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文衡后集卷九

宋 滕珙 撰

齐国臣类

论夫子称管仲之功

文集读余隠之辩李公常语上

此段谓孔子于管仲但许其有仁者之功

夫子之于管仲大其功而小其器邵康节亦谓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知此者可与论桓公管仲之事矣夫子言如其仁者以当时王者不作中国衰夷狄横诸侯之功未有如管仲者故许其有仁者之功亦彼善于此而已至于语学者立心致道之际则其规模宏逺自有定论岂曰若管仲而休耶曾西之耻而不为盖亦有说矣李氏又有救鬭之说愚以为桓公管仲救父祖之鬬而私其财以为子舎之藏者也故周虽小振而齐亦寖强矣夫岂诚心恻怛而救之哉孟子不与管仲或以是尔隠之以为小其不能相桓公以王于天下恐不然齐桓之时周徳虽衰天命未改革命之事未可为也孟子言以齐王犹反手自谓当年事势且言己志非为管仲发也

再论夫子称管仲之功

答潘恭叔【友恭】

此段谓孔子不称管仲之义而独称其功

孔子之于管仲不复论其所处之义而独称其所就之功盖管仲之为人以义责之则有不可胜责者亦不可以复立于名教之中以功取之则其功所以及人者未可以遽贬而絶之也是以置其所不可胜责者而独以其不可贬者称之称之固若与之而其所置而不论者又若将有时而论之也夫若将有时而论之则其所以为存万世之防者亦不可不谓之切至耳盖圣人之心至明至公人之功罪得失固无所逃于其间而其抑扬取舎之际亦未尝有所偏胜而相掩也非可与权者其孰能知之

又答连嵩卿云孔子许管仲以仁正以其功言之尔非以管仲为仁人也若其无功又何得为仁乎论管仲小哉之器

答潘时举

此段谓管仲只在功利上走施设不过如此

问管仲以匡天下正诸侯为莫大之功却不知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底事莫大于此此其所以为小也先生曰必兼其上面两句方见得他器小盖奢而犯礼便是他里面着不得见此些小功业便以为惊天动地所以肆然犯礼无所忌也亦缘他只在功利上走所以施设不过如此才做到此便不觉自足矣古人论王霸以为王者兼有天下霸者能率诸侯此以位论固是如此然使其匡天下正诸侯皆出于至公而无一毫之私心则虽在下位何害其为王道惟其搂诸侯以伐诸侯者皆假仁义以为之欲其功尽归于已故四方贡赋皆归于其国天下但知有齐而不复知有天子此其所以为功利之心而非出于至公也在学者身上论之凡日用常行应事接物之际才有一毫侈心便非正道便是霸道者之习此不可不省察也

按林闻一问管仲之器小集注云度量褊浅规模卑狭只是一意否先生曰某当时下此两句便有意思因令座间各说其意董叔重云度量褊浅言容纳不得也管仲志于功利功利粗成心已满足此器便小盖不是从反身修徳处做来故规模亦狭奢而犯礼器小可知器大则自知礼矣

战国臣类

论乐毅伐齐之师

答黄义刚

此段谓乐毅只是因人怨湣王故能下齐城

问乐毅伐齐王文中以为善藏其用东坡则责其不合妄效王者事业以取败亡二者之说孰是先生曰这只是他们爱去立说后都不去考校子细只缘田单防守故不奈他何当时乐毅自是兼秦魏之师又因人怨湣王之暴故一日下齐七十余城及既杀了湣王则人心自是休了他又怕那三国来分了他底连忙发遣他以燕之力量也只做得恁地何况田单也忠义尽死节守那一城乐毅也自煞费气力去取是被他善守后不奈他何乐毅也只是战国之士他又何尝是王者之师他当时也恣意去卤掠正如孟子所谓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他不过如此举措他岂是不要他底但是田单与他皆防两个相遇智勇相角至相持三年便是乐毅也煞费气力但取不得及骑刼用则是大段无能被田单使一个小术数子便乗兴发将去以此见国不可以无人如齐但有一个田单尽死节恁地守便无人奈得他何

论蔺相如全璧制奈之勇

同前

此段谓相如也是料得秦不敢杀他后方恁地做

问蔺相如其始能勇于制秦其终能和以待廉颇可谓贤矣但以某观之使相如能以待廉颇之术待秦乃为善谋盖柔乃能制刚弱乃能胜强今乃欲以匹夫之勇恃区区之赵而鬬强秦若秦奋其虎狼之威将何以处之今能使秦不加兵者特幸而成事耳先生曰子由有一段说大故取他说他不是战国之士此说也太过其实他只是战国之士山亦有一说大槩与公说相似相如不合与争那璧要之恁地说也不得和氏璧也是赵国相传以此为宝若当时骤然被人将去则国势也解不振古人传国皆以宝玉之属为重若子孙不能谨守便是不孝当时秦也是强但相如也是料得秦不敢杀他后方恁地做若其他人则是怕秦杀了便不敢去如蔺相如岂是孟浪恁地做须是料度得那秦过了战国时如此等也多黄歇要取楚太子也是如此当时被他取了秦也不曾做声只恁休了

