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纂笺卷十

元 詹道传 撰

子张第十九

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顔子以下頴悟莫若子贡自曽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防思哀其可已矣

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

○子张曰执徳不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焉于防反亡读作无下同】

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徳孤【二字本易坤文言敬义立而徳不孤】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焉能为有亡犹言不足为轻重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贤与之与平声】子夏之言廹狭子张讥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过髙之弊盖大贤虽无所不容然大故亦所当絶不贤固不可以拒人然损友亦所当逺【去声】学者不可不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逺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泥去声】

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金氏曰农如许行为神农之言汉书艺文志农家者流诸书圃如种树之书畜牧之方医如方脉诸书卜则书周礼三兆今亡史记防传略存一二】泥不通也 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庄子天下篇曰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法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徧一曲之士也】非无可观也致逺则泥矣故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亡读作无好去声】

亡无也谓已之所未有 尹氏曰好学者日新而不失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 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逺思则劳而无功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谓官府造作之处致极也工不居肆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尹氏曰学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务成其事君子之于学可不知所务哉愚按二说相须其义始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去声】

文饰之也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厉者辞之确 程子曰他人俨然则不温温则不厉惟孔子全之谢氏曰此非有意于变盖并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温润而栗然【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徳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宻以栗知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已也

信谓诚意恻怛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为

○子夏曰大徳不逾闲小徳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呉氏曰此章之言不能无弊学者详之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洒色卖反扫素报反】

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闲则可矣然此小学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则无有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别彼列反焉于防反】

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但学者所至自有浅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类固有别矣若不量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槩以髙且逺者强【上声】而语【音御】之则是诬之而已君子之道岂可如此若夫【音扶】始终本末一以贯之则惟圣人为然岂可责之门人小子乎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逺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逺大也又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谨独【集注引程子慎独凡三章仲弓问仁章云惟慎独便是守之之法子在川上章云其要只在慎独及此章为三】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易下系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贯通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叚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条说此章文意最为详尽其后四条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扶问反】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盖与第一条之意实相表里非谓末即是本但学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致极其哀不尚文饰也杨氏曰丧与其易也寜戚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之意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过于髙逺而简略细微之弊学者详之

○子游曰吾反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子张行【去声】过髙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曽子曰堂堂乎张也鸡与并为仁矣

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务外自髙不可辅而为仁亦不能有以辅人之仁也 范氏曰子张外有余而内不足故门人皆不与其为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宁外不足而内有余庶可以为仁矣

○曽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致尽其极也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己者 尹氏曰亲丧固所自尽也【孟子语】于此不用其诚恶乎用其诚

○曽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庄子鲁大夫名速其父献子名蔑献子有贤徳而庄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他孝行【去声】虽有可称而皆不若此事之为难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曽子曽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阳肤曽子弟子民散谓情义乖离不相维系谢氏曰民之散也以使之无道教之无素故其犯法也非迫于不得已则防于不知也故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恶居之恶去声】

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喻人身有污贱之实亦恶名之所聚也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悉井反】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非谓纣本无罪而虚被恶名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更平声】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朝音潮焉于防反】

公孙朝卫大夫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识音志下焉字于防反】

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语去声朝音潮】武叔鲁大夫名州仇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墙卑室浅

夫子之墙数仭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七尺曰仞不入其门则不见其中之所有言墙髙而宫广也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此夫子指武叔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絶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量去声】

无以为犹言无用为此土髙曰丘大阜曰陵日月喻其至髙自絶谓以谤毁自絶于孔子多与祗同适也不知量谓不自知其分【扶问反】量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为恭谓为恭敬推【吐雷反】逊其师也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知去声】

责子禽不谨言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阶梯也大可为也化不可为也故曰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道去声】立之谓植其生也道引也谓教之也行从也绥安也来归附也动谓鼓舞之也和所谓于【音乌】变时雍言其感应之妙神速如此荣谓莫不尊亲哀则如丧【如字】考妣程子曰此圣人之神化上下与天地同流者也谢氏曰观子贡称圣人语乃知晚年进徳盖极于髙逺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其鼓舞羣动捷于桴鼓影响【记明堂位土鼓蒉桴音浮左传成公二年右援枹而鼓枹鼔槌音浮本作桴汉书枹鼓之枹音桴风无反则此桴字不音孚若音孚者乃乗桴浮海之桴栰也】人虽见其变化而莫窥其所以变化也盖不离【去声】于圣而有不可知者存焉此殆难以思勉及也

