客。有人续得末后句。许你入阿字法门。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八。

杭州灵隐大川普济禅师

明州奉化人。上堂。举睦州和尚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颂曰。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打破睦州关。大地无寸土。题世尊出山相。龙章凤质出王宫。肘露衣穿下雪峰。智愿必空诸有界。不知诸有几时空。送僧偈曰。云遮剑阁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抖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认瓮为钟。蜘蛛颂曰。一丝挂得虚空住。百亿丝头杀气生。上下四围罗织了。待无漏网话方行。师尝纂修五灯会元。

杭州径山淮海原肇禅师

通州静海潘氏子。母陈。幼从邑之利和寺妙观出家。年十九剃染受具。参浙翁於径山。翁问汝何处人。师曰淮东。翁曰泗洲大圣为什么在扬州出现。师曰今日又在杭州撞着。翁曰且喜没交涉。师徐曰自远趋风。翁以师警敏欲大激发。未许参堂。才见便曰下一转语来。拟开口。即喝出。师以书上。又以颂呈。末句曰。空教回首望长安。翁曰者里是什么所在。师曰谢和尚挂搭。於是密就入室之列。命掌记室。翁既示寂。师出世里之光孝。迁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而四明育王虚席庙堂奏师补处。复迁杭之净慈灵隐径山。其住径山值歉余。逋券山积僧残屋老。未几楼阁矗霄。云衲踵至。不减浙翁全盛气象。俄示疾。嘱其徒曰。为吾祔一穴于东涧。见生死不忘奉师之意。六月初十日浴讫。书偈而逝。尝赞达磨像曰。踏翻地轴与天关。合国人追不再还。去去一身轻似叶。长江千古浪如山。

婺州双林介石朋禅师

上堂。举明招谦禅师一日天寒上堂。众才集。招曰风头稍硬且归暖处商量。便归方丈。众随至立定。招曰才到暖室便见瞌睡。以拄杖一时趂下。颂曰。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将暖处自沉埋。反令千古成踪迹。枉吃罗山白饭来。因见郁山主画像。旁僧索赞。师信笔书曰。拾得明珠笑眼开。为言尘净转生埃。若无直下承当者。孤负阇黎一扑来。佛成道日示众曰。六载将身艹里埋。当时有眼几曾开。果然见得明星现。未到门庭冷似灰。

明州天童弁山阡禅师

举李大夫翱参药山因缘。颂曰。贵耳而贱目。背手抽金镞。仰面看青天。箭过新罗国。送僧归乡偈曰。奋志南方问正因。正因一字不曾闻。七零八落袈裟角。惹得陵霄几片云。赞观音大士偈曰。螺髻屈蟠春岛碧。绿衣零乱晓云寒。寻声只么随流去。说甚真观清净观。

苏州虎丘枯桩昙禅师

上堂。举大梅常禅师问马祖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师曰。要知马祖落处么。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华里过来香。

龙溪文禅师

示众。无相无形本寂寥。拟抬眸处转迢遥。蒲团静倚无余事。窗外一声婆饼焦。

苏州虎丘东山道源禅师

福建连江黄氏子。肄业郡之白云。游历两浙。见知识二十余员。末后到蒋山见浙翁。室中举即心即佛话有省。出世奉化清凉。迁苏州虎丘。上堂。拈拄杖曰。德山棒。临济喝。总是用过了底闲家泼具。且道虎丘将什么为人。卓拄杖。不假钳锤烹佛祖。惯将折筯搅沧溟。掷拄杖下座。颂蚬子和尚。纸钱堆里可怜生。臭口才开便葛藤。荡尽鬼家穷活计。至今古庙绝人行。建安徐直翁帅三山以雪峰起师。至建宁先孝寺遗偈而化。淳佑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寿五十九。

