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三十四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奔丧

望其国竟哭

竟哭终不止也过国他国也至竟至本国之界也望其国望见国都也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望见国都则行哭至家不止也

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袭绖于序东绞带反位袭绖于序东陈氏集説谓掩其袒而加要绖非也初袒至是袭初括发至是加首绖下绞带乃要绖也若绞带即袭绖之绖则不宜覆举矣下节袭绖绞带即位连而及之可见绖乃首绖 陈氏谓袭绖为加要绖盖以又哭三哭尚括发疑此时不宜先加绖也不知小敛环绖小敛后奉尸夷堂袭绖带踊是括发后加绖绖后仍可括发也疏谓惟敛殡时括发不当敛殡大夫加素弁士加素委貌于括发之上得之盖环绖即加弁与委貌之上及敛殡袒踊时税弁与委貌仍然括发也即以此记证之闻丧不得行成服而后奔者至家括发则绖后不碍括发明矣 首绖腰带同谓之绖对带而言则首绖也此节袭绖于序东绞带是也对免而言则腰绖也奔母之丧袭免绖于序东是也

妇人奔丧升自东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髽即位与主人拾踊

疏谓男子免于东序故知妇人亦髽于东序非也妇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主人位在东序齐衰以下奔丧者复免于此外宾属耳目焉而妇人于此变容饰可乎其不言髽于东房者妇人变饰必于房中不必言耳

奔丧者不及殡先之墓北面坐哭尽哀主人之待之也即位于墓左妇人墓右成踊尽哀括发东即主人位绖绞带哭成踊拜宾反位成踊相者告事毕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括发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主人拜送有宾后至者则拜之成踊送宾如初

葬日袒不得亲葬事哀痛中迫不宜反不袒盖除丧而后归于墓犹袒则不及殡者不必言矣 于墓不言送宾以下齐衰送宾则斩衰送宾不必言也不及殡与不得奔丧者皆言五哭而及殡者不言义亦如此

齐衰以下不及殡先之墓西面哭尽哀免麻于东方即位与主人哭成踊袭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宾有后至者拜之如初相者告事毕遂冠归入门左北面哭尽哀免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主人拜送

奔丧至家子则西面齐衰以下则北面于墓子则北面齐衰以下则西面者攒于西序葬于北方子皆正乡齐衰以下皆旁乡也言袭则袒可知葬日主人袒众主人否不及殡而之墓齐衰以下皆袒者过礼以志痛也然曰遂冠归入门左又曰拜宾成踊则惟同宫之亲乃然 主人北面适长及众子皆然故齐衰以下不得践主人之位 知生者吊此宾与奔丧者相识故闻其归而来吊也拜宾送宾必主人丧无二主也主人与宾哭踊则奔丧者亦如之

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

独此送宾于门外者非殡所也若殡所则非君夫人吊无送于门外特言主人者独主丧者一人拜送余则否

于五哭拜宾送宾如初

奔丧及殡者不言五哭既及殡则一循其常节不待言也不及殡则曰于五哭相者告事毕盖既逾卒哭之期故特明五哭后即止无算哭踊是之谓事毕也此举五哭拜宾送宾如初恐疑闻丧不得奔于常节有变耳注防乃谓迫公事哀杀不复有朝夕哭缪矣闻丧而不得奔则哀亲倍切自痛倍深何故反杀初丧既无无算哭踊并止朝夕哭设归不及殡则五哭而毕事矣除丧而后归则于家不哭矣先王制礼乃拂人情悖事理如是乎然则事未毕不过将事之日辍哭耳其余日哀至则哭孰禁之者而曰哀杀哭可止旅寓他邦所居乃彼国之馆也而曰馆舎宾所专有可以作庐亦弗思之甚矣

遂除于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无变于服与之哭不踊服除于墓至家不哭与养有疾者不丧服同义盖世父叔父同居或大父母尚存即吉已久忽衰绖而哭或心以为忌也主人之无变于服其义亦然与之哭哀生者遭大故而身不得亲也不与之踊以前既要节而踊凶礼不可再举也袒踊之节岂外加之文哉