西汉臣类

论张子房诸葛孔明人品

语录

此段谓子房之学是从黄老中来诸葛孔明学术亦甚杂然意思颇正大

问张子房诸葛孔明人品曰张子房全是黄老皆自黄石一编中来又问非今之三略乎曰又有黄石公素书然大率是这様说话辅广云观他博浪沙中事也甚竒伟曰此又忒煞是黄老为君报讐此是他资质好处后来事业则都是黄老了凡事放退一步若不得那些清髙之意来缘饰遮盖则其从衡诡谲殆与陈平辈一律耳诸葛孔明学术亦甚杂辅广云他虽尝学申韩却觉意思颇正大曰唐子西尝说子房与孔明皆是好人才但其所学一则从黄老中来一则从申韩中来

论张良全是术数

语录

此段谓项羽已是无能为终必就擒

问伊川山皆言张良有儒者气象先生却以良为任术数曰全是术数问养虎自贻患等事切谓机不可失曰此时使了却项羽却较易些然项羽已是无能为终必就擒也

按先生通鉴纲目书云二世三年沛公得张良为廏将五年夏四月汉以萧何为丞相遣张良归韩西楚杀韩王成张良复归汉

三国臣类

论孔明招徕降附之略

答何叔京

此段谓孔明防众而归非不肯徒还为常人之态

示喻孔明事以为天民之未粹者此论甚当然以为略数千戸而归不肯徒还乃常人之态而孔明于此亦未能免俗者则某窃疑之夫孔明之出祁山三郡响应既不能守而归则魏人复取三郡必齮龁首事者坟墓矣防众而归盖所以全之非贼人讳空手之谓也近年南北交兵淮汉之间数有降附而吾力不能守虏骑复来则委而去之使忠义遗民为我死者肝脑涂地而莫之收省此则孔明之所不忍也故其言曰国家威力未举使赤子困于豺狼之吻盖伤此耳此见古人忠诚仁爱之心招徕懐附之略恐未必如明者之论也

又书云孔明失三郡非不欲尽徙其民意其仓卒之际力之所及止是而已若其心则岂有穷哉以其所谓困于豺狼之吻者观之则亦安知前日魏人之暴其邉境之民不若今之外敌哉孔明非急近功见小利诡众而自欺者徙民而归殆亦昭烈不肯弃民之意欤

论孔明善及子孙之报

同前

此段专非南轩为是

武侯传读之如何更有可议处否问疑数条例小差以书问之钦夫皆以为然但某所传末略载诸葛瞻及子尚死节事以见善善及子孙之义钦夫却以为不然以为瞻任兼将相而不能早去黄皓又不能奉身以去以冀其君之悟可谓不克肖矣此法甚严非虑所及也又书云所喻孔明于管乐取其得君以行志此说恐未尽钦夫论瞻权兼将相而不能极谏以去黄皓谏而不聴又不能奉身而退以冀主之一悟兵败身死虽能不降仅胜于卖国者耳以其犹能如此故书子瞻嗣爵以微见善善之长以其智不足称故不详其事不足法也此论甚精愚所不及

论武侯知义利大分

答或人

此段谓孔明细微之间不能无未察处

义利之大分武侯知之有非他人所及者亦其天资有过人处若其细微之间则不能无未察处岂其学有未足故耶观其读书之时他人务为精熟而已则独观大防此其大者固非人所及而不务精熟亦岂得无欠阙耶若极言之则以孟子顔子亦未免有如此处故横渠先生云孟子之于圣人犹是麄者

论武侯与管仲之心不同

答叶贺孙

此段谓武侯事虽未纯却是王者之心

问孔子所称管仲夺伯氏邑没齿无怨言此是难恐不但是威力做得曰固是虽然亦只是霸者事问武侯于廖立李平是如何曰防武侯事迹尽有驳杂去处然武侯事虽未纯却是王者之心管仲连那心都不好程先生称武侯有王佐之才亦即其心而言之事迹间有未纯也然其要分兵攻魏先主将一军入斜谷闗羽将荆州之众北向宛洛则魏首尾必不相应事必集矣蜀人材难得都是武侯逐旋招致许多人不似髙祖光武云合响应也

东晋臣类

论王导谢安清虚

答黄义刚

此段谓谢安却有心中原王导都无取中原意

问老子之道曹参文帝用之皆有效何故以王谢之力量反做不成先生曰王导谢安又何曾得老子妙处然谢安又胜王导石林说王导只随波逐流谢安却有心于中原王导自渡江来都无取中原意此说亦是但谢安也被这清虚误了都做不得

五代臣类

论冯道乡原之贼

答张敬之

此段谓乡原人皆称之不知有无穷之祸

问乡原徳之贼曰乡原者为他做得好人皆称之不知有无穷之祸如五代冯道者此真乡原也本朝范质人谓其好宰相只是欠为世宗一死耳如范质之徒却最敬冯道辈虽苏子由议论亦未免此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公作成起来也