明州大慈芝岩慧洪禅师

越州新昌人。姓朱。诞时母梦前石佛高禅师入卧内。寤而生。师年十六从石佛净因剃染。谒径山浙翁。翁问曰汝何处人。师曰越州。翁曰近离甚处。师曰净慈。翁曰如何是行脚事。师拟议。翁色庄曰。汝前来答我一一分晓。问着行脚事则茫然。为何所碍。师曰今日来见和尚。翁曰念汝新到参堂去。翁迁天童师再参。室中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黄龙行处艹不生。翁曰且喜没交涉。师曰入水见长人。翁便喝。后应丞相忠献越王之命出世崇报。上堂。住山懒慢百事无成。教为剩语禅亦强名。击拂子曰。夜来春睡重。一觉到天明。住石佛上堂。红尘堆里四经秋。验尽诸方碗脱丘。忽地船头轻拨转。却来屋里贩扬州。襕衫翻着。曲唱还乡。坐断千差。壁立万仞。直得韶光溢目。故园桃李争妍。瑞气腾空。本地风光显现。若也顿开千眼。何妨把手同归。其或未然。善财一去无消息。楼阁门开竟日闲。上堂。若论此事如春行大地物物皆春。若是焦芽败种又争怪得。临终书偈曰。六十三年前。六十三年后。腊月火烧山。虚空俱出丑。跏趺而逝。

明州寿国梦窗嗣清禅师

山阴于氏子。出家於郡之天章。佛涅盘上堂。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因甚二月十五日却向双林树下做尽死模样。良久曰。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上堂。举白云端和尚曰。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一茎艹上现琼楼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总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艹盖却。师曰。要知白云老人落处么。自从塞北经鏖战。敢向江南说阵图。上堂。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逼龟成兆终不能灵。宝陀者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良久曰。马无千里谩追风。上堂。举曹山辞洞山。洞山曰子向甚么处去。曹山曰不变异处去。洞山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曹山曰去亦不变异。师曰。云藏无缝袄。鸟宿不萌枝。上堂。春风如刀。春雨如膏。裁剪不得处。桃华色转娇。灵云一见不疑去。谢郎舞棹更呈桡。上堂。归宗斩蛇。秘魔擎叉。禾山打鼓。赵州吃茶。十字街头开铺席。见钱买卖且无赊。上堂。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师曰。寻常春梦无奇特。独有灵云说向人。只如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又作么生。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上堂。万里无寸艹。头上漫漫。出门便是艹。脚下漫漫。夜行只管贪明月。不觉和衣渡水寒。

育王印禅师法嗣

湖州道场别浦法舟禅师

尝有鱼篮观音赞曰。月眉斜印海门孤。逐浪随波不丈夫。双手向人提掇处。却将鱼目换明珠。

无极观禅师

题世尊出山像曰。王宫不住个痴呆。半夜逾城真怪哉。苦行六年谁采你。计穷只得出山来。

育王端禅师法嗣

明州瑞岩无量崇寿禅师

上堂。举鸟窠和尚因白侍郎问如何是佛法大意。鸟窠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侍郎曰三岁孩儿也解与么道。鸟窠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颂曰。恶无相貌善无形。皆自心田长养成。不露锋铓轻点破。菩提烦恼等空平。因僧问世尊腊月八日正觉山前夜睹明星悟道此意如何。师答以偈曰。明星现处眼皮穿。汉语胡言万万千。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

天童派禅师法嗣

明州天宁无镜彻禅师

上堂举岩头和尚因僧问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头曰铜沙锣里满盛油。颂曰。百万雄兵入汉关。威如猛虎阵如山。单刀直取颜良首。不是关公也大难。

