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帝学卷七

英宗体干膺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上

英宗体干膺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初在睦亲宅闭门读书终日未尝燕游慢戏服御俭素如儒者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宗室六箴一曰视二曰聴三曰好四曰学五曰进徳六曰崇俭仁宗以付大宗正司帝书之屏风常视以自戒及为皇子召本宫教授周孟阳为辞奏孟阳有所劝谕即谢孟阳而拜嘉祐七年迁入内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厨而已中外闻之相贺八年四月即位十月辅臣请如干兴故事双日召侍臣讲读帝曰当俟祔庙毕择日开经筵十二月己巳始御迩英閤召侍读侍讲讲读经史讲论语学而时习之侍讲吕公着曰说命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然则人君之学当观自古圣贤之君如尧舜禹汤文武之所用心以求治天下国家之要道非若博士诸生治章句解训诂而已又讲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公着言自天子至于庻人皆湏朋友讲习然士之学者以得朋为难故有朋自远方来则以为乐至于王人之学则力可以致当世之贤者使之日夕燕见讲劝于左右又以左右之贤为未足于是乎访诸岩穴求诸滞淹则懐道抱徳之士皆不远千里而至此天子之有朋自远方来者也其乐亦大矣又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公着言在下而不见知于上者多矣然在上者亦有未见知于下者也故古之人君政令有未孚人心有未服则反身修徳而不以愠怒加之如舜之诞敷文徳文王之皇自敬徳是也

治平元年四月甲申御迩英閤前此帝谕内侍任守忠曰方日永讲读官久侍对未食必劳倦□今视事毕不俟进食即御经筵故事讲读毕拜而退帝命毋拜后遂以为常讲论语宰予昼寝吕公着曰旧说宰予昼寝寐也侍读学士臣敞以为礼君子昼不居于内夜不居于外宰予昼居于寝故孔子非之帝自即位感疾至是犹未全安多不喜进药吕公着讲论语子之所慎齐战疾因言有天下者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其于斋戒祭祀必致诚尽恭不可不慎古之人君一怒则伏尸流血则于兴师动众不可不慎至于人之疾病常在乎饮食起居之间众人所忽圣人所慎况于人君任大守重固当节嗜欲远声色近医药为宗社自受不可不慎帝纳其言为之俛首而动容自是毎因讲进戒帝必肃然讲论语九人而已吕公着曰旧説其一人谓文母侍读学士臣敞以为子无臣母之理有妇人焉葢邑姜也自古有道之君必求贤妃贞女以为内助朝夕警戒然后可以成徳故诗羙后妃能辅佐君子易称家道正而天下定矣讲卑宫室公着曰昔周宣王初即位更为俭宫室小宗庙而致中兴之功后世人君多务盛宫阙之制穷土木之工欲以夸四方而示后人辅弼之臣虽萧何谢安犹不免此惑殊不知夏禹周宣恭俭之徳可以垂羙于万世也帝因辅臣奏事语及吕公着欧阳修曰公着为人恬静而有文帝曰比于经筵讲解甚善六月己亥诏曰虽王子之亲其必由学惟圣人之道故能立身若昔大猷自家刑国今一祖之后诸宗之支亦尝着令于前命官以训或兼职他邸或备位终年诱导之宜灭裂无状盖命不持固事遂因循特诏近臣并荐能者使成童而上讲诵经书小学之居通逹名数朝夕劝善日月计能固当渐渍简编敦修志业与其趋异端而无守岂若就有道而自修居常谨思戒在中止其子弟不率教约俾教授官本位尊长具名申大宗正司量行戒责教授官不职不能勉励大宗正司察访以闻初帝以宗室自率府副率以上八百余人其奉朝请者四百余人而教学之官六员而已因命増置凡皇族年三十以上者百十三人置讲书四员年十五以上者三百九人増置教授五员年十四以下者别置小学教授十二员并旧六员为二十七员以分教之帝谓韩琦等曰凡事之行患于渐乆而怠废况为学之道尤戒中止诸宗室之防者仍须本位尊长常加率励庶不懈惰可召舍人谕此意作诏戒勉之故有是诏丙午诏曰朕嗣守丕业率循旧章惟皇属之敦和命宗臣而董正累圣承继百年盛隆宗社庆灵本支蕃衍念其性本于仁厚宜广学以勤修顾其日益于众多必増员而统理外已诏于儒学各选经师内仍择于亲贤共司属籍庻乎恊賛其职并修厥官纠乃非违以正为率勉夫怠堕惟善是从帝既命増置宗室学官以谓宗室数倍于前而宗正司事亦滋多乃増置同知大宗正事一员以宗惠为之而降是诏九月诏以五日开迩英閤至重阳节当罢侍讲吕公着司马光言陛下始初清明宜亲近儒雅讲求治术愿不惜顷刻之间日御经筵从之