猜你喜欢
  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佚名
  第四章 小学院·梁启超
  读书续録卷七·薛瑄
  季氏篇·王夫之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孔子
  存人编卷四·颜元
  古乐书卷上·应撝谦
  卷二·胡广
  遭虎篇第四八·王充
  卷四·傅恒
  善现启请分第二·朱棣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第六十二·佚名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下·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如晦·唐圭璋

      如晦名皎,居剡之明心寺,与汝阴王铚相酬答。   卜算子   送春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著来,何似休归去。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 卷十七·董康

      ○四美記   明初舊本。不知誰作。以蔡襄母子夫婦忠孝節烈爲四美也。本爲蔡錫作。而託其事於蔡襄。按忠惠別紀云。襄母盧氏。而劇中云王氏。非是。第十齣封遼。十七齣議親。俱係點綴。   蔡襄萬安橋記云。泉

  • 卷八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贯休闻徵四处士一诏羣公起移山四海闻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送友人下第游边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晩春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角咽边风紧沙昏碛月新

  • 明诗评一·王世贞

    王世贞 李君梦阳 何君景明 李君攀龙 徐愽士祯卿 谢山人榛 高按察叔嗣 边尚书贡 郑郎中善夫 薛考功蕙 马侍郎汝骥 乔三石世宁 高太史启 孙山人一元 唐司谏顺之 华学士察 王裕州廷陈 杨修撰慎 严少师嵩 王太保廷相 王佥

  • 卷七十一·谷应泰

      ○魏忠贤乱政   熹宗天启元年秋八月,魏忠贤矫杀前太监王安。魏忠贤初名进忠,河间肃宁人也。少黠慧无籍,好酒善啖,喜驰马,能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目不识丁,然亦有胆力,   能决断,顾猜狠自用,喜事尚谀。尝与年少赌

  • 天顺日录·李贤

    正统十四年间,上在位未尝有失德事。当时王振擅权,致有土木之变。上既回銮,入南城,天下人心向慕不衰。及景泰淫荡无度,臣民失望,一闻上皇复位,无不欢忭鼓舞。及石亨、张軏辈窃弄威权,人又失望。有御史杨瑄自河间来者,言石亨家人

  • 卷之四十六·佚名

    洪武二年冬十月壬戌朔高丽使者成惟得等辞归 上以书谕其国王王颛曰近使者归自王国朕问王国政俗城郭甲兵居室如何使者言俗无城郭虽有甲兵而侍卫不严有居室而无听政之所王专好释氏去海滨五十里或三十里民始有宁居者朕询

  • ◎汉奸组织下特务机关——七十六号内幕·佚名

    若一提起沪西七十六号,恐怕人人还有些寒心吧?所谓沪西七十六里,是汉奸组织下之特务机关,专门调查暗杀我国同胞志士,而特设之惨酷黑暗机关,我国同胞志士受其毒刑,遭其毒手者,不知凡几,其罪恶比其他汉奸,应加一等。曰本侵略国家,残

  •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资政百禄墓志铭范祖禹绍圣元年四月诏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河阳范公知河南府留守西都既拜命闰月壬申以疾薨于河阳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赙恤有加以右银青光禄大夫告公第其年七月己酉葬

  • 评鉴阐要卷二·乾隆

    汉文帝陈平言宰相上佐天子决狱钱谷自有主者目陈平所言相佐天子云云似矣然平非实能如此徒以口给免过何足称哉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目汉代称循吏自吴公始然史臣但云治平为天下第一而未尝实指其政岂所谓上徳不徳无迹

  • 卷二十九·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九 唐 司马贞 撰 十二本纪述赞 五帝本纪 帝出少典居于轩丘旣代炎历遂禽蚩尤高阳嗣位静深有谋大小远近莫不怀柔爰洎帝喾列圣同休帝摰之弟其名放勲就之如日望之如云郁夷东作昧谷西曛明扬

  • 洪遵传·脱脱

    洪遵字景严,洪皓的次子。在儿时就端正庄重如同成年人。随从老师学习文化,不因为天时寒暑而中止。父亲滞留北方沙漠,母亲去世,洪遵孺慕敬爱母亲,抱母号哭。安葬之后,兄弟便住在庙中学习文化,夜枕书籍不解衣安寝。由于父亲之故

  • 卷二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帝系考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諡曰恭圣仁烈皇后【臣】等谨按此

  • 卷四十七·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七曾端甫赵凡夫刘玉受传曾端甫名大奇。江西泰和人也。笃信佛法。为文博辨瑰伟。着书曰通翼。出入内外经传。推阐罪福因缘。苦空无常之旨。解愚俗之惑。其护生篇义尤深切。其辞曰。客问。经言。人食羊。羊食

  • 卷第三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文(二) 奠寿昌和尚(二) 某年月日。得法弟子某。谨以瓣香素馐。致奠于寿昌先师大和尚法座前。而言曰。於戏先师。身独立于宇宙。神周游于寰海。

  • 卷第二十五·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五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故少诤论者唯识但有十师之异不同小乘有二十部故云少也。钞以相多性少等者所诠法数不过百法九十四是法相唯六无为是法性亦作法相名数罗列探玄记云法相名数多同小乘

  • 牧令要诀·壁昌

    清壁昌撰。