鳌峰定禅师

赞玄沙和尚偈曰。青蓑不肯换金章。千古风流属谢郎。钓得锦鳞人不荐。夜寒沙上听鸣榔。

育王堪禅师法嗣

饶州荐福无文灿禅师

从育王得法。於宝庆三年六月受请住荐福。次迁开先。五年复还荐福。据室。山僧今日开地狱门。普请尽大地人造地狱业证地狱果。若有一人成佛作祖。我誓不成正觉。上堂。拈香毕乃曰。天高地厚日盈月昃。全提半提天地悬隔。灿上座平生只会着衣吃饭。闻人说佛法二字。如风过树头。如水浇顽石。今日裂破面门唤作长老。也欲与诸人论说一上。无端冒五六月大热。行三千里修途。一时打失了也。虽然赖有拄杖子在。拈拄杖曰。拄杖子试说看。卓一下。清平世界切忌讹言。当晚小参。鼓棹扬帆。驾没底船横行海上。神头鬼面。用无文印勘验诸方。二千里远来住山。单单地提持此事。举拂子。看看印文已露。划一划。锦缝已开。若佛若祖若圣若凡。尽向者里一印印定。直得尽乾坤大地风飒飒地。众中忽有个犯众出来道长老你且莫大惊小怪。我在威音王佛世已证是三昧。又作么生。以拂子击禅床下座。上堂。云门放洞山三顿棒。黄檗打临济三顿棒。减灶添兵伤盐费酱。一不成单二不成两。多少芦华对蓼红。时人只看丝纶上。上堂。诸佛法门。祖师要妙。夜来四檐雨。说得盛水不漏。汝等诸人若向者里承当者里保任。以手摇曳曰。料掉料掉。开炉并谢耆旧踏田上堂。赵州无宾主话。田地稳密底开口便道着。信脚便踏着。若是东西不辨南北不分。未免被人侵疆越界。荐福门下总是田地稳密底人。拈起香匙。放下火筯。一一天真。因甚如此。公验分明。上堂。临济处半杓。末山处半杓。玉本无瑕妄自雕琢。有年无德老睦州。无端拶折云门脚。端午上堂。符不书。药不采。起死禁不祥。拈拄杖。幸有者个在。卓一下。满院熏风夏日长。人在藕华香世界。开先结夏小参。大华藏海渺无边际。江河溪涧流入其中。咸失本名。鱼龙虾蟹游泳其中。咸失本性。三世诸佛於中成等正觉。一切众生於中流浪生死。现前大众於中成就无功用学。拈拄杖卓一下。开先拄杖子。一口吸乾了也。三世诸佛。一切众生。现前大众。毕竟向甚么处行履。良久。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冬至小参。滴水冰生未可歇去。崖崩石裂正好进程。直饶会得一线长。要且未会长一线。直饶会得长一线。要且未会一线长。所以乡谈相似州县不同。开先则不然。扰扰匇匇晨鸡暮钟。唤冬作夏。唤夏作冬。一线短长谁管得。雪霜尽处是春风。再住荐福当晚小参。去去实不去。是法住法位。来来实不来。世间相常住。山僧屈指五载重到东湖。荷尽已无擎雨盖。春风犹在柳梢头。无一丝毫去来相。无一丝毫新旧相。见则与诸人共见。闻则与诸人共闻。个中忽有个出来道。无文将常住物作自己用固有之。你也忒煞忒煞嗄。元来众中有人在。复举德山小参不答话钩在不疑之地。时有僧出着了也。山便打。果然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因甚便打不识痛痒汉。山曰你是甚处人。第二下铁锤来也。僧曰新罗人。和声送出。山曰未跨船舷好与三十棒。雷声浩大雨点全无。大众。大小德山龙头蛇尾。却引者僧向艹窠里头出头没。当时待他道某甲话也未问因甚打某甲。脚跟下痛与三十。何故。为人须为彻。上堂。风萧萧。雨萧萧。天高地厚。水阔山遥。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大师一踏。天下大禅师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上堂。佛祖未兴时。天然一句子。不东不西不横不竖。衲僧家东齩西嚼。从朝至暮。横也无柰何。竖也无柰何。拍膝一下。若向者里进得一步。自然和声送出。两手分付。若祇向册子上学得来。印板上脱将去。山无重数。水无重数。结夏上堂。百不知。百不会。饱吃饭。熟打睡。要得克期取证。须证如是三昧。师尝与其友知无闻书曰。住院何足道哉。近年敕差堂除者何限。可挂齿牙者能几人。使吾有口可以吞三世诸佛。则曲录床终身不坐又何慊。无闻以为。何如某昔者入众。见识字人多不修细行。遂决意不作书记。诸老据位称师者。又多看不上眼。遂无意出世。今皆不遂其初矣。住院十年名为长老。只是旧时灿上座。饮食起居与堂僧无异。相从衲子岁不下百数十人。遇五日挝鼓升堂。以平时在诸老间所得细大法门。随分东语西话断。不敢以脱空语笼罩学者。亦不敢以过头语欺谩学者。说到无巴鼻无滋味处。欣然自笑。听者不必解笑也。士大夫多相知。然所知者不过谓其读书也能文也。解起废也。硬脊梁也。盖胆毛几茎则知者鲜矣。