帝御迩英阁未尝发言有所询问二年十月侍讲司马光上言臣闻易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论语曰疑思问中庸曰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以此言之学非问辨无由发明今陛下若皆黙而识之不加询访虽为臣等踈浅之幸窃恐无以宣畅经防禆助圣性望陛下自今讲筵或有臣等讲解未尽之处乞赐诘问或虑一时记忆不能详备者许令退归讨论次日别具劄子敷奏庶几可以辅稽古之志成日新之益帝嘉纳之壬子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卢士宗知青州士宗在侍从逾十五年因对乞补外入辞帝谓曰学士忠纯之操朕固素知岂当久处外邪且命再对

三年四月辛丑命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司马光编集歴代君臣事迹于是光奏曰臣自少以来略渉羣史窃见纪传之体文字烦多虽以衡门专学之士往往读之不能周浃况于帝王曰有万几必欲徧知前世得失诚为未易窃不自揆常欲上自战国下讫五代正史之外旁采它书凡闗国家之兴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王者所宜知者略依左氏春秋传体为编年一书名曰通志其余浮冗之文悉删去不载庻几听览不劳而闻见甚博私家区区力不能办徒有其志久而无成乡曽以战国时八卷上进幸防赐覧今所奉诏防未审令臣续成此书或别有编集其续此书欲乞亦以通志为名其书上下贯穿千有余歳固非愚臣所能独修伏见韶州翁源县令刘恕将作监主簿赵君锡皆有史学为众所推欲望差此二人与臣同修庻早成书诏从之而令接所进书八卷编集俟书成取防赐名其后君锡父丧不赴命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刘攽代之六月壬子改清居殿曰钦明召直龙图阁王广渊书洪范于屏帝谓广渊曰先帝临御四十年天下承平得以无为朕方属多事岂敢自逸故改此殿名因访广渊先儒论洪范得失广渊对以张景所得最深以景为七篇进明曰复召对延和殿帝曰景所説过先儒远矣以三徳为驭臣之柄尤为善论朕遇臣下常务谦柔听纳之间则自以刚断此屏置之坐右岂特无逸之戒也