尧曰第二十

凡三章

尧曰咨尔舜天之歴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此尧命舜而禅【时战反】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歴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嵗时节气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穷则君禄亦永絶矣戒之也

舜亦以命禹

舜后逊位于禹亦以此辞命之今见于虞书大禹谟比此加详

曰予小子履敢用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此引啇书汤诰之辞盖汤既放桀而告诸侯也与书文大同小异曰上当有汤字履盖汤名【疏世本云汤名天乙孔安国云至为王改名履】用牡夏尚黒【见记檀弓上】未变其礼也简阅也言桀有罪已不敢赦而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已不敢蔽简在帝心惟帝所命此述其初请命而伐桀之词也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实君所为见其厚于责已薄于责人之意此其告诸侯之辞也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赉来代反】

此以下述武王事赉予【通作与】也武王克商大赉于四海见周书武成篇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诗序曰赉所以锡予善人【诗周颂赉大封于庙也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人也】盖本于此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此周书泰誓之辞孔氏曰【孔氏名安国西汉曲阜人】周至也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多仁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权称【去声】锤【直垂反】也量【去声】斗斛也【古注引汉律歴志云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谨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五量嘉矣又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而此不言度者从可知也】法度礼乐制度皆是也

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兴灭继絶谓封黄帝尧舜夏商之后举逸民谓释箕子之囚复商容之位三者皆人心之所欲也【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所重民食丧祭

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丧祭

寛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说音恱】

此于武王之事无所见恐或泛言帝王之道也 杨氏曰论语之书皆圣人微言而其徒传守之以明斯道者也故于终篇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意与夫【音扶】施诸政事者以明圣学之所传者一于是而已所以着明二十篇之大防也孟子于终篇亦歴叙尧舜汤文孔子相承之次皆此意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费芳味反】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焉于防反】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去 按韵书屏字上声者注云蔽声也去声者注云除也屏四恶之屏当去声读而旧音丙可疑】

虐谓残酷不仁暴谓卒【仓没反】遽无渐致期刻期也贼者切【金氏曰当作窃】害之意缓于前而急于后以误其民而必刑之是贼害之也犹之犹言均之也均之以物与人而于其出纳之际乃或吝而不果则是有司之事而非为政之体【言掌财之官収支俟命不敢自専者此有司之职非人君为政之体也】所与虽多人亦不懐其惠矣项羽使人有功当封刻印刓【吾官反】忍弗能予【通作与】卒以取败亦其验也【见通鉴汉髙祖元年韩信云云】 尹氏曰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备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去声】则夫子之为政可知也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 尹氏曰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去声】而读之老而不知一言为可用不防【平声】于侮圣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猜你喜欢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卷之三 天文训·高诱
  卷一·邱濬
  学以致用·孔子
  卷二十一·张廷玉
  卷二十七·盛世佐
  大学古本质言·刘沅
  卷四十一·佚名
  法句譬喻经奉持品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元来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教卷第二(一十九章)·优昙普度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三·虚舟普度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宝亮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元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何汶

      杜子美下  十二月一日  《诗眼》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十二月一日》诗云:‘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此诗立意,念岁月之迁易,感异乡之飘泊。其曰‘一

  • 卷三·杜文澜

    李眉生廉访词李眉生廉访鸿裔,一字香严,四川中江人。由拔萃科中顺天己亥榜,为兵部主事。以鄂抚胡文忠公奏调赴楚,复参曾文正公幕府,擢淮徐道,升江苏按察使。年甫三十余,以微疾引退。侨寓吴门,购网师园重葺之,易名苏东邻。盖园在

  • 第四折·佚名

    (赵弘殷同夫人领卒子上)(赵弘殷云)彩楼高结成佳配,得会新婚岂偶然。莫赵弘殷是也。自从韩松抢了绣球去了,多亏了郑恩等众弟兄瞒过了他。今日吉日良辰,娶符金锭孩儿过门来也,安排酒宴与匡义孩儿庆喜饮酒。夫人,都安排停当了