何山清禅师法嗣

福州雪峰北山信禅师

颂佛成道曰。六年冻得眼无光。一见明星雪后霜。担水出山频唤卖。不知江海白茫茫。

天童观禅师法嗣

苏州虎丘拗堂善济禅师

题鱼篮观音像赞曰。云鬓浓妆苦强颜。为他闲事入尘寰。携来活底无人买。只作寻常死货看。

越州天衣啸岩文蔚禅师

上堂。举云门和尚示众曰。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自己光明。自代曰。厨库山门。又曰好事不如无。颂曰。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踢倒山门与厨库。此时明暗自然分。

柏岩凝和尚

作破衲颂曰。零零落落几经年。信手拈来搭半肩。午夜定回和束倒。个中消息许谁传。

华藏纯庵善净禅师

上堂。举六祖风旛话。颂曰。不是风兮不是旛。白云尽处见青山。可怜无限英灵汉。开眼堂堂入死关。

天童颖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荆叟如珏禅师

婺州人。初见痴钝。一日室中垂语如何是佛。师遽曰烂东瓜。复呈颂曰。如何是佛烂东瓜。齩着冰霜透齿牙。根蒂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华。又尝作偈寄呈痴钝曰。锺山白刃赤身挨。几度曾经被活埋。一自人亡家破后。了知无位可安排。住后岁旦上堂。新岁击新鼓。普施新法雨。万物尽从新。一一就规矩。普贤大士忻欢。乘时打开门户。放出白象王。徧地无寻处。拈拄杖。惟有者个不属故新。等闲开口吞却法身。掷下拄杖。是什么。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结夏小参。我此一宗正令全提。如暴风卒雨鼓荡无前。石火电光追奔不及。举意即迷源。抬眸已错过。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纵汝三种互修克期取证。第二头第三首。万拄千撑转见气急。殊不知髑髅未具己眼。先明呱地一声。千了万当。然虽如是。亲证者万无一二。错会者数有河沙。佛成道颂曰。六年雪岭方成道。打失从前鬼眼睛。满面惭惶无着处。至今生怕见明星。

福州雪峰大梦德因禅师

作布袋和尚赞曰。杖挑布袋走红尘。底事何曾见得亲。业识茫茫无本据。不知开口笑何人。

金山奇禅师法嗣

杭州灵隐高原祖泉禅师

举镜清在雪峰一日普请次。峰曰沩山道见色便见心还有过也无。清曰古人为什么事。峰曰虽然如是我要共你商量。清曰若与么不如某甲镢地去。师拈曰。雪峰探竿在手影艹随身。若不是镜清普请几乎狼藉。又举九祖伏驮密多尊者问八祖佛驮难提尊者。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颂曰。父母分明非我亲。祖师肝胆向人倾。直下若能亲荐得。优昙华发火中春。赠黄汉岭开接待偈曰。路绕悬崖万仞头。行人到此一场愁。蓦然得个休歇处。重迭关山信脚游。