凡为位非亲丧齐衰以下皆即位哭尽哀而东免绖即位袒成踊袭拜宾反位哭成踊送宾反位相者告就次三日五哭卒主人出送宾众主人兄弟皆出门哭止相者告事毕成服拜宾若所为位家逺则成服而徃此当为诸父昆弟死于他国而本国宗亲为位以哭之礼主人应主其人之丧者或以亲或以长也告就次者闻丧不入内虽一夕必有次也若所为位家逺则成服而后徃者近则为位而哭之次日即可以徃不必待成服也首言非亲丧者若亲丧在外无论逺近即日奔迎无为位而哭之礼也旧説此以私事出未奔者果尔则于他国为位不应有众主人兄弟故复迁就其説谓既奔丧至家则丧家之主人为之拜宾送宾众主人兄弟亦谓在丧家者于文义事情俱不可通 成服拜宾句当在三日五哭卒下旧説五哭之明日然后成服误矣定制三日成服五哭而告事毕今并五哭于三日内以亟赴丧家故变而就近也若缓成服之期何不三日成服而从容以毕五哭乎父母之丧三日成服而羣丧乃以四日于义何居且服尚未成安得告事毕必错简也 此出送宾亦以殡不在也 旧説人臣奉君命以出非闻父母之丧不得为位亦可为闻外丧之证

凡为位不奠

张子云为哭位亦有神位不奠非不祭也不如丧奠之久设以新易旧耳窃疑丧奠之久设以魄体在柩仍以生人之道事之不知亲之飨也何时耳既之后祭于宗庙然后以鬼神享之闻丧于异地为位而哭在丧所者自设朝夕之奠于尸柩前而遥设祭奠不亦虚乎宗庙正祭惟适长主之众子不得私祭而闻旁亲之丧各设祭奠不已滥乎如此类注疏终不可破

大夫哭诸侯不敢拜宾

诸侯以朝聘薨于异国世子国卿当出迎柩在国卿大夫当次于公馆朝夕哭临于朝异国之臣有聘问或过宾者闻其国君丧未有不入唁者大夫哭诸侯不敢拜宾盖谓此也如旧説则其文当曰大夫哭旧君 知子必出迎者世子君行则守而曾子问君出疆而薨其入也子皆从柩必闻讣而出迎也知在国卿大夫哭临者君虽未知丧臣服矣则哭临不必待子之归但不敢拜宾耳

诸臣在他国为位而哭不敢拜宾

聘礼使者在他国君薨赴者未至则哭于巷衰于馆赴者至则衰而出无受吊之礼此云不敢拜宾盖主国君臣及他国同为聘使者必相唁也

与诸侯为兄弟亦为位而哭

与诸侯为兄弟郑注谓亲族婚姻在异国者正义引小记与诸侯为兄弟者服斩证此为异姓皆非也在礼非为后者不敢拜宾故重耳对秦使稽颡而不拜况兄弟乎服斩与不敢拜宾并行不悖未足为证也

所识者吊先哭于家而后之墓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齐衰以下不及殡先之墓情迫于见死者之窀穸也所识者吊则先哭于家意主于通生者之情款也

凡丧父在父为主

杂记父为长子杖则其子不以杖即位小记父不主庶子之丧则孙以杖即位可也言礼之常此记乃众子无子礼以穷而变者盖尊者来吊父不得不为之主即吊宾卑亦不得使其兄弟为主嫌于自尊而不与为礼也

父没兄弟同居各主其丧

郑注各为其妻子之丧为主非也父虽在不主众子庶妇之丧父既没各主妻子私丧不待言矣此承上文而言众子之无子者父没则同居之兄弟得各主其丧也盖虑兄弟众多或徙家异国或同国异居或逺出不返必待异居之长适来主其丧则祭之事不可举故使同居者主之此礼之以权制者也

亲同长者主之不同亲者主之

此二句皆谓主兄弟无子者之丧如适长异居同居者四三人民俗之偷或有以同母为更亲而越次主其丧者故礼经具此以示天显不可紊也古者大功同财若期大功同居则必以亲者主之

拜宾则尚左手

逸丧礼言吉丧者虽闻丧而已在丧期之外也惟小功缌麻则然

凡奔丧有大夫至袒拜之成踊而后袭

此闻丧不得奔丧于异国受吊唁之礼当袒之时而大夫至则袒而拜之非特为大夫袒也

猜你喜欢
  文王官人第七十二·戴德
  解蔽篇第二十一·荀况
  执务第三十九·桓宽
  忧边第十二·桓宽
  浮邱子卷五·汤鹏
  春秋大全卷二十七·胡广
  春秋凡例卷上·王樵
  卷十七·郑玉
  卷一百五十七·山井鼎
  错法第九·商鞅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玄奘
  佛说宝雨经卷第六·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四·佚名
  求人不如求己·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516_1 【宣武军镇作】王彦威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澜喧鼓角,   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卷516_2 【春雪映早梅】