  • 童童学士·隋树森

    童童学士,据《蒙兀儿史记·阿术传》和《新元史·卜怜吉歹传》,童童乃河南王阿术之孙,河南王卜怜吉歹之子,蒙古族,兀歹兀良孩氏。其祖、父武功显赫。童童弃武从文,为集贤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泰定间迁河

  • 卷七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八室宇狭室赋          【晋】潘 岳厯甲第以游观旋陋巷而言归伊余馆之褊狭良穷敝而极微閤寥戾以互掩门崎岖而外扉室侧户以攒楹檐接柜而交榱当祝融之御节炽朱明之隆暑沸体惄

  •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文苑七   ○陈与义 汪藻 叶梦得 程俱张嵲 韩驹 朱敦儒 葛胜仲 熊克 张即之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

  • 卷一百六·表第七·功臣世表二·张廷玉

        ◎功臣世表二   

  •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王肃

    子贡问于孔子曰:“晋文公实召天子而使诸侯朝焉。晋文公会诸侯于温召襄王且使狩于河阳因使诸侯朝夫子作春秋,云天王狩于河阳,何也?”孔子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亦书其率诸侯事天子而已。”孔子在宋,见桓魋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三十五·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五中堂事记纪行录元重建羊太傅碑○中堂事记纪行录往年在京师读周伯温近光集,颇知胜国时北出道里风土之详。近见张耀卿参议纪行、王学士仲谋中堂事记,皆吾徒今日所不可不知者。纪行

  • 下篇下·唐甄

    惰贫  震泽之蚕半稼,其织半耕,沸卤渍卵,蚕壮丝美。唐子以家室处于沈氏之庐,制服,安习线绵为经,寒,不及纬,市之,授诸严氏之妇沈孟。孟煮橡实之冠以为色,登机而织,间以爨乳嬉语,不尽三日而成。孟裁,妻佐缝,服之甚康也。丝不于市,线不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菩薩旣聞諸勝行 其心歡喜雨妙華 放淨光明散寶珠 供養如來稱善說.   百千天衆皆欣慶 共在空中散衆寶 華鬘[二]瓔珞及幢旛 寶蓋塗香咸供佛.   自在

  • 说四度以上的事·太虚

    向来度量一物事,只一、度量其若干长,二、度量其若干广──广长仅分位假,非具体物──,三、度量其若干厚,便以谓尽了。新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为一物事,必要加入什么时,以为第四重的度量,乃能尽致。故不管说什么物事,都要将时加

  • 阿育王经 第六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六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佛记优波笈多因缘第六是时佛欲涅槃化阿波罗啰龙王。及瞿波啰旃陀利龙王竟。至摩偷罗国。于彼国告阿难言。于此摩偷罗国我入涅槃百年后。当有卖香商主名笈多。有儿名优波笈

  • 祠部集·强至

    诗文别集。北宋强至(1023—1076)撰。三十五卷。至,字几圣,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庆历进士,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中。原有集四十卷,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抄诗文,析分三十五卷。诗十二卷,古诗五言

  • 韩集点勘·陈景云

    四卷。清陈景云(1670—1747)撰。陈景云字少章,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散文作家、学者。少时苦读苦学,以博闻强记著称。十九岁就读于何焯门下,后来成为何氏的高足。曾应京兆试,落选后留寓藩邸,设馆教书,历时三年。后以母

  • 乾隆福建通志·郝玉麟

    福建地方志。清郝玉麟、卢焯等修,谢德承、刘敬与纂。七十八卷,首一卷。玉麟,汉军镶白旗人。官闽浙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御史。德承字又绍,号古梅,福建闽县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后,记舆地之

  • 琴心记·孙柚

    孙柚作。全名《司马相如琴心记》。今存明末汲古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事见《汉书》、《西京杂记》。共四十四出。剧中前部情节,如文君新寡、琴挑春心、夜亡成都、家徒四壁诸出,同于一般相如、文君故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