万寿观禅师法嗣

隆兴府黄龙无门慧开禅师

杭州梁渚人。族姓梁。母宋氏。礼天龙肱和尚受业。参月林於万寿。林令看无字话。经六年迥无入处。乃奋志自誓曰。若去睡眠烂却我身。每至困时廊下行道。以头向露柱磕。一日在法座边忽闻斋鼓声有省。述偈曰。青天白日一声雷。大地群生眼豁开。万象森罗齐稽首。须弥[跳-兆+孛]跳舞三台。次日入室欲通所得。林遽曰何处见神见鬼了也。师便喝。林亦喝。师又喝。自此机用吻合。嘉定十一年出世安吉报国。次迁隆兴天宁黄龙翠岩苏之开元灵岩镇江焦山金陵保宁。淳佑六年奉旨开山护国仁皇寺。上堂。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古人恁么道。黄龙即不然。若人识得心。大地尽是土。上堂。是非长短耳边风。切莫於中觅异同。要得八风吹不动。放教心地等虚空。慈受老人只解顺水张帆。不能逆风把拖。黄龙又且不然。是非都去了。是非里荐取。何故聻。几度黑风翻大浪。未曾闻道钓舟倾。上堂。三分光阴二早过。怀州牛吃禾。灵台一点不揩磨。益州马腹胀。贪生逐日区区去。天下觅医人。唤不回头争柰何。灸猪左膊上。於斯荐得参学事毕。其或未然。拈拄杖。请木上座与诸人说破。卓拄杖下座。上堂。赵州和尚道。南来者与他下载。北来者与他上载。大似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慈受和尚道。南来者与他一面笑。北来者与他一面笑。大似欢喜厮杀笑里有刀。若是焦山又且不然。南来者以平常待之。北来者以平常待之。也不瞋也不笑。也无下也无高。何故。清平世界不用干戈。作朝阳偈曰。寒时急用底物。趂暖着些针线。忽然腊月到来。免致脚忙手乱。对月偈曰。始见些儿光影。要了末后一段。若是无门拳头。不打者般钝汉。师晚年倦于槌拂。庵居西湖之上。参学者犹众。理宗召入选德殿说法。祈雨感应。敕赐金襕法衣。佛眼之号。

兴化府囊山孤峰德秀禅师

福州连江陈氏子。於苏之寒山祝发。上堂。举僧问雪峰如何是第一句。峰良久。僧举似长生。生曰此是第二句。雪峰令僧问生如何是第一句。生曰苍天苍天。师曰。二大老与么泪出痛肠。若是第一句要且未梦见在。忽有人问怡山如何是第一句。只向他道剑去久矣。上堂。举真净和尚曰。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薜荔缠。罗汉寺里一年度三个行者。归宗寺里参退吃茶。大众要会么。听取一颂。天晴日头出。雨落地下湿。尽情都说了。只恐信不及。

潭州石霜竹岩妙印禅师

进贤人。族万氏。受业於龙塘绍昙。徧叩诸方。后抵苏州万寿谒月林。一日入室次。林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老鼠齩破灯盏。林颔之。历住数剎。后移石霜。作对月看经偈曰。未动舌头文彩露。五千余卷一时周。若言待月重开卷。敢保驴年未彻头。师晚年筑庵曰紫霞。丞相赵公葵燕居里第。尝延师问。道宝佑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示疾。书偈曰。六十九年一场大梦。归去来兮。珍重珍重。书毕泊然而逝塔於紫霞。

续灯存稿卷第二

 

猜你喜欢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下·远门净柱
  佛说戒消灾经略释·智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八·佚名
  僧伽求学之要·太虚
  体念观音菩萨的精神·太虚
  卷第三十七·佚名
  卷第三十四·元来
  卷十五·赞宁
  卷三·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七·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佚名
  因缘所生法义·太虚
  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上·佚名
  四分律卷第四十七(三分之十一)·佚名
  道余录·道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六·焦竑

      鴻臚寺   南京鴻臚寺   ◆鴻臚寺   卿   少卿   寺丞   ○卿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掌鴻臚寺事施純傳(實錄)   禮部左侍郎掌鴻臚寺事楊公宣墓志銘(傅珪)   鴻臚卿羅義傳(郡志)   鴻臚寺卿大同齊公政墓

  • 五代新说 全文·徐炫

    ○原序余咸亨之始著作东观,以三馀之瑕,阅五代之书。后与好事者谈,或以叙存录目,余搦管随记疏之,因而诠次,遂加题目,名曰五代新说,三十篇,分为两卷。梁高祖武皇帝(姓萧,讳衍,字叔逵),初为雍州刺史,举义兵。齐东昏侯立和帝,封梁王。受齐

  • ◎“十三太保”·恽逸群

    蓝衣社的主要人物有所谓“十三太保”(沙陀国王李克用有子及义子十三人,称为“十三太保”,“太保”等于清代的“贝勒”,即“王子”之意),着名的有曾扩情、贺衷寒、酆悌、戴笠、康泽、邓文仪、刘健群等,另外还有潘佑强等几个不