臣祖禹曰英宗皇帝潜徳藩邸修身好学故仁宗以知子之明付畀大业及即位首劝宗室以学葢帝以身先之知学之益不学之损也又谕辅臣凡学之道戒在中止圣训岂不大哉

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嘉祐八年五月始听讲读于东宫天资好学寻绎读问有至日昃内侍言恐饥当食上曰听读方乐岂觉饥耶英宗以上读书太多尝遣内侍止之当讲读正衣冠拱手虽大暑未尝使人挥扇待宫僚有礼伴读王陶入侍上率弟颢拜之陶读舜本纪言舜孝友事大爱慕之又读商书纪仲虺作诰因取尚书读之至志自满九族乃离上曰微子去之是也治平四年正月上即位九月壬寅以御史中丞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先是光言张方平不当叅知政事臣是人言臣言果是则方平当罢若其非是则臣当远贬今两无所问而臣复还翰林仍加羙职未晓所谓乞察臣所言是非知通进银台司吕公着亦言不当遽罢光中丞封还制书上手诏光得卿奏及谓因前日论方平不当故有易命此乃卿思之误非朕本意也朕以卿经术行义为世所推今将开延英之席比得卿朝夕讨论敷陈治道以箴遗阙故命进读资治通鉴此朕之意皎然易见也况命卿之防在二十六日登对前苟朕以言事罪卿岂复迁卿羙职必谅朕诚更勿横虑可即授告敕吕公着所以封还者盖不知此意耳俟对日朕亦当谕防十月己酉初御迩英閤召侍臣讲读经史退上独留吕公着谓曰朕以司马光道徳学问欲常劝讲左右非谓其言事也公着复奏遂解银台司甲寅司马光初进资治通鉴上亲制序面赐光令书成日冩入又赐颍邸旧书二千四百二卷壬戌上出知鳯州梁泉县令范亦顔所上书及濮庙议命迩英閤讲读官定夺仍宣谕立濮王庙非先帝本意先是七月亦顔以前嘉州夹江县令投捡上书曰中庸曰非天子不议礼是礼惟天子可得而议也仁宗皇帝无子子英宗而付以天地之大业盛徳也英宗皇帝即大位服三年日夜惴栗恐坠休绪大孝也诏议变礼以尊所生不忘本也濮安懿王之于英宗伯父也原所生之徳而尊其号冠之以所封之濮明止一国非所以兼天下也于是右司谏刘庠侍御史张纪殿中侍御史张唐英监察御史里行唐淑问等言亦顔小臣敢为欺罔以白为黒惑乱天听诖误圣朝挟邪乱政渐不可长乃降亦顔下县主簿尉熈宁元年四月庚申翰林学士兼侍讲吕公着等言窃寻故事侍讲者皆赐坐自干兴以后讲者始立而侍者皆坐听臣窃以谓侍者可使立而讲者当赐坐乞付礼官考议诏太常礼院详定以闻后判太常寺韩维刁约同知太常礼院胡宗愈言臣等窃谓臣侍君侧古今之常或赐之坐盖出优礼祖宗以来讲説之臣多赐坐者以其敷畅经艺所以明先王之道道之所存礼则加异太祖开宝中李穆荐王昭素于朝召对便殿赐坐令讲易乾卦太宗端拱中幸国子监升辇将出顾见讲坐因召学官李觉讲説觉曰陛下六飞在御臣何敢輙升髙坐太宗为之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易之泰卦今列侍之臣尚得环坐执经而讲者顾使独立于前则事体轻重诚为未安臣等以为宜如天禧旧制以彰陛下稽古重道之意判太常寺龚鼎臣蘓颂周孟阳同知太常礼院王防刘攽韩忠彦言臣等窃谓侍从之官见于天子若赐之坐有所顾问犹当避席立语况执经人主之前本欲便于指陈则立讲为宜若谓传道近于为师则今侍讲解説旧儒章句之学耳非有为师之寔岂可专席安坐以自取重也又朝廷班制以侍讲居侍读之下祖宗建官之本意重轻可知矣今若使侍讲輙坐其侍读当从何礼若亦许之坐则侍从之臣毎有进説皆当坐矣且干兴以来侍臣立讲歴仁宗英宗两朝行之且五十年岂可一旦以为有司之失而轻议变更乎今人主之待侍臣由始见以及毕讲皆赐之坐其尊徳重道固已厚于三公矣尚何加焉其讲官侍立伏请仍旧初孙奭坐讲仁宗尚防跂案以听之奭因请立讲论者不以为是王安石兼侍讲请复干兴以前故事使预听者立亦坐之日少而立侍之日多于是公着等遂同建明已而众议不同上以问曽公亮公亮但称臣侍仁宗书筵亦立后安石因讲赐留上面谕曰卿当讲日可坐安石不敢坐遂已十月壬寅诏讲筵权罢讲礼记自今讲尚书先是王安石次未当讲上命安石讲至曽参易箦安石曰圣人以义制礼其详至于牀第之间君子以仁行礼其勤见于将死之际上称善未几安石言礼记所载多驳杂乞今讲尚书故有是防讲甘誓予则孥戮汝吕公着曰古之仕者世禄若身以罪戮则子降为皁人失位死不入兆域如此之类皆耻累其世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赏善及子孙罪恶止其身非并杀其子也讲天乃锡王勇智上曰何以独言勇智吕公着对仲虺方称成汤能伐夏救民故以勇智言之然圣人之徳当如易所谓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然后可为尽善矣

帝学卷七

猜你喜欢
  卷五○·邱濬
  卷三四·邱濬
  卷十·孙奇逢
  提要·刘荀
  卷四十六·康熙
  (十五)·钱穆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四十二、女子出定·慧开
  威德自在菩萨·佚名
  书 赠 海 定·太虚
  第五次研究会·太虚
  条陈整理宗教文·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结·唐圭璋

      结字次山,号渔社,南阳人。乾道二年(1166),监进奏院。六年州(1170),知常州。七年(1171),提举浙西常平。淳熙九年(1182)知秀州。绍熙二年(1191),四川总领。   浣溪沙   花圃萦回曲径通。   小亭风卷绣帘重。   秋千闲倚

  •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陈端生

    第七十四回娶新人翁姑心乐诗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孟光举案庆眉齐。今朝父母共安乐,惟愿螽斯蛰蛰兮。一到初六七这两天,皇甫府中十分忙乱。太皇妃要料理两处行盘,一般无二。老千岁要着人外面挂灯结彩,小王爷又要铺设麟凤宫。

  • 列传第七·刘昫

    ○裴寂 刘文静 弟文起 文静子树义 树艺 李孟尝 刘世龙 赵文恪张平高 李思行 李高迁 许世绪 刘师立 钱九陇 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张长逊李安远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也。祖融,司本大夫。父瑜,绛州刺史。