  • 北山小集钞·吴之振

    程俱杂兴十首一日复一日,百年如此耳。那将千百计,来日何穷已。逝者不可追,来者安可知?正恐闻道晚,勿言功用迟。误点成驳牛,妙技有馀赏。作意画蛇足,至今犹抚掌。君看人间事,类此或往往。浩叹可奈何,悠然起遐想。中夜忽自省,昔我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六·杨仲良

      真宗皇帝   晏夷豆望行牌之变   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先是,晏州多刚县夷人豆望行牌率众劫清井监,杀驻泊、借职牟言,大掠资畜。知泸州江安县、奉职文信领兵趋之,遇害,民皆惊扰,走保戎州。转运使寇瑊即令诸州巡检会江安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八月辛未朔礼部尚书谢克家参知政事克家首言吕颐浩老成练事去岁勤王有大功时方艰难强敌内逼望留行在以备咨访敌自渡江以来官司图籍散佚遂命百司省记条制行之凡所予夺悉出胥吏至是始令条具申尚书省

  • 卷之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三·佚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三月。乙巳命固山贝子毓山滟昆、奉恩镇国公载迁、守护东陵。  ○命贝子溥伦、管理乐部事务。记注  ○以青海辅国公罗普桑端多布为札萨克图汗部落副将军。  ○丙午。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鹿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二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行礼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亥皆如之。内记谕内阁、上年顺天直隶各属被水灾区。节经降旨、蠲缓粮租。拨发银米。并由该署督等

  • ●卷四·朱彭寿

    ◎科名盛事本朝乡会殿三试皆第一者:一钱,江苏长洲人,乾隆己亥解元,辛丑会元、 状元;一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嘉庆癸酉解元,庚辰会元、状元(按前代中三元 者:唐张又新、崔元翰;宋孙何、王曾、宋庠、杨、王岩叟、冯京;金孟宗献; 元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佚名

    成王上卜年卜世【孙邰】翦桐叶封弟【栁州】辨周礼田制【颍滨】周制事在末【老泉】成王周公恭信【东坡】卜年卜世孙邰曰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夫帝王括囊宇宙位重忧崇天生利民非乐兆民之上故君民者遇夫圣则

  • 卷四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楚世家第十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

  • 明帝本纪·沈约

    太宗明皇帝号..,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元嘉十六年(439)十月十八日出生。二十五年(448),封为淮陰王,食邑二千户。二十九年(452)改封为湘东王。元凶篡位,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加封为给事中。世祖继位,任职秘书监,升

  • 卷八十五上·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五上明 俞汝楫 编羣祀备考历代帝王祀祀历代帝王洪武六年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等言开物成务先王各正乎民彛崇德报功後世宜兴乎祀典苟不追尊前古曷由立教将来谨稽经史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盛德

  • ●图民录卷三·袁守定

    丰城袁守定易斋着 民不可遽杖 一杖之易系人生平 杖人之病 不行鞭杖 老幼不加杖 用杖以不及为得中 爱人者必有天报 作威致凶 酷吏传不可不读 酷吏之称 循吏酷吏之分 下马风 变化气质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九经籍考子【小说家上】【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承班氏例立小说一门其言曰闾里小智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义也信哉

  • 梅华铨·周诒春

    梅华铨 字华权。年二十九岁。生于广东台山县。父炳垣。业商。已婚。本籍住址。广东台山县良州村。自费游美。光緖三十年。入纽约高等学校。光緖三十四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

  • 二年·佚名

    (丁未)二年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正月1月2日○乙卯,知中樞府事尹元衡啓曰:「臣以戚里之人,濫參勳錄,位至從二品,今者大臣,以臣爲有功,而又陞正二品。爵命如此濫施,則恐朝廷名器,自此而不重也。請改正。」傳曰:「頃者宗社幾危,賴卿之力

  • 百工居肆,君子求学·孔子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①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 ①肆:店铺、作坊。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达到道。” 【读解】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夫念诵陀罗尼法。先于三昧耶曼荼罗。见圣众得灌顶知本尊。从师受得三昧耶。即于山间闲处或于净室。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