  • 七八二 军机大臣奏查勘总目之汪如藻等请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片·佚名

    七八二 军机大臣奏查勘总目之汪如藻等请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查乾隆四十三年四库馆五年期满议叙,所有提调、纂修各员,请旨酌量加恩。奉旨:着以应升之缺,列名在前升用。钦此。今查勘总目之编修

  • 卷十三·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三 唐 司马贞 撰 赵系家第十三 季胜生孟增是为宅臯狼【按如此说是名孟增号宅臯狼而徐广云或曰臯狼地名在河西按地理志臯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於成王成王居之於臯狼故云臯狼】取骥之

  • 五二 我的新书二·周作人

    《侠女奴》单行本是在光绪乙巳,我所有的一册破书已是丙午(一九〇六)年三月再版,《玉虫缘》刊行在于《侠女奴》之后,初版的年月是乙巳年五月,这是书本的纪录。再查日记,可惜这不完全了,甲辰年只有十二月一个月,乙巳年至三月为止

  •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范晔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太鸿胪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丞一人,比千石。六百石。本注曰:掌

  • 郭进传·脱脱

    郭进,深州博野人。少时贫贱,为钜鹿富豪家的雇工。他身强体壮,倜傥任气,结交豪杰侠士,嗜好酒和赌博游戏。他所在的富家少年认为他是祸患,想谋划杀他。妇女竺氏暗中知道了该谋,把这事告诉了郭进,郭进于是逃到晋阳投依后汉高祖刘

  • 刘瑾传·张廷玉

    刘瑾,兴平人。本姓谈,因为依附一位刘姓宦官得以入宫,遂冒刘姓。孝宗时,他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其后得以在东宫侍奉武宗。武宗即位后,他执掌钟鼓司,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甲、张永一起以旧恩获得武宗

  • 卷二十四·戴锡章

    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崇宗干顺长子也,大德五年六月四日,崇宗薨(按《宋史·本纪》:辛亥,夏国主干顺卒。《夏国传》作辛亥六月三日也。毕沅《续通鉴》作丁亥,尤误。丁亥乃七月九日,六月无丁亥,见《资治通鉴后编·校勘记》),仁孝即位

  • 不要溺爱,不要愚忠·孔子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使他知艰难困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 【读解】 爱他也罢,忠于他也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为他好.所以,爱他,但不能溺爱;忠于他,但不能愚忠。

  • 左传折诸卷十四·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防公谓之宋志南史于禅代之际故君遇弑而殂有国志书法曰宋志也齐志也梁志也皆本左传左传之文一曰谓之郑志一曰谓之宋志而用意不同郑志之书同于南史宋志之书则异矣曰郑

  • 卷二十九·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十九    宋 易袚 撰陶人爲甗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盆实二鬴厚半寸唇寸甑实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庾实二觳厚半寸唇寸陶所以凝土而爲器者也古之

  •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七人附见十人)  华亭昭庆寺沙门释法宁传一  释法宁因住沂州马^7□山故号马^7□山。东密州莒县李氏子也。初依沂州天宁妙空明和尚得度。参侍既久尽得云

  • 佛藏择法眼图·太虚

    名 异 真如门 &

  • 古农佛学答问卷六·范古农

    护持正法门(一) 宗乘之校量问:佛教始於何时究竟何人为创始者。答:佛教为释迦牟尼佛所创。在我国周昭王时代。距今二千九百六十年。后汉明帝时有迦摄摩腾竺法兰二僧传到我国。(编者查此条答问时在民国二十二年)问:五祖是否释

  • 第二十四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五 识阴魔相 分三  壬初 具示始终  二  中间十境  三 结害嘱护 壬初分二  癸初  始修未破区宇  二 终破显露妄源 癸初分二  子初  蹑前行

  • 林野奇禪師語錄目錄·通奇

    卷第一序(三道)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上堂卷第五示眾開示小參晚參法語普說警策誡勉卷第六拈頌行實書問卷第七勘辨應機機緣答問卷第八詩偈像贊佛事附行狀塔銘跋目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