  • 列传第五十四 裴崔卢李王严·欧阳修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父諲,隋大业中为淮安司户参军。郡人杨琳、田瓒等乱,劫吏多死,唯諲以仁爱故,贼约其属无敢害,护送还乡。守真早孤,母丧,哀毁癯尽。举进士,六科连中,累调乾封尉。养寡姊谨甚,士推其礼法。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三·柯劭忞

      忽都虎 曲出 阔阔出 察罕 木华黎 塔出 亦力撒合 立智理威 韩嘉讷   忽都虎失吉,垮垮儿氏。太祖征塔塔儿,虏其部众。得一带金鼻圈之小儿,归于诃额伦太后。太后曰:“是必贵种。”遂养以为子,赐名忽都虎。   十余岁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天位的强盗呢,还是驱逐流寇的主人呢?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盗窃天位,染污华夏,如强盗劫去家财,复将我主人赶出在外,占踞我家。今家人在外者,探得消息,可以

  • 第三十八回 闻乱惊心辽主遄返 乘丧夺位燕王受拘·蔡东藩

      却说刘知远已即位称帝,才亲督军士,出发寿阳,托词北趋,邀迎故主。是时石重贵等,早已过去,差不多要到黄龙府,那里还能截回?知远乃分兵戍守,自率亲军还入晋阳。假惺惺何为。当下拟敛取民财,犒赏将士,将士巴不得有重赏,当然没有

  • 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月令夏小正正月唘蛰【言始发蛰也】 鴈北鄊【先言鴈而后言鄊者何也见鴈而后数其鄊也鄊者何也鄊其居也鴈以北方为居何以谓之为居生且长焉尔九月遰鸿鴈先言遰而后言鸿鴈何也见遰而后数之则鸿鴈也何不谓

  • ·解犯议·丁曰健

    前蒙谕将应办公事,宜设法通变,悉心筹议等因。伏思为政以清理庶狱为先,而不留狱以起解人犯为要。通台积压应解新、旧案人犯,竟至二百余名之多;不即勒限解配分别清厘,淹禁瘐毙,陈陈相因,伊于胡底?当即吊核档案向办

  • 阮之钿传·张廷玉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生员。崇祯年间,下诏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举荐之钿,中选,授谷城县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之钿还未到任,张献忠已攻陷谷城,请求招安。总理熊文灿准许了,将献忠部下数万置于谷城四郊,居民纷纷不安,都想逃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郡王太祖以下郡王宗系代府广陵荣虚王逊■〈火民〉简第二子薨寿五十七子庄裕王仕■〈土兹〉嗣薨寿五十五子顺简王成■〈釒疑〉嗣薨寿七十子宣和王聪汉嗣薨寿六十子康定王俊槻嗣薨寿五十三子荣昭王充煡嗣

  • 卷一上·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朱批谕旨卷一上朱批范时绎奏摺雍正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署理江南江西总督印务总兵官【臣】范时绎谨奏为恭谢天恩事?念【臣】庸愚下质恭膺宠命署任封疆【臣】自入境抵任以来悉心体察窃念两奉上谕钦遵勿替实力

  • 卷三十四·道世

    △摄念灾第二十八(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惟夫凡情难禁,譬等山猿;常随外境,类同狂象。三业鼓动,缘构滋彰。故佛立教,令常制御。故经云:“当为心师,不师於心。身口意业,不与恶交。身戒心慧,不动如山。”又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四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四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郡经录上之十四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单重合译神龙二年创首先天二年功毕)右此一部经新译旧译四十九会合成一部。于中折取二十六会三十九卷为菩提流志新译。余

  • 遗产风波·阿加莎·克里斯蒂

    又译:涨潮时节.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故事由戈登柯罗德的死开始写起,他的庞大家产落到了他的年轻妻子罗莎琳的手里。同时,柯罗德家族的人表面上都有体面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却都依靠着戈登,他的突然死去,以及罗莎琳完全继承

  • 红色骑兵军·巴别尔

    苏联系列短篇小说。1926年出版。作者伊·埃· 巴别尔 (Иссак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Бабель,1894—1941),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犹太人家庭,毕业于敖德萨商业专科学校。1916年在高尔基主编的《编年史》丛

  • 人本欲生经注·道安

    一卷。晋代释道安撰。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人。为天竺高僧佛图澄弟子。从小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抚养。七岁启蒙,十五岁对五经文已相当通达,转学佛法。十八岁出家为僧,二十四岁左右受业佛图澄。因他记忆力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